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樁的基坑支護構造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粧的護壁構造。
【背景技術】
[0002]旋噴粧施工技術是興起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高壓噴射注漿法,八、九十年代在全國得到全面發(fā)展和應用。填石層較厚的填海區(qū),最厚達可達15m。在此種施工場地地質(zhì)條件較差的情況下,旋噴粧施工過程中,特別是在引孔機對填石層和自然層進行引孔后,較厚的填石層非常容易塌陷,尤其影響粧身水泥施工和后續(xù)施工。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粧的基坑支護構造,要解決旋噴粧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較厚的填石層容易塌陷的技術問題。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粧的基坑支護構造,包括周圍土層、土層內(nèi)開挖的粧孔和粧身水泥,所述周圍土層包括上部的易坍塌層和下部的自然層,粧孔的深度貫通整個周圍土層并分為易坍塌孔段和自然孔段,易坍塌孔段的孔壁上埋設固定有與易坍塌孔段等高、與易坍塌孔段的直徑相適應的粧孔護管,所述粧孔護管為PVC管,所述粧身水泥填滿粧孔護管和自然孔段之內(nèi)。
[0006]所述PVC管的直徑寬度為10mm?800mm。
[0007]所述易坍塌層為淤泥質(zhì)土層、粘性土層、粉土層、沙土層、人工填土層或碎石土層。
[0008]所述易坍塌層和自然層的深度比為0.2?0.35。
[0009]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在引孔完成后的易坍塌孔段內(nèi)設置與此段深度相同的粧孔護管,達到防止引孔塌陷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便于現(xiàn)場施工,結構簡單,可很方便的就達到保護易坍塌孔段強度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對處理淤泥、淤泥質(zhì)土、粘性土、粉土、沙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有良好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施工步驟四完成示意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施工步驟五完成不意圖。
[0016]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施工步驟七完成不意圖。
[0017]附圖標記:I一周圍土層、1.1 一易坍塌層、1.2—自然層、2 —粧孔、2.1—易坍塌孔段、2.2—自然孔段、3—粧身水泥、4 一粧孔護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參見圖1-2所示,一種粧的基坑支護構造,包括周圍土層1、土層內(nèi)開挖的粧孔2和粧身水泥3,所述周圍土層I包括上部的易坍塌層1.1和下部的自然層1.2,粧孔的深度貫通整個周圍土層并分為易坍塌孔段2.1和自然孔段2.2,所述易坍塌層1.1和自然層1.2的深度比為0.2?0.35。易坍塌孔段2.1的孔壁上埋設固定有與易坍塌孔段等高、與易坍塌孔段的直徑相適應的粧孔護管4,所述粧身水泥3填滿粧孔護管4和自然孔段2.2之內(nèi)。所述粧孔護管4為PVC管或鋼管。本實施例為PVC管。所述粧孔護管4的直徑寬度為10mm?800mm,壁厚為1.5mmο
[0019]所述易坍塌層1.1為淤泥質(zhì)土層、粘性土層、粉土層、沙土層、人工填土層或碎石土層。本實施例為碎石土層。
[0020]本實用新型的施工過程如下:
[0021]參見圖3-5所示,
[0022]本實施例中采用高壓旋噴粧。
[0023]步驟一,高壓旋噴由于高壓空氣和高壓水切割、置換,將會產(chǎn)生大量的水泥土漿,應就地設置泥漿沉淀地。
[0024]步驟二,布置好高壓栗,泥漿栗攪拌機,制漿材料堆場和水、電、輸漿管路等,并進行機具設備的檢修和調(diào)試。
[0025]步驟三,布孔放樣根據(jù)設計圖紙和說明書,采用引孔機進行孔位放樣。
[0026]步驟四,鉆孔將鉆機就位。鉆頭準確定位居中,鉆孔位置與設計位置偏差小于10cm。鉆架矯正擺平,鉆桿垂直,傾斜度小于等于1.5%,開始鉆孔,鉆孔過程中要經(jīng)常注意鉆桿偏斜情況,及時矯正。
[0027]步驟五,PVC管施工。根據(jù)設計粧孔直徑及易坍塌段粧孔深度,確定粧孔護管的尺寸和規(guī)格,在引孔完成后,將粧孔護管插入粧孔中,防止易坍塌層塌陷。
[0028]步驟六,制備漿液。利用攪拌機制備粧身的水泥漿液,隨時拌制隨時噴注。
[0029]步驟七,插管噴漿。旋噴機具就位,校正機架水平度和噴主管的垂直度,灌注管插入高噴孔前采用中等壓力試噴,以檢查噴射和灌漿系統(tǒng)是否暢通,然后用卷揚機將灌注管插入鉆孔設計深度,開始噴射灌漿作業(yè),按成粧實驗確定提升速度,和旋轉速度,邊提升噴灌管邊旋轉,待噴管達到設計長度范圍內(nèi)停止噴漿,將灌注管提出孔口,在鉆孔內(nèi)進行靜壓灌漿,防止固結體形成凹形。
[0030]步驟八,移動機架和沖洗管路。灌注完畢,移動機架,沖洗管路器具,開始下一個孔的施工。
【主權項】
1.一種粧的基坑支護構造,包括周圍土層(1)、土層內(nèi)開挖的粧孔(2)和粧身水泥(3),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圍土層(I)包括上部的易坍塌層(1.1)和下部的自然層(1.2),粧孔的深度貫通整個周圍土層并分為易坍塌孔段(2.1)和自然孔段(2.2),易坍塌孔段(2.1)的孔壁上埋設固定有與易坍塌孔段等高、與易坍塌孔段的直徑相適應的粧孔護管(4),所述粧孔護管(4)為PVC管,所述粧身水泥(3)填滿粧孔護管(4)和自然孔段(2.2)之內(nèi)。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粧的基坑支護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的直徑寬度為10mm?800mmo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粧的基坑支護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坍塌層(1.1)為淤泥質(zhì)土層、粘性土層、粉土層、沙土層、人工填土層或碎石土層。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粧的基坑支護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坍塌層(1.1)和自然層(1.2)的深度比為0.2?0.35。
【專利摘要】一種樁的基坑支護構造,包括周圍土層、土層內(nèi)開挖的樁孔和樁身水泥,周圍土層包括上部的易坍塌層和下部的自然層,樁孔的深度貫通整個周圍土層并分為易坍塌孔段和自然孔段,易坍塌孔段的孔壁上埋設固定有與易坍塌孔段等高、與易坍塌孔段的直徑相適應的樁孔護管,樁孔護管為PVC管,樁身水泥填滿樁孔護管和自然孔段之內(nèi)。樁孔護管為PVC管。易坍塌層和自然層的深度比為0.2~0.35。易坍塌層為淤泥質(zhì)土層、粘性土層、粉土層、沙土層、人工填土層或碎石土層。本實用新型便于現(xiàn)場施工,結構簡單,可很方便的就達到保護易坍塌孔段強度的作用。
【IPC分類】E02D5/46, E02D5/38
【公開號】CN205314093
【申請?zhí)枴緾N201620024671
【發(fā)明人】熊士斌, 胡軍勇, 趙曉衛(wèi), 張淼, 彭丁星, 張滿江紅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