一種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植物育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薄殼山核桃的因扦插繁殖率較低,多采用種子育苗、嫁接繁殖為主;目前,催芽方法有高溫裝置催芽、沙藏催芽,及激素浸種催芽等,程序復雜,投入較大,操作不方便;地熱線催芽育苗的技術研宄中,仍按照傳統(tǒng)的殺菌、換水浸種、激素催芽等方式進行,所需的工序較多,人力、物力投入較多。
【發(fā)明內容】
[0003]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合薄殼山核桃大量、快速催芽的技術方法。
[0004]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處理:采用池塘、河流等浸種5-7d,解決了大規(guī)模浸種時,容器不足、天天換水等困難,減少操作流程;
(2)催芽床的制作:采用平地做催芽床,平地深挖15-20cm,然后按第一層為蛭石層4-5cm,第二層為珍珠巖層4-5cm,鋪地熱線3_5cm間距,第三層為營養(yǎng)土層2_3cm固線,第四層為蛭石層2-3cm,澆透水待用,竹片、塑料膜等作拱棚材料,操作方便,便于普通企業(yè)和農戶操作,且用工少,成本低;選用蛭石、珍珠巖、營養(yǎng)土(或園土)作為催芽基質,減少了病蟲害發(fā)生的可能性,且保溫、保濕、透氣性好;蛭石、珍珠巖層做底層,方便苗木移栽時,根系結土球難以分離,傷害根系;
(3)種子擺放:將浸泡后的種子稍晾干在催芽床上擺齊,根據(jù)催芽床大小控制種子行、間距,一般行距2-3cm,間距1-1.5cm ;采用營養(yǎng)土(或園土):蛭石為1:1比例蓋種,澆透水;薄殼山核桃主根發(fā)達,須根少,后期根系盤結的可能性較小,因此種子擺放時可根據(jù)所建催芽床大小和種子的量靈活進行密度控制;蓋種基質厚度在2-3cm左右,以疏松、透氣為好,對營養(yǎng)要求不高;
(4)覆蓋拱棚:采用竹片、藤條等,按每50-60cm左右搭固定拱棚構架I個,頂端用草繩等固定,覆蓋普通塑料膜進行保溫;通常沿催芽床單側進行壓實,方便后期水分管理(澆灌)和放風;
(5)育苗時間:2月下旬-3月上旬,土壤平均溫度5°C以上,爭取早育苗、早煉苗,提高幼苗抗性,隨著氣溫的升高,便于管理和煉苗;
(6)管理過程:播種后,隨即通電加溫,一般地熱線調節(jié)溫度35°C,根據(jù)天氣進行放風,地表溫度隨氣溫變化較大,種皮開裂前一般不進行通風,保持土壤濕度即可;10d左右種皮開裂后,應及時通風透氣,控制棚內溫度35°C以下,防治芽被燒傷;2周左右,真葉尚未形成,但胚軸已漏出土壤,中午前后根據(jù)天氣揭塑料膜放風,適當煉苗;4周左右,出苗率達60%左右,停止通電,注意保濕。
[0005](7)出圃移栽:6周左右,真葉長出率90%左右開始出圃移栽。
[0006]進一步地,平地做催芽床,催芽床大小,按每平米播薄殼山核桃干種1.5-2.5kg。
[0007]進一步地,控制種皮開裂前后的水分和溫度。播種前,一般活水浸種5-7d,播種后土壤相對濕度85%以上,地熱線溫度35-36°C,并覆蓋塑料拱棚;播種7-10d,檢查種皮開裂情況,若有種皮開裂,土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75~90%,棚內溫度不高于38°C。
[0008]進一步地,步驟(3)種子擺放:薄殼山核桃主根發(fā)達,側根長勢較弱,種子擺放密度按行距2-3cm、間距1-1.5cm進行平放,方向無要求;蓋土層2-3cm,以疏松、透氣基質為好,防治土壤板結,便于水分控制和種子的萌發(fā)。
