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關節(jié)及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嬰幼童提籃技術領域,尤其公開了一種關節(jié)及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關節(jié)包括固定板、裝設于固定板的伸縮組件、滑動連接于固定板的移動組件、鉸接于固定板的轉板,移動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用于擋止伸縮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轉板抵接于移動組件;實際使用時,將提籃的折疊架安裝在轉板上,當需要折疊提籃時,按壓伸縮組件,使得伸縮組件往里縮,然后滑動移動組件,當移動組件滑動后即不再抵接轉動,提籃的折疊架即可連帶轉板轉動而自動折疊在一起,便于使用者攜帶提籃;當需要伸開提籃的折疊架時,拉動折疊架的第一撐桿、第二撐桿到水平位置,提籃的折疊架即可自動伸開。
【專利說明】
一種關節(jié)及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嬰幼童提籃技術領域,尤其公開了一種關節(jié)及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使用嬰兒提籃,嬰兒提籃主要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嬰幼童,尤其適用于尚未能自主翻身或者尚未能爬行的嬰幼童,當父母需要攜帶嬰幼童出行時,即可將嬰幼童放置在嬰兒提籃內(nèi),從而避免在出行過程中碰撞到嬰幼童。
[0003]現(xiàn)有嬰兒提籃大都因為提籃架體的設置而無法折疊,占用空間較多,尤其是父母抱住嬰幼童游逛商場、超市時,嬰兒提籃的攜帶極為不便,如此,能夠折疊的提籃就應運而生,雖然改進后的嬰兒提籃具有折疊功能,但折疊結構比較復雜,使用者操作時費時較多;因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可折疊嬰兒提籃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關機及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于使用者折疊或伸開提籃。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關節(jié),包括固定板、裝設于固定板的伸縮組件、滑動連接于固定板的移動組件、鉸接于固定板的轉板,移動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用于擋止伸縮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轉板抵接于移動組件。
[0006]優(yōu)選地,所述伸縮組件包括按扣及第一彈性件,第一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按扣及移動組件,移動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用于擋止按扣。
[0007]優(yōu)選地,所述移動組件包括移動板、第二彈性件及按壓板,移動板滑動連接于固定板,第二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接于移動板及固定板,按壓板裝設于移動板,按壓板用于擋止伸縮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
[0008]優(yōu)選地,所述移動板設有凸條,固定板設有限位槽,凸條滑動連接于限位槽內(nèi),固定板還設有間隔設置的兩個擋條,移動板位于兩個擋條之間。
[0009]優(yōu)選地,所述關節(jié)還包括鎖扣組件,鎖扣組件包括卡合板、第三彈性件及按壓塊,卡合板樞接于固定板,第三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固定板及卡合板的一端,按壓塊樞接于卡合板的一端并突伸出固定板,固定板設有卡口,卡合板的另一端設有顯露于卡口的凹口,卡合板與固定板的樞接處位于第三彈性件與凹口之間。
[0010]優(yōu)選地,所述關節(jié)還包括裝設于固定板的遮蓋板,伸縮組件、移動組件及轉板均位于固定板與遮蓋板之間,伸縮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移動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均突伸出遮蓋板。
[0011]本發(fā)明的一種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包括折疊架,還包括如上所述的關節(jié),折疊架裝設于轉板。
[0012 ]優(yōu)選地,所述折疊架包括第一撐桿、第二撐桿、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托板及第二托板,第一撐桿裝設于轉板,第二撐桿裝設于固定板,第一連桿的一端樞接于第一撐桿,第一連桿的另一端樞接于第一托板的一端,第二連桿的一端樞接于第二撐桿,第二連桿的另一端樞接于第二托板的一端,第一托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托板的另一端彼此鉸接。
