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氣浮滾珠平臺、輔助上料裝置、第一封邊機、第一輥道輸送機、第二封邊機、第二輥道輸送機、第三封邊機、第三輥道輸送機和第四封邊機;所述第二輥道輸送機上方設置有用于調整板件放置方向的機械臂;所述第一封邊機和所述第三封邊機位于同一側,所述第二封邊機和所述第四封邊機位于與所述第一封邊機相對的另外一側。該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實現(xiàn)了對同一廚柜板件四端的連續(xù)封邊,降低了板件的碰撞破損率、勞動強度及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封邊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廚柜板件為人造板,按需求尺寸裁切好后,需對廚柜板件的四端分別進行封邊,以保證基材不外露。在廚柜加工行業(yè)內(nèi),普遍采用一臺封邊機,對廚柜板件做四次封邊,才能完成封邊工藝。在現(xiàn)有的廚柜板件封邊工藝中,存在以下不足:(I)廚柜門板要經(jīng)歷四次搬運,板件的碰撞破損概率高;(2)廚柜板件封邊無法實現(xiàn)連續(xù)加工,加工效率不高;(3)在廚柜板件封邊過程中,需要來回重復接板、放板、搬運,耗時耗力;(4)一臺封邊機需配置主副操作手各一名,生產(chǎn)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該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實現(xiàn)了對同一廚柜板件四端的連續(xù)封邊,降低了板件的碰撞破損率、勞動強度及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封邊效率。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氣浮滾珠平臺、輔助上料裝置、第一封邊機、第一輥道輸送機、第二封邊機、第二輥道輸送機、第三封邊機、第三輥道輸送機和第四封邊機;所述第二輥道輸送機上方設置有用于調整板件放置方向的機械臂;所述第一封邊機和所述第三封邊機位于同一側,所述第二封邊機和所述第四封邊機位于與所述第一封邊機相對的另外一側。
[0006]所述第一輥道輸送機包括第一機架以及與第一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一輥筒;所述第一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所述多個第一輥筒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一輥筒與第一橫梁位于板件前進方向的一側的夾角a為鈍角。
[0007]所述第二輥道輸送機包括第二機架以及與第二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二輥筒;所述第二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橫梁和第四橫梁;所述多個第二輥筒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二輥筒的兩端分別與第三橫梁、第四橫梁相垂直±
[0008]所述第三輥道輸送機包括第三機架以及與第三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三輥筒;所述第三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五橫梁和第六橫梁;所述多個第三輥筒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三輥筒與第五橫梁位于板件前進方向一側的夾角b為銳角,且所述夾角a與所述夾角b互補。
[000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氣浮滾珠平臺包括基板、嵌入安裝在基板上的若干個滾珠以及用于在氣壓作用下將滾珠頂起的氣壓裝置;所述基板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容置滾珠的氣腔,所述氣腔上端開設有直徑小于滾珠直徑的限位孔;所述氣腔通過氣槽與所述氣壓裝置的用于向氣腔導入壓縮空氣的進氣管相連通。
[0010]進一步的,所述輔助上料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用于調整門板高度的液壓升降平臺、用于調整門板位置的第二氣浮滾珠平臺和用于將門板傳輸至封邊機的傳送帶傳輸機構;所述第二氣浮滾珠平臺和傳送帶傳輸機構的同一側分別設有護墻;所述傳送帶傳輸機構的出口處的上方設有隔欄;所述隔欄與傳送帶傳輸機構之間設有用于單塊門板輸出的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與封邊機的進料口相連。
