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及其制備領(lǐng)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又稱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是一種多發(fā)疾病,成人每年發(fā)生2?4次,兒童發(fā)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發(fā)病,冬春季較多。上呼吸道感染對(duì)癥治療主要有多休息、解熱鎮(zhèn)痛、止咳等,針對(duì)病因的治療主要有抗生素治療和中醫(yī)治療方法。
[0003]抗生素類藥物能夠縮短上呼吸道感染病程,緩解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但抗生素類藥物具有易使部分人群過敏,能夠促使細(xì)菌具有多重抗藥性進(jìn)而造成抗生素的失效等缺點(diǎn)。因此,隨著人們對(duì)抗生素類藥物認(rèn)知的逐步加深,尤其是擁有中醫(yī)理念的中國人,更愿意采取中醫(yī)療法來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這類疾病。采用中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有助于改善癥狀,縮短療程,且不易引起患者出現(xiàn)過敏,不必?fù)?dān)心造成細(xì)菌或病毒具有多重耐藥性的問題,已成為我國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方法。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及其制備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為解決【背景技術(shù)】中提到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關(guān)治療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及其制備方法。
[0005]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是由有效成分與基質(zhì)按1:1?50的比例組成的。
[0006]所述有效成分為:金銀花提取物15?20份、龍膽草提取物5?10份、白茅根提取物15?20份、石膏I?2份、山楂提取物15?20份、大蒜提取物5?10份、桑葉提取物5?10份、板藍(lán)根提取物5?10份、甘草提取物5?10份。
[0007]所述的基質(zhì)包含: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
硬脂酸聚烴氧40酯、倍他環(huán)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鈉、硬脂酸、硬脂酸鈉、甘油明膠、單硬脂酸甘油脂、蟲膠、聚氧乙烯單硬脂酸酯、聚醚,由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相混合而成。
[0008]所述的滴丸可制成普通滴丸,也可制成緩釋滴丸制劑、控釋滴丸制劑、腸溶滴丸制劑、包衣滴丸制劑。
[0009]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是通過如下步驟實(shí)現(xiàn)的:
[0010](I)按上述比例分別稱取有效成分和基質(zhì),并進(jìn)行充分混合;
[0011 ] (2)將混合物料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攪拌均勻;
[0012](3)將以上熔融混合物置入滴丸機(jī)漏斗中,保溫;
[0013](4)選擇大小合適的滴嘴,以適當(dāng)?shù)乃俣?,熔融混合物滴入冷凝劑中?br>[0014](5)待熔融混合物在冷凝劑收縮成型,取出,除去表面冷凝劑,干燥即可制成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
[0015]步驟(2)所述加熱方式采用水浴、油浴、電加熱或其它加熱方式。
[0016]步驟(3)所述保溫溫度為80_120°C。
[0017]步驟(4)所述滴入冷凝劑的溫度是-5°C至-40°C。
[0018]步驟(4)所述冷凝劑可以是液體石蠟、甲基硅油、植物油中的一種或幾種相混合
ntjD
[0019]有益效果
[0020]1.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具有藥物穩(wěn)定性高、含量高、利用率尚的特點(diǎn),能夠提尚患者的免疫力,殺滅患者上呼吸道的病毒及細(xì)菌,有效治療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紅熱腫痛、咳嗽等癥狀。
[0021]2.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殺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生產(chǎn)設(shè)備簡單,操作容易,生產(chǎn)過程中無粉塵,易于勞動(dòng)保護(hù)。
【具體實(shí)施方式】
[0022]實(shí)施例1:
[0023]按如下配方稱取,可制成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1000粒。
[0024]所述有效成分為:金銀花提取物1.5g、龍膽草提取物0.5g、白茅根提取物1.5g、石膏0.lg、山楂提取物1.5g、大蒜提取物0.5g、桑葉提取物0.5g、板藍(lán)根提取物0.5g、甘草提取物0.5go
[0025]所述的基質(zhì)包含:羧甲基淀粉鈉3g、甘油明膠3g、單硬脂酸甘油脂2g、微晶纖維素5g、硬脂酸鈉2g。
[0026]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是通過如下步驟實(shí)現(xiàn)的:
[0027](I)按上述比例分別稱取有效成分和基質(zhì),并采用超聲混合法進(jìn)行充分混合;
[0028](2)采用電加熱方式,將混合物料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攪拌均勻;
[0029](3)將以上熔融混合物置入滴丸機(jī)漏斗中,進(jìn)行保溫,溫度控制在80°C ;
[0030](4)選擇大小合適的滴嘴,以適當(dāng)?shù)乃俣?,將熔融混合物滴入冷凝劑中,冷凝劑為植物油,溫度?5 °C ;
[0031](5)待熔融混合物在冷凝劑收縮成型,取出,除去表面冷凝劑,干燥即可制成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
