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包括火龍果大棚,種植部、溫度控制部、空氣濕度控制部、土壤濕度控制部、通風控制部以及智能控制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減少操作人員,提高生產(chǎn)效率,完全針對火龍果生長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既保證了火龍果的健康生長,又極大程度的節(jié)約勞動力,真正的實現(xiàn)物聯(lián)網(wǎng)智能化農(nóng)業(yè),有利于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種植火龍果需求,通過本實用新型可以使得火龍果成活率提高至97%,果實甜度和含水量大大增加。
【專利說明】
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nóng)業(yè)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火龍果是仙人掌科植物,原產(chǎn)地在中美洲,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它集“水果”、“花奔”、“蔬菜”、“保健”、“醫(yī)藥”為一體,稱之為無價之寶。在拉丁美洲傳統(tǒng)的祭典上,火龍果是必備的一種“神圣之果”。火龍果營養(yǎng)豐富,功用獨特,對人體健康有絕佳的功效。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
[0003]火龍果屬熱帶植物,在亞熱帶地區(qū)種植的關鍵在于其生長溫度的控制和把握。據(jù)資料記載和實踐證明,火龍果在5°C及以下環(huán)境中,生命活動停止,甚至會導致其死亡,低于零攝氏度就會產(chǎn)生凍害,所以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火龍果必須要設施栽培才能成活,即便在江浙滬地區(qū)也是一樣,這成為火龍果在亞熱帶進行種植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解決的辦法是:保溫的措施主要采用雙層薄膜加草簾的方法,這種方法存在霧氣大、不通風、光線差等問題,容易是植株得植物病。
[0004]而就目前看來,設施栽培投入成本高,且產(chǎn)出的火龍果品質(zhì)產(chǎn)量都不是很高,不少人情愿舍近求遠,可這樣一來運輸?shù)某杀居謺芨?,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們經(jīng)過多年的試驗,找到了一種可以使火龍果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大棚栽培。
[0005]火龍果的大棚種植主要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如何保溫和通風、如何防止火龍果生長過程中倒伏。不少資料上也介紹過火龍果的大棚栽培技術,但是實施起來會出現(xiàn)成本高,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差等諸多問題,而且大都采用人工的方式去控制溫度和濕度、以及通過線來捆綁的形式去防止其出現(xiàn)倒伏,所以,我們亟需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用以解決和克服這些矛盾。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解決上述一個或者多個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包括火龍果大棚,種植部、溫度控制部、空氣濕度控制部、土壤濕度控制部、通風控制部以及智能控制部;
[0008]種植部設置在火龍果大棚內(nèi)部;
[0009]溫度控制部分別設置在火龍果大棚外部以及火龍果大棚內(nèi)部;
[0010]空氣濕度控制部設置在火龍果大棚內(nèi)部;
[0011 ] 土壤濕度控制部設置在火龍果大棚內(nèi)部;
[0012]通風控制部設置在火龍果大棚表面上;
[0013 ]智能控制部與種植部、溫度控制部、空氣濕度控制部、土壤濕度控制部以及通風控制部數(shù)據(jù)連接;
[0014]種植部包括:種植殼體、種植殼體內(nèi)部設有固定捆綁部,種植殼體頂部設置切割部,控制器與固定捆綁部和切割部電連接,以及與種植殼體連接的種植支架;
[0015]種植殼體為中空正方體,高度為1.5米;火龍果植株一般高度在1.5米,為了保證植株具有充足的生長空間和栽培管理操作方便,火龍果大棚要留有足夠的高度,設置在2.5-3米。1.5米的設置完全滿足火龍果植株的生長需求。中空正方體,中空部用于種植火龍果植株,種植殼體固定在泥土中。
[0016]固定捆綁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一端固定在種植殼體的
