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健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按摩器。
【背景技術(shù)】
[0002]以往的按摩棒,通常包含一個球形的按摩件,以及一個連接該按摩件的握桿。此種按摩棒的使用方式,是以手握持并揮舞該握桿,利用該按摩件往覆敲打人體的一個待按摩部位,以達到按摩的效果。此種敲打的按摩方式,所施加的力道會受人體反彈影響而減弱,缺點為難以深度按壓該待按摩部位。此外,此種動態(tài)的按摩方式,也無法精準且持續(xù)地按壓特定部位,因此舒緩酸痛或讓使用者感到舒服的效果也不佳,有待改善。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按摩器,具有較佳的按摩效果。
[0004]本實用新型按摩器,包含一個供使用者握持的本體單元,以及一個設(shè)置在該本體單元上的按摩單元,該按摩單元包括至少一個按摩件,該按摩件具有彼此彎折連接的一個第一桿部與一個第二桿部,該第一桿部與該第二桿部分別連接該本體單元,并相配合界定出一個位于中央且彎折凸起的按摩區(qū)。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本體單元具有一個握持件與一個支撐件,該握持件成桿狀,彎折連接該按摩件的該第一桿部并往遠離該第二桿部的方向延伸,該支撐件呈桿狀并具有一個位于中央的中央桿部,以及兩個分別連接于該中央桿部兩相反側(cè)的支撐桿部,該中央桿部連接該按摩件的該第二桿部。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握持件具有內(nèi)外套接的一個內(nèi)桿與一個外桿,該內(nèi)桿能伸縮地穿設(shè)在該外桿中。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按摩單元還包括一個設(shè)置在該按摩件且能震動的輔助件。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按摩單元還包括一個設(shè)置在該按摩區(qū)上且能產(chǎn)生遠紅外線的輔助件。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按摩單元還包括一個樞設(shè)在該按摩區(qū)呈輪狀且能轉(zhuǎn)動的輔助件。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按摩區(qū)呈透明,該按摩單元還包括一個設(shè)置在該按摩區(qū)上且能發(fā)光的輔助件。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按摩單元包括兩個所述按摩件,所述按摩件的所述第一桿部彼此連接,該本體單元具有一個握持件與一個支撐件,該握持件成桿狀,彎折連接所述按摩件的其中一個的該第二桿部,并往遠離所述按摩件的另外一個的方向延伸,該支撐件呈桿狀并具有一個位于中央的中央桿部,以及分別連接于該中央桿部兩相反側(cè)的支撐桿部,該中央桿部連接所述按摩件的另外一個的該第二桿部,該按摩單元還包括一個設(shè)置在所述按摩件上且能震動的一個輔助件。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本體單元包括分別呈桿狀的兩個支撐件與兩個握持件,每一支撐件具有一個位于中央的中央桿部,以及分別連接于該中央桿部兩相反側(cè)的支撐桿部,每一握持件由對應的中央桿部往外延伸,所述支撐件平行間隔,該按摩單元包括數(shù)個所述按摩件,所述按摩件沿所述支撐件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列,所述第一桿部連接所述支撐件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二桿部連接所述支撐件的另外一個。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該按摩器還包含數(shù)個分別套設(shè)在該本體單元上的止滑套。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彼此彎折連接的該第一桿部與該第二桿部所界定出來的該按摩區(qū),能一直持續(xù)抵靠在使用者的待按摩部位上,而該按摩區(qū)的彎折凸起造型,接觸面積較小,除利于精準掌控外,也能產(chǎn)生較大的壓力,充份按摩到待按摩部位的深處。本實用新型能持續(xù)按壓、利于掌控,且能深度按摩,故能達到具有較佳按摩效果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按摩器的一個第一實施例的一個立體圖;
