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及其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及其使用方法,其中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包括本體,本體上設有至少一對基準孔和若干對調整孔,成對的基準孔之間的間距設置使得其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固定釘上;圓心連線與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角度差最小的一對調整孔,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傾斜程度最接近的兩對調整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本發(fā)明的調整器與現有技術中的人眼預估相比,更加易于把握,且能控制誤差在2°以內;以調整完畢的兩個固定釘作為基礎,能夠有效控制前后兩個切面與通髁線基本平行,避免出現股骨前后髁外旋截骨不當,實現精準截骨,提高臨床療效。
【專利說明】
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全膝置換手術用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已成為治療膝關節(jié)病變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之一。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是利用人工關節(jié)假體替代病損的關節(jié),以恢復和改善關節(ji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由于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療程短,緩解疼痛效果明顯,被越來越多的醫(yī)患所接受。在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需要對股骨遠端進行截骨,以獲得安裝人工關節(jié)假體的股骨模型,如圖1所示,首先對行股骨遠端進行截骨,形成一個豎切面a,然后形成兩個與該豎切面a垂直的平切面b,豎切面a與平切面b之間再形成斜切面C,以與人工關節(jié)假體的內部安裝空間相適配,方便安裝。
[0003]為了獲得膝關節(jié)伸屈膝間隙的平衡,還需要使上下兩個平切面與待置換關節(jié)的通髁線平行,即與圖2中的線d平行。為了達到此目的,一般是先在待置換關節(jié)的豎切面a上標定出該線d,然后再以該線d為基準,切出上述兩個平切面b。為了在豎切面a上標定出該線d的平行線,現有技術中常采用圖3所示的標定工具,標定工具具有主體01以及與主體01固定在一起的底托02,主體01上還設有兩個通孔03;標定時,先將底托02擠壓貼緊固定在圖示的股骨后髁處,然后在通孔03處釘入兩個固定釘04,將標定工具撤掉后,固定釘04留在待置換關節(jié)上,兩個固定釘04的連線即為線d的平行線。
[0004]現有技術中的這種標定工具,是根據底托02與通髁線之間通常具有的特定角度來實現的,然而不同病人的關節(jié)不完全一樣,底托02與通髁線之間的特定角度也不一樣。當采用上述標定工具以同樣的預設特定角度去標定不同病人的關節(jié)時,在兩個通孔03內部釘入的兩個固定釘04的連線,往往與真正的通髁線之間存在角度誤差,通常在±6°以內。當在實際手術中出現這種誤差時,由于沒有精準的調整工具,一般是手術醫(yī)生直接用眼睛預估,將明顯不準確的固定釘04拆除,然后再在待置換關節(jié)上訂上一個或兩個固定釘04來重新標定線d的平行線,然而人眼的預估通常不夠精確,人眼預估后再釘入的固定釘04的連線與通髁線之間仍存在誤差,以此線為標準去切上下兩個切面時,仍會出現上下兩個切面與通髁線存在偏差的缺陷,導致術后舒適度差。
【發(fā)明內容】
[0005]因此,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當使用現有技術中的標定工具標定的線d的平行線與通髁線不平行時,沒有專門的調整工具進行調整,需要人眼預估,導致標定的線d的平行線與通髁線不能精確一致的技術缺陷,從而提供一種能夠對上述線d的平行線進行精確調整,從而使標定的線與通髁線平行一致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
[0006]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
[0007]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設有至少一對基準孔和若干對調整孔,成對的所述基準孔之間的間距設置使得其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固定釘上;
[0008]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角度差最小的一對調整孔,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傾斜程度最接近的任意兩對所述調整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 ;
[0009]所述本體具有與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平行的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側邊的第一弧形邊和第二弧形邊。
[0010]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角度差最小的一對調整孔,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1° ;傾斜程度最接近的任意兩對所述調整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1°。
[0011]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成對的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與所述本體的兩個邊緣分別相交形成兩個基準標記位,以至少一個所述基準標記位為角度頂點,在所述本體的邊緣上均勻設置若干個角度標識。