[0009]進一步地:步驟(6)管理過程:種皮開裂前,要充分保證土壤的濕度和溫度;種皮開裂后,注意拱棚內溫度和土壤濕度,一般棚內溫度控制在35°C以下,土壤濕度70-80% ;出苗率達60%,進行地熱線斷電;白天氣溫18°C可去拱棚,晴天每天澆水I次,陰天少澆或不澆;至真葉長出90%,進行移栽。
[0010]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結合天氣狀況,在早春氣溫回暖季進行,減少了霉菌等種子質變的可能性,省略消毒、激素浸泡等工序;選擇在池塘、河流等禍水域浸種,解決了大規(guī)模浸種時,容器不足、天天換水等困難,減少操作流程;在平地建催芽床、搭建拱棚,可根據(jù)播種量,靈活控制催芽床大小,并達到保溫、保濕催芽的目的。采用平地做催芽床,竹片、塑料膜等作拱棚材料,操作方便,便于普通企業(yè)和農戶操作,且用工少,成本低;選用蛭石、珍珠巖、營養(yǎng)土 (或園土)作為催芽基質,減少了病蟲害發(fā)生的可能性,且保溫、保濕、透氣性好;輕石、珍珠巖層做底層,方便苗木移栽時,因根系結土球難以分離,傷害根系。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0012]實施例:一種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的方法:
1.種子處理:將種子裝入編織袋等透水性好的袋子中,根據(jù)池塘、河流等深度,淹沒式浸種5-7d ;
2.催芽床的制作:平地深挖15-20cm,然后按第一層為蛭石層4-5cm,第二層為珍珠巖層4-5cm,鋪地熱線3-5cm間距,第三層為營養(yǎng)土層2_3cm固線,第四層為輕石層2_3cm,饒透水待用;
3.種子擺放:將浸泡后的種子稍晾干在催芽床上擺齊,根據(jù)催芽床大小控制種子行間距,一般行距2-3cm、間距1-1.5cm ;采用營養(yǎng)土 (或園土):蛭石為1: 1,蓋種厚度2-3cm,澆透水;
4.覆蓋拱棚:采用竹片、藤條等,按每50-60cm左右搭固定拱棚構架I個,頂端用草繩等固定,蓋普通塑料膜進行保溫,并沿催芽床單側進行壓實,方便后期澆灌和放風;
5.育苗時間:2月下旬-3月上旬,土壤平均溫度5°C以上,爭取早育苗、早煉苗,提高幼苗抗性;
6.管理過程:播種后,隨即通電加溫,地熱線調節(jié)溫度35°C,地表溫度隨氣溫變化較大,種皮開裂前一般不進行通風,保持土壤濕度即可;10d左右種皮開裂后,應及時通風透氣,控制棚內溫度35°C以下,防治芽被燒傷;2周左右,真葉尚未形成,但胚軸已突破地面,中午前后根據(jù)天氣揭塑料膜放風,適當煉苗;4周左右,出苗率達60%左右,停止通電,注意保濕。
[0013]7.出圃移栽:6周左右,真葉長出率90%左右開始出圃移栽。移栽過程中,斷掉主根的1/3,以促進側根的生長。
[0014]本實施例與同類催芽方法(一種薄殼山核桃種子的催芽方法,CN102742395A)進行比較,本實施案例薄殼山核桃的露地催芽技術是結合早春病蟲害少、活水不腐等優(yōu)勢,所采用的墊層基質均為無毒、無菌、隔熱、保溫、保濕的材料,所制作的露地制催芽床,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簡單的優(yōu)勢,同時減少了種子消毒、激素浸泡、覆草保濕等程序。因墊層導熱均勻、保溫效果好,覆蓋層疏松透氣、不板結,通過地熱加溫、塑料薄膜保溫保濕,種子發(fā)芽率可達98%以上,整齊度達85%以上。
【主權項】