[0011]進一步的,所述液壓升降平臺包括第一支撐平臺、支撐底座、設置在支撐平臺與支撐底座之間的剪叉臂以及用于驅動剪叉臂升降的液壓油缸。
[0012]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氣浮滾珠平臺的結構和所述第一氣浮滾珠平臺的結構相同。
[0013]進一步的,所述傳送帶傳輸機構包括輸送帶、與輸送帶傳動配合的輥筒、用于驅動輥筒轉動的電機和傳送帶支架。
[0014]所述傳送帶支架包括第二支撐平臺和設置在第二支撐平臺下方的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為高度可調節(jié)的支撐腿,且該支撐腿包括第一支撐腿和套設在第一支撐腿上端外側的第二支撐腿。
[0015]所述第一支撐腿通過高度調節(jié)機構與第二支撐腿可拆卸相連;所述高度調節(jié)機構包括L型角碼、固定螺絲和支撐螺桿。所述L型角碼包括豎直連接部和水平連接部。所述固定螺絲將豎直連接部、第一支撐腿及第二支撐腿可拆卸連接為一體;所述支撐螺桿貫穿安裝在水平連接部上,且水平連接部上下兩側的螺桿上分別設有限位螺母。
[0016]進一步的,所述隔欄的一端與護墻相連,另一端通過隔欄連接部與第二支撐平臺相連。
[0017]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實現(xiàn)了對同一廚柜板件四端的連續(xù)封邊,降低了板件的碰撞破損率、勞動強度及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封邊效率。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采用四臺封邊機對廚柜板件進行連續(xù)封邊,整個過程中,板件搬運只有一次,和現(xiàn)有的單臺封邊機封邊相比,板件搬運的次數(shù)減少三次,大大降低了板件搬運過程中對板件的損壞的概率。本實用新型采用四臺封邊機對廚柜板件進行連續(xù)封邊,整個過程中只需要兩名員工,而現(xiàn)有的一臺單臺封邊機就需要兩名員工,四臺封邊機就需要八名員工,本實用新型節(jié)約了人工成本。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第一氣浮滾珠平臺、第一輥道輸送機、輔助上料裝置、第二輥道輸送機、第三輥道輸送機,使板件在連續(xù)封邊過程中一直處于移動狀態(tài),使廚柜板件的封邊效率比以前提高兩倍。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第一輥道輸送機和第三輥道輸送機,并對二者輥筒的傾斜角度進行設置,能夠使板件從一邊滑動到另一邊,實現(xiàn)無損滑動,減少人工需求一人,且能夠降低板件損壞率。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機械臂,使板件在水平面中旋轉90度,能夠實現(xiàn)板件的無損轉動,且能夠減少人工需求一人,降低板件損壞概率。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板件在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中的位置示意圖;
[0020]圖3是第一輥道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4是第二輥道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是第三輥道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是輔助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是輔助上料裝置的俯視圖;
[0025]圖8是液壓升降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9是氣浮滾珠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是傳送帶傳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1是傳送帶傳輸機構的側視圖;
[0029]圖12是圖9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0]其中:
[0031 ] 100、第一氣浮滾珠平臺,200、輔助上料裝置,300、第一封邊機,400、第一輥道輸送機,401、第一橫梁,402、第二橫梁,403、第一輥筒,500、第二封邊機,600、第二輥道輸送機及機械臂,601、第三橫梁,602、第四橫梁,603、第二輥筒,700、第三封邊機,800、第三輥道輸送機,801、第五橫梁,802、第六橫梁,803、第三輥筒,900、第四封邊機,1、液壓升降平臺,2、第二氣浮滾珠平臺,3、護墻,4、傳送帶傳輸機構,5、隔欄,6、封邊機,7、出料口,8、隔欄連接部,9、門板板件,11、第一支撐平臺,12、外剪叉臂,13、內(nèi)剪叉臂,14、液壓桿,15、液壓油缸,16、支撐底座,17、液壓控制盒,18、滑動軌道,21、基板,22、滾珠,23、限位孔,40、主動輥,41、第一支撐腿,42、第二支撐腿,43、固定螺絲,44、L型角碼,45、限位螺母,46、支撐螺桿,47、調節(jié)輥,48、從動輥,49、輸送帶,410、電機,411、支撐腿,412、第二支撐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33]如圖1-圖12所示的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氣浮滾珠平臺100、輔助上料裝置200、第一封邊機300、第一輥道輸送機400、第二封邊機500、第二輥道輸送機600、第三封邊機700、第三輥道輸送機800和第四封邊機900。所述第二輥道輸送機上方設置有用于調整板件放置方向的機械臂,圖1中的600表示第二輥道輸送機及機械臂。所述第一封邊機300和所述第三封邊700機位于同一側,所述第二封邊機500和所述第四封邊機900位于與所述第一封邊機300相對的另外一側。
[0034]在圖1中,100-900為板件連續(xù)封邊中所設置的加工環(huán)節(jié),需要加工的材料為縱橫鋸按照尺寸切割完成的人造板材,四個端面基材外漏,需進行封邊處理。在上述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中,第一氣浮滾珠平臺100起到緩沖調整作用。所述第一氣浮滾珠平臺100采用氣壓裝置控制,當?shù)谝粴飧L珠平臺100工作時,氣壓裝置輸出的壓縮空氣將第一氣浮滾珠平臺100上的小鋼珠全部頂起。由于小鋼珠可萬向轉動,且表面光滑,板件通過進入第一氣浮滾珠平臺100后,與小鋼珠形成滾動摩擦,摩擦力極小,故板件在氣浮臺上移動輕松自如。所述輔助上料裝置200,用于解決現(xiàn)有的封邊機人工上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不僅能夠滿足封邊機生產(chǎn)連續(xù)性及產(chǎn)能要求,避免設備空轉浪費,還能夠降低封邊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且不會對板件造成損害。所述第一封邊機300、第二封邊機500、第三封邊機700和第四封邊機900采用的是現(xiàn)有的封邊機設備,該封邊機設備是利用PVC封邊條和封邊膠水將裁切的板件的一個截面進行封邊。所述第一輥道輸送機400,用于在板件的側壁A封邊完成后,利用第一輥筒403將板件從第一橫梁401—側滑動到第二橫梁402—側,在板件的滑動過程中,板件可以隨滾動的第一輥筒403平穩(wěn)、勻速地滑動。由于第一輥筒403沿順時針轉動,且第一輥筒403與第一橫梁401位于板件前進方向的一側的夾角a為鈍角,因此,板件在第一輥道輸送機400上,可以沿如圖3所示的路徑滑動。所述第一封邊機300位于第一橫梁401的一側,所述第二封邊機500放置的位置與第一封邊機300的放置位置相對,第二封邊機500位于第二橫梁402的一側。所述第三封邊機700放置的位置位于第一橫梁401的一側,第四封邊機900放置的位置位于第二橫梁402的一側。所述機械臂,用于將板件在水平面上旋轉90度放置,從而在完成一對側壁的封邊操作后,使第三封邊機和第四封邊機能夠對板件的另一對側壁進行封邊操作。
[0035]所述第一輥道輸送機400包括第一機架以及與第一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一輥筒403;所述第一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橫梁401和第二橫梁402;所述多個第一輥筒403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一輥筒403與第一橫梁401位于板件前進方向的一側的夾角a為鈍角,優(yōu)選的,夾角a為135度。
[0036]所述第二輥道輸送機包括第二機架以及與第二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二輥筒603;所述第二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橫梁601和第四橫梁602;所述多個第二輥筒603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二輥筒603的兩端分別與第三橫梁601、第四橫梁602相垂直。
