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于第一轉軸的垂直位置高于跑步者在跑步帶上的垂直位置,使跑步帶的側視呈現(xiàn)前高后低的結構,令用戶在跑步時,利用本身的重力以及前述的前高后低的結構,可以自動下滑,進而通過第一轉軸的可變阻尼機構帶動阻尼轉軸的阻尼裝置產(chǎn)生相對阻尼作用轉動,該阻尼裝置可為一般磁控輪或風扇等,以訓練跑者腿部肌耐力,且通過可變阻尼機構的變速比調(diào)控轉速,以擴大控制阻尼裝置的阻力大小,可適應不同程度跑者的肌力訓練能力,當用戶速度慢下來時,可以利用阻尼裝置的阻力,使跑步帶減速快速停止,具有安全性外,于各種場所使用時不需要馬達驅動及電力驅動。
【專利說明】
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尤其是指一種不需外電供給而可擴大調(diào)控跑步帶被推動阻尼的大小來訓練不同程度跑者的腿部肌力的跑步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有多種跑步機,其中有一平步跑步機僅以慣性輪通過跑者對跑步帶的反向推力,應用慣性輪輔助跑步帶轉動行進,其轉動行進速度愈快,即代表跑者的跑步速度愈快,但慣性輪因具有轉動的重力加速度,使跑者在跑步中想要停下來,將無法快速停止跑步帶的行進,而跑者此時在快速停止跑步動作,將會造成拋摔的危險。
[0003]為了解決前述的問題而發(fā)明一電動跑步機,該現(xiàn)有電動跑步機的動力,皆采用單一馬達且單一轉向作為動力源,以牽引跑步機的跑帶,而動力源不外乎是DC馬達或AC變頻馬達兩種。然而,眾所周知,DC馬達所能提供的轉速動力范圍有限,無法無限擴張使用;雖然AC變頻馬達的轉速動力范圍較廣,但在極低頻率時(低速),其馬達的轉子磁通量極易飽和,導致AC變頻馬達難以控制,甚至會有燒毀的風險。因此使用AC變頻馬達于低頻率時,變頻器會自動降低作用于馬達上的電壓,使其扭力會大幅下降。因為對AC變頻馬達而言,120HZ以下應用于定扭力,而120HZ以上則應用于定功率;因此,在120HZ以上高頻率運作時,馬達也無法維持高水準的扭力輸出,如此便限制了相當程度的轉速輸出范圍。
[0004]所以現(xiàn)有的跑步機動力源,不管是使用DC馬達或AC變頻馬達,其所提供的速度均要作一取舍。例如;于復健使用的極低速度,其動力源就必需放棄高速的實施,而排除高速跑步的使用者。反之,若要實施于高速輸出時,就必需放棄低速的復健使用者。為縮小上述情況所導致的限制,于復健使用的跑步機,多會采用速度輸出范圍較廣域的AC變頻馬達,借以滿足復健所需極低速的需求,以及健身所需的高速需求。
[0005]由于上述現(xiàn)有的跑步機都必須使用馬達來驅動,而發(fā)明前述以復健為主的被動式電動跑步機,但實際上,如平步跑步機具有危險性,電動跑步機僅具有心肺功能的訓練,且需要電路板、控制面板及馬達,相對成本較高;鑒于前述的缺陷,又發(fā)明一種磁控跑步機;該磁控跑步機以磁控輪作阻尼的調(diào)控,但無法控制速度的快慢,且訓練肌力無法根據(jù)跑者的能力在跑步狀態(tài)下要快要慢隨心所欲自我調(diào)適所需的肌力訓練。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6]為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于第一轉軸的垂直位置高于跑步者在跑步帶上的垂直位置,使跑步帶的側視呈現(xiàn)前高后低的結構,令用戶在跑步時,利用本身的重力以及前述的前高后低的結構,可以自動下滑,進而通過第一轉軸的可變阻尼機構帶動阻尼轉軸的阻尼裝置產(chǎn)生相對阻尼作用轉動,該阻尼裝置可為一般磁控輪或風扇等,以訓練跑者腿部肌耐力,且通過可變阻尼機構的變速比調(diào)控轉速,以擴大控制阻尼裝置的阻力大小,可適應不同程度跑者的肌力訓練能力,當用戶速度慢下來時,可以利用阻尼裝置的阻力,使跑步帶減速快速停止,具有安全性外,且不需要馬達驅動及電力驅動,提供在各種場所使用。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在跑步帶前端的第一轉軸的一側設有一第一可變阻尼機構,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包括一第一變速輪、一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及一第一傳動繩;一第一阻尼裝置設在第一轉軸前端的阻尼轉軸上;因此,該第一傳動繩纏繞在該第一變速輪與阻尼轉軸上,且該第一傳動繩通過該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以控制第一傳動繩左右偏擺位移,并落在第一變速輪不同尺寸的其中第一階級環(huán)溝上,以控制該阻尼裝置的阻尼大小,提供不同程度跑者的肌力訓練。
[0008]前述的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由一第一支架及相對應至少一第一拉桿、一第一彈簧、一第一拉繩、一第一推桿所組成;其中,該第一支架前端設有一第一前擋板,其后端設有一第一后擋板,該第一前擋板與第一后擋板之間軸向穿設該第一拉桿,并在穿設該第一前擋板的該第一拉桿端固定該第一拉繩,而穿出該第一后擋板的該第一拉桿段套設該第一彈簧,再以該第一推桿固定在該第一拉桿后端頂住該第一彈簧,使該第一彈簧位于該第一后擋板與該第一推桿之間,另外該第一拉繩則延伸至一第一旋鈕扣具(一般市售調(diào)整松緊的扣具不再贅述);其中,該第一拉桿上固定一第一壓繩扣件,以壓制該第一傳動繩并與該第一拉桿連動;因此,當該第一旋鈕扣具根據(jù)阻尼大小調(diào)整方向,該第一拉繩即被該第一旋鈕扣具向上拉,而帶動該第一拉桿向前推出并壓縮該第一彈簧,同時該第一壓繩扣件將該第一傳動繩推入該第一變速輪的最大直徑的階級環(huán)溝上,反之,若該第一旋鈕扣具反向調(diào)整將該第一拉繩放松,則通過該第一彈簧頂推該第一拉桿恢復,相對該第一壓繩扣件推移該第一傳動繩而滑入所選定較小直徑的其中一第一階級輪溝上,以提供阻尼的大小調(diào)控適應不同程度的肌力訓練。
