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糖尿病足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組合物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糖尿病在四大慢性病中排名第三,其危害在早期或許不會讓患者干到害怕,但后 期的并發(fā)癥甚是嚴重且讓糖尿病患者很苦惱,比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足,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為1.14億位居世界首位,其中糖尿病足的患病率已經(jīng)達到糖尿病總患 病人數(shù)的4%,超過450萬人。
[0003]足部是糖尿病這個多系統(tǒng)疾病的一個復雜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圍神經(jīng)病變 與外周血管疾病合并過高的機械壓力,動脈硬化引起小動脈閉塞癥,或皮膚微血管病變以 及細菌感染所導致的足部疼痛、足部潰瘍及足壞疽等病變。常常由于缺血、神經(jīng)病變和感染 三種因素協(xié)同發(fā)生作用。可引起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jié)系統(tǒng)的破壞與畸形形成,進而引發(fā)一 系列足部問題,從輕度的神經(jīng)癥狀到嚴重的潰瘍、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關節(jié)病和神經(jīng)病 變性骨折。如果積極治療不能充分解決下肢出現(xiàn)的癥狀和并發(fā)癥,則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開展對足部問題的早期預防和治療將有重要的意義。
[0004] 西醫(yī)的特點是療效強而明確,特別是降糖作用,中醫(yī)無法比擬。中醫(yī)藥可明顯減輕 病人的癥狀,中醫(yī)通過辨證論治,往往能解決西醫(yī)所難以解決的問題。中醫(yī)藥的最大優(yōu)勢是 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治療,尤其在糖尿病足治療中有較好的優(yōu)勢。糖尿病足的發(fā)病原因及類 型較多,癥狀復雜,單用西藥常難以應付復雜的病情變化。中醫(yī)可以根據(jù)辨證論治的原則, 對于不同病人的不同病情,采用相應的中藥,這樣常可收到較好的療效。一般地講,對于感 染性非缺血性糖尿病足,以清熱解毒利濕中藥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癥狀,有利于糖尿病足壞 疽的愈合。對于缺血性糖尿病足病人,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中藥可以改善患肢血供,改善 病人全身癥狀。
[0005]目前治療糖尿病足的中藥種類也很多,但見效比較遲緩且效果不夠明顯,以致于 大批糖尿病患者在西藥抗生素不管用的情況下,又缺乏合適的中藥治療,病情長期得不到 緩解一一下肢冰涼、供血不暢、間歇跛行、下肢組織壞死、肢端疼痛、潰爛,最終不得不"截 肢"致殘。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針對以上的技術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長期患糖尿病的患者提供一種治療和預 防糖尿病足的中藥方劑,該方劑的療效在臨床上得到證實,安全性好,且療效顯著,生產(chǎn)成 本低,適合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
[0007]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治療糖尿病足的中藥組合物,其成分包括:穿心蓮、 大青葉、蒲公英、車前子、生薏米、炙甘草、黃苗、黨參、僵蠶末、地骨皮、麥冬、白茍、郁金、生 姜。
[0008] 其中各味中藥按照重量比分別為:穿心蓮10-18份、大青葉8-15份、蒲公英5-15 份、車前子3-8份、生薏米20-25份、炙甘草13-15份、黃芪8-15份、黨參5-8份、僵蠶末5-8 份、地骨皮10-12份、麥冬7-10份、白芍10-15份、郁金10-15份、生姜8-15份。
[0009] 更優(yōu)地,各味中藥按照重量比分別為:穿心蓮15份、大青葉10份、蒲公英10份、車 前子5份、生薏米22份、炙甘草15份、黃芪10份、黨參6份、僵蠶末6份、地骨皮11份、麥 冬8份、白芍12份、郁金13份、生姜13份。
[0010] 本發(fā)明中所用到的治療糖尿病足的中藥的藥理作用:
[0011] 穿心蓮,味苦,性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jīng)。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感冒發(fā) 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
[0012] 大青葉,清瘟,消炎,解熱,主治:熱毒發(fā)斑、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癰腫毒 等癥。
[0013] 蒲公英,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有顯著的催乳作用,治療乳 腺炎十分有效。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助消化,增食欲,治療胃及十二 指腸潰瘍,還可防治癌、胃癌、食管癌及各種腫癌等功效。對于利尿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 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及礦物質(zhì)。
[0014] 車前子,味淡,性平,利水,清熱,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池,帶下,尿血,暑濕瀉 痢,咳嗽多痰,濕痹,目赤障翳。
