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制備方法及其含片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01527閱讀:760來源:國知局
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制備方法及其含片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取白芷、白芨、薄荷、冰片和羌活用蒸餾法汽化成結(jié)晶,作為組分1;b.將其余原料除西瓜霜外用乙醇萃取,作為組分2;c.將乙醇萃取過的藥渣用水煎煮2次,合并濃縮提取液,作為組分3;d.將組分2和組分3混合后,濃縮,再將西瓜霜與組分1加入調(diào)和,殺菌,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所述步驟a中,先將原料藥白芷、白芨、薄荷、冰片和羌活用水蒸氣法蒸餾,得到結(jié)晶物,然后粉碎,過100?120目篩,作為組分1備用。本發(fā)明中藥含片可疏肝行氣,祛瘀散結(jié),理氣健脾,益腎潤肺,標本兼治,使用方便,直達病灶。
【專利說明】
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制備方法及其含片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組份的醫(yī)藥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shù)】
[0002]慢性咽炎,屬中醫(yī)“慢喉痹”范疇。因咽喉上接口腔,下連肺胃,又是經(jīng)脈循行之要沖,通過經(jīng)絡(luò)的聯(lián)系與五臟六腑關(guān)系密切,構(gòu)成了咽喉與臟腑在生理方面相互依賴,在病理變化方面相互影響的整體關(guān)系。
[0003]我們認為其致病因素可概括為邪、虛、瘀三種,其中邪以風邪、火邪為主。而火邪又有實火、虛火之分。虛以陰虛、氣虛為主。瘀以氣滯、痰結(jié)、血瘀為主。病機表現(xiàn)為邪、虛、瘀三邪交雜,以致氣機不利,氣滯血瘀,痰凝火郁,發(fā)而為病…。慢性咽炎患者就診時,常常主訴咽部不適,咽癢咳嗽,咽部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還不時發(fā)出“吭喀”的聲音。這就是中醫(yī)稱之為“慢喉痹”的病證。本病證多發(fā)生于中年人,病程綿長,癥狀較多,反復(fù)發(fā)作,不易治愈。
[0004]中醫(yī)認為咽喉為肺胃之門戶,如有肺胃蘊熱,火熱上炎,熏蒸咽喉;或因腎水不足, 虛火上炎,煎灼津液,均可致咽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咽喉失養(yǎng)而發(fā)病。歷代醫(yī)家常將慢性咽炎歸屬于祖國醫(yī)學“虛火喉痹”范疇,認為臟腑虛損,耗傷陰分,虛火上炎于咽喉而致,或因風熱喉痹反復(fù)發(fā)作,余邪滯留,或粉塵濁氣刺激,嗜好煙酒辛辣,勞傷過度等引起。肺陰虛則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養(yǎng),兼之虛火循經(jīng)上炎;腎陰虛,腎之經(jīng)脈上絡(luò)于肺,腎陰虛每致肺也陰虛,虛火上炎,遂至喉痹。臨床多表現(xiàn)為:咽部不適,痛勢隱隱,有異物感,夜間尤甚,咽腔微紅腫脹,粘痰量少,乏津干燥,干咳少痰,腰膝酸軟,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西醫(yī)所說的萎縮性咽炎與干燥性咽炎即肺腎陰虛型,此型陰虛較重。此類患者多有內(nèi)分泌失調(diào)、 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治宜滋陰降火、潤燥利咽。
[0005]慢性咽炎可獨立存在,也可繼發(fā)于上呼吸道其他部位炎癥或許多全身疾病。慢性咽炎治不及時,還可引起全身不適,甚至音啞。因此必須抓緊治療。中醫(yī)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肺胃蘊熱、肝郁痰熱、肺腎陰虛等不同類型。
[0006]慢性單純性咽炎在控制各種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及應(yīng)用各種治療后可以緩解直至治愈,否則可能迀延成為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及慢性萎縮性或慢性干燥性咽炎的治療效果欠佳,癥狀易反復(fù);慢性過敏性咽炎脫離致敏原后癥狀可緩解至消失;慢性反流性咽炎控制胃食管反流后癥狀可以明顯緩解直至治愈。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慢性咽炎臨床多表現(xiàn)為:咽部不適,痛勢隱隱, 有異物感,夜間尤甚,咽腔微紅腫脹,粘痰量少,乏津干燥,干咳少痰,腰膝酸軟,手足心熱; 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西醫(yī)一般用化學藥物解決,雖有一定療效,見效快,但容易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或引起某些并發(fā)癥;而中藥制品則因其取材天然、安全性好、低副作用、文獻資料豐富、臨床療效佳而備受青睞。但現(xiàn)有的方劑針對性差,不能從根本上緩解慢性咽炎的癥狀,并且還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尋找一種高效安全的中藥含片能直達病灶,成為人們的迫切需求。
[0008]為解決這些技術(shù)難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其所述中藥含片可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丹皮10?20份,橘紅10?20份,紫蘇梗10?20份,梔子10?20份,桔梗10?20份,木蝴蝶10?20份,浙貝母10?20份,葛根10?20份,枇杷葉10?20份,穿心蓮1?20份,射干10?20份,黃芩10?20份,連翹10?20份,金銀花10?20份,西瓜霜10?20份,白芷10?20份,白芨10?20份,薄荷10?20份,冰片10?20份,白僵蠶10?20份,羅漢果10?20份,羌活10?20份,青黛10?20份。
[0009]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其所述中藥含片還可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丹皮10?15份,橘紅10?15份,紫蘇梗10?15份,梔子10?15份,桔梗10?15份,木蝴蝶10?15份,浙貝母10?15份,葛根10?15份,枇杷葉10?15份,穿心蓮10?15份,射干10?15份,黃芩10?15份,連翹10?20份,金銀花10?20份,西瓜霜10?20份,白芷10?20份,白芨10?20份,薄荷10?20份,冰片10?20份,白僵蠶10?20份,羅漢果10?20份,羌活10?20份,青黛10?20份。
