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止血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可充氣止血帶領域。更特定來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止血帶,其為借助于附接到用于施加出血抑制力的皮帶的控制裝置可充氣的。
【背景技術】
[0002]止血帶是一種眾所周知的用于抑制出血的裝置。傳統(tǒng)上,使用由工具(例如棍)扭緊的繃帶將壓力施加到動脈且因此停止通過肢體的血的流動。
[0003]在急救情況期間,當經歷嚴重失血的傷員獨自一人時,只有當能夠自施加出血抑制力時血流才能被閉塞。然而,受傷的人通常身體上受限且并不一定能夠施加所需的出血抑制力。當然,抑制出血所需的實際力取決于肢體的厚度且取決于肢體內動脈的深度。如果所施加的力為過度的,骨頭(舉例來說,位于腿內的腓骨及脛骨)易于被折斷,且易于導致對軟組織造成損傷(例如晚期軟組織并發(fā)癥)。
[0004]對施加出血抑制力的醫(yī)師或任何其他人員的重要考慮是關于啟動出血抑制力的時間的專門文檔。作為延長的動脈閉塞的結果,在肢體中發(fā)生局部缺血。生理學及解剖學研究已展示,在局部缺血3小時之后開始不可逆的肌肉損傷,且在動脈閉塞6小時之后幾乎完成不可逆的肌肉損傷。由于當局部缺血發(fā)生時受傷的人經受截肢的風險,所以重要的是指示啟動出血抑制力的時間使得可將受傷的人迅速地派送到醫(yī)院治療且釋放出血抑制力。受傷的人通常并不能鎮(zhèn)定自如地在皮帶上寫下啟動自施加的出血抑制力的時間,且此外通常并不能施加所需的恒定的出血抑制力。
[0005]美國7,892,253揭示一種用于急救使用且可僅通過一只手就可應用的止血帶。所述止血帶包括外袖套、連接到所述外袖套的一端的帶扣、與所述外袖套可滑動嚙合的內皮帶以及連接到所述內皮帶的絞盤桿。帶扣具有提升的中間條以及齒狀物以用于連接外袖套。外袖套的外表面包含鉤及環(huán)結構以便在外袖套的另一端穿過帶扣且被緊固到肢體周圍之后可拆開地將外表面的第一與第二部分聯鎖在一起同時被調整到不同尺寸的肢體。絞盤可經旋轉以將張力施加到內皮帶且將沿圓周施加的壓力施加到肢體以用于約束血流。
[0006]此類止血帶經受若干缺點。首先,用于穿過帶扣饋入外袖套及用于緊固到受傷的肢體的時間是相對很長的。其次,所述止血帶并不利于對受限制的肢體的快速部署。為了將外袖套部署到受限制的肢體,其須被手動地從帶扣脫離且隨后被圍繞肢體傳遞且在被拉緊之前與帶扣重新嚙合。作為此部署過程的結果,除了在高應力狀況期間(尤其是受傷的人處于單手部署期間)試圖執(zhí)行出血抑制操作的人員的有限的集中及靈活性之外,即使是幾秒的延遲就可能引起致命的失血。
[0007]第三,不存在對關于被施加的瞬時出血抑制力的控制。如果出血抑制力小于所需的量級,出血的動脈就將不能被充分地閉塞。另一方面,如果施加了過度的力,(特定來說)由于約2.5 cm的較窄尺寸的皮帶切入到皮膚中,所以易于導致對受傷的肢體內的軟組織、肌肉、神經及骨頭的損傷。由于由較窄皮帶引起的疼痛,受傷的人將往往不施加足夠高的自施加出血抑制力。因此,此現有技術止血帶僅可由有經驗的醫(yī)師或任何其他執(zhí)業(yè)醫(yī)師可靠地部署。
[0008]此外,用于針對不同尺寸的肢體做出調整所需的鉤及環(huán)結構在苛刻的環(huán)境中將不能有效地聯鎖,且在黑暗的狀況期間由于難以充分地看清結構而難以聯鎖。
[0009]根據包含GB713132、美國2013/0245673、TW 201311204以及CN 2875336的現有技術已知各種氣動止血帶。
[0010]WO 2014/023960揭示一種用于止血帶的可充氣系統(tǒng),其包括:耦合到入口端口且從袖口的邊緣突出的未受保護的壓縮氣體瓶;位于入口端口與出口端口之間的可移動活塞;以及凹進于與活塞協(xié)作的室內的彈簧以抵抗相對于入口端口的活塞向后移動。當瓶中的氣體壓力大于囊狀物內的內部壓力與由彈簧施加的偏置的組合時,發(fā)生活塞從入口端口的脫離。
[0011]由于氣體瓶不受保護且易于損壞,所以此可充氣系統(tǒng)并不適合用于戰(zhàn)場環(huán)境中。并且,氣體瓶不能真實地用于一個以上出血抑制操作,因為瓶中的氣體壓力通常明顯大于囊狀物內的內部壓力與由彈簧施加的偏置的組合,且因此在單一出血抑制操作的過程期間大量壓縮氣體將被排放。
[0012]本發(fā)明的一目標是提供一種氣動止血帶,通過其施加出血抑制力的皮帶可充氣到受控的壓力。
[0013]本發(fā)明的額外目標是提供一種氣動止血帶,其能比現有技術裝置快得多地部署。
[0014]本發(fā)明的額外目標是提供一種能夠自部署的氣動止血帶。
[0015]本發(fā)明的又一額外目標是提供一種氣動止血帶,其能夠在苛刻的環(huán)境(例如泥土或水中)中可靠地部署。
[0016]本發(fā)明的又一額外目標是提供一種氣動止血帶,其具有完全可再使用的流體控制單元。
[0017]隨著描述的進行本發(fā)明的其它目標及優(yōu)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發(fā)明內容】