[0012]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沿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所述基準孔沿伸一定長度成為長條形孔。
[0013]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任一成對的所述調整孔的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彡6°。
[0014]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調整孔為6對,分別為第一對調整孔,第二對調整孔,第三對調整孔,第四對調整孔,第五對調整孔和第六對調整孔,6對所述調整孔的圓心連線與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值依次為1°,2°,3°,4°,5°和6°。
[0015]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成對的所述調整孔之間的間距設置使得其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所述固定釘上。
[0016]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還包括若干對平移孔,成對的所述平移孔的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的圓心連線平行。
[0017]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8]將本體上的一對基準孔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一對固定釘上;
[0019]找出圓心連線與通髁線平行或最接近平行的一對調整孔;
[0020]在找出的所述一對調整孔的位置重新設置新的固定釘。
[0021]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在找出的所述一對調整孔的位置不適于設置新的固定釘時,還包括如下步驟:
[0022]穿過一對平移孔設置調整釘;
[0023]將所述本體從所述固定釘和所述調整釘上取下,將所述固定釘去除,將所述本體平移,使所述本體的另外一對所述平移孔套設在所述調整釘上。
[0024]本發(fā)明提供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在現有技術中的標定工具所標出的兩個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不平行時,調整兩個固定釘的位置,使其連線與通髁線精確平行,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25]1.本發(fā)明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本體上設有至少一對基準孔和若干對調整孔,成對的基準孔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固定釘上,圓心連線與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角度差最小的一對調整孔,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 ;傾斜程度最接近的任意兩對調整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這樣當使用標定工具在待置換關節(jié)的豎切面上釘上兩個固定釘,且兩個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不平行時,人們可以將本發(fā)明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一對基準孔貼合套設在兩個固定釘上,然后利用直尺或其他類似的工具去標出通髁線,然后找出哪一對調整孔的圓心連線與標出的通髁線重合或平行或最接近平行,在找出的這對調整孔內部再釘入兩個固定釘,將原來的兩個固定釘去除即能得到連線與通髁線平行的兩個固定釘。本發(fā)明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與現有技術中的人眼預估相比,更加易于把握,且能控制誤差在2°以內。進一步的,設置圓心連線與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角度差最小的一對調整孔,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1°;傾斜程度最接近的任意兩對調整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1°,可將控制誤差在1°以內,從而大大提高了標定精確度,以調整完畢的兩個固定釘作為基礎,能夠有效控制上下兩個切面與通髁線基本平行,避免出現偏磨,改善術后體驗。
[0026]2.本發(fā)明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與本體的兩個邊緣分別相交形成兩個基準標記位,以一個基準標記位為角度頂點,在本體的邊緣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角度標識;當使用標定工具在待置換關節(jié)的豎切面上釘入的兩個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不平行,但有一個基準標記位與通髁線的一端基本對齊時,可觀察通髁線的另一端與哪個角度標識相對應,然后讀出該角度標識與基準標記之的角度差,再找到與基準孔的圓心連線成相同角度差的一對調整孔,在這對調整孔內部釘入兩個新的固定釘,將原來的固定釘去除,即能得到連線與通髁線平行的兩個固定釘。進一步的,沿與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基準孔沿伸一定長度成為長條形孔,這樣當通髁線的兩端都不與任何一個基準標記位對齊時,可沿基準孔的沿伸方向整體移動本體,從而使一個基準標記位與通髁線的一端對齊。
[0027]3.本發(fā)明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成對的調整孔的圓心連線與成對的基準孔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6°,可調整固定釘連線與通髁線之間角度偏差在±6°以內的情形,在實際中完全能夠滿足需要。