[0037]所述第三輥道輸送機800包括第三機架以及與第三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三輥筒803;所述第三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五橫梁801和第六橫梁802;所述多個第三輥筒803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三輥筒803與第五橫梁801位于板件前進方向一側的夾角b為銳角,且所述夾角a與所述夾角b互補。
[0038]進一步的,如圖6-圖7所示的輔助上料裝置200,包括依次設置的用于調整門板高度的液壓升降平臺1、用于調整門板位置的第二氣浮滾珠平臺2和用于將門板傳輸至封邊機的傳送帶傳輸機構4。所述第二氣浮滾珠平臺2和傳送帶傳輸機構4的同一側分別設有護墻
3。所述傳送帶傳輸機構4的出口處的上方設有隔欄5。所述隔欄5與傳送帶傳輸機構4之間設有用于單塊門板輸出的出料口 7。所述出料口 7與封邊機6的進料口相連。所述隔欄的一端與護墻相連,另一端通過隔欄連接部8與第二支撐平臺相連。
[0039]如圖8所示,所述液壓升降平臺I包括第一支撐平臺11、支撐底座16、設置在支撐平臺11與支撐底座16之間的剪叉臂以及用于驅動剪叉臂升降的液壓油缸15。具體地說,液壓升降平臺還包括液壓控制盒17。所述第一支撐平臺11底部設有滑動軌道18。所述剪叉臂包括外剪叉臂12和內(nèi)剪叉臂13。所述外剪叉臂12,其頂端與第一支撐平臺11的底部轉動配合,其中部與內(nèi)剪叉臂13的中部轉動配合,其底端與支撐底座16的頂部轉動配合。所述內(nèi)剪叉臂,其頂部與滑動軌道18滑動配合,其底端與支撐底座16的頂部轉動配合。在液壓控制盒的控制下,液壓油缸15進油,推動液壓桿14沿其軸向作直線往復運動,液壓桿14帶動內(nèi)剪叉臂13的上端沿滑動軌道18左右滑動,進而帶動外剪叉臂13上下移動,從而實現(xiàn)了第一支撐平臺11的升降。首先使第一支撐平臺降低到與運送門板板件的地滾相互配合的高度,在地滾的驅動作用下,門板板件能夠十分輕松地便移動至第一支撐平臺上;然后,再在液壓油缸的作用下,使第一支撐平臺上升到與氣浮滾珠平臺相適應的高度,以便門板板材能夠十分輕松地移動到氣浮滾珠平臺上。本實用新型設置的液壓升降平臺,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有效減少了人工搬運門板板件,降低了勞動強度,且不易對門板板件造成損壞。
[0040]如圖9所示,所述第一氣浮滾珠平臺100和第二氣浮滾珠平臺2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二氣浮滾珠平臺2包括基板21以及嵌入安裝在基板21上的若干個滾珠22。所述基板21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容置滾珠的氣腔,所述氣腔上端開設有直徑小于滾珠直徑的限位孔23。所述氣腔通過氣槽與導入壓縮空氣的進氣管相連通。氣浮滾珠平臺工作時,壓縮空氣通過進氣管經(jīng)由氣槽導入氣腔內(nèi),頂動滾珠上浮,使?jié)L珠上部伸出所述限位孔而高于基板上表面。門板在氣浮滾珠平臺表面移動時,抵壓在所述滾珠上,不與基板接觸,而與滾珠形成滾動摩擦,摩擦力小,不易形成劃痕,從而保證了廚柜門板表面的外觀質量。另外,由于在氣浮滾珠平臺的一側設有防護墻,該防護墻能夠對門板在氣浮滾珠平臺上的位置進行調整,使門板板件靠著氣浮滾珠平臺上的防護墻進入到傳送帶傳輸機構上。
[0041]如圖10-圖11所示,所述傳送帶傳輸機構包括輸送帶49、與輸送帶傳動配合的輥筒、用于驅動輥筒轉動的電機410和傳送帶支架。傳送帶傳輸機構起到傳送的作用,用于將門板板件9傳送至隔欄5的位置。所述輥筒包括主動輥40、從動輥48和調節(jié)輥47。在電機410的驅動下,主動棍40轉動并與輸送帶49傳動配合,在輸送帶49的帶動下,從動棍48—同轉動。所述調節(jié)輥47用于調節(jié)輸送帶49的張緊程度,保證輸送帶的傳輸效率。
[0042]進一步的,所述傳送帶支架包括第二支撐平臺412和設置在第二支撐平臺下方的支撐腿411。所述支撐腿為高度可調節(jié)的支撐腿,且該支撐腿包括第一支撐腿42和套設在第一支撐腿42上端外側的第二支撐腿41。所述第一支撐腿42通過高度調節(jié)機構與第二支撐腿41可拆卸相連。
[0043]如圖12所示,所述高度調節(jié)機構包括L型角碼44、固定螺絲43和支撐螺桿46。所述L型角碼44包括豎直連接部和水平連接部;所述固定螺絲43將豎直連接部、第一支撐腿42及第二支撐腿41可拆卸連接為一體。所述支撐螺桿46貫穿安裝在水平連接部上,且水平連接部上下兩側的螺桿46上分別設有一個限位螺母45。高度調節(jié)機構通過改變第一支撐腿與第二支撐腿的連接位置,能夠實現(xiàn)整個傳送帶傳輸機構高度的調節(jié)。具體的高度調節(jié)過程為:先松開兩顆加粗固定螺絲43,將第一支撐腿、第二支撐腿以及L型角碼分離開來;然后再調整限位螺母在支撐螺桿上的相對位置,使兩顆限位螺母之間的L型角碼向上或向下移動;最后,由于L型角碼44的豎直連接部上設有第一螺絲固定孔,第二支撐腿41上設有與第一螺絲固定孔相適應的第二螺絲固定孔,第一支撐腿42上設有條形孔,因此,第一支撐腿42的位置保持不變,向上或向下移動第二支撐腿41,使第二支撐腿41上的第二螺絲固定孔與第一螺絲固定孔對齊,再采用固定螺絲43將L型角碼44、第一支撐腿42與第二支撐腿41重新連接為一體,從而實現(xiàn)了傳輸帶傳輸機構高度的調節(jié)。通過設置高度調節(jié)機構,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傳輸帶傳輸機構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以使傳輸帶傳輸機構的高度與其他設備之間相適應。