[0013]優(yōu)選地,所述折疊架還包括提桿、第一套管及第二套管,第一撐桿裝設于轉板與第一套管的一端之間,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設有第一齒圈,第二套管的一端套設于第一齒圈并設有與第一齒圈配合的第二齒圈,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與第二套管的一端之間還裝設有第四彈性件,第一齒圈、第二齒圈均圍繞第四彈性件設置,提桿裝設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
[0014]優(yōu)選地,所述折疊架還包括第三套管,第一套管的另一端還設有第三齒圈,第一齒圈、第三齒圈分別位于第一套管另一端的兩側,第三套管的一端套設于第三齒圈并設有與第三齒圈配合的第四齒圈,第四彈性件貫穿第一套管,第四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于第二套管及第三套管,第三套管的另一端還裝設有撐條。
[0015]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實際使用時,將提籃的折疊架安裝在轉板上,當需要折疊提籃時,按壓伸縮組件,使得伸縮組件往里縮,然后滑動移動組件,當移動組件滑動后即不再抵接轉動,提籃的折疊架即可連帶轉板轉動而自動折疊在一起,便于使用者攜帶提籃;當需要伸開提籃的折疊架時,拉動折疊架的第一撐桿、第二撐桿到水平位置,提籃的折疊架即可自動伸開。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關節(jié)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第一撐桿、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提桿、第三套管及撐條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關節(jié)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固定板及鎖扣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按壓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包括:
I一關節(jié)10—固定板11一遮蓋板
110—卡口12—伸縮組件120—按扣
121—第一彈性件122—凸緣13—移動組件
130—移動板131—第二彈性件132—按壓板
133—通孔134—本體部135—按壓部
136—凸柱137—凸條14 一轉板
15—滑槽16—滑孔17—擋板
18—限位槽19 一鎖扣組件190—卡合板
191 一第三彈性件192—按壓塊193—凹口
2—折疊架20—第一撐桿21—第二撐桿
22—提桿23—第一連桿24—第二連桿
25—第一托板26—第二托板27—第一套管 270—穿孔271—第一齒圈272—第四彈性件
273—第三齒圈28—第二套管29—第三套管
290—第四齒圈291 —撐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nèi)容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0019 ]請參閱圖1、圖3和圖5,本發(fā)明的一種關節(jié),包括固定板1、裝設在固定板1上的伸縮組件12、滑動連接在固定板10上的移動組件13、鉸接在固定板10上的轉板14,本實施例中,關節(jié)I還包括安裝在固定板10上的遮蓋板11,伸縮組件12、移動組件13及轉板14均位于固定板10與遮蓋板11之間,利用固定板10、遮蓋板11將伸縮組件12、移動組件13及轉板14保護起來,防止外界的物件碰撞伸縮組件12、移動組件13或轉板14而致使其損壞;移動組件13遠離固定板10的一端用于擋止伸縮組件12遠離固定板10的一端,伸縮組件12靠近固定板10的一端抵接在移動組件13上,轉板14抵接在移動組件13上。
[0020]實際使用時,將提籃的折疊架2安裝在轉板14上,當需要折疊提籃時,按壓伸縮組件12,使得伸縮組件12往里縮,然后滑動移動組件13,當移動組件13滑動后就不再抵接轉板14,提籃的折疊架2即可連帶轉板14轉動而自動折疊在一起,便于使用者攜帶提籃;當折疊架2折疊在一起后,移動組件13再連帶伸縮組件12恢復原位;當需要伸開折疊架2時,使用者僅需反向轉動折疊架2S卩可。
[0021]所述伸縮組件12包括按扣120及第一彈性件121,第一彈性件121的兩端分別抵接在按扣120上及移動組件13上,優(yōu)選地,按扣120設有盲孔,第一彈性件121的一端裝設在盲孔內(nèi),移動組件13設有限位柱,第一彈性件121的另一端套設在限位柱上;按扣120突伸出遮蓋板11,移動組件13遠離固定板10的一端用于擋止按扣120,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121為彈簧。當使用者按壓按扣120時,按扣120壓縮第一彈性件121使得第一彈性件121的長度縮短,進而使得整個伸縮組件12往里縮,當提籃折疊架2折疊完成后,第一彈性件121在彈性力作用下連帶按扣120恢復原位。
[0022]所述移動組件13包括移動板130、第二彈性件131及按壓板132,限位柱設置在移動板130上,第一彈性件121的一端抵接在抵接在按扣120上,第一彈性件121的另一端抵接在移動板130上,移動板130滑動連接在固定板10上或遮蓋板11上,本實施例中,移動板130滑動連接在固定板10與遮蓋板11之間,第二彈性件131的兩端分別抵接在移動板130上及遮蓋板11上,移動板130上設置有凹孔,遮蓋板11上設置有凸板,第二彈性件131的一端安裝在凹孔中,第二彈性件131的另一端抵接在凸板上;按壓板132裝設在移動板130上并突伸出遮蓋板11,按壓板132設有用于擋止按扣120的通孔133,按扣120容設在通孔133內(nèi),按扣120的外表面設有連接在按壓板132上的凸緣122,凸緣122用于防止按扣120從通孔133脫落,本實施例中,第二彈性件131為彈簧。
