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獸藥制劑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主要特征為肝臟腫大,有出血斑點和神經(jīng)癥狀。在新疫區(qū),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達90%以上。
[0003]鴨病毒性肝炎簡稱鴨肝炎,是由鴨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以肝臟呈現(xiàn)出血性炎癥為特征的急性烈性傳染病。1945年在美國首次發(fā)現(xiàn)本病,并命名為I型鴨病毒性肝炎,1965年在英國發(fā)現(xiàn)了鴨病毒性肝炎II型,1969年在美國發(fā)現(xiàn)了鴨病毒性肝炎III型。目前,I型呈世界性分布,并曾報道在印度、埃及和美國發(fā)現(xiàn)I型鴨肝炎病毒的變異株。II型和III型鴨病毒性肝炎分別局限于英國和美國,未發(fā)現(xiàn)變異毒株。在國內(nèi),鴨病毒性肝炎的初次流行,20世紀(jì)80年代初期起本病在我國再次流行,此后,各地疫情此起彼伏,疫情能夠被鴨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的免疫所控制;1997年以來,本病在某些地區(qū)出現(xiàn)較嚴(yán)重的流行,其疫情不能被標(biāo)準(zhǔn)鴨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完全地控制,有I型鴨病毒性肝炎病毒變異株出現(xiàn)。鴨肝炎I型引起雛鴨的嚴(yán)重死亡,死亡率高達90%,中成鴨一般不發(fā)病,病雛鴨的特征是意識紊亂,頻頻抽搐,肝臟呈斑點狀出血,膽囊腫大,膽汁顏色變淡。
[0004]目前臨床對于鴨病毒性肝炎尚無特效藥物,主要靠預(yù)防為主。因此開發(fā)一種能夠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可大大提高臨床治療的實際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好、無藥殘、安全可靠的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用中藥口服液。
[0006]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配方。
[0007]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上述鵝用中藥組合物的口服液制劑的制備方法。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質(zhì)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由大青葉20-40份、茯苓20-40份、生首烏20-40份、連翹20-40份、丹皮20-40份、白術(shù)20-40份、茜草20-40份、丹參20-40份、柴胡20-40份、茵陳20-40份、白茅根20-40份、甘草20-40份。
[0009]進一步地,該中藥組合物的最佳原料的質(zhì)量份數(shù)如下:
[0010]大青葉40份、茯苓30份、生首烏30份、連翹40份、丹皮20份、白術(shù)20份、茜草30份、丹參30份、柴胡40份、茵陳40份、白茅根30份、甘草40份。
[0011]進一步地,該中藥組合物是含有或不含有藥用輔料的各種常規(guī)中藥口服藥物制劑形式。
[0012]進一步地,該組合物的口服液制劑的制備方法是:(I)將中藥粉碎至60-80目,按配方量稱取,三維混合得中藥粉;(2)將混合后的中藥粉及300-600份水分別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5-20小時;(3)加熱至40-100。。提取10-15小時;(4)過濾收集藥液;(5)所剩藥渣繼續(xù)加入300-600份水,40-100°C提取10-15小時;(6)過濾除去藥渣,合并兩次提取液,30-70°C減壓濃縮至原體積10% -20% ;(7)灌裝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
[0013]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4](I)本發(fā)明依據(jù)中藥理論,科學(xué)配伍,保留了中藥方劑辨證論治的組合效應(yīng),經(jīng)臨床驗證療效確切,是一種無公害、無藥殘的綠色獸藥。
[0015](2)本發(fā)明含有的中藥成分可有效治療鴨病毒性肝炎,治愈率可達到90%以上。本組方具有清熱解毒,清肝利膽,祛濕熱,退黃疸的作用。
[0016](3)本發(fā)明各中藥原料的藥理是:
[0017]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0018]茯苓:溫通心陽、利水燥濕;
[0019]生首烏:解毒消癰;
[0020]連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
[0021]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0022]白術(shù):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0023]茜草:涼血止血、化瘀;
[0024]丹參:祛瘀止痛、涼血消癰;
[0025]柴胡:發(fā)表退熱、疏肝解郁、升陽;
[0026]茵陳:清熱利濕、退黃;
[0027]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0028]甘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30]實施例1
[0031]一種治療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數(shù)如下:大青葉40份、茯苓30份、生首烏30份、連翹40份、丹皮20份、白術(shù)20份、茜草30份、丹參30份、柴胡40份、茵陳40份、白茅根30份、甘草40份。其制備方法是:(I)將中藥粉碎至80目,按配方量稱取,三維混合得中藥粉;(2)將混合后的中藥粉及500份水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10小時;(3)加熱至100°C提取12小時;(4)過濾收集藥液;(5)所剩藥渣繼續(xù)加入500份水,100°c提取12小時;(6)過濾除去藥渣,合并兩次提取液,60°C減壓濃縮至原體積10% ;
