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領域,尤其是一種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
【背景技術】
[0002] 盾構始發(fā)井位于機場二高速東側綠化地內(nèi),西側接收井位于東壩中路東側(東五 環(huán)市場),管線全長3444m。東側接收井位于壩河與金榆路之間的綠化地內(nèi),管線全長2749。 4m。其間設置15座檢查室。盾構區(qū)間隧洞多為直線,最小曲線半徑為300m。
[0003] 熱力盾構始發(fā)井凈空長67. 5m,深13m,標準段寬6. 7m,兩端為擴大段寬10. 3m。隧 道采用盾構法施工,投入2臺加泥式土壓平衡盾構機。隧道采用單圓斷面型式,錯縫拼裝預 制鋼筋混凝土管片襯砌。
[0004] 本次施工東、西兩線距離分別都有三公里左右,針對如此長距離隧道,井下水平運 輸渣土和管片等材料的時間極大的影響施工進度。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在隧道中段加設道岔及車場,使用三套機車編組,實現(xiàn) 空車、重車在車場內(nèi)蹉車,使運輸時間大為減少的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
[0006]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包 括普通軌道、車場和道岔,所述車場設于普通軌道的中段,該車場內(nèi)設有兩條并列的換車軌 道,換車軌道的高度比普通軌道的高度高;所述道岔共有兩個,分別設于車場的前后兩端, 道岔與換車軌道連接;所述普通軌道與道岔的連接處設有平滑緩坡。
[0007]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該道岔為對稱道岔,全長15m,鋼板最寬處 3. 4m,曲軌曲線半徑為500m。
[0008]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平滑緩坡約20m,坡度為16%〇。
[0009]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普通軌道、道岔和車場均設于隧道內(nèi)部。
[0010]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在隧道 中段加設道岔及車場,使用三套機車編組,實現(xiàn)空車、重車在車場內(nèi)蹉車,使運輸時間大為 減少,解決了長距離運輸降效問題,提高了施工效率,值得大力推廣。
【附圖說明】
[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2] 圖2為車場與道岔的連接示意圖;
[0013] 圖3為車場的結構示意圖;
[0014] 圖4為普通軌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 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包括普通軌道1、 車場2和道岔3,所述車場2設于普通軌道1的中段,該車場2內(nèi)設有兩條并列的換車軌道 201,換車軌道201的高度比普通軌道1的高度高,從而使得換車軌道201更加接近隧道21 的軸心位置,允許兩輛機車通過,在車場2進行上下列車的交錯,從而可以施工速度;所述 道岔3共有兩個,分別設于車場2的前后兩端,道岔3與換車軌道201連接,該道岔3為對 稱道岔,全長15m,鋼板最寬處3. 4m,曲軌曲線半徑為500m,考慮到25t機車行進速度和對 稱道岔的鋼軌彎度,則統(tǒng)一配備38kg鋼軌的對稱道岔;對稱道岔(equilateralturnout) 由主線向兩側分為兩條線路,道岔3個部件均按轍叉角平分線對稱排列,兩條連接線路的 曲線半徑相同,無直向或側向之分,因此兩側線運行條件相同;這種道岔3具有增大導曲線 半徑的和縮短站場長度的優(yōu)點,在隧道21中,由于盾構機臺車限制,電瓶車進入盾構機只 能從臺車中間通過,所以鋼軌一般是沿著隧道21中心線鋪設,采用對稱道岔便于隧道21內(nèi) 車場2連接兩側鋼軌,免去不必要的曲線;所述普通軌道1與道岔3的連接處設有平滑緩坡 101,該平滑緩坡101約20m緩坡(3根鋼軌長度,24kg鋼軌6m/根,38kg鋼軌6. 25m/根), 坡度為16%。。電瓶車牽引力遠大于緩坡所需牽引力,可保證單列編組滿載順利通過,坡度參 數(shù)按以下公式:坡度=(高程差/水平距離)xl〇〇%;所述普通軌道1、道岔3和車場2均設 于隧道21內(nèi)部。
[0017] 在隧道內(nèi)增設道岔及停車場后,我們采用3列電瓶車編組進行洞內(nèi)水平運輸。掘 進中一列編組,停車場等候一列編組,始發(fā)井口一列編組。
[0018] 循環(huán)順序:
[0019]
【主權項】
1. 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包括普通軌道(I)、車場(2)和道岔(3),其特征在于,所 述車場(2)設于普通軌道(1)的中段,該車場(2)內(nèi)設有兩條并列的換車軌道(201),換車 軌道(201)的高度比普通軌道(1)的高度高;所述道岔(3)共有兩個,分別設于車場(2)的 前后兩端,道岔(3)與換車軌道(201)連接;所述普通軌道(1)與道岔(3)的連接處設有平 滑緩坡(101)。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該道岔(3)為對 稱道岔,全長15m,鋼板最寬處3. 4m,曲軌曲線半徑為500m。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緩坡(101) 約20m,坡度為16%〇。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軌道(1)、 道岔⑶和車場⑵均設于隧道(21)內(nèi)部。
【專利摘要】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包括普通軌道、車場和道岔,所述車場設于普通軌道的中段,該車場內(nèi)設有兩條并列的換車軌道,換車軌道的高度比普通軌道的高度高;所述道岔共有兩個,分別設于車場的前后兩端,道岔與換車軌道連接;所述普通軌道與道岔的連接處設有平滑緩坡;所述普通軌道、道岔和車場均設于隧道內(nèi)部;該隧道內(nèi)三列水平運輸軌道在隧道中段加設道岔及車場,使用三套機車編組,實現(xiàn)空車、重車在車場內(nèi)蹉車,使運輸時間大為減少,解決了長距離運輸降效問題,提高了施工效率,值得大力推廣。
【IPC分類】E01B23-00
【公開號】CN204608519
【申請?zhí)枴緾N201520300918
【發(fā)明人】孟慶龍, 高家瑞, 朱玉明, 胡嵩, 劉樂天, 曹躍, 李平平, 朱秀坤, 姜娜, 冷維超, 李顯鋒, 吳傳鋒, 呂春燕, 呂鵬, 張秋芳, 劉小剛, 劉明華, 李晉才
【申請人】北京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