[0028]4.本發(fā)明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成對的調整孔之間的間距設置使得其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固定釘上,這樣在一些特殊場合,可將一對調整孔作為基準孔使用。并且,成對的調整孔之間的間距能夠適于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一對固定釘上,當在該對調整孔內部釘入新的固定釘時,兩個固定釘之間的間距與原來的兩個固定釘之間的間距相同,便于與后續(xù)的其他手術器械相配合。
[0029]5.本發(fā)明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還包括平移孔,當尋找到目標的調整孔后,有可能出現一個調整孔位于豎切面之外的情形,這時只需在一對調整孔位置釘入兩個調整釘,將本體從固定釘和調整釘上取下,將原有的固定釘去除,再將本體的另外一對調整孔與調整釘對齊,使目標調整孔完全落在豎切面上,在該目標調整孔位置釘入兩個固定釘即可。
[0030]6.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本發(fā)明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能夠在兩個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不平行時,調整固定釘的設置位置,從而使調整后的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達到更好的平行。
[0031]7.本發(fā)明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當尋找到目標調整孔后,還可出現一個調整孔位于豎切面外部,以致無法設置固定釘的問題;這時可在平移孔內安裝調整釘,然后將本體從固定釘和調整釘上取下,將原來的固定釘去除,使整個本體平移,使本體的另一對平移孔套設在調整釘上,從而將目標調整孔調整至均位于豎切面內部,以便于安裝。
【附圖說明】
[003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現有技術或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對現有技術或【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圖作簡單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3]圖1是在待置換關節(jié)上行股骨遠端截骨形成豎切面、股骨前后髁截骨形成平切面以及斜切面的示意圖。
[0034]圖2是通髁線的位置示意圖。
圖3是現有技術中標定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俯視圖。
[0036]圖5是在圖4中增設測傾角結構后的俯視圖。
[0037]圖6是實施例3中改進方案的本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8]圖7是實施例3中改進方案的測傾角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8是圖7安裝到圖6上后的結構示意圖。
[0040]附圖標記:01-主體,02-底托,03-通孔,04-固定釘,10-本體,101-第一側邊,102-第二側邊,103-第一弧形邊,104-第二弧形邊,1-基準孔,11-角度數,200-基準標記位,201-角度標識,21-第一測量桿,22-第二測量桿,23-導向桿,24-導向孔,2-第一對調整孔,3-第二對調整孔,4-第三對調整孔,5-第四對調整孔,6-第五對調整孔,7-第六對調整孔,8-平移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41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顯然,下述的實施例不是本發(fā)明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所描述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其他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4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fā)明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0043]實施例1
[004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如圖4所示,包括本體10,所述本體10上設有一對基準孔I和若干對調整孔2,3,4,5,6,7,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之間的間距設置使得其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固定釘上;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角度差最小的一對調整孔2,3,4,5,6,7,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 ;傾斜程度最接近的任意兩對所述調整孔2,3,4,5,6,7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所述本體10具有與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平行的第一側邊101和第二側邊102,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側邊101和所述第二側邊102的第一弧形邊103和第二弧形邊104。