[0010]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其所述中藥含片也可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丹皮10?20份,橘紅10?20份,紫蘇梗10?20份,梔子10?20份,桔梗10?20份,木蝴蝶10?20份,浙貝母10?20份,葛根10?20份,枇杷葉10?20份,穿心蓮10?20份,射干10?20份,黃芩10?20份,連翹10?15份,金銀花10?15份,西瓜霜10?15份,白芷10?15份,白芨10?15份,薄荷10?15份,冰片10?15份,白僵蠶10?15份,羅漢果10?15份,羌活10?15份,青黛10?15份。
[0011]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咽炎中藥含片的制備方法,其所述含片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2]a.取白芷、白芨、薄荷、冰片和羌活用蒸餾法汽化成結(jié)晶,作為組分I;
[0013]b.將其余原料除西瓜霜外用乙醇萃取,作為組分2;
[0014]c.將乙醇萃取過的藥渣用水煎煮2次,合并濃縮提取液,作為組分3;
[0015]d.將組分2和組分3混合后,濃縮,再將西瓜霜與組分I加入調(diào)和,殺菌,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
[0016]所述步驟a中,可以先將原料藥白芷、白芨、薄荷、冰片和羌活用水蒸氣法蒸餾,得到結(jié)晶物,然后粉碎,過100-120目篩,作為組分I備用。
[0017]所述步驟b中,可以將除去西瓜霜以外的剩余原料切碎,將其浸泡置于有蓋不銹鋼桶內(nèi),加70%乙醇液,質(zhì)量為粗顆粒的0.8-1倍,攪拌均勻,濕潤密閉放置I小時以上,使充分膨脹;將滲漉筒底部濾板用紗布袋包裹鋪平后再將濕潤膨脹后的藥物樣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銹鋼勺盛粉,均勻的裝入滲漉筒,裝10-12厘米厚,用T型棒壓勻,再按上述操作,一層一層的裝入,適當加壓,藥粉填裝不得超過滲漉筒的2/3高處;藥粉面上蓋不銹鋼孔板壓牢,打開滲漉筒下面的放料閥,并放一容器,然后緩緩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藥粉粉粒之間的空氣,并有乙醇流出約20L左右,關(guān)閉放料閥,蓋上漉筒、浸漬24小時,然后開放料閥進行滲漉,控制滲漉速度一般為100g藥材每分鐘流出2?3ml,濾液放入貯液缸內(nèi),并將排空時的乙醇液倒入貯液缸;將滲濾液合并靜置,靜置備用,作為組分2。
[0018]所述步驟c中,可以將上述萃取過的原料殘渣放入10倍量水中,浸泡1-2小時,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取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濾過,再經(jīng)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 °C時1.05的濾液,作為組分3。
[0019]所述步驟c中,可以將組分2與組分3合并,放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混合,先將濾液濃縮至80 °C時相對密度為1.32的濃縮液,置0?5°C低溫冷藏24小時;將冷藏液加0.3%的助濾劑硅藻土,過濾,濾液再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每lml含0.lg浸膏,然后加組分1 與西瓜霜,調(diào)和,殺囷,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
[0020]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再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咽炎中藥含片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含片其制備方法還可以為:
[0021]a.取白芷、白芨、薄荷、冰片和羌活用蒸餾法汽化成結(jié)晶,粉碎過細篩待用,作為組分1;[〇〇22] b.將剩余原料除西瓜霜外用乙醇提取,濃縮,作為組分2;
[0023] c.將西瓜霜與組分1組分2混合后殺菌,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〇〇24] 所述步驟b中,可以將除西瓜霜的剩余原料藥放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1-2小時,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取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濾過,再經(jīng)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05的濾液,作為組分,作為組分 2〇
[0025]慢性咽炎是一種常見病,慢性咽炎多見于成年人,兒童也可出現(xiàn)。全身癥狀均不明顯,以局部癥狀為主。各型慢性咽炎癥狀大致相似且多種多樣,如咽部不適感、異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癢感、燒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還可有微痛感。西醫(yī)一般用化學藥物解決,雖有一定療效,見效快,但容易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或引起某些并發(fā)癥;而中藥制品則因其取材天然、安全性好、低副作用、文獻資料豐富、臨床療效佳而備受青睞。本發(fā)明直達病灶,作用于病患處,效果斐然。方中郁金、紫蘇梗、橘紅疏肝解郁,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理氣健脾,以消痰氣凝結(jié)之患;枇杷葉、黃芩清肺潤燥,化痰止咳,瀉熱降火,以清上焦之肺火; 射干益腎養(yǎng)陰,寬中理氣,潤肺生金,以金水相生,將肺腎上下溝通;丹皮、浙貝母活血化瘀, 除煩安神,清熱散結(jié),以消咽中瘀結(jié);射干、梔子、僵蠶消散咽部濾泡增生;桔梗、玉蝴蝶、薄荷祛痰止咳,宣肺利咽,以引藥上行咽喉。全方可疏肝行氣,祛瘀散結(jié),理氣健脾,益腎潤肺, 如此,則標本兼治,故臨床用之,屢治屢效,本品攜帶方便,使用簡單,能直達病灶,是居家旅行的必備之物?!揪唧w實施方式】
[0026]慢性咽炎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癥。彌漫性咽部炎癥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癥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癥則多為咽淋巴組織炎癥。本病在臨床中常見,病程長,癥狀容易反復(fù)發(fā)作。從病理學上,慢性咽炎可分為以下5類:
[0027]1.慢性單純性咽炎
[0028]此種類型較常見,表現(xiàn)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病變主要集中在咽部黏膜層,其血管周圍有較多淋巴組織浸潤,也可見白細胞及漿細胞浸潤。黏膜及黏膜下結(jié)締組織增生,可伴有黏液腺肥大,腺體分泌功能亢進,黏液分泌增多且較黏稠。
[0029]2.慢性肥厚性咽炎