0.5米處,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左夾持片和第一右夾持片,第一左夾持片和第一右夾持片一端鉸接在一起,第一左夾持片和第一右夾持片分別于控制器電連接;第一左夾持片和第一右夾持片成半圓狀;第一固定部,用于新的火龍果植株固定用,避免采用繩子捆綁,可以完全避免損傷火龍果植株,而且十分解決勞動力,通過控制器驅(qū)動第一固定部,控制器與智能控制部連接,真正實現(xiàn)物聯(lián)網(wǎng)智能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0017]第二固定部一端固定在種植殼體的I米處,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二左夾持片和第二右夾持片,第二左夾持片和第二右夾持片一端鉸接在一起,第二左夾持片和第二右夾持片分別于控制器電連接;第二左夾持片和第二右夾持片成半圓狀;第二固定部,用于新的火龍果植株固定用,避免采用繩子捆綁,可以完全避免損傷火龍果植株,而且十分解決勞動力,通過控制器驅(qū)動第二固定部,控制器與智能控制部連接,真正實現(xiàn)物聯(lián)網(wǎng)智能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配合第一固定部,完全的固定住火龍果植株。
[0018]切割部包括切割刀片組,切割刀片組設置在種植殼體內(nèi)側,為伸縮刀片,切割刀片組與控制器電連接;
[0019]種植支架由橫向支架和豎直支架組成,橫向支架與豎直支架成垂直方式,通過連接線捆綁連接。
[002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溫度控制部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加熱器,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火龍果大棚外部表面上,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火龍果大棚內(nèi)部,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溫度為30 °C,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溫度為28 °C ;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加熱器與智能控制部數(shù)據(jù)連接。
[0021 ]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空氣濕度控制部包括:濕度傳感器以及空氣加濕器,空氣加濕器采用噴水加濕,濕度傳感器設置空氣濕度為60%,濕度傳感器與空氣加濕器與智能控制部數(shù)據(jù)連接。
[002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土壤濕度控制部包括:土壤濕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部數(shù)據(jù)連接。
[002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通風控制部包括:具有開合功能的通風窗以及設置在通風窗上的遮陽幕布,通風窗均勻分布在火龍果大棚表面上,通風窗與遮陽幕布與智能控制部連接。
[0024]因為熱帶火龍果耐干旱,耐高溫,喜光照,種植地應向陽,光照充足,但耐澇性性,應盡量選擇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所以通過設置溫度控制部、空氣濕度控制部、土壤濕度控制部以及通風控制部,可以很好的保證火龍果植株的生長,從而很大程度提高火龍果植株的存活率,最終達到高產(chǎn)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的種植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說明。
[002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如圖1所示,包括火龍果大棚1,種植部2、溫度控制部3、空氣濕度控制部4、土壤濕度控制部5、通風控制部6以及智能控制部7;智能控制部7可以為電腦,通過采集溫度控制部3、空氣濕度控制部4、土壤濕度控制部5、通風控制部6的數(shù)據(jù),然后根據(jù)各項數(shù)據(jù)控制溫度控制部3、空氣濕度控制部4、土壤濕度控制部5、通風控制部6的工作狀態(tài),達到農(nóng)業(yè)物聯(lián)網(wǎng)的效果。
[0029]種植部2設置在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
[0030]溫度控制部3分別設置在火龍果大棚I外部以及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
[0031 ]空氣濕度控制部4設置在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
[0032]土壤濕度控制部5設置在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
[0033]通風控制部6設置在火龍果大棚I表面上;
[0034]智能控制部7與種植部2、溫度控制部3、空氣濕度控制部4、土壤濕度控制部5以及通風控制部6數(shù)據(jù)連接;
[0035]如圖2所示,種植部2包括:種植殼體21、種植殼體21內(nèi)部設有固定捆綁部22,種植殼體21頂部設置切割部23,控制器與固定捆綁部22和切割部23電連接,以及與種植殼體21連接的種植支架36;
[0036]種植殼體21為中空正方體,高度為1.5米;火龍果植株一般高度在1.5米,為了保證植株具有充足的生長空間和栽培管理操作方便,火龍果大棚I要留有足夠的高度,設置在2.5-3米。1.5米的設置完全滿足火龍果植株的生長需求。中空正方體,中空部用于種植火龍果植株,種植殼體21固定在泥土中。