[0009]所述的第一可變阻尼機構,更可包括一第二可變阻尼機構以擴充調(diào)控阻尼范圍;即,設置在前述的第一可變阻尼機構前端,設置一第二轉軸,該第二轉軸上設置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并位于該第一轉軸與阻尼轉軸之間,該第二轉軸一側設有一第二可變阻尼機構,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包括一第二變速輪、一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及一第二傳動繩;該第二變速輪上方所設有的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與該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相同,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設有一第二支架、一第二彈簧、一第二拉繩及一第二推桿;其中,該第一傳動繩與該第一變速輪及該第二轉軸纏繞,該第二傳動繩與該第二變速輪及阻尼轉軸纏繞,同時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的該第二拉繩延伸接在一第二旋鈕扣具上控制松緊,并與前述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相互搭配,以擴充阻尼調(diào)控范圍。
[0010]在某些實施例中,阻尼裝置為一磁控輪或一風扇。
[0011]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轉軸與阻尼轉軸之間,可并排至少設置多個該第二轉軸,在該第二轉軸一側分別設有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其中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的第一傳動繩纏繞在該第一變速輪與該第二轉軸上,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的第二傳動繩纏繞在該第二變速輪與該鄰近的轉軸上延續(xù)纏繞至阻尼轉軸上;據(jù)此,最終前述的可變阻尼機構的傳動繩,必與阻尼轉軸纏繞,以擴充調(diào)控阻尼的大小。
[0012]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變速輪,由大至小制成不同直徑的各階級環(huán)溝,以擴大調(diào)控變速范圍,相對調(diào)控阻尼的大小。
[0013]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每一個可變阻尼機構也對應設有一旋鈕扣具,以分別拉動拉繩。
[0014]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阻尼裝置可由至少一磁控輪及至少一風扇所組成。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通過可變阻尼機構的變速比調(diào)控轉速,以擴大控制阻尼裝置的阻力大小,可適應不同程度跑者的肌力訓練能力,當用戶速度慢下來時,可以利用阻尼裝置的阻力,使跑步帶減速快速停止,具有安全性外,于各種場所使用時不需要馬達驅動及電力驅動。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一第一實施例中的阻尼裝置為慣性輪的立體透視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該第一實施例中的阻尼裝置為鼓風扇的立體透視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該第一實施例中的阻尼裝置為慣性輪與鼓風扇結合的立體透視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該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可變阻尼機構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該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一第二實施例的立體透視示意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該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一可變阻尼機構以及第二可變阻尼機構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的該第二實施例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0025]附圖標記說明
[0026]機體100
[0027]跑步帶A
[0028]第一轉軸I
[0029]第一變速輪11
[0030]階級環(huán)溝111
[0031]阻尼裝置2
[0032]阻尼裝置2a
[0033]阻尼轉軸21
[0034]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
[0035]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
[0036]第一支架311
[0037]第一前擋板3111
[0038]第一后擋板3112
[0039]第一拉桿312
[0040]壓繩扣件3121[0041 ]彈簧 313
[0042]第一推桿314
[0043]第一拉繩315
[0044]第一傳動繩32
[0045]第一旋鈕扣具4
[0046]第二轉軸Ia
[0047]第二變速輪Ila
[0048]第二可變阻尼機構3a