[0030]又稱慢性顆粒性咽炎及咽側(cè)炎,慢性單純性咽炎迀延不愈可形成慢性肥厚性咽炎,此種類型在臨床中也很常見。咽部黏膜層充血增厚,黏膜及黏膜下有廣泛的結(jié)締組織及淋巴組織增生,在黏液腺周圍的淋巴組織增生突起,表現(xiàn)咽后壁多個顆粒狀淋巴濾泡,可呈慢性充血狀,亦可多個淋巴濾泡融合為一體。黏液腺內(nèi)的炎性滲出物可被封閉其中,在淋巴顆粒隆起的頂部形成囊狀白點,破潰時可見黃白色滲出物。此型慢性咽炎常累及咽側(cè)索淋巴組織,使其增生肥厚,呈條索狀。
[0031]3.萎縮性及干燥性咽炎
[0032]臨床中較少見。發(fā)病初期黏液腺分泌減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繼因黏膜下層慢性炎癥,逐漸發(fā)生機化及收縮,壓迫腺體與血管,使腺體分泌減少和營養(yǎng)障礙,致使黏膜及黏膜下層逐漸萎縮變薄。咽后壁上可有干痂或膿痂附著,通常伴有臭味。
[0033]4.慢性過敏性咽炎
[0034]又稱慢性變應(yīng)性咽炎。為發(fā)生于咽部黏膜的由IgE介導(dǎo)的I型變態(tài)反應(yīng)。變應(yīng)原刺激咽部黏膜,使合成IgM的漿細胞轉(zhuǎn)化為合成IgE的漿細胞,IgE又附著于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表面,使咽部黏膜處于致敏狀態(tài)。當相同的變應(yīng)原再次接觸機體后,變應(yīng)原與介質(zhì)細胞表面的IgE結(jié)合,導(dǎo)致介質(zhì)細胞脫顆粒,釋放包括組胺、合成前列腺素等多種炎性介質(zhì),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腺體分泌增多,引起過敏反應(yīng)。而食物性過敏原主要通過補體C3、C4途徑引起過敏反應(yīng)。慢性過敏性咽炎多伴發(fā)于全身變應(yīng)性疾病或變應(yīng)性鼻炎,亦可單獨發(fā)病。季節(jié)性慢性過敏性咽炎,其癥狀可有季節(jié)性變化。如對食物過敏,可在進食致敏性食物后出現(xiàn)慢性咽炎的相關(guān)癥狀。
[0035]5.慢性反流性咽炎
[0036]與胃食管反流相關(guān)。胃液由于胃食管反流直接損傷咽部黏膜或通過神經(jīng)反射引起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的慢性炎癥。
[0037]慢性咽炎多見于成年人,兒童也可出現(xiàn)。全身癥狀均不明顯,以局部癥狀為主。各型慢性咽炎癥狀大致相似且多種多樣,如咽部不適感、異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癢感、燒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還可有微痛感。由于咽后壁通常因咽部慢性炎癥造成較黏稠分泌物粘附,以及由于鼻、鼻竇、鼻咽部病變造成夜間張口呼吸,常在晨起時出現(xiàn)刺激性咳嗽及惡心。由于咽部異物感可表現(xiàn)為頻繁吞咽。咽部分泌物少且不易咳出者常表現(xiàn)為習慣性的干咳及清嗓子咳痰動作,若用力咳嗽或清嗓子可引起咽部黏膜出血,造成分泌物中帶血。
[0038]中醫(yī)認為咽喉為肺胃之門戶,如有肺胃蘊熱,火熱上炎,熏蒸咽喉;或因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煎灼津液,均可致咽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咽喉失養(yǎng)而發(fā)病。歷代醫(yī)家常將慢性咽炎歸屬于祖國醫(yī)學“虛火喉痹”范疇,認為臟腑虛損,耗傷陰分,虛火上炎于咽喉而致,或因風熱喉痹反復(fù)發(fā)作,余邪滯留,或粉塵濁氣刺激,嗜好煙酒辛辣,勞傷過度等引起。肺陰虛則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養(yǎng),兼之虛火循經(jīng)上炎;腎陰虛,腎之經(jīng)脈上絡(luò)于肺,腎陰虛每致肺也陰虛,虛火上炎,遂至喉痹。臨床多表現(xiàn)為:咽部不適,痛勢隱隱,有異物感,夜間尤甚,咽腔微紅腫脹,粘痰量少,乏津干燥,干咳少痰,腰膝酸軟,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西醫(yī)所說的萎縮性咽炎與干燥性咽炎即肺腎陰虛型,此型陰虛較重。此類患者多有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治宜滋陰降火、潤燥利咽。
[0039]方中郁金、紫蘇梗、橘紅疏肝解郁,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理氣健脾,以消痰氣凝結(jié)之患;枇杷葉、黃芩清肺潤燥,化痰止咳,瀉熱降火,以清上焦之肺火;射干益腎養(yǎng)陰,寬中理氣,潤肺生金,以金水相生,將肺腎上下溝通;丹皮、浙貝母活血化瘀,除煩安神,清熱散結(jié), 以消咽中瘀結(jié);射干、梔子、僵蠶消散咽部濾泡增生;桔梗、玉蝴蝶、薄荷祛痰止咳,宣肺利咽,以引藥上行咽喉。全方可疏肝行氣,祛瘀散結(jié),理氣健脾,益腎潤肺,如此,則標本兼治, 故臨床用之,屢治屢效。
[0040]白芨性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胃經(jīng)。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肺結(jié)核咳血,潰瘍病出血?!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本草綱目》:“氣味(根)苦、平、無毒。[0041 ]枇杷葉全年均可采收。其性微寒、味苦,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等病癥。清肺止咳,降逆止嘔。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唆逆。可治療口干消渴,肺風面瘡,粉刺?!秳e錄》:〃主卒魄不止,下氣?!ā妒朝煴静荨?〃煮汁飲,主渴疾,治肺氣熱嗽及肺風瘡,胸、面上瘡。〃《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斷痰絲,化頑痰,散吼喘,止氣促?!╗〇〇42]羌活,別名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風使者、黑藥,拉丁文名 Notopterygium incisum.傘形科、弟活屬植物,中藥主治:性溫,祛寒濕,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無汗、寒濕痹、上肢風濕疼痛。散表寒;祛風濕;利關(guān)節(jié);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 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藥性論》:〃治賊風、失音不語,多癢血癩,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頑痹。〃《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并氣,筋骨拳攣,四肢羸劣,頭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氣,五勞七傷,虛損冷氣,骨節(jié)酸疼,通利五臟?!?br>[0043]青黛,中藥名。為爵應(yīng)酬科植物馬藍、寥科植物寥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或莖葉經(jīng)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團塊或顆粒。