[0018]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智能氣動止血帶,其包括:控制裝置,其被局部附接到具有內部腔的可充氣皮帶以用于在所述腔內實現預先確定的壓力且借此將所需的出血抑制力施加到皮帶與之嚙合的肢體上。
[0019]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壓縮氣體容器;流體控制單元,其與所述容器成流體連通且與所述內部腔成流體連通;以及剛性外殼,在其內保持所述壓縮氣體容器及所述流體控制單元,其中當所述流體控制單元被觸發(fā)時,其經配置以選擇性地將從所述氣體容器排放的一劑壓縮氣體供應到所述內部腔。
[0020]所述流體控制單元保證實質上恒定的受控出血抑制力將被施加到皮帶與之嚙合的肢體上以防止對受傷的人的額外傷害同時維持令人滿意的出血抑制。
[0021 ]所述流體控制單元優(yōu)選地是由通過皮帶約束單元施加的初始力可觸發(fā)的。所述皮帶約束單元經配置以允許在無阻力的情況下皮帶的自由端的位移直到所述自由端達成預先確定的長度,所述預先確定的長度足以施加出血抑制力且引起皮帶變?yōu)橛善缮s束。
[0022]—方面,皮帶約束單元與流體控制單元協(xié)作以便促進皮帶的最大張力、氣體容器膜的刺穿以及響應于單一用戶運動(舉例來說,單手運動)調節(jié)所述內部腔內的壓力以維持預先確定的壓力。
[0023]—方面,皮帶約束單元與流體控制單元協(xié)作以便促進皮帶的最大張力、氣體容器膜的刺穿以及響應于單一用戶運動的出血抑制操作的啟動計時。出血抑制操作的運行時間可見于安裝于控制裝置的外殼中的數字計時器上以便避免對正經受出血抑制操作的對象造成不可逆的局部缺血引起的肌肉損傷。
[0024]—方面,控制裝置包括電路板以用于支持希望協(xié)助受傷的人的一或多個電子裝置的功能性。
[0025]止血帶能夠緊湊地存儲于足夠小的包中以允許可將其攜帶于口袋中或急救藥箱中以用于在救護車、緊急服務、醫(yī)院及軍事應用中使用。所述包也可被附接到士兵的軍事裝備、建筑工人的裝置或被附接到個人的服裝。
[0026]本發(fā)明還針對一種具備皮帶約束單元的止血帶,其包括:引導元件,其用于經過其引入適合將出血抑制力施加到受傷對象的肢體上的皮帶;以及約束元件,其響應于起因于經過所述皮帶約束單元的所述皮帶的位移的皮帶派生力可移動,其中所述皮帶約束單元經配置以允許在無阻力的情況下所述皮帶的自由端位移直到所述自由端達成一預先確定的長度,所述預先確定的長度足以施加出血抑制力且對應于所述約束元件的安置,在所述安置處其與所述皮帶成充分靠近擠壓關系以引起所述皮帶變?yōu)榧s束的。
[0027]皮帶約束單元還可包括也響應于皮帶派生力可移動的啟動元件,其中所述皮帶為一種氣動可充氣皮帶,且所述啟動元件可位移到能夠將力施加到觸發(fā)器以用于致動使皮帶充氣的位置。
[0028]本發(fā)明還針對一種用于部署止血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止血帶,其具有皮帶、局部附接到所述皮帶的第一端且從所述皮帶的第一端向外突出的大面積部件,以及附接到所述皮帶的第二端的帶扣框架,使得皮帶自由端部分從所述帶扣框架延伸且可移動地與所述帶扣框架可嚙合;與希望將出血抑制力施加到的受傷的肢體成對接關系定位所述第一皮帶端;在所述肢體周圍纏繞所述皮帶直到所述帶扣框架鄰近所述突出部件;使所述帶扣框架的未附接端與所述突出部件嚙合;延伸所述皮帶自由端部分直到所述皮帶變得充分拉緊以便將周圍壓力施加到所述肢體上且誘發(fā)出血抑制。
【附圖說明】
[0029]在圖式中:
[0030]圖1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止血帶的透視圖;
[0031 ]圖2為圖1的止血帶的透視橫截面視圖;
[0032]圖3為當帶扣框架從控制裝置分離時圖1的止血帶的透視圖;
[0033]圖4到8分別說明為了施加出血抑制力在對象的肢體上部署圖1的止血帶的五個階段;
[0034]圖9為圖1的止血帶的透視圖,同時帶扣框架與控制裝置預先嚙合且越過對象的手引入;
[0035]圖10為與壓縮氣體容器及氣動可充氣皮帶的內部腔介接的流體控制單元的示意圖;
[0036]圖11為圖10的流體控制單元的橫截面視圖;
[0037]圖12到14分別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皮帶約束過程的三個階段;
[0038]圖15到16分別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皮帶約束過程的兩個階段;
[0039]圖17為用于支持希望協(xié)助受傷的人的各種電子裝置的功能性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0040]圖18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基于控制裝置的止血帶的透視圖;
[0041]圖19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止血帶的透視圖;
[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