[0032]實(shí)施例2:
[0033]按如下配方稱取,可制成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1000粒。
[0034]所述有效成分為:金銀花提取物1.Sg、龍膽草提取物0.Sg、白茅根提取物1.Sg、石膏0.lg、山楂提取物1.8g、大蒜提取物0.8g、桑葉提取物0.8g、板藍(lán)根提取物0.8g、甘草提取物0.8go
[0035]所述的基質(zhì)包含:羧甲基淀粉鈉3g、甘油明膠3g、單硬脂酸甘油脂2g、微晶纖維素5g、硬脂酸鈉2g。
[0036]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是通過如下步驟實(shí)現(xiàn)的:
[0037](I)按上述比例分別稱取有效成分和基質(zhì),并采用超聲混合法進(jìn)行充分混合;
[0038](2)采用電加熱方式,將混合物料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攪拌均勻;
[0039](3)將以上熔融混合物置入滴丸機(jī)漏斗中,進(jìn)行保溫,溫度控制在100°C ;
[0040](4)選擇大小合適的滴嘴,以適當(dāng)?shù)乃俣?,將熔融混合物滴入冷凝劑中,冷凝劑為植物油與液體石蠟按1:1混合,溫度為_25°C ;
[0041](5)待熔融混合物在冷凝劑收縮成型,取出,除去表面冷凝劑,干燥即可制成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
[0042]實(shí)施例3:
[0043]按如下配方稱取,可制成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1000粒。
[0044]所述有效成分為:金銀花提取物2g、龍膽草提取物lg、白茅根提取物2g、石膏0.2g、山楂提取物2g、大蒜提取物lg、桑葉提取物lg、板藍(lán)根提取物lg、甘草提取物lg。
[0045]所述的基質(zhì)包含:羧甲基淀粉鈉3g、甘油明膠3g、單硬脂酸甘油脂2g、微晶纖維素5g、硬脂酸鈉2g。
[0046]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是通過如下步驟實(shí)現(xiàn)的:
[0047](I)按上述比例分別稱取有效成分和基質(zhì),并采用超聲混合法進(jìn)行充分混合;
[0048](2)采用電加熱方式,將混合物料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攪拌均勻;
[0049](3)將以上熔融混合物置入滴丸機(jī)漏斗中,進(jìn)行保溫,溫度控制在120°C ;
[0050](4)選擇大小合適的滴嘴,以適當(dāng)?shù)乃俣?,將熔融混合物滴入冷凝劑中,冷凝劑為植物油、液體石蠟和甲基硅油按1:2:1的比例混合,溫度為-40 0C ;
[0051](5)待熔融混合物在冷凝劑收縮成型,取出,除去表面冷凝劑,干燥即可制成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滴丸。
【主權(quán)項(xiàng)】
1.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其特征在于,該中藥滴丸的成分是由有效成分與基質(zhì)按1:1?50的比例組成的, 所述的有效成分為:所述有效成分為:金銀花提取物15?20份、龍膽草提取物5?10份、白茅根提取物15?20份、石膏I?2份、山楂提取物15?20份、大蒜提取物5?10份、桑葉提取物5?10份、板藍(lán)根提取物5?10份、甘草提取物5?10份; 所述的基質(zhì)包含: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硬脂酸聚烴氧40酯、倍他環(huán)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鈉、硬脂酸、硬脂酸鈉、甘油明膠、單硬脂酸甘油脂、蟲膠、聚氧乙烯單硬脂酸酯、聚醚,由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相混合而成。2.—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發(fā)明包含如下步驟: (1)按上述比例分別稱取有效成分和基質(zhì),并進(jìn)行充分混合; (2)將混合物料加熱至熔融狀態(tài),攪拌均勻; (3)將以上熔融混合物置入滴丸機(jī)漏斗中,保溫; (4)選擇大小合適的滴嘴,以適當(dāng)?shù)乃俣?,熔融混合物滴入冷凝劑中? (5)待熔融混合物在冷凝劑收縮成型,取出,除去表面冷凝劑,干燥即可制成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2)所述的加熱方式采用水浴、油浴、電加熱或其它加熱方式。4.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3)所述的保溫溫度為80-120°C。5.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4)所述的滴入冷凝劑的溫度是_5°C至-40°C。6.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4)所述的冷凝劑可以是液體石蠟、甲基硅油、植物油中的一種或幾種相混合而成。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滴丸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滴丸的有效成分為:金銀花提取物15~20份、龍膽草提取物5~10份、白茅根提取物15~20份、石膏1~2份、山楂提取物15~20份、大蒜提取物5~10份、桑葉提取物5~10份、板藍(lán)根提取物5~10份、甘草提取物5~10份。能夠有效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縮短病程,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IPC分類】A61K36/899, A61P29/00, A61K33/06, A61P11/04, A61P31/12, A61P11/00, A61P11/14, A61K9/20, A61P31/04
【公開號(hào)】CN105194366
【申請(qǐng)?zhí)枴緾N201510581535
【發(fā)明人】徐延發(fā), 趙寶龍, 王 琦
【申請(qǐng)人】天津市康瑞藥業(y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qǐng)日】201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