[0037]固定捆綁部22包括第一固定部24和第二固定部25,第一固定部24—端固定在種植殼體21的0.5米處,第一固定部24包括第一左夾持片31和第一右夾持片32,第一左夾持片31和第一右夾持片32—端鉸接在一起,第一左夾持片31和第一右夾持片32分別于控制器電連接;第一左夾持片31和第一右夾持片32成半圓狀;第一固定部24,用于新的火龍果植株固定用,避免采用繩子捆綁,可以完全避免損傷火龍果植株,而且十分解決勞動力,通過控制器驅(qū)動第一固定部24,控制器與智能控制部7連接,真正實現(xiàn)物聯(lián)網(wǎng)智能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0038]第二固定部25—端固定在種植殼體21的I米處,第一固定部24包括第二左夾持片33和第二右夾持片34,第二左夾持片33和第二右夾持片34—端鉸接在一起,第二左夾持片33和第二右夾持片34分別于控制器電連接;第二左夾持片33和第二右夾持片34成半圓狀;第二固定部25,用于新的火龍果植株固定用,避免采用繩子捆綁,可以完全避免損傷火龍果植株,而且十分解決勞動力,通過控制器驅(qū)動第二固定部25,控制器與智能控制部7連接,真正實現(xiàn)物聯(lián)網(wǎng)智能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配合第一固定部24,完全的固定住火龍果植株。
[0039]切割部23包括切割刀片組35,切割刀片組35設置在種植殼體21內(nèi)側,為伸縮刀片,切割刀片組35與控制器電連接;
[0040]當枝條生長到高出種植殼體21頂端5厘米左右時,要及時打頂促進分枝,方便以后頂端分出的枝條自然下垂。這樣以后生長出兵枝條都搭在種植支架36上,開花結果時保證不會倒,火龍果萌芽率很強,在各枝條上會萌發(fā)很多小芽,為了集中營養(yǎng),要及時剪掉主枝條發(fā)生出來的小芽,每枝留一根生長強壯的枝條做為主枝外,修剪時要仔細,把所有枝條上萌發(fā)的小芽都要剪干凈。當枝條生長到高出種植殼體21頂端5厘米左右時,通過控制器控制切割部23對枝條進行切割,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十分的方便,有利于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實現(xiàn)智能化種植。
[0041 ] 種植支架36由橫向支架41和豎直支架42組成,橫向支架41與豎直支架42成垂直方式,通過連接線捆綁連接。種植殼體21和種植支架36構成柱式水平棚架,有利于火龍果生長和結果。
[0042]溫度控制部3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加熱器,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火龍果大棚I外部表面上,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溫度為30°C,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溫度為28°C ;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加熱器與智能控制部7數(shù)據(jù)連接。
[0043]由于火龍果植株不耐霜凍,冬季氣溫低于5度的地區(qū)必須溫室大棚種植。溫室大棚可以采用搭建方便、成本較低的獨立大棚,也可以采用連體大棚。連體大棚管理方便,大規(guī)模種植時采用連體大棚比較好。通過設置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加熱器,可以保證火龍果植株的生長環(huán)境,當氣溫過低的時候,通過加熱器,對大棚溫度進行加溫,當溫度過高時,可以通過通風控制部6和空氣濕度控制部4對大棚進行通風和加濕進行降溫。非常有利于火龍果的生長。
[0044]空氣濕度控制部4包括:濕度傳感器以及空氣加濕器,空氣加濕器采用噴水加濕,濕度傳感器設置空氣濕度為60%,濕度傳感器與空氣加濕器與智能控制部7數(shù)據(jù)連接。
[0045]土壤濕度控制部5包括:土壤濕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部7數(shù)據(jù)連接。
[0046]通風控制部6包括:具有開合功能的通風窗以及設置在通風窗上的遮陽幕布,通風窗均勻分布在火龍果大棚I表面上,通風窗與遮陽幕布與智能控制部7連接。為了火龍果植株有充足的光照,搭建大棚的通風窗選擇透光性好的材料,還在經(jīng)常保持棚頂干凈無污染。為了避免紫外線過強的時候傷害火龍果植株,增加了遮陽幕布。當需要通風時候,通過智能控制部7,控制通風窗打開,當紫外線過強時,即中午I點-2點時間段,智能控制部7通過控制遮陽幕布,遮蓋大棚,可以有效避免紫外線損害火龍果植株。
[0047]因為熱帶火龍果耐干旱,耐高溫,喜光照,種植地應向陽,光照充足,但耐澇性性,應盡量選擇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所以通過設置溫度控制部3、空氣濕度控制部
4、土壤濕度控制部5以及通風控制部6,可以很好的保證火龍果植株的生長,從而很大程度提高火龍果植株的存活率,最終達到高產(chǎn)的效果。
[004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減少操作人員,提高生產(chǎn)效率,完全針對火龍果生長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既保證了火龍果的健康生長,又極大程度的節(jié)約勞動力,真正的實現(xiàn)物聯(lián)網(wǎng)智能化農(nóng)業(yè),有利于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種植火龍果需求,通過本實用新型可以使得火龍果成活率提高至97%,果實甜度和含水量大大增加。