具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等作用,性味咸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等功效。其主要用于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瘡,小兒驚癇,瘡腫,丹毒,蛇蟲咬傷等。《本草拾遺》:“解毒。小兒丹熱,和水服之?!薄堕_寶本草》:“主解諸藥毒,小兒諸熱,驚厥發(fā)熱,天行頭痛寒熱,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熱瘡、惡腫、 金瘡、下血、蛇犬等毒?!薄侗静菝审堋?“瀉肝,止暴注,消膈上痰水,驅(qū)時疫頭痛,斂傷寒赤斑, 水調(diào)服之?!盵〇〇44]葛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習稱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干燥。甘、辛,涼。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功。常用于表證發(fā)熱, 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0045]連翹苦,涼。入心、肝、膽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 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本經(jīng)》:主寒熱,鼠痿,瘰疬,癰腫惡瘡,癭瘤,結(jié)熱。[〇〇46]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產(chǎn)于安徽、山東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細根,剝?nèi)「ぃ瑫窀?。生用或炒用。《本草綱目》:“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滯。后人乃專以黃蘗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補,人亦罕悟,宜分別之?!爆F(xiàn)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類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鎮(zhèn)靜、降溫、解熱、鎮(zhèn)痛、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及抗動脈粥樣硬化、利尿、抗?jié)兊茸饔谩?br>[0047]桔梗其根可入藥,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膿等作用,中醫(yī)常用藥。在中國東北地區(qū)常被腌制為咸菜,在朝鮮半島被用來制作泡菜。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抗炎作用:粗桔梗皂甙有抗炎作用,灌服1/10?1/5半數(shù)致死量的劑量對大鼠后肢角叉菜膠性腳腫與醋酸性腫脹均有抗炎效果。灌胃小于1/10半數(shù)致死量的劑量,每日1次,連續(xù)給藥,對大鼠棉球肉芽腫也有顯著抑制作用,且對大鼠佐劑性關(guān)節(jié)炎也有效。此種制劑還能降低過敏反應(yīng),小鼠的毛細血管通透性。腹腔注射桔梗皂甙引起的小鼠扭體反應(yīng)與腹腔滲出,灌胃同一皂甙可產(chǎn)生抑制。桔梗無直接抗菌作用,但其水提取物可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中性白細胞的殺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性。
[0048]梔子(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別名:黃梔子、山梔、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梔子的果實是傳統(tǒng)中藥,屬衛(wèi)生部頒布的第1批藥食兩用資源,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zhèn)靜、止血、消腫等作用。在中醫(yī)臨床常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扭挫傷、高血壓、糖尿病等癥。
[0049]甘草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jié)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后者,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用于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蓡斡?,內(nèi)服或外敷,或配伍應(yīng)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nóng)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用于氣喘咳嗽??蓡斡茫嗫膳湮槠渌幬飸?yīng)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yīng)用。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用于調(diào)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如調(diào)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diào)和諸藥。
[0050]木蝴蝶利咽潤肺;疏肝和胃;斂瘡生肌。主治:咽痛喉痹;聲音嘶??;咳嗽;肝胃氣痛;瘡瘍久潰不斂;浸淫瘡。功效分類:止咳藥;潤肺藥;和胃藥。藥材基源: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種子。出自《本草綱目拾遺》種子、莖皮含黃芩甙元,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yīng)、利尿、 利膽,降膽固醇的作用。[0〇51]橘紅,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味辛、苦,性溫。歸肺、 脾經(jīng)。功效理氣寬中,燥濕化痰。主治用于咳嗽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侗静菥V目》:下氣消痰?!侗窘?jīng)逢原》:橘紅專主肺寒咳嗽多痰,虛損方多用之,然久嗽氣泄,又非所宜。《藥品化義》:橘紅,辛能橫行散結(jié),苦能直行下降,為利氣要藥。蓋治痰須理氣,氣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諸痰藥之上。佐竹茹以療熱呃,助青皮以導(dǎo)滯氣,同蒼術(shù)、厚樸平胃中之實,合蔥白、麻黃表寒濕之邪,消谷氣,解酒毒,止嘔吐,開胸膈痞塞,能推陳致新,皆辛散苦降之力也。