1.一種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浸種:采用池塘或河流浸種5-7d; (2)催芽床的制作:平地深挖15-20cm,然后按第一層為輕石層4_5cm,第二層為珍珠巖層4-5cm,鋪地熱線3-5cm間距,第三層為營養(yǎng)土層2_3cm固線,第四層為輕石層2_3cm,饒透水待用; (3)種子擺放:將浸泡后的種子晾干在催芽床上擺齊,根據(jù)催芽床大小控制種子行間距,行距2-3cm,間距1-1.5cm ;采用營養(yǎng)土或園土:輕石為1:1比例蓋種,饒透水; (4)覆蓋拱棚:采用竹片、藤條,按每50-60cm搭固定拱棚構架I個,頂端用草繩固定,覆蓋普通塑料膜進行保溫;沿催芽床單側進行壓實,方便后期澆灌和放風; (5)育苗時間:2月下旬-3月上旬,土壤平均溫度5°C以上,爭取早育苗、早煉苗,提高幼苗抗性; (6)管理過程:播種后,及時通電加溫,地熱線調節(jié)溫度35°C,根據(jù)天氣進行放風,種皮開裂前不進行通風,保持土壤濕度即可;10d種皮開裂后,應及時通風透氣,控制棚內溫度35°C以下,防治芽被燒傷;2周左右,根據(jù)天氣可以揭塑料膜;4周左右,停止通電,注意保濕; (7)出圃移栽:6周,真葉長出率90%開始出圃移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地做催芽床,催芽床大小可根據(jù)種子的量進行控制,每平米播薄殼山核桃干種1.5-2.5kg。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種皮開裂前后的水分和溫度,播種前,種子應充分浸泡吸水,泡種5~7d為宜;播種后,保持土壤相對濕度85%以上,播種后,立即通電,地熱線溫度為35-36°C,并覆蓋塑料拱棚保溫、保濕,播種7-10d后,檢查種皮開裂情況,若有種皮開始開裂,注意放風,控制拱棚內溫度不超過38°C,防治胚芽灼傷;同時控制土壤相對濕度75~90%。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種子擺放:薄殼山核桃主根發(fā)達,側根長勢較弱,種子擺放密度可根據(jù)催芽床和種子的量進行控制,行距2-3cm,間距1-1.5cm,方向無要求;蓋土層2_3cm,以疏松、透氣基質為好,防治土壤板結,便于水分控制和種子的萌發(fā)。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管理過程:種皮開裂前,要充分保證土壤的濕度和溫度;種皮開裂后,注意拱棚內溫度和土壤濕度,一般棚內溫度控制在35°C以下,土壤濕度70-80% ;出苗率達60%,進行地熱線斷電;白天氣溫18°C可去拱棚,晴天每天澆水I次,陰天少澆或不澆;至真葉長出90%,進行移栽。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薄殼山核桃露地催芽方法,進行池塘浸種5-7d;平地做催芽床,采用電熱線加熱和塑料膜拱棚,控制催芽床溫度在30-35℃催芽。催芽期間,保持空氣溫度80%~90%,催芽床基質含水量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10d左右15%的種皮開裂,白天揭開塑料膜通氣,夜晚覆蓋保溫。3周時,種子發(fā)芽率為90%以上;4周時,部分真葉開始開展;5周時,真葉全部展開,準備移栽。本發(fā)明借助季節(jié)優(yōu)勢,減少了種子、土壤消毒工序;采用池塘、河流等活水浸種,減少了每天換水的麻煩;可靈活控制催芽床的大小,并能有效的利用資源,節(jié)約成本,達到升溫保濕,解決了大規(guī)模露地育苗困難;同時提高了出苗率和整齊度,保證了苗木質量。
【IPC分類】A01C1-00
【公開號】CN104813772
【申請?zhí)枴緾N201510223925
【發(fā)明人】呂梅, 俞衛(wèi)東, 劉廣勤, 曹仁勇
【申請人】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