[0023]當使用者需要折疊提籃支架時,先按壓按扣120使得按扣120縮回到通孔133內(nèi),然后在向下壓按壓板132,使得按壓板132連帶移動板130向下移動,當移動板130向下移動后及不再抵接轉板14,提籃的折疊架2即可連帶轉板14轉動進而自動折疊在一起,移動板130向下移動時壓縮第二彈性件131并使得第二彈性件131的長度縮短,當折疊架2折疊完成后,第二彈性件131在彈力作用下連帶移動板130恢復原位,然后第一彈性件121再連帶按扣120恢復原位;當使用者需要伸開提籃的折疊架2時,使用者向反向轉動折疊架2即可。
[0024]請參閱圖1、圖3、圖5和圖7,所述遮蓋板11設置有滑槽15、位于滑槽15內(nèi)的滑孔16及沉頭孔,滑槽15自遮蓋板11遠離固定板10的一側凹設而成,滑槽15不貫穿遮蓋板11,即滑槽15為盲槽,滑孔16沿左右方向貫穿遮蓋板11,滑孔16自滑槽15的上端向下端延伸而成,沉頭孔同樣沿左右方向貫穿遮蓋板11,沉頭孔包括擴口部位于擴口部下方的縮口部,按扣120自擴口部突伸而出,當需要折疊提籃支架時,按壓按扣120,按扣120往里縮,移動板130連帶按扣120向下移動時,按扣120不會從縮口部突伸而出,也就不會擋止按壓板132的移動。
[0025]所述按壓板132包括本體部134、與本體部134連接的按壓部135及凸柱136,按壓部135、凸柱136分別位于本體部134的左右兩側,凸柱136貫穿遮蓋板11并裝設在移動板130上,凸柱136位于滑孔16內(nèi),當按壓板132連同移動板130上下滑動時,凸柱136即可在滑孔16內(nèi)上下移動;本體部134滑動連接在滑槽15中,利用滑槽15對按壓板132的上下滑動進行限位,防止按壓板132上下移動時發(fā)生歪斜;按壓部135突伸出遮蓋板11,遮蓋板11還設有擋板17,利用擋板17對按壓部135進行擋止以防止按壓板132過度滑動,當然,根據(jù)需要,亦可不設置擋板17,僅利用滑孔16對按壓板132的上下移動進行限位;通孔133貫穿按壓板132的本體部134,按扣120容設在通孔133內(nèi)。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移動板130包括第一滑板及連接在第一滑板下端的第二滑板,第一頁滑板與第二滑板可以通過螺釘?shù)冗B接在一起,移動板130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凸條137,凸條137位于第二滑板上,凸柱136裝設在第一滑板上,限位柱設置在第一滑板上,凸條137自移動板130—體凸設而成,固定板10、遮蓋板11均設有限位槽18,凸條137滑動連接在限位槽18中,利用凸條137與限位槽18的配合對移動板130的左右方向進行限位,防止移動板130在滑動時發(fā)生歪斜。固定板10還設有彼此間隔且平行設置的兩個擋條,移動板130位于兩個擋條之間,其中一個擋條用于阻擋移動板130的上端,另一個擋條用于阻擋移動板130的下端,利用兩個擋條對移動板130的滑動行程進行限位,避免移動板130過度滑動。
[0027]請參閱圖1、圖3、圖5和圖6,每一所述關節(jié)I還包括鎖扣組件19,鎖扣組件19用于將提籃鎖扣在嬰兒手推車的車架上,鎖扣組件19包括卡合板190、第三彈性件191及按壓塊192,卡合板190大致為平板狀,優(yōu)選地,卡合板190位于固定板10與移動板130之間,固定板1—體凸設有樞接柱,樞接柱貫穿卡合板190,卡合板190樞接在固定板1上,第三彈性件191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固定板10上及卡合板190的一端上,按壓塊192樞接在卡合板190的一端并突伸出固定板1及遮蓋板11,固定板10、遮蓋板11均設有卡口 110,卡合板190的另一端設有顯露在卡口 110中的凹口 193,卡合板的另一端還設置有導引斜面,卡合板190與固定板1的樞接處位于第三彈性件191與凹口 193之間,本實施例中,第三彈性件191為彈簧。
[0028]當需要將提籃安裝在嬰兒手推車的車架上時,將卡合板190的導引斜面抵接在車架上,向下按壓提籃,即可將車架擠入到卡口 110與凹口 193中,進而將提籃卡設在車架上。當需要拆掉提籃時,先按壓所述卡合板190,使得卡合板190轉動并從卡口 110處移開,然后將車架移出卡口 110即可,松開卡合板190后,卡合板190在第三彈性件191的彈性力作用下重新回到卡口 110中。
[0029]請參閱圖1、圖3和圖4,本發(fā)明的一種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包括彼此間隔且平行設置的兩個關節(jié)1、裝設在兩個關節(jié)I上的折疊架2,兩個關節(jié)I的形狀和結構相同,每一固定板10的左右兩端分別鉸接有兩個轉板14,伸縮組件12、移動組件13遠離固定板10的一端均突伸出遮蓋板11,移動組件13遠離固定板10的一端用于擋止伸縮組件12遠離固定板10的一端,當整個提籃支架處于伸開狀態(tài)時,利用移動組件13與伸縮組件12之間的擋止功能來限位,避免提籃支架因受到不經(jīng)意的碰撞或震動而折疊;兩個轉板14分別抵接在移動組件13的左右兩側,當移動組件13沿固定板10上下滑動后,移動組件13即不再抵接轉板14,折疊架2即可連帶轉板14轉動而自動折疊在一起,當折疊架2折疊完成后,第二彈性件131連帶移動組件13及伸縮組件12恢復原位。
