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高爾夫球桿,尤其涉及可增加高爾夫球飛行距離的桿頭的高爾夫球桿。
【背景技術】
[0002]高爾夫球與其它運動項目不同,是對球手的揮桿擊球姿勢、揮桿姿態(tài)、球桿長度和握把狀態(tài)的反應比較敏銳的運動項目。
[0003]用于打擊高爾夫球的高爾夫球桿一般分為將高爾夫球發(fā)送到遠距離的開球木桿(driver)、在球道(fair way)將球送到果嶺(green)的鐵桿(iron)以及用較小的力量打擊高爾夫球從果嶺進入洞的推桿(putter)。
[0004]所述高爾夫球桿中開球木桿或鐵桿的關鍵在于能否增加飛行距離,使高爾夫球盡量飛得更遠。為了增加所述的高爾夫球飛行距離,傳統(tǒng)的開球木桿和鐵桿一般采用加重桿頭的重量或加長高爾夫球桿長度等方法。
[0005]但,所述的加重桿頭的重量或者加長球桿長度的高爾夫球桿會因高爾夫球手自身體力上的極限而存在在增加飛行距離方面仍然受到限制的問題。
[0006]先有技術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0001)韓國專利文獻1:注冊專利公報第10-1115572號。
【實用新型內容】
[0009]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備可最大限度擴大桿面上的反彈力而增加高爾夫球飛行距離的桿頭結構的高爾夫球桿。
[00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包括內部包含彈性結構體的桿頭。
[001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包括內部包含彈性結構體的桿頭;所述桿頭包括:所述桿頭的桿面內部面的一側具備的第一凸塊;與所述第一凸塊對應地在內部背面具備的第二凸塊;在所述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之間嚙合而具備的彈簧;與所述第二凸塊外部連接的潤滑油灌注通道;以及在所述潤滑油灌注通道的入口設置的可裝卸的螺栓;所述彈性結構體以包住所述彈簧的形態(tài)實施滑動(sliding)動作。
[0012]進一步地,所述彈性結構體包括:用高彈性金屬形成且圍繞所述彈簧形態(tài)的活塞;圍繞所述彈簧并在所述活塞的一面具備的第一彈性部件;以及圍繞所述彈簧并在所述活塞的另一面具備的第二彈性部件。
[0013]進一步地,所述高彈性金屬是鈦(titanium)、青銅中添加了磷的合金即磷青銅(phosphor bronze)以及鶴(W)中的某一個;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和第二彈性部件是使用彈性材料形成的環(huán)狀板。
[0014]進一步地,所述活塞是直徑從一面向另一面方向逐漸變窄的截錐形態(tài)。
[0015]進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外形是柱狀或多角柱形態(tài)。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有益之處更加清楚地進行說明。
[0017]上文中,使用于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中的用語及單詞沒有特殊含義,不能用詞典上的意義解釋,基于實用新型申請人為用最有效的方法說明而選取用語中最恰當?shù)暮x的原則,應使用符合本實用新型技術性思想的含義和概念去解說。
[0018]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球桿的有益效果在于,將被桿頭內部具備的彈性結構體反擊的反彈力與桿頭的桿面上發(fā)生的反彈力一起施加給高爾夫球而增加高爾夫球的飛行距離。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透視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結構的剖視圖;
[0021]圖3是放大圖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結構的分解剖視圖;
[0022]圖4a至圖4c是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打擊原理的各動作示意圖。
[0023]圖中符號說明
[0024]100:高爾夫球桿;110:桿頭;
[0025]111-1:第一凸塊;111-2:第二凸塊;
[0026]111-22:潤滑油灌注通道; 112:螺栓;
[0027]113:彈簧;114:彈性結構體;
[0028]114-1:第一彈性部件;114-2:第二彈性部件;
[0029]114-3:活塞。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透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結構的剖視圖,圖3是放大圖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桿頭內部結構的分解剖視圖。
[003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100可增加高爾夫球的飛行距離,優(yōu)先適用于開球木桿,此外還可以適用于木桿和鐵桿。
[003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100包括:內部包含可增強打擊高爾夫球時反彈力的彈性結構體114的桿頭110 ;與桿頭110相結合的管道形態(tài)的桿身120以及與桿身120的上端結合的握把130。
[0033]桿頭110如圖2所示包括:作為以頭外殼的形狀形成外形的部分,由直接打擊高爾夫球的面構成的頭面;頭面的內部面中央具備的第一凸塊111-1 ;與第一凸塊111-1對應地在內部背面具備并有潤滑油灌注通道111-22貫通的第二凸塊111-2 ;可在潤滑油灌注通道111-22的入口可裝卸的螺栓112 ;在第一凸塊111-1和第二凸塊in_2之間嚙合具備的彈簧113 ;以包住彈簧113的形態(tài)實施滑動(sliding)動作的彈性結構體114。
[0034]具體是,第一凸塊111-1在球桿頭110的內部與桿面的最佳擊球位置(sweetspot)對應,由內部面一側向內側凸出形成,以彈簧113的一側包住第一凸塊111-1的形態(tài)插入。
[0035]第二凸塊111-2是在桿頭110內部與第一凸塊111_1相對,由背面一側向內側凸出形成,并具備連接到外部的潤滑油灌注通道111-22。此時,第二凸塊111-2以彈簧113的另一側包住的形態(tài)與彈簧113結合。
[0036]潤滑油灌注通道111-22是通過入口的螺絲可裝卸于螺栓112而開放或封閉,被灌注使彈性結構體114隨彈簧113滑動動作更加順暢的潤滑油。
[0037]彈性結構體114包括:以高彈性金屬形成且包住彈簧113實施滑動動作的活塞114-3 ;第一凸塊111-1方向的活塞114-3的一面上具備的第一彈性部件114-1 ;第二凸塊111-2方向的活塞114-3的另一面上具備的第二彈性部件114-2。