[0044]輔助上料裝置的具體工作過程為:
[0045](I)調節(jié)液壓升降平臺I高度,使液壓升降平臺I的高度與運送門板板件9的第一氣浮滾珠平臺100的高度相適應,通過第一氣浮滾珠平臺100使門板板件9移動至液壓升降平臺I上方,再重新調節(jié)液壓升降平臺I高度,使液壓升降平臺I的高度與第二氣浮滾珠平臺2的高度相適應。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將每η件門板板件堆放成一摞放置在液壓升降平臺上,此處η的取值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設定。為了介紹的更清楚,下面的步驟以η = 5進行介紹。
[0046](2)操作工人將摞成一摞的5件門板板件從液壓升降平臺I移動到第二氣浮滾珠平臺2上,5件門板板件隨滾珠21向靠近傳輸帶傳輸機構4的方向移動,并且在第二氣浮滾珠平臺2—側護墻3的作用下,5件門板板件靠著護墻進入到傳輸帶傳輸機構4中。
[0047](3)5件門板板件隨輸送帶一起移動至進料口 8處。由于進料口 8的高度大于一塊板,小于兩塊板,因此,當5塊板傳送至隔欄5處后,5塊板上端的4塊板被隔欄5阻擋住,最下端的一塊板通過進料口 8進入封邊機6,進行封邊工序。接著,5塊板變成4塊板,4塊板的最下端的一塊板通過進料口 8,進入封邊機6 ο待5塊板依次通過進料口 8后,后續(xù)5塊板又被傳送至隔欄5的位置,再次依次通過進料口8,進入封邊機6。本實用新型不僅提高了送料頻率,提升了封邊機的產(chǎn)能,還能夠使門板板件進入封邊機的間距達到最優(yōu)間距,有效減少設備空轉。
[004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的具體工作過程為:
[0049]設待進行連續(xù)封邊加工的廚柜板件的四個側壁分別為側壁A、側壁B、側壁C和側壁D,且側壁A與側壁C相互平行,側壁A與側壁B相互垂直,側壁B與側壁D相互平行;
[0050](I)將η件待進行連續(xù)封邊加工的廚柜板件摞成一摞,放置在第一氣浮滾珠平臺上,由第一氣浮滾珠平臺將上述一摞廚柜板件傳輸至輔助上料裝置上;其中,η為大于等于I的自然數(shù)。
[0051](2)輔助上料裝置將步驟(I)中的一摞廚柜板件傳輸至第一封邊機的入口處,在輔助上料裝置的作用下,一摞廚柜板件依次進入到第一封邊機中,由第一封邊機對各個廚柜板件的側壁A進行封邊操作。
[0052](3)在第一封邊機中完成側壁A封邊操作的廚柜板件,進入到第一輥道輸送機上,此時,廚柜板件位于第一橫梁側,且廚柜板件的側壁A與第一橫梁的內(nèi)側壁相互平行且相接觸;由于第一輥筒的轉動方向為順時針方向,且第一輥筒與第一橫梁位于板件前進方向的一側的夾角a為鈍角,因此,在第一輥道輸送機的多個順時針轉動的第一輥筒的帶動下,廚柜板件由第一橫梁側向第二橫梁側移動,直至廚柜板件的側壁C與第二橫梁的內(nèi)側壁相互平行且相接觸;此時,廚柜板件進入到第二封邊機中,由第二封邊機對對廚柜板件的側壁C進行封邊操作。
[0053](4)在第二封邊機中完成側壁C封邊操作的廚柜板件,進入到第二輥道輸送機中,此時,廚柜板件的側壁C與第四橫梁的內(nèi)側壁相互平行;廚柜板件隨第二輥道輸送機向后移動,在廚柜板件隨第二輥道輸送機移動的過程中,采用機械臂調整廚柜板件的放置方向,使廚柜板件的側壁B與第四橫梁的內(nèi)側壁相平行,且側壁B與第四橫梁之間的垂直距離小于側壁B與第三橫梁之間的垂直距離。
[0054](5)調整好放置方向的廚柜板件,隨第二輥道輸送機繼續(xù)傳輸至第三封邊機上,由第三封邊機對廚柜板件的側壁B進行封邊操作。
[0055](6)在第三封邊機中完成側壁B封邊操作的廚柜板件,進入到第三輥道輸送機中,此時,廚柜板件位于第六橫梁側,且廚柜板件的側壁B與第六橫梁的內(nèi)側壁相互平齊且相接觸;由于第三輥筒的轉動方向為順時針方向,且第三輥筒與第五橫梁位于板件前進方向的一側的夾角b為銳角,夾角a與夾角b互補,因此,在第三輥道輸送機的多個順時針轉動的第三輥筒的帶動下,廚柜板件由第六橫梁側向第五橫梁側移動,直至廚柜板件的側壁D與第五橫梁的內(nèi)側壁相互平行且相接觸;此時,廚柜板件進入到第四封邊機中,由第四封邊機對對廚柜板件的側壁D進行封邊操作;至此,廚柜板件的四個側壁均已完成封邊操作。