[0030]所述折疊架2包括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提桿22、第一連桿23、第二連桿24、第一托板25及第二托板26,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的形狀相同,第一撐桿20大致呈U型,當然,第一撐桿20亦可為半環(huán)形或其它形狀,第一撐桿20的兩端分別裝設在兩個關節(jié)I 一端的轉板14上,第二撐桿21的兩端分別裝設在兩個關節(jié)I另一端的轉板14上;提桿22與第一撐桿20的形狀大致相同,提桿22、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均采用金屬材料制成,如鋁或鋁合金等,提桿22大致呈U型,當提籃支架伸開或折疊之后,使用者即可通過抓持提桿22攜帶整個提籃,提桿22的兩端鉸接在第一撐桿20上或第二撐桿21上;第一連桿23與第二連桿24的形狀形同,第一連桿23大致呈U型,第一連桿23、第二連桿24采用鐵條或鋼條制成,第一連桿23的一端樞接在第一撐桿20上,第二連桿24的一端樞接在第二撐桿21上;第一托板25、第二托板26的形狀相同,第一托板25、第二托板26大致為矩形平板,第一連桿23的另一端樞接在第一托板25的一端,第二連桿24的另一端樞接在第二托板26的一端,第一托板25的另一端與第二托板26的另一端彼此鉸接,第一托板25、第二托板26位于關節(jié)I的同一側,提桿22、第一托板25分別位于關節(jié)I的兩側,當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伸開后,第一托板25、第二托板26均位于關節(jié)I的下方,提桿22位于關節(jié)I的上方。
[0031]當需要折疊提籃支架時,按壓伸縮組件12,使得伸縮組件12往里縮,如此伸縮組件12就不會擋止移動組件13,然后向下壓移動組件13,移動組件13就向下移動,當移動組件13向下移動后就不再抵接轉板14,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即可連帶轉板14向下轉動,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向下轉動時,第一托板25與第二托板26彼此遠離的兩端也同時向下轉動并相互靠近直至貼設在一起,在此過程中,第一連桿23也同時轉動并貼設在第一撐桿20與第一托板25之間,第二連桿24轉動并貼設在第二撐桿21與第二托板26之間,然后再轉動提桿22將提桿22貼設在第一撐桿20上或第二撐桿21上,從而完成整個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的自動折疊。提籃支架折疊完成后,第二彈性件131連帶移動組件13并連同伸縮組件12恢復原位。當需要伸開提籃支架時,使用者拉動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到水平位置,提籃的折疊架2即可自動伸開。
[0032]請參閱圖1、圖2和圖4,所述折疊架2還包括第一套管27,提桿22經(jīng)第一套管27安裝在第一撐桿20上或第二撐桿21上,本實施例中,第一套管27的一端設置有穿孔270,穿孔270貫穿第一套管27,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轉板14均裝設在穿孔270中,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位于轉板14與第一套管27之間,實際安裝時,先將第一套管27套設在轉板14外圍,再將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套設在轉板14的外側,此時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位于轉板14與第一套管27之間,再將轉板14、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及第一套管27安裝在一起,從而大大增強關節(jié)I與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之間的連接強度,提桿22鉸接在第一套管27的另一端上。
[0033]所述折疊架2還包括第二套管28,第一套管27的另一端設有第一齒圈271,第一齒圈271自第一套管27另一端的一側一體凸設而成,第二套管28的一端套設在第一齒圈271的外側,第二套管28的一端還設有與第一齒圈271配合的第二齒圈,第一套管27的另一端與第二套管28的一端之間還裝設有第四彈性件272,第四彈性件27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第一套管27上及第二套管28上,第一齒圈271、第二齒圈均圍繞第四彈性件272設置,提桿22裝設在第二套管28的另一端上,本實施例中,第四彈性件272為彈簧。
[0034]實際使用時,根據(jù)具體需要,將提桿22相對第一撐桿20或第二撐桿21轉過預定大小的角度,而第四彈性件272拉住第一套管27與第二套管28,防止提桿22與第一撐桿20(第二撐桿21)彼此分離,此時第一齒圈271與第二齒圈卡合在一起,避免提桿22經(jīng)不經(jīng)意的碰撞或震動而改變角度。
[0035]所述折疊架2還包括第三套管29,第一套管27的另一端還設有第三齒圈273,第三齒圈273自第一套管27另一端的另一側一體凸設而成,即第一齒圈271、第三齒圈273分別位于第一套管27另一端的左右兩側,第三套管29的一端套設在第三齒圈273的外側,第三套管29的一端還設置有與第三齒圈273配合的第四齒圈290,第四彈性件272貫穿第一套管27,第四彈性件27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第二套管28上及第三套管29上,第三套管29的另一端還裝設有撐條291,實際使用時,撐條291用于撐起安裝在提籃上的遮陽布,當然,根據(jù)實際需要,還可以在提桿22上也安裝撐條291,確保提籃上的遮陽布可以得到充分的支撐。