[0052]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主治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侗静菥V目》:茯苓氣味淡而滲, 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 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
[0053]射干根狀莖藥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炎、消腫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療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癥。用于感受風熱,或痰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等癥。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氣喘等癥。咽喉腫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諸藥不效,腹部積水,皮膚發(fā)黑,乳癰初起。本品有毒,提取要注意降低毒性。
[0054]冰片味辛、苦,微寒;歸心、肝、肺經(jīng);清香宣散,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熱病高熱神昏,中風痰厥驚癇,暑濕蒙蔽清竅,喉痹耳聾,口瘡齒腫,瘡癰疳痔, 目赤腫痛,翳膜遮睛。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清熱散毒,散火解毒。治乳腺結(jié)塊,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秳e錄》:〃婦人難產(chǎn),取龍腦研末少許,以新汲水調(diào)服?!ā短票静荨?〃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ā逗K幈静荨?〃主內(nèi)外障眼,三蟲,治五痔,明目,鎮(zhèn)心,秘精[0〇55] 紫蘇梗,別名:紫蘇莖、蘇梗、紫蘇桿。拉丁文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on.是一種中藥名稱。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51>;[11£1;^111:〇8(3〇118(]_)131';[1:1:.的干燥莖。秋季果實成熟后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趁鮮切片,曬干。紫蘇辛溫行散,葉輕如肺,能發(fā)散風寒、 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氣和中,理氣安胎。故為風寒咳嗽、脾胃氣滯所常用,此外,又解魚蟹之毒。發(fā)汗解表(蘇葉較佳):用于風寒感冒,咳嗽痰多。主治風寒感冒,惡寒無汗;風寒犯肺,咳嗽痰多;外感風寒,內(nèi)兼氣滯者用之更良。行氣寬中(蘇梗、蘇兜較佳):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本品為行氣寬中,行氣止嘔良藥,兼有理氣安胎之功。[〇〇56]梔子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jīng)。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調(diào)經(jīng)止痛。主治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脹痛,脾胃氣滯,脘腹痞悶,脹滿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侗静菅芰x補遺》:梔子子,必用童便浸,凡血氣藥必用之,引至氣分而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義也。朱震亨:梔子,《本草》不言補,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蓋于行中有補理。
[0057]白僵蠶辛成,平。入肝、肺,胃經(jīng)。功用主治祛風解痙,化痰散結(jié)。治中風失音,驚癇,頭風,喉風。喉痹,瘰疬結(jié)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侗窘?jīng)》: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 滅黑酣,男子陰瘍病?!秳e錄》:女子崩中赤白,產(chǎn)后余痛,滅諸瘡瘢痕。
[0058]羅漢果,萌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實。果實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豐富的維生素C(每 100克鮮果中含400毫克?500毫克)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質(zhì)、脂類等。羅漢果味甘性涼,歸肺、大腸經(jīng),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于肺熱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熱傷津口渴等,此外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〇〇59]薄荷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它是辛涼性發(fā)汗解熱藥,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癥。外用可治神經(jīng)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0060]黃芩的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chǎn)生抗藥性。
[0061]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fā)疹、發(fā)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癥,均效果顯著。
[0062]浙貝母,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種大而苦者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經(jīng)藥皆當去心,不獨貝母也。以前的歷代文獻,并未明確分立川貝、 浙貝、土貝專條,至明《本草正》始于貝母條后,別立上貝母一條,所指即系本品。清熱化痰, 散結(jié)解毒。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瘰疬,瘡瘍腫毒?!侗静菡?〃大治肺癰肺萎,咳喘,吐血, 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郁結(jié),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解熱毒,殺諸蟲及療喉痹,瘰疬,乳癰發(fā)背,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瘡疼痛,較之川貝母,清降之功,不啻數(shù)倍。