[0056]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氣浮滾珠平臺、輔助上料裝置、第一封邊機、第一輥道輸送機、第二封邊機、第二輥道輸送機、第三封邊機、第三輥道輸送機和第四封邊機;所述第二輥道輸送機上方設置有用于調整板件放置方向的機械臂;所述第一封邊機和所述第三封邊機位于同一側,所述第二封邊機和所述第四封邊機位于與所述第一封邊機相對的另外一側; 所述第一輥道輸送機包括第一機架以及與第一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一輥筒;所述第一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所述多個第一輥筒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一輥筒與第一橫梁位于板件前進方向的一側的夾角a為鈍角; 所述第二輥道輸送機包括第二機架以及與第二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二輥筒;所述第二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橫梁和第四橫梁;所述多個第二輥筒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二輥筒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橫梁、第二橫梁相垂直; 所述第三輥道輸送機包括第三機架以及與第三機架轉動配合的多個第三輥筒;所述第三機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五橫梁和第六橫梁;所述多個第三輥筒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所述第三輥筒與第五橫梁位于板件前進方向一側的夾角b為銳角,且所述夾角a與所述夾角b互補。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浮滾珠平臺包括基板、嵌入安裝在基板上的若干個滾珠以及用于在氣壓作用下將滾珠頂起的氣壓裝置;所述基板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容置滾珠的氣腔,所述氣腔上端開設有直徑小于滾珠直徑的限位孔;所述氣腔通過氣槽與所述氣壓裝置的用于向氣腔導入壓縮空氣的進氣管相連通。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上料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用于調整門板高度的液壓升降平臺、用于調整門板位置的第二氣浮滾珠平臺和用于將門板傳輸至封邊機的傳送帶傳輸機構;所述第二氣浮滾珠平臺和傳送帶傳輸機構的同一側分別設有護墻;所述傳送帶傳輸機構的出口處的上方設有隔欄;所述隔欄與傳送帶傳輸機構之間設有用于單塊門板輸出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與封邊機的進料口相連。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升降平臺包括第一支撐平臺、支撐底座、設置在支撐平臺與支撐底座之間的剪叉臂以及用于驅動剪叉臂升降的液壓油缸。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氣浮滾珠平臺的結構和所述第一氣浮滾珠平臺的結構相同。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傳輸機構包括輸送帶、與輸送帶傳動配合的輥筒、用于驅動輥筒轉動的電機和傳送帶支架; 所述傳送帶支架包括第二支撐平臺和設置在第二支撐平臺下方的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為高度可調節(jié)的支撐腿,且該支撐腿包括第一支撐腿和套設在第一支撐腿上端外側的第二支撐腿; 所述第一支撐腿通過高度調節(jié)機構與第二支撐腿可拆卸相連;所述高度調節(jié)機構包括L型角碼、固定螺絲和支撐螺桿;所述L型角碼包括豎直連接部和水平連接部;所述固定螺絲將豎直連接部、第一支撐腿及第二支撐腿可拆卸連接為一體;所述支撐螺桿貫穿安裝在水平連接部上,且水平連接部上下兩側的螺桿上分別設有限位螺母。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新型廚柜板件連續(xù)封邊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欄的一端與護墻相連,另一端通過隔欄連接部與第二支撐平臺相連。
【文檔編號】B27N7/00GK205600915SQ201620014877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1月8日
【發(fā)明人】汪士雄, 穆利, 王軍
【申請人】合肥志邦家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