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同時還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急性痛風發(fā)作時表現(xiàn)為受累關節(jié)嚴重的疼痛、腫脹、紅斑、僵硬、發(fā)熱,且癥狀發(fā)生突然?,F(xiàn)在市場上此類藥品雖多,但多數(shù)止痛短暫,效果緩慢且不穩(wěn)定。
[0003]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止痛快,對于治療痛風效果持久,消腫止痛效果明顯、成本低且無副作用的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
[0005]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該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的制備方法。
[0006]本發(fā)明的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各原料組分用量為在下述重量范圍都具有較好療效:
黃芪45-55份、蒲公英25-35份、大血藤25-35份、虎杖10-20份、防風10-20份、川牛膝15-25份、狗筋蔓25-35份、紅花10-20份、車前草15-25份、白茅根10-20份、山梔根10-20份、木通10-20份、澤蘭5-15份、苡仁15-25份。
[0007]優(yōu)選:黃芪50份、蒲公英30份、大血藤30份、虎杖15份、防風15份、川牛膝20份、狗筋蔓30份、紅花15份、車前草20份、白茅根15份、山梔根15份、木通15份、澤蘭10份、苡仁20份。
[0008]本發(fā)明的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將上述十味藥粉碎成60目細粉,過篩、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份,即得。
[0009]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有益效果,從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fā)明選用藥源豐富的中藥材料為原料,各原料之間協(xié)同作用,對于治療痛風止痛快、效果持久、消腫止痛效果明顯、成本低且無副作用。且制備方法簡單、易于操作。
[00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
[0012]試驗例: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觀察 1.病例選擇
治療病例160例,其中:年齡50— 60周歲43例,30— 50周歲117例。
[0013]2.治療方法
用實施例1-3制得膠囊,內(nèi)服:1日3次,每次4粒。
[0014]3.療效判定標準
以癥狀、體證等改善程度為療效判定標準,分為:
臨床治愈:癥狀全部消失;
顯效:癥狀有明顯改善;
有效:癥狀有一定改善。
[0015]無效:和用藥前相比較,各方面無變化。
[0016]4.治療效果
臨床治愈100例,顯效26例,有效24例,無效10例。臨床治愈率62.5%,總顯效16.2%,總有效93.7%。所有病例無不良反應。
[0017]對臨床治愈人員跟蹤隨訪50人,2年內(nèi)未見復發(fā)。
[0018]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
黃芪50克、蒲公英30克、大血藤30克、虎杖15克、防風15克、川牛膝20克、狗筋蔓30克、紅花15克、車前草20克、白茅根15克、山梔根15克、木通15克、澤蘭10克、苡仁20克。上述十味藥粉碎成60目細粉,過篩、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0019]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
黃芪45克、蒲公英25克、大血藤25克、虎杖10克、防風10克、川牛膝10克、狗筋蔓15克、紅花10克、車前草15克、白茅根10克、山梔根10克、木通10克、澤蘭5克、苡仁15克。上述十味藥粉碎成60目細粉,過篩、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0020]實施例3:
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
黃芪55克、蒲公英35克、大血藤35克、虎杖20克、防風20克、川牛膝25克、狗筋蔓35克、紅花20克、車前草25克、白茅根20克、山梔根20克、木通20克、澤蘭15克、苡仁25克。上述十味藥粉碎成60目細粉,過篩、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內(nèi)容,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各原料重量份如下: 黃芪45-55份、蒲公英25-35份、大血藤25-35份、虎杖10-20份、防風10-20份、川牛膝15-25份、狗筋蔓25-35份、紅花10-20份、車前草15-25份、白茅根10-20份、山梔根10-20份、木通10-20份、澤蘭5-15份、苡仁15-25份。2.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痛風的藥物,其中:黃芪50份、蒲公英30份、大血藤30份、虎杖15份、防風15份、川牛膝20份、狗筋蔓30份、紅花15份、車前草20份、白茅根15份、山梔根15份、木通15份、澤蘭10份、苡仁20份。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痛風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將上述十味藥粉碎成60目細粉,過篩、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份,即得。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各原料重量份如下:黃芪45-55份、蒲公英25-35份、大血藤25-35份、虎杖10-20份、防風10-20份、川牛膝15-25份、狗筋蔓25-35份、紅花10-20份、車前草15-25份、白茅根10-20份、山梔根10-20份、木通10-20份、澤蘭5-15份、苡仁15-25份。將上述十味藥粉碎成60目細粉,過篩、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份,即得。本發(fā)明止痛快,對于治療痛風效果持久,消腫止痛效果明顯、成本低且無副作用。
【IPC分類】A61K36/8994, A61P19/06
【公開號】CN105327200
【申請?zhí)枴緾N201410402554
【發(fā)明人】燕翠萍
【申請人】燕翠萍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4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