[0015] 生薏米,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祛濕除痹,清熱排膿。 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脾虛泄瀉,風濕痹痛,筋脈攣急,肺癰,腸癰。
[0016] 炙甘草,性味:甘,平。補脾和胃,益氣復脈,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有抗 炎及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和止痛作用。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 力,心動悸,脈結代,可解附子毒。
[0017] 黃芪,甘溫,歸肺經(jīng)。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之功能。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 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 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0018] 黨參,味甘,性平。補中益氣,生津養(yǎng)血,用于氣津兩傷或氣血兩虧,補中益氣、止 渴、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用于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 短,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懶言短氣、四肢無力、食欲不佳、氣虛、氣津兩虛、氣血雙虧以及血 虛萎黃等癥。
[0019] 僵蠶末,咸、辛,平。歸肝、肺經(jīng)。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之功效。常用 于肝風夾痰,驚癇抽搐,小兒急驚,破傷風,中風口喁,風熱頭痛,目赤咽痛,風疹瘙癢,發(fā)顧 痄腮。
[0020]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 效,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癥。具 有抗疲勞、清除自由基、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并能促進胰島細胞功能恢復、增加肝糖原、降低 血糖。
[0021] 地骨皮,性寒,味甘。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 血、衄血,內(nèi)熱消渴。
[0022] 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jīng)。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平肝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 經(jīng),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jīng)不調(diào),自汗,盜汗。
[0023] 郁金,辛、苦,寒?;钛雇?,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用于胸脅刺痛,胸痹 心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乳房脹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血熱吐衄,黃疸尿赤。
[0024] 生姜,辛,微溫。歸肺、脾經(jīng)。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吐,溫肺止咳。用于風寒表證,胃寒 嘔吐,風寒咳嗽。
[0025] 上述的中藥是本發(fā)明人嚴格挑選的,在此基礎上,發(fā)明人進一步提供了制備中藥 組合物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0026] D將各味中藥粉碎,去雜備用;
[0027] 2)向步驟1)中加入8-13倍體積的水浸泡1-3個小時,然后煎熬,先用武火燒開 15-30min,在用文火煎熬10-30min后,過濾得第一遍藥液,濾渣備用;
[0028] 3)向步驟2)的濾渣中再入2-5倍體積水武火燒開即文火煎熬20-40分鐘,得第二 遍藥液,服用時,步驟2)的藥液口服用;步驟3)藥液冷至40-50°C泡腳10-20分鐘,每日煎 藥一次。
[0029]對上述的制備方法進行優(yōu)選可以得到技術效果最優(yōu)的制備步驟,具體方法如下:
[0030] D將各味中藥粉碎,去雜備用;
[0031] 2)向步驟1)中加入10倍體積的水浸泡2個小時,然后煎熬,先用武火燒開20min, 在用文火煎熬30min后,過濾得第一遍藥液,濾渣備用;
[0032] 3)向步驟2)的濾渣中再入2-5倍體積水武火燒開即文火煎熬20分鐘,得第二遍 藥液,服用時,步驟2)的藥液口服用;步驟3)藥液冷至45°C泡腳15分鐘,每日煎藥一次。
[0033] 如上所述的制備方法,步驟2)和步驟3)的藥液合并,每日口服。
[0034] 如上所述的制備方法,步驟2)和步驟3)的藥液合并,每日泡腳用。
[0035]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本中藥組合物中,由于將補氣血類的中藥與瀉 火清熱類的一起使用,且選擇可以與其配伍的治療糖尿病的僵蠶和地骨皮,長期服用治療 糖尿病足的同時也調(diào)節(jié)糖尿病的血糖,且安全性高,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整體調(diào)節(jié),在治病的 同時調(diào)理體質(zhì),且每日煎藥一次,可在晚上服用,也適合上班族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36] 實施例1
[0037] -種治療糖尿病足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各成分按照重量比分別為:穿心蓮15份、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