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肝癌是以臟腑氣血虧虛為本,氣、血、濕、熱、瘀、毒互結為標,蘊結于肝,漸成癥積, 肝失疏泄為基本病機,以右脅腫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黃疸或昏迷等為主要表 現(xiàn)的一種惡性疾病。
[0003] 肝癌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的肝癌患者,每每由 于長期肝炎,肝硬化發(fā)展而來,體質薄弱,肝臟功能差,不能耐受攻伐,況西醫(yī)已用祛邪手 段,所以"扶正"才是治本的關鍵。根據(jù)流行病學資料,我國肝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惡 性腫瘤的第二位,僅次于胃癌、肺癌。肝癌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以31-50歲最多,男女之比 約為8:1。早期切除的遠期療效較好,但大多數(shù)肝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手術機會多已 錯過,所能采用的現(xiàn)代綜合治療方法常限制在放化療和免疫治療上,而放化療對本病治療 的毒副反應大,適應證則減少,療效也差。目前采用中醫(yī)藥治療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 〇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軟堅散結、解毒定痛、活血化瘀的可用于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
[0005]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藥材制備而成:小薊5_15份、僵香20_40份、瓜蒂20_40份、水輕5_15份、刺五加20_40份、豬 苓10-20份、牛黃1-3份、桂枝5-15份、蒲公英20-40份、山豆根5-15份、雞血藤5-15份。
[0006]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 制備而成:小薊6份、僵蠶32份、瓜蒂32份、水蛭6份、刺五加32份、豬苓12份、牛黃1份、桂枝12 份、蒲公英24份、山豆根6份、雞血藤12份。
[0007]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 制備而成:小薊8份、僵蠶24份、瓜蒂24份、水蛭12份、刺五加24份、豬苓16份、牛黃2份、桂枝 12份、蒲公英24份、山豆根12份、雞血藤6份。
[0008] 進一步的,所述中藥組合物為口服制劑。
[0009] 進一步的,所述口服制劑為片劑、膠囊劑、口服液、湯劑、顆粒劑或丸劑等各種劑 型。優(yōu)選為膠囊劑、片劑或丸劑。
[0010] 方解: 小薊:性味甘、苦,涼。歸心、肝經。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主要用于血熱迫 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尿血、崩漏等血熱出血證,火熱毒盛的癰腫瘡毒。
[0011] 僵蠶:性味咸、辛,平。歸肝、肺、胃經。功能主治: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主 要治療急慢驚風、癲癇、破傷風等出現(xiàn)的驚癇抽搐;風中經絡,口眼歪斜;風熱頭痛,目赤,咽 痛,風疹瘙癢;瘰疬痰核等。
[0012]瓜蒂:性味苦,寒;有毒。歸胃經。功能主治:涌吐痰食,祛濕退黃。主要用于宿食毒 物,痰熱壅塞,癲癇發(fā)狂,胸悶欲吐,濕熱黃疸、濕家頭痛等。
[0013] 水輕:性味咸、苦,平;有小毒。歸肝經。功能主治:破血通經,逐瘀消癥。主要用于癥 瘕積聚、血瘀經閉、跌打損傷、心腹疼痛等。
[0014] 刺五加:性味甘,微苦。歸脾、肺、心、腎經。功能主治:益氣健脾,補腎安神。主要用 于脾肺氣虛,腎虛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健忘等。
[0015] 豬苓:性味甘、淡,平。歸腎、膀胱經。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滲濕。主要用于水腫,小 便不利,腳氣,泄瀉,淋濁,帶下等。
[0016] 牛黃:性味苦,涼。歸肝、心經。功能主治:息風止痙,化痰開竅,清熱解毒。主要用于 治療溫熱病熱毒盛熾,熱極生風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痙攣抽搐,角弓反張;小兒急驚風 之高熱,神昏,驚厥抽搐;痰蒙清竅之癲癇;熱毒熾盛之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潰爛,癰疽瘡 毒,乳巖,瘰疬,痰核,流注等;肝經郁熱,肝火上炎之眩暈頭痛;痰熱內蘊之咳喘等。
[0017]桂枝:性味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能主治:發(fā)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 主要用于風寒感冒、寒凝血滯諸痛證、痰飲、蓄水證、心悸等證。
[0018]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歸肝、胃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主 要用于癰腫疔毒、乳癰內癰、熱淋澀痛、濕熱黃疸等。
[0019] 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毒。歸肺、胃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主要用于治 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
[0020] 雞血藤:性味苦、微甘,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行血補血,調經,舒筋活絡。主要 用于血瘀或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行不暢、痛經、經閉、風濕痹痛、手足麻木、肢體癱瘓、血 虛萎黃等。
[0021]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制備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處方量牛黃、僵蠶粉碎成細粉,備用; 2 )取處方量小薊、瓜蒂、水蛭、刺五加、豬苓、桂枝、蒲公英、山豆根、雞血藤粉碎混勻后, 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減壓濃縮,噴霧干燥,制得浸 膏粉; 3)將步驟1)所得細粉和步驟2)所得浸膏粉混勻,再利用現(xiàn)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制成 所需劑型。
[0022] 本發(fā)明還公開上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肝癌藥物中的用途。
[0023]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諸藥配合,相互協(xié)同,相得益彰,配伍使用可起軟堅散結、解毒 定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晚期原發(fā)性肝癌瘀毒證的治療。對不宜手術、放化療者有一 定抑制腫瘤增長作用,可改善生存質量,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延長患者生存期。經臨 床驗證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既可以作為治療肝癌的藥物使用,也可以作為肝癌術后或者放化 療后康復藥物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描述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不僅僅限于以下實施例。在 本發(fā)明的范圍內或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內容、精神和范圍內,對本發(fā)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 進行適當改進,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它們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fā)明的范 圍之內。
[0025]實施例1:膠囊劑的制備 處方(以克計算):小薊6、僵蠶32、瓜蒂32、水蛭6、刺五加32、豬苓12、牛黃1、桂枝12、蒲 公英24、山豆根6、雞血藤12。
[0026] 制備工藝: 1) 取牛黃、僵蠶粉碎成細粉,備用; 2) 其余9味粉碎混勻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 減壓濃縮,噴霧干燥,制得浸膏粉; 3) 將步驟1)所得細粉和步驟2)所得浸膏粉混勻,加入淀粉、滑石粉和硬脂酸鎂適量,混 勻,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0027]實施例2:片劑的制備 處方(以克計算):小薊6、僵蠶32、瓜蒂32、水蛭6、刺五加32、豬苓12、牛黃1、桂枝12、蒲 公英24、山豆根6、雞血藤12。
[0028] 制備工藝: 1) 取牛黃、僵蠶粉碎成細粉,備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