(7)灌裝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
[0032]實施例2
[0033]一種治療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數(shù)如下:大青葉40份、茯苓30份、生首烏20份、連翹30份、丹皮20份、白術(shù)20份、茜草30份、丹參30份、柴胡40份、茵陳20份、白茅根30份、甘草40份。其制備方法是:(I)將中藥粉碎至80目,按配方量稱取,三維混合得中藥粉;(2)將混合后的中藥粉及500份水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10小時;(3)加熱至100°C提取12小時;(4)過濾收集藥液;(5)所剩藥渣繼續(xù)加入500份水,100°c提取12小時;(6)過濾除去藥渣,合并兩次提取液,60°C減壓濃縮至原體積10% ;
(7)灌裝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
[0034]實施例3
[0035]一種治療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各原料的重量份數(shù)如下:大青葉40份、茯苓40份、生首烏30份、連翹30份、丹皮20份、白術(shù)20份、茜草30份、丹參30份、柴胡30份、茵陳40份、白茅根20份、甘草40份。其制備方法是:(I)將中藥粉碎至80目,按配方量稱取,三維混合得中藥粉;(2)將混合后的中藥粉及500份水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10小時;(3)加熱至100°C提取12小時;(4)過濾收集藥液;(5)所剩藥渣繼續(xù)加入500份水,100°c提取12小時;(6)過濾除去藥渣,合并兩次提取液,60°C減壓濃縮至原體積10% ;
(7)灌裝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
[0036]臨床試驗
[0037]實驗例:
[0038]江西某鴨場,小鴨3000只,發(fā)病600只。臨床鑒定為鴨病毒性肝炎。對其中300只使用實施例1所制得產(chǎn)品。每瓶拌料100公斤,每日一次,治療三天。用藥第第二天癥狀明顯緩解,精神轉(zhuǎn)好,采食量增加。第三天痊愈。停藥后,未出現(xiàn)反復(fù)。治愈率達到95%,未出現(xiàn)死亡病例。另200只使用黃芪多糖配合頭孢噻肟鈉,連續(xù)治療三天,治愈率69%。
[0039]實驗證明實施例1所制得廣品減效快速,療效確切,不易反復(fù)。
[004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的范圍列舉出若干個實施例,因此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總體構(gòu)思下的變化和修改,應(yīng)屬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質(zhì)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由大青葉20-40份、茯苓20-40份、生首烏20-40份、連翹20-40份、丹皮20-40份、白術(shù)20-40份、茜草20-40份、丹參20-40份、柴胡20-40份、茵陳20-40份、白茅根20-40份、甘草20-40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最佳原料的質(zhì)量份數(shù)如下: 大青葉40份、茯苓30份、生首烏30份、連翹40份、丹皮20份、白術(shù)20份、茜草30份、丹參30份、柴胡40份、茵陳40份、白茅根30份、甘草40份。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合物是含有或不含有藥用輔料的各種常規(guī)中藥口服藥物制劑形式。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可以是口服液。
5.一種制備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是(I)將中藥粉碎至一定目數(shù),按配方量稱取,三維混合得中藥粉;(2)將混合后的中藥粉、水溶液分別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一定的時間;(3)加熱至一定溫度,提取一定時間;(4)過濾收集提取液;(5) 二次向藥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繼續(xù)在一定溫度下提取一定時間;(6)合并兩次提取液,在一定溫度下減壓濃縮至一定體積;(7)灌裝成瓶,即得成品O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目數(shù)為60-80目。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兩次提取時間均為10-15小時。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由大青葉、茯苓、生首烏、連翹、丹皮、白術(shù)、茜草、丹參、柴胡、茵陳、白茅根、甘草制備而成。該中藥組合物可以是口服液,其制備步驟是:(1)將中藥粉碎至60-80目,按配方量稱取,三維混合得中藥粉;(2)將混合后的中藥粉及300-600份水分別投入到提取罐中,浸泡5-20小時;(3)加熱至40-100℃提取10-15小時;(4)過濾收集藥液;(5)所剩藥渣繼續(xù)加入300-600份水,40-100℃提取10-15小時;(6)過濾除去藥渣,合并兩次提取液,30-70℃減壓濃縮至原體積10%-20%;(7)灌裝成瓶,每瓶250ml,即得成品。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中藥口服液可有效治療鴨病毒性肝炎,治愈率90%以上。本組方具有清熱解毒,清肝利膽,祛濕熱,退黃疸的功效。
【IPC分類】A61K9-08, A61K36-899, A61P31-14, A61P1-16
【公開號】CN104645116
【申請?zhí)枴緾N201510106197
【發(fā)明人】李琳, 曲薈芬, 劉志輝
【申請人】格特生物制藥(天津)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