[0045]本實施例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當使用標定工具在待置換關節(jié)的豎切面上釘上兩個固定釘,且兩個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不平行時,人們可以將本實施例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一對基準孔I貼合套設在兩個固定釘上,然后利用直尺或其他類似的工具去標出通髁線,然后找出哪一對調整孔的圓心連線與標出的通髁線重合或平行,在找出的這對調整孔內部再釘入兩個固定釘,將原來的兩個固定釘去除即能得到連線與通髁線平行的兩個固定釘。本實施例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與現有技術中的人眼預估相比,更加易于把握,且能控制誤差在2°以內。進一步的,設置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角度差之間最小的一對調整孔I,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1°;傾斜程度最接近的任意兩對所述調整孔2,3,4,5,6,7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1°,可將控制誤差在1°以內,從而大大提高了標定精確度,以調整完畢的兩個固定釘作為基礎,能夠有效控制上下兩個切面與通髁線基本平行,避免出現偏磨,改善術后體驗。
[0046]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與所述本體10的兩個邊緣分別相交形成兩個基準標記位200,以至少一個所述基準標記位200為角度頂點,在所述本體10的邊緣上均勻設置若干個角度標識201。當使用標定工具在待置換關節(jié)的豎切面a上釘入的兩個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不平行,但有一個基準標記位200與通髁線的一端基本對齊時,可觀察通髁線的另一端與哪個角度標識201相對應,然后讀出該角度標識201與基準標記200之的角度差,再找到與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成相同角度差的一對調整孔,在這對調整孔內部釘入兩個新的固定釘,將原來的固定釘去除,即能得到連線與通髁線平行的兩個固定釘。進一步的,沿與成對的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基準孔沿伸一定長度成為長條形孔,這樣當通髁線的兩端都不與任何一個基準標記位對齊時,可沿基準孔的沿伸方向整體移動本體,從而使一個基準標記位與通髁線的一端對齊(該種方案圖中未示出)。
[0047]還可以在所述本體10上標記出,任意一對所述調整孔的圓心連線與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值,以便于尋找。
[0048]成對的所述調整孔2,3,4,5,6,7的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6°??烧{整固定釘連線與通髁線之間角度偏差在±6°以內的情形,在實際中完全能夠滿足需要。
[0049]具體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調整孔2,3,4,5,6,7為6對,分別為第一對調整孔2,第二對調整孔3,第三對調整孔4,第四對調整孔5,第五對調整孔6和第六對調整孔7,6對所述調整孔2,3,4,5,6,7的圓心連線與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值依次為1°,2°,3°,
4。,5° 和6° ο
[0050]成對的所述調整孔2,3,4,5,6,7之間的間距設置使得其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所述固定釘上。在一些特殊場合,可將一對調整孔作為基準孔I使用。并且,成對的調整孔之間的間距能夠適于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一對固定釘上,當在該對調整孔內部釘入新的固定釘時,兩個固定釘之間的間距與原來的兩個固定釘之間的間距相同,便于與后續(xù)的其他手術器械相配合。
[0051]還包括若干對平移孔8,成對的所述平移孔8的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平行。當尋找到目標的調整孔后,有可能出現一個調整孔位于豎切面之外的情形,這時只需在一對調整孔位置釘入兩個調整釘,將本體10從固定釘和調整釘上取下,將原有的固定釘去除,再將本體10的另外一對調整孔與調整釘對齊,使目標調整孔完全落在豎切面上,在該目標調整孔位置釘入兩個固定釘即可。
[0052]本實施例中,本體10為不銹鋼板,也可以為鐵、銅、合金等其他材質。
[0053]實施例2
[005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參考圖4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0055]S1.將本體10上的一對基準孔I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一對固定釘上;
[0056]S2.找出圓心連線與通髁線平行或最接近平行的一對調整孔2,3,4,5,6,7;
[0057]S3.在找出的所述一對調整孔2,3,4,5,6,7的位置重新設置新的固定釘。
[0058]本實施例中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能夠在兩個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不平行時,調整固定釘的設置位置,從而使調整后的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達到更好的平行。
[0059]在找出的所述一對調整孔2,3,4,5,6,7的位置不適于設置新的固定釘時,還包括如下步驟:
[0060]S2.1穿過一對平移孔8設置調整釘;
[0061]S2.2將所述本體10從所述固定釘和所述調整釘上取下,將所述固定釘去除,將所述本體10平移,使所述本體10的另外一對所述平移孔8套設在所述調整釘上。
[0062]通過上述操作,能夠將目標調整孔調整至均位于豎切面內部,以便于安裝。
[0063]實施例3
[006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其是在實施例1基礎上的變形,如圖5所示,區(qū)別在于:還包括測傾角結構,(該測傾角結構不再以本體10上一對基準孔I與本體10邊緣的交點為圓心設置角度標記,而是重新設置測傾角結構),所述測傾角結構安裝在所述本體10上,用于測量通髁線與成對的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
[0065]所述測傾角結構包括:第一測量桿21,一端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本體10上,另一端為指針,所述本體10上設有以所述第一測量桿21的轉動圓心為圓心的角度數11;第二測量桿22,與所述第一測量桿21平行設置,且能通過調整結構調整與所述第一測量桿21之間的距離,具有兩個相對的指針。