[0063]穿心蓮具有消炎解毒作用,臨床上曾應(yīng)用于多種感染性疾病,包括外傷感染、癤、 癰、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子宮內(nèi)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〇〇64] 具體實施例1 [〇〇65]本發(fā)明含片的制備:[〇〇66] 將白芷1200g、白芨1400g、薄荷1300g、冰片1200g和羌活1200g用蒸餾法汽化成結(jié)晶,粉碎待用,為組分1,再將丹皮1200g,橘紅1300g,紫蘇梗1200g,梔子1200g,桔梗1100g, 木蝴蝶1200g,浙貝母1300g,葛根1200g,枇杷葉1100g,穿心蓮1200g,射干1100g,黃芩 ll〇〇g,連翹1200g,金銀花1200g,白僵蠶1200g,羅漢果1200g,青黛1200g,加占其質(zhì)量7-10 倍的乙醇浸泡2-3小時,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合并提取液,靜置后取上清液,然后 100-120目濾過,再經(jīng)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 80°C時1.25的濾液。再將上述乙醇提取過的原料藥的藥渣加10倍量水,加熱回流提取2次, 每次1?2小時,將2次提取液合并靜置,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25的濾液,混合兩種提取濾液,作為組分2,將其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90°C時相對密度為1.05 的濃縮液,置0?5 °C低溫冷藏24小時;將冷藏液加0.3 %的助濾劑硅藻土,過濾,濾液再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每lml含0.lg生藥量,加組分1與西瓜霜1200g,殺菌,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〇〇67] 具體實施例2[〇〇68]將白芷1200g、白芨1300g、薄荷1300g、冰片1200g和羌活1200g用蒸餾法汽化成結(jié)晶,粉碎待用,為組分1,再將丹皮1200g,橘紅1300g,紫蘇梗1200g,梔子1200g,桔梗1100g, 木蝴蝶1200g,浙貝母1300g,葛根1200g,枇杷葉1100g,穿心蓮1200g,射干1100g,黃芩 1 l〇〇g,連翹1200g,金銀花1200g,白僵蠶1200g,羅漢果1200g,青黛1200g切碎將其浸泡置于有蓋不銹鋼桶內(nèi),加70%乙醇液,質(zhì)量為粗顆粒的0.8-1倍,攪拌均勻,濕潤密閉放置1小時以上,使充分膨脹;將滲漉筒底部濾板用紗布袋包裹鋪平后再將濕潤膨脹后的藥物樣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銹鋼勺盛粉,均勻的裝入滲漉筒,裝10-12厘米厚,用T型棒壓勻,再按上述操作,一層一層的裝入,適當加壓,藥粉填裝不得超過滲漉筒的2/3高處;藥粉面上蓋不銹鋼孔板壓牢,打開滲漉筒下面的放料閥,并放一容器,然后緩緩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藥粉粉粒之間的空氣,并有乙醇流出約20L左右,關(guān)閉放料閥,蓋上漉筒、浸漬24小時,然后開放料閥進行滲漉,控制滲漉速度一般為l〇〇〇g藥材每分鐘流出2?3ml,濾液放入貯液缸內(nèi),并將排空時的乙醇液倒入貯液缸;將滲濾液合并靜置,靜置備用,作為組分2;再將萃取過的原料殘渣放入10倍量水中,浸泡1 -2小時,加熱提取2次,每次1 -2小時,取上清液,合并提取液, 100-120目濾過,再經(jīng)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 80 °C時1.05的濾液,作為組分3,將組分2與組分3合并,放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混合,先將濾液濃縮至80 °C時相對密度為1.32的濃縮液,置0?5 °C低溫冷藏24小時;將冷藏液加0.3 %的助濾劑硅藻土,過濾,濾液再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每lml含0.lg浸膏,然后加組分 1與西瓜霜,調(diào)和,殺囷,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〇〇69] 具體實施例3[〇〇7〇]將白芷1200g、白芨1300g、薄荷1300g、冰片1200g和羌活1200g用蒸餾法汽化成結(jié)晶,粉碎待用,為組分1,再將丹皮1200g,橘紅1300g,紫蘇梗1200g,梔子1200g,桔梗1100g, 木蝴蝶1200g,浙貝母1300g,葛根1200g,枇杷葉1100g,穿心蓮1200g,射干1100g,黃芩 ll〇〇g,連翹1200g,金銀花1200g,白僵蠶1200g,羅漢果1200g,青黛1200g切碎用乙醇浸泡, 加熱煮沸3次,每次1-2小時,過濾,濾液備用;將合并后3次的濾液抽入減壓濃縮罐內(nèi),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溫度至60°C-70°C的浸膏;成為組分2,混合組分1和組分2,再加西瓜霜1000g,殺菌,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
[0071]毒理學試驗:
[0072]試驗例1:本發(fā)明急性毒性試驗 [〇〇73] 一、試驗材料:[〇〇74]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20_23g,雌雄各半,山東大學生物試驗室育種。藥物:本發(fā)明口含劑。
[0075]二、方法:
[0076]1、LD50計算:采用改良寇氏法,將小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將栓劑溶解,配成最大濃度,按小鼠最大允許容量給藥,所給劑量按生藥量依次為18,14.4,11.5, 9.2,7.4(8.1^-1),在動物禁食(不禁水)18小時后,一日內(nèi)分兩次給藥(間隔半小時),每次 0.5ml,治療動物死亡情況。
[0077]2、最大耐受劑量測定(MTD值):取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將栓劑加蒸餾水溶解,配成最高濃度,按動物的最大耐受量,以注射灌喂器能抽動為準。在動物禁食(不禁水)18小時后,一日內(nèi)分兩次給藥(間隔半小時),每次0.5ml (每ml含生藥0.36g),總藥量為18g生藥/ kg.d,相當臨床成人50Kg體重用量的300倍。給藥后連續(xù)治療7天。[〇〇78]三、試驗結(jié)果:[〇〇79]在LD50計算中當用最大允許濃度和最大允許容量給予小鼠時(18g/Kg.d),未見小鼠死亡,即未測出LD50,只可求最大耐受劑量,在7天治療期中,動物其食欲、活動、毛色、精神狀態(tài)等皆正常,發(fā)育正常,未見有死亡。即選用相當于臨床劑量的300倍藥量,并無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表明急性毒性極小,MTD> 18g/Kg.d。