[0036]以上內(nèi)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nèi)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關節(ji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裝設于固定板的伸縮組件、滑動連接于固定板的移動組件、鉸接于固定板的轉板,移動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用于擋止伸縮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轉板抵接于移動組件。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jié),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組件包括按扣及第一彈性件,第一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按扣及移動組件,移動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用于擋止按扣。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ji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組件包括移動板、第二彈性件及按壓板,移動板滑動連接于固定板,第二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接于移動板及固定板,按壓板裝設于移動板,按壓板用于擋止伸縮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關節(ji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板設有凸條,固定板設有限位槽,凸條滑動連接于限位槽內(nèi),固定板還設有間隔設置的兩個擋條,移動板位于兩個擋條之間。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jié),其特征在于:所述關節(jié)還包括鎖扣組件,鎖扣組件包括卡合板、第三彈性件及按壓塊,卡合板樞接于固定板,第三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固定板及卡合板的一端,按壓塊樞接于卡合板的一端并突伸出固定板,固定板設有卡口,卡合板的另一端設有顯露于卡口的凹口,卡合板與固定板的樞接處位于第三彈性件與凹口之間。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jié),其特征在于:所述關節(jié)還包括裝設于固定板的遮蓋板,伸縮組件、移動組件及轉板均位于固定板與遮蓋板之間,伸縮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移動組件遠離固定板的一端均突伸出遮蓋板。7.—種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包括折疊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關節(jié),折疊架裝設于轉板。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架包括第一撐桿、第二撐桿、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托板及第二托板,第一撐桿裝設于轉板,第二撐桿裝設于固定板,第一連桿的一端樞接于第一撐桿,第一連桿的另一端樞接于第一托板的一端,第二連桿的一端樞接于第二撐桿,第二連桿的另一端樞接于第二托板的一端,第一托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托板的另一端彼此鉸接。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架還包括提桿、第一套管及第二套管,第一撐桿裝設于轉板與第一套管的一端之間,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設有第一齒圈,第二套管的一端套設于第一齒圈并設有與第一齒圈配合的第二齒圈,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與第二套管的一端之間還裝設有第四彈性件,第一齒圈、第二齒圈均圍繞第四彈性件設置,提桿裝設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帶有關節(jié)的可折疊提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架還包括第三套管,第一套管的另一端還設有第三齒圈,第一齒圈、第三齒圈分別位于第一套管另一端的兩側,第三套管的一端套設于第三齒圈并設有與第三齒圈配合的第四齒圈,第四彈性件貫穿第一套管,第四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于第二套管及第三套管,第三套管的另一端還裝設有撐條。
【文檔編號】A47D13/02GK105996587SQ20161054456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2日
【發(fā)明人】楊鵬耀, 黃穎惠
【申請人】東莞恒耀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樂悅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