[0038]在這里,比如形成活塞114-3的高彈性金屬可以使用如模量(modulus)達107GPa的鈦(titanium)、在青銅加中磷的合金即磷青銅(phosphor bronze)、鶴(W)等。當然,形成活塞114-3的高彈性金屬并不限于上述金屬,也可以使用其它具備高彈性的金屬或合金材料。
[0039]第一彈性部件114-1和第二彈性部件114-2是以用橡膠(rubber)、硅樹脂(silicone)、合成樹脂等帶彈性材料形成的環(huán)狀板具備而防止打擊高爾夫球時活塞114-3在桿頭110內部受沖擊破損并傳遞反彈力。
[0040]活塞114-3如圖3所示,以第一凸塊111-1方向的一面寬、向第二凸塊111_2方向的另一面的直徑逐漸變窄的截錐的外形圍繞彈簧113的形態(tài)具備?;钊?14-3的外形之所以具有截錐形狀,是為了減少總重量的同時向桿面有效傳遞反彈力。
[0041]活塞114-3的外形除了截錐形態(tài)以外還可以具備圓筒、矩形、多角柱等形態(tài)。
[0042]第一彈性部件114-1具備的活塞114-3的一面直徑可以與桿面的最佳擊球擊球位置相同或者更小地形成。
[0043]如上構成的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球桿100是在高爾夫球和桿面碰撞的瞬間將被高爾夫球按壓的桿面通過桿頭110內部具備的彈性結構體114反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大通過桿面推動高爾夫球的反彈力而增加高爾夫球的飛行距離。
[0044]下面結合圖4a至圖4c說明利用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球桿100的打擊動作。圖4a至圖4c是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打擊原理的各動作示意圖。
[0045]如圖4a所示,將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球桿100上桿(back swing)狀態(tài)下打擊高爾夫球20,則如圖4b所示,桿頭110的桿面被高爾夫球20推到內側,打擊負荷通過桿面被傳遞到彈性結構體114。
[0046]此時彈性結構體114在上桿狀態(tài)下隨彈簧113先處在第二凸塊111_2附近,在打擊高爾夫球20時隨彈簧瞬間向第一凸塊111-1方向滑動。
[0047]在所述對桿面的沖擊的反彈作用下,如圖4c所示,在桿頭110的桿面發(fā)生使高爾夫球20彈起來的反作用,同時彈性結構件114使第一凸塊111-1陷入而反擊桿面的背面。
[0048]此時通過潤滑油灌注通道111-22注入的潤滑油被涂覆在彈簧113和彈性結構體114,使彈性結構體114無摩擦地隨彈簧113實施滑動動作而輕松地反擊桿面的背面。
[0049]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球桿100是將打擊高爾夫球20的反彈作用在桿頭110的桿面產(chǎn)生的反彈力,與彈性結構體114反擊的反彈力也一起施加給高爾夫球20而產(chǎn)生高反彈力。
[0050]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球桿100是將桿頭110的桿面上發(fā)生的反彈力,與被桿頭110內部具備的彈性結構體114反擊的反彈力也一起施加給高爾夫球20而增加高爾夫球20的飛行距離。
[0051]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述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所述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高爾夫球桿,其特征在于, 包括內部包含彈性結構體的桿頭; 所述桿頭包括:所述桿頭的桿面內部面的一側具備的第一凸塊;與所述第一凸塊對應地在內部背面具備的第二凸塊;在所述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之間嚙合而具備的彈簧;與所述第二凸塊外部連接的潤滑油灌注通道;以及在所述潤滑油灌注通道的入口設置的可裝卸的螺栓; 所述彈性結構體以包住所述彈簧的形態(tài)實施滑動動作。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桿,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結構體包括: 用高彈性金屬形成且圍繞所述彈簧形態(tài)的活塞; 圍繞所述彈簧并在所述活塞的一面具備的第一彈性部件;以及 圍繞所述彈簧并在所述活塞的另一面具備的第二彈性部件。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爾夫球桿,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彈性金屬是鈦、青銅中添加了磷的合金即磷青銅以及鎢中的某一個; 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和第二彈性部件是使用彈性材料形成的環(huán)狀板。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爾夫球桿,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是直徑從一面向另一面方向逐漸變窄的截錐形態(tài)。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爾夫球桿,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的外形是柱狀或多角柱形態(tà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包括內部包含彈性結構體的桿頭,所述桿頭包括:所述桿頭的桿面內部面的一側具備的第一凸塊;與所述第一凸塊對應地在內部背面具備的第二凸塊;在所述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之間嚙合而具備的彈簧;與所述第二凸塊外部連接的潤滑油灌注通道;以及在所述潤滑油灌注通道的入口設置的可裝卸的螺栓;所述彈性結構體以包住所述彈簧的形態(tài)實施滑動動作。本實用新型的高爾夫球桿是將被桿頭內部具備的彈性結構體反擊的反彈力與桿頭的桿面上發(fā)生的反彈力一起施加給高爾夫球從而增加高爾夫球的飛行距離。
【IPC分類】A63B102-32, A63B53-04, A63B53-00
【公開號】CN204543451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27402
【發(fā)明人】李相門
【申請人】李相門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