[0080]試驗例2:本發(fā)明急性皮膚刺激試驗報告[0081 ]1、實驗?zāi)康?檢測本發(fā)明口含劑對實驗動物皮膚的刺激/腐蝕作用和強度[〇〇82]2、材料和方法:
[0083]2.1.受試物:名稱:本發(fā)明口含劑(實施例2方法制得)
[0084]2.2.實驗動物:壹級大耳白種家兔,10只,雌性,體重2.2-2.4kg;由青島大學醫(yī)學院生物系實驗動物中心提供;[〇〇85]2.3?試驗方法:
[0086]選用皮膚完好的健康家兔10只,于試驗前24小時將其背部脊柱兩側(cè)被毛剪掉,去毛面積左、右各約4cmX 4cm。試驗時取受試物0.2ml涂于2.5cmX 2.5cm的二層紗布上,敷貼于一側(cè)去毛皮膚表面,油紙覆蓋,膠布固定。另一側(cè)皮膚作為空白對照。封閉4小時后,去除覆蓋物,并用溫水清洗去殘留受試物,于去除受試物后的1、24和48小時治療涂抹部位皮膚反應(yīng),并評分。
[0087]3、實驗結(jié)果:實驗動物皮膚未出現(xiàn)任何紅斑,紅腫,發(fā)炎現(xiàn)象。
[0088]4、小結(jié):根據(jù)《消毒技術(shù)規(guī)范》(1999)中皮膚刺激反應(yīng)評分標準判定,本發(fā)明對動物皮膚刺激強度屬無刺激性。[〇〇89] 藥理學實驗
[0090]慢性咽炎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多由急性咽炎反復(fù)發(fā)作、鄰近組織中的慢性炎癥,或長期受煙、酒、氣候因素,以及消化道障礙等不良刺激而誘發(fā);臨床以咽痛,咽癢,清嗓咳嗽,咽部異物感為主要表現(xiàn)。該病常使患者情志不舒,病情表現(xiàn)多端,反復(fù)發(fā)作,纏綿難愈,治療較為棘手。慢性咽炎是指由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多發(fā)生于成年人, 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復(fù)發(fā)作、鼻炎、鼻竇炎的膿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張口呼吸等導(dǎo)致慢性咽炎的發(fā)生。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本發(fā)明含片治療慢性咽炎13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〇〇91]1臨床資料
[0092]1.1 —般資料130例均為醫(yī)院門診患者,符合慢性咽炎診斷標準,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5例,年齡19?65歲。對照組65例,年齡19?66歲;病程均>6個月。2組年齡、性別、病情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〇.05),具有可比性。
[0093]1.2診斷標準
[0094]1)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復(fù)發(fā)作史,或有鼻病長期張口呼吸,煙酒過度、環(huán)境空氣干燥、粉塵和刺激性氣體污染的誘因。2)癥狀:咽部不適,或痛、或癢、或有干燥感、灼熱感、 煙熏感、異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嘔。病程2個月以上,常因受涼、感冒、疲勞、多言等原因引起。3)檢查: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紅色,或樹枝狀充血;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或咽側(cè)索腫大;咽黏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縮、變薄,有分泌物附著。具備上述癥狀及1項或1項以上檢查所見,即可診斷。亦要符合證候:咽部干痛不適,灼熱感,異物感,或咽癢少痰,朝輕暮重,可伴有午后潮熱、虛煩失眠、腰膝酸軟等癥,檢查見咽部黏膜暗紅、干燥。屬于肺腎陰虛型慢性咽炎。[〇〇95]2治療方法[〇〇96]2.1治療組采用本發(fā)明口含片,方用:丹皮12g,橘紅llg,紫蘇梗13g,梔子12g,桔梗12g,木蝴蝶13g,浙貝母12g,葛根12g,枇杷葉12g,穿心蓮13g,射干102g,黃芩12g,連翹13g, 金銀花12g,西瓜霜12g,白芷12g,白芨12g,薄荷12g,冰片13g,白僵蠶12g,羅漢果13g,羌活 l〇g,青黛l〇g。按實施例2方法制備成含片,每日5-7片。
[0097] 對照組:六神丸(上海雷允上藥業(yè)有限公司)口服,每日3次,溫開水吞服,成年每服 10粒。外用西瓜霜含片(桂林三金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外用口含,每日數(shù)次,慶大霉素8萬U (天津藥業(yè)焦作有限公司)和20mL生理鹽水進行超聲霧化(歐姆龍霧化吸入器NE-C29)吸入治療,吸入時間每次20min,每日1次。均5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觀察2組患者咽部疼痛、喑啞、黏膜發(fā)干和充血水腫癥狀消失和減輕時間。[〇〇98]3療效標準與結(jié)果[〇〇99] 療效標準參照《耳鼻咽喉科診斷學》療效標準擬定。治療組65例,顯效40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7.69% ;對照組65例,顯效31例,有效12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為 66.15%。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0100]慢性咽炎逐年多發(fā),且癥狀頑固不易治愈。咽部不適感易使患者心情不佳,多疑, 病情、心情二者交相影響,使病情頑固復(fù)雜,也是難治原因之一。本病屬中醫(yī)學“喉痹”范疇。 〈黃帝內(nèi)經(jīng)〉載有“脾不及,則九竅不同”?!短绞セ莘健吩?“咽者咽也,空可咽物,又謂之嗌, 主通利水谷,胃氣之通路?!庇衷?“喉嚨者空虛也,言其中空虛,可以通于氣血,呼吸入肺氣之流通?!薄端貑?經(jīng)脈別論》曰:“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又曰:“腎足少陰之脈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庇纱丝梢?,咽喉與肺、脾、腎關(guān)系甚為密切。肝之經(jīng)脈“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素問?氣血形志》中指出:“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抑郁。肝失疏泄,肝氣郁結(jié),橫逆犯脾,脾虛氣痰,痰氣交阻于咽喉發(fā)生喉痹;氣滯日久,則必血瘀,“久病必瘀”,瘀血阻滯于咽喉,喉痹更為纏綿。 可見,情志精神因素導(dǎo)致肝失疏泄是本病的發(fā)病之因,氣、血、痰、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肺、脾、腎功能失常才是本病發(fā)病基礎(chǔ)。中醫(yī)認為慢性咽炎多由素體肺腎陰虛,或風熱喉痹反復(fù)發(fā)作,余邪留滯不清,傷津耗液,致陰液虧損,咽喉失于濡養(yǎng),兼之虛火上擾,發(fā)為本病。故肺腎陰虛型慢性咽炎是較常見的類型,其癥候、病機、治法、方藥如下。
