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側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側孔引流管,所述多側孔引流管包括一根兩端開口的管體;在所述管體上,從所述管體頂部至距所述管體尾部5cm處分布有多個引流孔組;所述引流孔組沿所述管體方向平行分布;所述引流孔組之間等間距交錯分布;每個引流孔組中的多個引流孔之間等間距分布;所述管體的尾部設置有尾連接口,所述尾連接口用于引流轉接、藥物推注和/或清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側孔引流管彈性好、柔韌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引流通暢、抗折耐負壓性能好,為惡性腫瘤積液的引流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便捷的引流解決方案。
【專利說明】
一種多側孔引流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多側孔引流管。
【背景技術】
[0002]晚期腫瘤患者,多數(shù)會出現(xiàn)惡性腹腔積液或胸腔積液,臨床治療中需要進行引流治療。目前的引流治療多使用外科引流管或大靜脈單腔輸液管進行,但是這兩種引流器械并不能完全滿足晚期腫瘤患者的治療需要。
[0003]目前醫(yī)用耗材中的引流管多用于對患者進行術后局部引流,因其直徑較大,材質較硬,不適合惡性積液的穿刺引流。所以臨床實踐中多使用大靜脈中心導管對惡性積液進行穿刺引流,但這種導管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單孔:引流量小,容易被惡性積液中的蛋白形成的絮狀物堵塞;2.管腔直徑小:因其針對大靜脈置管設計,所以管腔直徑受到限制,流量有限,容易堵塞;3.材質軟:因其針對大靜脈置管設計,要求對血管的適應性好,所以材質較軟,但在惡性積液的置管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彎曲甚至死折而無法引流;4.轉接復雜:引流管尾端接口不統(tǒng)一,與引流袋或負壓引流瓶轉接復雜。
[0004]對惡性腹腔積液或胸腔積液做引流治療,需要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有一定的彈性和柔韌度、生物相容性好,引流通暢,抗折耐負壓性能好(不易引起引流不暢或堵管)的引流管,而目前尚沒有針對上述臨床實踐需要所設計的引流管。
【發(fā)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柔韌度好、生物相容性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主要應用于晚期腫瘤患者的多側孔引流管。
[000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多側孔引流管,所述多側孔引流管包括一根兩端開口的管體;
[0007]在所述管體上,從所述管體頂部至距所述管體尾部5cm處分布有多個引流孔組;
[0008]所述引流孔組沿所述管體方向平行分布;
[0009]所述引流孔組之間等間距交錯分布;
[0010]每個引流孔組中的多個引流孔之間等間距分布;
[0011]所述管體的尾部設置有尾連接口,所述尾連接口用于引流轉接、藥物推注和/或清洗。
[001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管體的直徑為2.0mm?3.0_。
[001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引流孔為正六邊形結構。
[001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正六邊形的邊長為0.25mm?0.35mm0
[001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管體內壁光滑。
[001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管體采用不含DEPH的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制作。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側孔引流管采用交錯式布孔設計,同時,增加了管徑的尺寸,這樣能夠有效減少堵塞的發(fā)生,保證引流通暢;耐受性良好,采用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患者耐受及引流抗癟塌能力,確保了引流的通暢性:不含DEHP,能夠有效減少患者遭受的外源性傷害,肝素鈉內腔處理及內壁光滑處理,可顯著減少粘附沉淀;設置有多功能尾聯(lián)接口,為引流袋或負壓引流瓶提供了便捷的連通方式,并可轉化為注射器接口,便于藥物的推注及管道脈沖洗,使用便捷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附圖說明】
[0018]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0019]圖1所示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側孔引流管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文的公開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例子用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不同結構。為了簡化本發(fā)明的公開,下文中對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設置進行描述。此外,本發(fā)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復參考數(shù)字和/或字母。這種重復是為了簡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討論各種實施例和/或設置之間的關系。應當注意,在附圖中所圖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繪制。本發(fā)明省略了對公知組件和處理技術及工藝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發(fā)明。
[0022]參考圖1,圖1所示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側孔引流管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該多側孔引流管包括一根兩端開口的管體10,在所述管體10上,從所述管體頂部11至距所述管體尾部12的5cm處分布有多個引流孔組13。
[0023]所述管體1的直徑為2.0mm?3.0mm,例如:2.0mm, 2.5mm或者3.0mm。管體10的尺寸非常重要,本實用新型選擇的直徑范圍既可以保證積液的充分引流,又能夠減少較大直徑管道留置引起的不適感。
[0024]管體10采用不合DEPH的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患者耐受及引流抗癟塌能力,其通暢性能夠得到有效保障。不含DEHP,能減少患者遭受外源性傷害,肝素鈉內腔處理及內壁光滑處理,保障了管體10的內壁光滑,可進一步減少粘附沉淀,確保耐受與抗負壓的最佳平衡。
[0025]所述引流孔組13沿所述管體10方向平行分布;所述引流孔組13之間等間距交錯分布;每個引流孔組13中的多個引流孔之間等間距分布。以圖1中的第一引流孔組131和第二引流孔組132為例,其中,第一引流孔組131和第二引流孔組132平行且交錯分布。第一引流孔組131和第二引流孔組132中的引流孔均為等間距分布。優(yōu)選的,第一引流孔組131中的引流孔間的間距與第二引流孔組132中的引流孔間的間距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引流孔組13的設置是從管體頂部11至距管體尾部12的5cm處。
[0026]由于惡性積液中炎性蛋白成分較多易形成絮狀物堵塞,極易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加重患者的痛苦。而在從管體頂部11至距管體尾部12的5cm處設置交錯式布孔的引流孔組13,可以有效減少堵塞的發(fā)生,保證引流通暢。進一步的,當所述引流孔為正六邊形結構時,引流效果更好。優(yōu)選的,所述正六邊形的邊長為0.25mm?0.35mm,例如:0.25mm,0.3mm或者0.35mm η
[0027]所述管體10的尾部設置有尾連接口20,所述尾連接口 20用于引流轉接、藥物推注和/或清洗。尾連接口與現(xiàn)有的引流袋或者負壓引流瓶等可實現(xiàn)便捷轉接;除此之外,還可以轉化為注射器接口,便于藥物的推注及管道脈沖沖洗。
[002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側孔引流管柔韌度好、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彎折、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惡性積液的高效引流。
[0029]雖然關于示例實施例及其優(yōu)點已經(jīng)詳細說明,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保護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各種變化、替換和修改。對于其他例子,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容易理解在保持本發(fā)明保護范圍內的同時,工藝步驟的次序可以變化。
【主權項】
1.一種多側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側孔引流管包括一根兩端開口的管體; 在所述管體上,從所述管體頂部至距所述管體尾部5cm處分布有多個引流孔組; 所述弓I流孔組沿所述管體方向平行分布; 所述弓I流孔組之間等間距交錯分布; 每個引流孔組中的多個引流孔之間等間距分布; 所述管體的尾部設置有尾連接口,所述尾連接口用于引流轉接、藥物推注和/或清洗。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側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直徑為2.0mm?3.0mm0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側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為正六邊形結構。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側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六邊形的邊長為0.25mm?0.35mm0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側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內壁光滑。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側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采用不含DEPH的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制作。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5460344SQ201620012766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8日
【發(fā)明人】吳志勇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