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頭組件和具有其的吸塵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家電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刷頭組件及具有其的吸塵器。
【背景技術】
[0002]由于吸塵器的刷頭與地面之間的吸附力較大,吸塵器在地面推拉的過程中阻力大。相關技術中,通常采用如下方式解決上述問題,在刷頭組件上設置升降踏板,通過按壓踏板后,刷頭組件的毛條可以向下凸顯出來,刷頭組件前端會被頂高起來?;蛘呤峭ㄟ^踏板設置不同檔位,在按壓后,刷頭組件地板的離地距離有不同的對應高度,來適應不同的地面情況。
[0003]上述方案的缺點是用戶并不能直觀的熟知刷頭組件高度所對應的適用地面情況,且使用時易造成誤操作,并不能有效地解決刷頭組件移動阻力過大的問題,降低了用戶的體驗感。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0005]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該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調節(jié)方便,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感。
[0006]本發(fā)明還提出具有上述刷頭組件的吸塵器,該吸塵器調節(jié)刷頭組件調節(jié)方便,用戶體驗感好。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包括:刷頭,所述刷頭的底部設有向下敞開的進風口和調節(jié)槽;第一支撐輪,所述第一支撐輪設在所述刷頭底部并位于所述進風口的前側,所述第一支撐輪常止抵地面;第二支撐輪,所述第二支撐輪設在所述調節(jié)槽內且所述第二支撐輪常止抵地面,所述第二支撐輪沿所述調節(jié)槽的軸向可活動以調節(jié)所述刷頭的后部與地面的高度差;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刷頭相連,所述第一轉軸繞其中心軸線可轉動;接管,所述接管在使用時與地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的角度可調,所述接管與所述第一轉軸相連以驅動所述第一轉軸活動;驅動桿,所述驅動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可活動地相連,所述驅動桿的另一端止抵所述第二支撐輪,所述第一轉軸驅動所述驅動桿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可活動以驅動所述第二支撐輪在所述調節(jié)槽的軸向可活動。
[0008]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通過增大或減小接管與地面之間的夾角可以驅動驅動桿活動,從而改變刷頭的后部與地面的高度差以調節(jié)進風口對地面的吸附力,降低了刷頭的移動阻力,使得用戶可以輕松自如移動刷頭,調節(jié)更方便,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感。
[0009]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1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轉軸上設有傳動部,所述驅動桿與所述第一轉軸之間通過連桿相連,所述連桿的一端與所述傳動部可樞轉地相連,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桿的一端可樞轉地相連。
[001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驅動桿的另一端設有向下折彎的驅動部,所述驅動部的下表面形成為相對于水平方向向前向下傾斜延伸的斜面,所述第二支撐輪包括:支撐桿和輪體,所述輪體可轉動地設在所述支撐桿的下端且常止抵地面,所述支撐桿沿所述調節(jié)槽的軸向可活動地設在所述調節(jié)槽內,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面形成為與所述驅動部的下表面平行的斜面,所述支撐桿的上表面止抵所述驅動部的下表面。
[001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支撐桿上端的斜面長度大于所述驅動部的下端的斜面長度。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接管與地面之間的夾角的角度在第一角度至第三角度之間可調,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三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轉軸在所述接管位于所述第一角度時,所述驅動桿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刷頭的后側,所述第一轉軸在所述接管從所述第一角度向所述第二角度或第三角度轉動時,分別驅動所述驅動桿向前活動并推動所述第二支撐輪沿所述調節(jié)槽的軸向向下活動。
[001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接管位于所述第一角度時,所述第一轉軸的中心、所述連桿和所述驅動桿在同一直線上。
[001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傳動部的截面大致形成為三角形,所述連桿的一端與所述傳動部的三角形截面的一個頂角可樞轉地相連。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驅動部與所述驅動桿一體形成。
[001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刷頭組件還包括:滾輪,所述滾輪設在所述第一轉軸上且繞所述第一轉軸的軸線可轉動,所述滾輪在所述接管位于所述第一角度時常止抵地面,所述滾輪在所述接管位于所述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時與地面脫離。
[0018]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實施例的吸塵器包括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由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降低了進風口對地面的吸附力,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感,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感。
[0019]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20]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的剖視圖,其中,所述接管位于所述第一角度;
[0022]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的剖視圖,其中,所述接管位于所述第二角度;
[0023]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的剖視圖,其中,所述接管位于所述第三角度;
[0024]圖4是圖1中A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0025]圖5是圖2中B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0026]圖6是圖3中C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0027]附圖標記:
[0028]刷頭組件100;
[0029]刷頭10;進風口 11;調節(jié)槽12;
[0030]第一支撐輪20;
[0031]第二支撐輪30;支撐桿31;輪體32;
[0032]第一轉軸40;傳動部41;
[0033]接管50;
[0034]驅動桿60;驅動桿的一端61;驅動桿的另一端62;驅動部63;
[0035]滾輪70;
[0036]連桿80;連桿的一端81。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38]吸塵器大體可以包括主機體和刷頭組件兩部分,主機體內可以設有風機和集塵筒,刷頭組件的刷頭通過接管與主機體相連。風機葉輪的高速旋轉下將集塵筒內的空氣不斷排出,從而使得集塵筒內瞬時形成真空,在壓力差作用下,新的空氣從刷頭的進風口不斷進入集塵筒內并將地面的灰塵帶入集塵筒內,從而對地面起到清潔作用。
[0039]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隨著吸塵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吸塵器的除塵性能也越來越高,其根本原因是吸塵器的吸入功率、真空度等參數(shù)也越來越高。用戶在使用吸塵器進行地面清潔工作時,通過操作接管前后推拉來帶動刷頭的移動進行吸塵工作。由于真空度較大,進風口對地面的吸附力也較大,導致刷頭與地面貼合的更緊加密,因此,接管在前后推拉移動刷頭的過程中阻力較大?;谏鲜鲈?,本發(fā)明著力解決刷頭組件移動阻力過大的問題。
[0040]下面結合附圖具體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用于吸塵器的刷頭組件100。
[0041]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刷頭組件100大體可以包括:刷頭10、第一支撐輪20、第二支撐輪30、接管50和驅動桿60。
[0042]具體地,刷頭10的底部設有向下敞開的進風口11。第一支撐輪20設在刷頭10底部并位于進風口 11的前側,第一支撐輪20常止抵地面。也就是說,用戶前后推拉接管50的過程中,第一支撐輪20可以始終與地面保持接觸以帶動刷頭10移動。
[0043]第二支撐輪30設在調節(jié)槽12內且第二支撐輪30常止抵地面,第二支撐輪30沿調節(jié)槽12的軸向可活動以調節(jié)刷頭10的后部與地面的高度差。第一轉軸40與刷頭10相連,第一轉軸40繞其中心軸線可轉動。接管50在使用時與地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的角度可調,接管50與第一轉軸40相連以驅動第一轉軸40活動。
[0044]驅動桿60的一端61與第一轉軸40可活動地相連,驅動桿60的另一端62止抵第二支撐輪30,第一轉軸40驅動驅動桿60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可活動以驅動第二支撐輪30在調節(jié)槽12的軸向可活動。
[0045]可以理解的是,進風口 11與地面的距離越大,則進風口 11對地面的吸附力越小;進風口 11與地面的距離越小,則進風口 11對地面的吸附力越大。由于進風口 11位于刷頭10的底部,因此,可以通過改變刷頭10的底部與地面的高度差來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