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紅薯的高產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農作物種植領域,具體的是一種紅薯的高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紅薯,又稱甘薯、番薯、山芋、山藥等,不同地區(qū)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山東人稱其為地瓜,四川人稱其為紅苕,北京人稱其為白薯,福建人稱其為紅薯。紅薯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尤多。特別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賴氨酸。紅薯與米面混吃,可以得到更為全面的蛋白質補充。就總體營養(yǎng)而言,紅薯可謂是糧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
[0003]近幾年來,紅薯在國際、國內市場十分走俏,市場發(fā)展前景極為廣闊。紅薯種植量不穩(wěn)定,市場供應不足,這是近年來批發(fā)價格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紅薯的種植歷史悠久,但是傳統(tǒng)的種植技術紅薯產量低,存在病蟲害多、質量不佳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紅薯的高產種植方法,解決紅薯種植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蟲防治的問題,提高紅薯產出的質量和產量,適宜規(guī)?;卟朔N植園進行推廣應用。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紅薯的高產種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0006]—、制備專用殺蟲劑:專用殺蟲劑由下列重量份的組分原料制備而得:洋金花2、草烏頭3、龍膽草3、黃連1、紫蘇1、雷公藤3、白花除蟲菊5、水16,其制備步驟為:1、將上述原料煮沸,并維持煮沸時間3_6h直至重量百分比洋金花:草烏頭:龍膽草:黃連:紫蘇:雷公藤:白花除蟲菊:水為2:3:3:1:1:3:5: 8,此時濾出溶液得第一殺蟲劑;2、將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草烏頭、龍膽草、黃連、紫蘇、雷公藤、白花除蟲菊通過離心粉碎機粉碎,再往該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與水溶液的重量比為2:7,存放48小時后,濾出溶液得第二殺蟲劑;3、收集第二步產生的廢渣作土壤殺蟲劑;
[0007]二、育苗:
[0008]1、排種:薯塊育苗時宜選用大小適中(單薯重以200—300克為宜)、整齊均勻,無病蟲、無傷口,無冷害的薯塊作種。育苗床寬為I一 1.2米,長度視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公斤種薯可供苗0.9-1.5萬株,栽插3— 4畝,平均每畝大田用種量約10 — 25公斤,排種期掌握在插植前100天左右。
[0009]2、育苗:當薯種長出的苗長度達25— 30厘米時即進行假植繁苗,并在假值苗節(jié)數(shù)達到6 —10個節(jié)位時進行摘心打頂促分枝。
[0010]3、施肥促壯苗:在計劃采苗期(種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壯苗,并在薯苗長度達25— 30厘米及時采苗種植。
[0011]三、選地、整地與起畦:
[0012]1、選地。宜選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紅薯高產土壤的特點是土質疏松、土層深厚、養(yǎng)分充足,通氣性強。
[0013]2、整地施肥。深翻壤土 25-30cm,結合深翻施基肥,每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20— 25公斤,硫酸鉀10 —15公斤,碳酸氫銨25公斤,土壤殺蟲劑30-45公斤,然后對壤土覆蓋沙土,沙土厚15_25cm ;
[0014]追肥則以氮素肥為主,根據(jù)長勢長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 7天追施促苗肥,畝施碳銨5— 8公斤,30— 40天后追壯株肥,畝施碳銨80—100公斤;后期看苗追施促薯肥,畝施水糞10 —15擔。提倡根外噴肥,畝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氫鉀0.2公斤兌水30 — 40公斤在傍晚噴施。
[0015]3、起畦。起畦種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還有利于有機物質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熱快,提高地溫,夜間散熱快,晝夜溫差大,利于紅薯生長和根系積累養(yǎng)分。好的土地還要結合深耕起畦種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而獲得高產。起畦時應盡量做到畦溝窄深,無“硬心”等。畦距一般1.1一1.3米(包括畦溝),畦高0.3—0.4米,并且選用東西走向,以便使紅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0016]四、種植:
[0017]1、選用頂端壯苗栽植。頂端壯苗莖粗,葉大苗重,生長健壯,具有頂端優(yōu)勢,營養(yǎng)器官發(fā)達,抗逆力強,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塊,產量高。試驗證明:采用頂端壯苗栽插比溫床剪苗或用其它雜苗一般增產10%。
[0018]2、田間插植:甘薯的種植方法有直插、斜插、水平插、釣鉤插、改良水平插等多種方法,宜根據(jù)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種植季節(jié)的降雨情況而定。栽插方法對薯苗發(fā)根成活、薯塊形成與膨大均有直接影響,因此要掌握栽植深度,使薯苗入土各節(jié)都處在土質疏松、通氣性好、晝夜溫差大的土層里生長結薯。長度20—25厘米的頂端壯苗一般有7—8片葉,栽插時地上留3—4片葉左右,其余4一5片葉插入土內為宜。為了防止栽插后葉片干枯,栽插時澆足定苗水。
[0019]3、合理密植。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畝3000—4000株,冬植甘薯每畝4000—5000株較為合理,并參考不同品種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節(jié)靈活掌握。高垅密植。垅作種植能夠加厚土層,增大土壤受光面積,晝夜溫差大,擴大根系活動范圍,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質的積累和運轉,以及塊根迅速膨大提高產量。一般壟高30—40cm,每壟栽插兩行,夏秋薯畝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 3 — 5cm,3個節(jié),壓土要緊實,以提高成苗率。
[0020]五、田間管理:紅薯是旱地塊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沒有明顯的成熟期,同時整個生育期都忌土壤漬水。因此,根據(jù)紅薯的生長特點進行管理才能保持紅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長而獲得高產。
[0021]1、發(fā)根還苗期至分枝結薯期管理:這一時期是紅薯的定根返青階段,需水量不多,消耗養(yǎng)分少,因此,重點是查苗補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5天內做好查苗補栽,并保持土壤濕潤,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后15天左右根據(jù)長勢及時補施苗肥(總氮、鉀肥總用量的20%左右),對補栽的苗適當多施。
[0022]2、分枝結薯期至莖葉盛長期管理:這一時期是分枝長苗、根系生長和結薯階段,重點是進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天前,需水量不多,田間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莖葉封壟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 — 80% ;因此,應酌情灌:“跑馬水”。要看苗追施促薯肥:在插植后60天前后結合大培土重施鉀肥,一般畝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鉀6公斤(約占總用量的60%);氮肥,用尿素5公斤(總用量的50%)。防止陡長,對莖葉旺長,葉色濃綠,葉柄過長,毛根和柴根過多的陡長苗,采取提蔓,方法是將薯蔓輕輕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時結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間濕度,改善通風條件,抑制莖葉生長,促進塊根膨大,切忌翻蔓,翻蔓易損傷基葉,降低養(yǎng)分制造能力,打亂葉片均勻分布,減弱葉片光合效能,影響?zhàn)B分運轉與積累常造成減產。并注意防治蟲害,甘薯主要的害蟲有卷葉蟲、甘薯天蛾、斜紋夜蛾、小象鼻蟲等,小象鼻蟲可用30%第一殺蟲劑澆灌蔓頭1-2次;其它害蟲可用80%第二殺蟲劑1000倍液于午后噴灑。
[0023]3、莖葉盛長至薯塊膨大期管理。這一時期是薯塊膨大、營養(yǎng)充分向快根積累的重要時期,重點是通過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下下部的平衡生長期,以防止水分過多造成生長過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溝渠,做到澇排漬水、旱灌跑馬水,并注意防治蟲害。
[0024]4、薯塊膨大期至收獲前的管理:這一時期主要是塊根淀粉積累的重要時期。薯塊盛長期,從莖葉生長高峰直到成熟,基葉生長漸慢,葉色轉淡,繼而停止生長。生長中心轉為薯塊盛長。對葉片發(fā)黃早衰田塊,及時施用長蔓肥。一般的施糞水15-20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