[004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火龍果大棚(I),種植部(2)、溫度控制部(3)、空氣濕度控制部(4)、土壤濕度控制部(5)、通風控制部(6)以及智能控制部(7); 所述種植部(2)設置在所述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 所述溫度控制部(3)分別設置在所述火龍果大棚(I)外部以及所述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 所述空氣濕度控制部(4)設置在所述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 所述土壤濕度控制部(5)設置在所述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 所述通風控制部(6)設置在所述火龍果大棚(I)表面上; 所述智能控制部(7)與所述種植部(2)、所述溫度控制部(3)、所述空氣濕度控制部(4)、所述土壤濕度控制部(5)以及所述通風控制部(6)數(shù)據(jù)連接; 所述種植部(2)包括:種植殼體(21)、所述種植殼體(21)內(nèi)部設有固定捆綁部(22),所述種植殼體(21)頂部設置切割部(23),控制器與所述固定捆綁部(22)和所述切割部(23)電連接,以及與所述種植殼體(21)連接的種植支架(36); 所述種植殼體(21)為中空正方體,高度為1.5米; 所述固定捆綁部(22)包括第一固定部(24)和第二固定部(25),所述第一固定部(24) —端固定在所述種植殼體(21)0.5米處,所述第一固定部(24)包括第一左夾持片(31)和第一右夾持片(32),所述第一左夾持片(31)和所述第一右夾持片(32)—端鉸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夾持片(31)和所述第一右夾持片(32)分別于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第一左夾持片(31)和所述第一右夾持片(32)成半圓狀; 所述第二固定部(25)—端固定在所述種植殼體(21)1米處,所述第一固定部(24)包括第二左夾持片(33)和第二右夾持片(34),所述第二左夾持片(33)和所述第二右夾持片(34)一端鉸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左夾持片(33)和所述第二右夾持片(34)分別于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第二左夾持片(33)和所述第二右夾持片(34)成半圓狀; 切割部(23)包括切割刀片組(35),所述切割刀片組(35)設置在所述種植殼體(21)內(nèi)偵U,為伸縮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組(35)與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種植支架(36)由橫向支架(41)和豎直支架(42)組成,所述橫向支架(41)與所述豎直支架(42)成垂直方式,通過連接線捆綁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控制部(3)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加熱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火龍果大棚(I)外部表面上,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火龍果大棚(I)內(nèi)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溫度為30°C,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溫度為28°C ;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所述加熱器與所述智能控制部(7)數(shù)據(jù)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濕度控制部(4)包括:濕度傳感器以及空氣加濕器,所述空氣加濕器采用噴水加濕,所述濕度傳感器設置空氣濕度為60%,所述濕度傳感器與所述空氣加濕器與所述智能控制部(7)數(shù)據(jù)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濕度控制部(5)包括:土壤濕度傳感器,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與所述智能控制部(7)數(shù)據(jù)連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火龍果大棚智能種植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控制部(6)包括:具有開合功能的通風窗以及設置在所述通風窗上的遮陽幕布,所述通風窗均勻分布在所述火龍果大棚(I)表面上,所述通風窗與所述遮陽幕布與所述智能控制部(7)連接。
【文檔編號】A01G9/24GK205546732SQ201620373833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8日
【發(fā)明人】蔣麗麗, 姜大慶, 陳國鈞, 于翔
【申請人】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