[0016]圖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個側(cè)視圖;
[0017]圖3是以該第一實施例按壓背部的一個使用示意圖;
[0018]圖4是以該第一實施例按壓背部的另一個使用示意圖;
[0019]圖5是以該第一實施例按壓腰部的一個使用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按摩器的一個第二實施例的一個側(cè)視圖;
[0021]圖7是本實用新型按摩器的一個第三實施例的一個側(cè)視圖;
[0022]圖8是本實用新型按摩器的一個第四實施例的一個側(cè)視圖;
[0023]圖9是本實用新型按摩器的一個第五實施例的一個立體圖 '及
[0024]圖10是本實用新型按摩器的一個第六實施例的一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nèi)容中,類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0026]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按摩器的一個第一實施例包含一個供使用者握持的本體單元1,以及一個設(shè)置在該本體單元I上的按摩單元2,以及數(shù)個分別套設(shè)在該本體單元I上的止滑套3。
[0027]該本體單元I具有彼此間隔的一個握持件11與一個支撐件12。該握持件11成桿狀,并具有彼此連接的一個握持桿部111與一個連接桿部112。該連接桿部112連接該按摩單元2。該握持桿部111由該連接桿部112往遠離該按摩單元2的方向延伸。該支撐件12呈桿狀,延伸方向與該握持件11的延伸方向垂直,并具有一個位于中央的中央桿部121,以及兩個分別連接于該中央桿部121兩相反側(cè)的支撐桿部122。
[0028]該按摩單元2包括一個連接該本體單元I的按摩件21、一個設(shè)置在該按摩件21上的開關(guān)22,以及一個設(shè)置在該按摩件21中的輔助件23。該按摩件21呈中空,并具有彼此彎折連接的一個第一桿部211與一個第二桿部212。該第一桿部211彎折連接該本體單元I的該連接桿部112,并與該連接桿部112相配合界定出一個鈍角α I。該第二桿部212連接該支撐件12的該中央桿部121,并與該第一桿部211相配合界定出一個銳角α 2,而使該按摩件21呈V形。該第二桿部212還與該第一桿部211相配合界定出一個位于中央且彎折凸起的按摩區(qū)213。該開關(guān)22與該輔助件23電連接,并能控制該輔助件23是否運作。該輔助件23能夠產(chǎn)生震動。
[0029]所述止滑套3分別套設(shè)在該握持桿部111、該連接桿部112,以及所述支撐桿部122上。
[0030]在使用本第一實施例按摩前,可先按壓該開關(guān)22,啟動該輔助件23,使該輔助件23持續(xù)震動,并在后續(xù)按摩中,因輔以震波施加于使用者的待按摩部位,而能有更佳的按摩效果。該輔助件23所需的電源能以直流電或交流電提供,由于提供電源的方式為以往技術(shù),故在此不多作說明。
[0031 ] 參閱圖3及圖4,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能搭配一個垂直的直立面4使用。以按摩背部作說明,先以一手握持該本體單元I的該握持件11,使該本體單元I的該支撐件12抵靠在該直立面4上,再使背部往該第一實施例靠近,使待按摩部位接觸該按摩單元2的該按摩區(qū)213。如待按摩部位未完整與該按摩區(qū)213接觸,還能移動背部或者移動該第一實施例,使待按摩部位良好地被該按摩區(qū)213抵壓。接著,以該支撐件12為樞擺中心,將該握持件11往靠近肩膀的方向扳動,則該按摩區(qū)213也會因往背部的方向移動,而擠壓按摩待按摩部位。
[0032]本第一實施例在使用時,由于該按摩區(qū)213與待按摩部位的接觸面積小,故在施加同樣力道的前提下,本第一實施例能對待按摩部位形成較大的壓力,因此使用者能感受到深層的肌肉被按壓而放松。此外,本第一實施例的杠桿設(shè)計,還具有能放大力道的效果,更能讓使用者感覺充分釋壓,放松緊繃僵硬的肌肉,或者舒緩肌肉的酸痛感。
[0033]本第一實施例在使用時,能反復地將該握持件11于靠近背部及遠離背部的兩個方向間擺動,具有在按壓與放松間往復循環(huán)的按摩效果。在移動的過程中,該按摩區(qū)213皆抵靠在待按摩部位上,不會因與待按摩部位分離而偏離待按摩部位,因此本第一實施例在使用時還有精準且持續(xù)按壓的功效。
[0034]參閱圖5,本第一實施例除了按摩背部外,還能用來按摩腰部。如圖5所示,只要將本第一實施例的使用方向由垂直轉(zhuǎn)為橫置,即利于以手在腰部后方操作。使用時同樣是先將本第一實施例貼靠于該直立面4上,再將腰部的待按摩部位抵靠在該按摩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