[0101]方中郁金、紫蘇梗、橘紅疏肝解郁,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理氣健脾,以消痰氣凝結(jié)之患;枇杷葉、黃芩清肺潤燥,化痰止咳,瀉熱降火,以清上焦之肺火;瓜蔞、天花粉益腎養(yǎng)陰,寬中理氣,潤肺生金,以金水相生,將肺腎上下溝通;丹皮、浙貝母活血化瘀,除煩安神, 清熱散結(jié),以消咽中瘀結(jié);射干、梔子、僵蠶消散咽部濾泡增生;桔梗、玉蝴蝶、薄荷祛痰止咳,宣肺利咽,以引藥上行咽喉。全方可疏肝行氣,祛瘀散結(jié),理氣健脾,益腎潤肺,如此,則標本兼治,故臨床用之,屢治屢效。本品攜帶方便,使用簡單,能直達病灶,是居家旅行的必備之物。
【主權(quán)項】
1.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取白芷、白芨、薄荷、冰片和羌活用蒸餾法汽化成結(jié)晶,作為組分I; b.將其余原料除西瓜霜外用乙醇萃取,作為組分2; c.將乙醇萃取過的藥渣用水煎煮2次,合并濃縮提取液,作為組分3; d.將組分2和組分3混合后,濃縮,再將西瓜霜與組分I加入調(diào)和,殺菌,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先將原料藥白芷、白芨、薄荷、冰片和羌活用水蒸氣法蒸餾,得到結(jié)晶物,然后粉碎,過100-120目篩,作為組分I備用。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將除去西瓜霜以外的剩余原料切碎,將其浸泡置于有蓋不銹鋼桶內(nèi),加70%乙醇液,質(zhì)量為粗顆粒的0.8-1倍,攪拌均勻,濕潤密閉放置I小時以上,使充分膨脹;將滲漉筒底部濾板用紗布袋包裹鋪平后再將濕潤膨脹后的藥物樣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銹鋼勺盛粉,均勻的裝入滲漉筒,裝10-12厘米厚,用T型棒壓勻,再按上述操作,一層一層的裝入,適當加壓,藥粉填裝不得超過滲漉筒的2/3高處;藥粉面上蓋不銹鋼孔板壓牢,打開滲漉筒下面的放料閥,并放一容器,然后緩緩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藥粉粉粒之間的空氣,并有乙醇流出約20L左右,關(guān)閉放料閥,蓋上漉筒、浸漬24小時,然后開放料閥進行滲漉,控制滲漉速度一般為100g藥材每分鐘流出2?3ml,濾液放入貯液缸內(nèi),并將排空時的乙醇液倒入貯液缸;將滲濾液合并靜置,靜置備用,作為組分2。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將上述萃取過的原料殘渣放入10倍量水中,浸泡1-2小時,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取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濾過,再經(jīng)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05的濾液,作為組分3。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將組分2與組分3合并,放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混合,先將濾液濃縮至800C時相對密度為1.32的濃縮液,置O?5°C低溫冷藏24小時;將冷藏液加0.3%的助濾劑硅藻土,過濾,濾液再置入雙效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每Iml含0.1g浸膏,然后加組分I與西瓜霜,調(diào)和,殺菌,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6.—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取白芷、白芨、薄荷、冰片和羌活用蒸餾法汽化成結(jié)晶,粉碎過細篩待用,作為組分I; b.將剩余原料除西瓜霜外用乙醇提取,濃縮,作為組分2; c.將西瓜霜與組分I組分2混合后殺菌,加果糖或甜味劑制成片劑含片。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的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將除西瓜霜的剩余原料藥放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1-2小時,加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取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濾過,再經(jīng)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05的濾液,作為組分,作為組分2。8.—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丹皮10?20份,橘紅10?20份,紫蘇梗10?20份,梔子10?20份,桔梗10?20份,木蝴蝶10?20份,浙貝母10?20份,葛根10?20份,枇杷葉10?20份,穿心蓮10?20份,射干10?20份,黃芩10?20份,連翹10?20份,金銀花10?20份,西瓜霜10?20份,白芷10?20份,白芨10?20份,薄 荷10?20份,冰片10?20份,白僵蠶10?20份,羅漢果10?20份,羌活10?20份,青黛10?20份。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含片包括以下 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丹皮1 〇?15份,橘紅10?15份,紫蘇梗10?15份,梔子10?15份,桔梗10 ?15份,木蝴蝶10?15份,浙貝母10?15份,葛根10?15份,枇杷葉10?15份,穿心蓮10?15 份,射干10?15份,黃芩10?15份,連翹10?20份,金銀花10?20份,西瓜霜10?20份,白芷 10?20份,白芨10?20份,薄荷10?20份,冰片10?20份,白僵蠶10?20份,羅漢果10?20 份,羌活10?20份,青黛10?20份。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含片包括以 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丹皮10?20份,橘紅10?20份,紫蘇梗10?20份,梔子10?20份,桔梗 10?20份,木蝴蝶10?20份,浙貝母10?20份,葛根10?20份,枇杷葉10?20份,穿心蓮10? 20份,射干10?20份,黃芩10?20份,連翹10?15份,金銀花10?15份,西瓜霜10?15份,白 芷10?15份,白芨10?15份,薄荷10?15份,冰片10?15份,白僵蠶10?15份,羅漢果10?15 份,羌活10?15份,青黛10?15份。
【文檔編號】A61K9/20GK105963533SQ201610547828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2日
【發(fā)明人】楊高林
【申請人】楊高林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