[0049]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a
[0050]第二支架311a
[0051]第二拉桿312a
[0052]第二彈簧313a
[0053]第二推桿314a
[0054]第二拉繩315a
[0055]第二傳動繩32a
[0056]第一旋鈕扣具/第二旋鈕扣具4a。
【具體實施方式】
[0057]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在機體100的跑步帶A的前端設有一第一轉軸I,其中主要包括該第一轉軸1、一阻尼裝置2及一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前述組件皆設置在一機體100上,其主要結構配置說明如下。
[0058]該第一轉軸I的一側設有一第一變速輪11,該第一變速輪11上由大至小設置不同直徑的階級環(huán)溝111。
[0059]該阻尼裝置2設在一阻尼轉軸21上,該阻尼轉軸21設在鄰近的該第一轉軸I上,且位于機體100前端。
[0060]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包括設在鄰近的該第一變速輪11的一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及一第一傳動繩32上,該第一傳動繩32纏繞在該第一變速輪11及阻尼轉軸21上。
[0061]該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包括一第一支架311、至少一第一拉桿312、至少一彈簧313、一第一推桿314、至少一第一拉繩315及一壓繩扣件3121,其中,該第一支架311前端設有一第一前擋板3111,其后端設有一第一后擋板3112,該第一前擋板3111與該第一后擋板3112之間軸向穿設該第一拉桿312,并在穿設該第一前擋板3111的該第一拉桿312端固定該第一拉繩315,而該第一拉桿312穿出該第一后擋板3112的穿出段套設該第一彈簧313,再以該第一推桿314固定在該第一拉桿312后端頂住該第一彈簧313,使該第一彈簧313位于該第一后擋板3112與該第一推桿314之間。
[0062]該第一壓繩扣件3121固定在該第一拉桿312上,以壓制套設在該第一變速輪11與該阻尼轉軸21上的該第一傳動繩32并與該第一拉桿312連動。
[0063]—第一旋鈕扣具4a與該第一拉繩315連接,以調(diào)控該第一拉桿312的前進及放松后通過該第一彈簧313頂推該第一推桿314復歸,撥動該第一傳動繩32在該第一變速輪11的不同直徑的階級環(huán)溝111上滑移,以提供不同變速比的轉速,而帶動該阻尼轉軸21上的該阻尼裝置2調(diào)控不同阻尼的大小。
[0064]所述的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更可包括一第二可變阻尼機構3a以擴充調(diào)控阻尼范圍;即,在鄰近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設置一第二轉軸la,該第二轉軸Ia上設置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3a并位于該第一轉軸I與該阻尼轉軸21之間,該第二轉軸Ia—側設有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3a,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3a包括一第二變速輪11a、一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a及一第二傳動繩315a;鄰近該第二變速輪I Ia設有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a與該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相同,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a設有一第二支架311a、一第二彈簧313a、一第二拉繩315a及一第二推桿314a;其中,該第一傳動繩32與該第一變速輪11及該第二轉軸Ia纏繞,該第二傳動繩315a與該第二變速輪Ila及該阻尼轉軸21纏繞,同時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31a的第二拉繩315a延伸接在一第二旋鈕扣具4a上控制該第二拉繩315a松緊,并與前述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相互搭配,以擴充阻尼調(diào)控范圍。
[0065]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轉軸I與該阻尼轉軸21之間,可并排至少設置多個該第二轉軸la,在該第二轉軸Ia—側分別設有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3a,其中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的該第一傳動繩32纏繞在該第一變速輪11與該第二轉軸Ia上,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3a的第二傳動繩315a纏繞在該第二變速輪I Ia與鄰近的轉軸上依續(xù)纏繞至該阻尼轉軸21上;據(jù)此,最終前述的可變阻尼機構的傳動繩必與該阻尼轉軸21纏繞,以擴充調(diào)控阻尼的大小。
[0066]再者,該第二轉軸Ia上更設置另一個阻尼裝置2a(如圖6到圖8所示),與該阻尼轉軸21上的阻尼裝置2相對應設置,以擴充調(diào)控阻尼的大小。
[0067]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阻尼裝置2為一磁控輪或一鼓風扇。