[0066]當使用標定工具在待置換關節(jié)的豎切面a上釘入的兩個固定釘的連線與通髁線不平行時,調整第一測量桿21的轉動角度,并調整第二測量桿22與第一測量桿21的間隔距離,使第二測量桿22的兩個相對指針與通髁線的兩端對齊,然后讀出第一測量桿21在角度數11上指出的角度值,接著找到與一對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成相同角度數的一對調整孔2,3,4,5,6,7,在這一對調整孔上釘入固定釘,該釘入的一對固定釘即為調整后的固定釘的設置位置。
[0067]本實施中,所述調整結構包括至少兩個導向桿23,兩個所述導向桿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測量桿21上,且與所述第一測量桿21垂直;所述第二測量桿22上設有兩個分別僅供兩個所述導向桿23插入的導向孔24。這種結構設計,即能方便地調整第二測量桿22與第一測量桿21之間的間隔距離,還能保證第二測量桿22的軸向與第一測量桿21的軸向始終平行。
[0068]作為一種改進設計方案,如圖6-8所示,所述測傾角結構包括:第一測量桿21,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本體10上,兩端為指針,所述本體10上設有以所述第一測量桿21的轉動圓心為圓心的角度數11;第二測量桿22,與所述第一測量桿21平行設置,且能通過調整結構調整與所述第一測量桿21之間的距離,具有兩個相對的指針。
[0069]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主權項】
1.一種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10),所述本體(10)上設有至少一對基準孔(1)和若干對調整孔(2,3,4,5,6,7),成對的所述基準孔(1)之間的間距設置使得其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固定釘上; 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角度差最小的一對調整孔(2,3,4,5,6,7),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傾斜程度最接近的任意兩對所述調整孔(2,3,4,5,6,7)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2°; 所述本體(10)具有與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平行的第一側邊(101)和第二側邊(102),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側邊(101)和所述第二側邊(102)的第一弧形邊(103)和第二弧形邊(10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其特征在于: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角度差最小的一對調整孔(I),其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1°;傾斜程度最接近的任意兩對所述調整孔(2,3,4,5,6,7)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最大為1°。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其特征在于: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與所述本體(10)的兩個邊緣分別相交形成兩個基準標記位(200),以至少一個所述基準標記位(200)為角度頂點,在所述本體(10)的邊緣上均勻設置若干個角度標識(201)。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成對的所述調整孔(2,3,4,5,6,7)的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6° 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孔(2,3,4,5,6,7)為6對,分別為第一對調整孔(2),第二對調整孔(3),第三對調整孔(4),第四對調整孔(5),第五對調整孔(6)和第六對調整孔(7),6對所述調整孔(2,3,4,5,6,7)的圓心連線與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之間的角度差值依次為1°,2°,3°,4°,5°和6°。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其特征在于:成對的所述調整孔(2,3,4,5,6,7)之間的間距設置使得其適于同時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所述固定釘上。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若干對平移孔(8),成對的所述平移孔(8)的圓心連線與成對的所述基準孔(I)的圓心連線平行。8.—種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將本體(10)上的一對基準孔(I)貼合套設在擬調整的一對固定釘上; 找出圓心連線與所述通髁線平行或最接近平行的一對調整孔(2,3,4,5,6,7); 在找出的所述一對調整孔(2,3,4,5,6,7)的位置重新設置新的固定釘。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關節(jié)置換術用調整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找出的所述一對調整孔(2,3,4,5,6,7)的位置不適于設置新的固定釘時,還包括如下步驟: 穿過一對平移孔(8)設置調整釘;將所述本體(10)從所述固定釘和所述調整釘上取下,將所述固定釘去除,將所述本體(10)平移,使所述本體(10)的另外一對所述平移孔(8)套設在所述調整釘上。
【文檔編號】A61B17/56GK105962988SQ201610481453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6日
【發(fā)明人】張鵬, 孔杰, 杜建春, 萬連平, 劉澤淼
【申請人】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