[0068]在某些實施例中,每一個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第二可變阻尼機構3a也對應設有該第一旋鈕扣具4、第二旋鈕扣具4a,以分別拉動該第一拉繩315、第二拉繩315a。
[0069]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阻尼裝置2可由至少一磁控輪與同軸設置至少一鼓風扇所組成。
[0070]通過上述的結構,通過該第一轉軸I的該第一變速輪11上的第一傳動繩32帶動該阻尼轉軸21的阻尼裝置2產(chǎn)生相對阻尼作用轉動,以訓練跑者腿部肌耐力,該第一傳動繩32通過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3在該第一變速輪11上的變速比調(diào)控轉速,并配合該該阻尼裝置2的磁控輪或風扇阻尼作用,以擴大控制阻尼范圍,可適應不同程度跑者的肌力訓練,當用戶速度慢下來時,可以利用該阻尼裝置2的阻力,使跑步帶A減速快速停止,具有安全性外,在各種場所使用時不需要馬達驅動及電力驅動;前述的該第一轉軸I與該阻尼轉軸21之間可依序設置多個轉軸及多個可變阻尼機構,可擴充阻尼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其特征在于:在機體的跑步帶的前端具有第一轉軸、一阻尼裝置、一第一可變阻尼機構,其結構包括: 該第一轉軸的一側設有一第一變速輪,該第一變速輪上由大至小設置不同直徑的階級環(huán)溝; 該阻尼裝置設在一阻尼轉軸上,該阻尼轉軸設在鄰近該第一轉軸,且位于該機體前端; 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包括設在鄰近該第一變速輪的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及一第一傳動繩,該第一傳動繩纏繞在該第一變速輪及該阻尼轉軸上;以及 該變速調(diào)控機構,包括一第一支架、至少一第一拉桿、至少一第一彈簧、一第一推桿、至少一第一拉繩及一壓繩扣件,其中,該第一支架固定于該機體上,該第一拉桿軸向穿設該第一支架,該第一拉桿前端固定該第一拉繩,該第一拉桿后端套設該第一彈簧,再以該第一推桿固定在該第一拉桿后端頂住該第一彈簧;以及 該壓繩扣件,固定在該第一拉桿上,以壓制套設在該第一變速輪與該阻尼轉軸上的該第一傳動繩并與第一拉桿連動; 一第一旋鈕扣具,與第一拉繩連接,以調(diào)控該第一拉桿的前進及放松后通過第一彈簧頂推第一推桿復歸,撥動該第一傳動繩在該第一變速輪的不同直徑的階級環(huán)溝上滑移,以提供不同變速比的轉速,而帶動阻尼轉軸上的阻尼裝置調(diào)控不同阻尼的大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轉軸與阻尼轉軸之間依序設置多個轉軸及多個第一可變阻尼機構,該傳動軸與鄰近轉軸纏繞,最終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的傳動繩必與阻尼轉軸纏繞。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支架前端設有一第一前擋板,其后端設有一第一后擋板,該第一前擋板與第一后擋板之間軸向穿設一該第一拉桿,并在穿設該第一前擋板的該第一拉桿端固定該第一拉繩,而該第一拉桿穿出該第一后擋板的穿出段套設一該第一彈簧,再以該第一推桿固定在該第一拉桿后端頂住該第一彈簧,使該第一彈簧位于該第一后擋板與該第一推桿之間。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每一個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皆對應設有一旋鈕扣具,以分別拉動該每一根拉繩。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其特征在于:該阻尼裝置為一磁控輪或一風扇。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其特征在于:該阻尼裝置設在該阻尼轉軸上,由至少一磁控輪與同軸設置至少一鼓風扇所組成。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第二轉軸及至少一第二可變阻尼機構,該第二轉軸設置在該第一轉軸與阻尼轉軸之間并與該第一轉軸及該阻尼轉軸平行設置,該第二轉軸一側設有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該第二可變阻尼機構包括一第二變速輪、一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及一第二傳動繩;該第二變速輪上方所設有的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與該第一變速調(diào)控機構相同,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設有一第二支架、一第二彈簧、一第二拉繩及一第二推桿;其中,該第一傳動繩與該第一變速輪及第二轉軸纏繞,該第二傳動繩與該第二變速輪及阻尼轉軸纏繞,同時該第二變速調(diào)控機構的該第二拉繩延伸接在一第二旋鈕扣具上控制松緊,并與該第一可變阻尼機構相互搭配,以擴充阻尼調(diào)控范圍。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主動式可變阻尼跑步機,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第二轉軸上更設置相對應的另一阻尼裝置,與該阻尼轉軸上的該阻尼裝置相對應設置。
【文檔編號】A63B22/02GK205516181SQ201620238944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5日
【發(fā)明人】張仲甫
【申請人】張仲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