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包括反應池、用于密封反應池頂端開口的蓋子、一個給反應池加液的反應池加液單元、一個給反應池通氧氣的加壓單元;反應池的底部出口通過一帶有閥門的管路連接廢液池。所述反應池內設有電動攪拌器,攪拌器的驅動軸通過反應池的頂部連接外置電機,并由電機驅動其轉動。本實用新型可實現(xiàn)氧脫木素過程中的廢液置換,無需卸鍋,使高卡伯值制漿聯(lián)合深度氧脫木素工藝過程更加完善,從而進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以減少生產(chǎn)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漿工藝中未漂漿氧脫木素的反應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木材原料中含有高于70%的綜纖維素含量,然而現(xiàn)行堿法制漿過程的得率僅為50%左右,可見堿法制漿工藝過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了提升紙漿得率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及降低生產(chǎn)成本,高卡伯值堿法制漿聯(lián)合深度氧脫木素技術已成為研究的熱門,因為深度氧脫木素工藝不僅可有效減少高溫蒸煮引起的紙漿得率和強度的損失,而且有利于減少過度蒸煮造成的難降解縮合木素的形成、有毒廢氣的生成以及能耗。然而由于一段氧漂的脫木素率不能超過50% (否則紙漿黏度將有大幅下降),因此氧脫木素技術應用于高卡伯值未漂漿時,普遍需要兩段氧漂。而限制高卡伯值未漂漿發(fā)展一段氧漂的因素即是高卡伯值紙漿的殘余木素較多,在進行氧脫木素時,氧氣與殘余木素反應后生成大量溶解于廢液中的溶解木素,而氧氣與活性氧群會優(yōu)先與溶解木素反應,從而降低了氧脫木素的效率。若開發(fā)一種在氧脫木素過程中可置換廢液的裝置,將對高卡伯值制漿聯(lián)合氧脫木素這種新工藝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完善高卡伯值紙漿進行深度氧脫木素工藝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用于實現(xiàn)氧脫木素過程中進行廢液置換,無需卸鍋,使高卡伯值制漿聯(lián)合深度氧脫木素工藝過程更加完善,從而進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以減少生產(chǎn)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
[0005]—種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包括反應池1、用于密封反應池頂端開口的蓋子2、一個給反應池I加液的反應池加液單元3、一個給反應池I通氧氣的加壓單元10;反應池I的底部出口通過一帶有閥門16的管路連接廢液池8 ο所述反應池I內設有攪拌器7,攪拌器7的驅動軸通過反應池I的頂部連接外置電機6,并由電機6驅動其轉動。該反應池I的上部還設有氧氣通入管路15和排氣管路14、以及檢測反應池內壓力的裝置11;所述氧氣通入管路15連接加壓單元10。
[0006]反應池加液單元3通過婦動計量栗4將其內液體加入反應池I內,在婦動計量栗4的出口管路上設置有流量閥5。
[0007]反應池I的底部出口設有水系過濾膜12,防止反應池I內的纖維流失。
[0008]水系過濾膜12由抗堿性材料制成,水系過濾膜12的孔徑為0.22微米。
[0009]所述反應池I的底部設有加熱單元13,該加熱單元13通過操作平臺9進行控制加熱單元13的升溫速率和保溫溫度。
[0010]所述攪拌器7的攪拌葉為一層或者兩層。
[0011]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木材和非木材各種植物纖維原料紙漿的氧脫木素。本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裝置結構簡單,可實現(xiàn)氧脫木素廢液置換,無需卸鍋,節(jié)約了反應時間,并且保留了反應池內的熱量,無需二次加熱,從而特別適用于高木素含量紙漿進行氧脫木素。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具體詳細描述。
[0014]實施例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包括反應池
1、用于密封反應池頂端開口的蓋子2、一個給反應池I加液的反應池加液單元3、一個給反應池I通氧氣的加壓單元10;反應池I的底部出口通過一帶有閥門16的管路連接廢液池8。所述反應池I內設有攪拌器7,攪拌器7的驅動軸通過反應池I的頂部連接外置電機6,并由電機6驅動其轉動。該反應池I的上部還設有氧氣通入管路15和排氣管路14、以及檢測反應池內壓力的裝置11;所述氧氣通入管路15連接加壓單元10。
[0016]反應池加液單元3通過婦動計量栗4將其內液體加入反應池I內,在婦動計量栗4的出口管路上設置有流量閥5。反應池加液單元3內裝有氫氧化鈉-水溶液及硫酸鎂保護劑。
[0017]反應池I的底部出口設有水系過濾膜12,防止反應池I內的纖維流失。
[0018]水系過濾膜12由抗堿性材料制成,水系過濾膜12的孔徑為0.22微米。
[0019]所述反應池I的底部設有加熱單元13,該加熱單元13通過操作平臺9進行控制加熱單元13的升溫速率和保溫溫度。
[0020]所述攪拌器7的攪拌葉為一層或者兩層,使攪拌更加均勻。
[0021]控制反應池加液單元3以及婦動計量栗4有序添加一定體積的相應液體,并控制反應池的攪拌器7、加壓單元10、加熱單元13的啟動和關閉等;控制反應池I的反應時間;控制反應池與廢液池8之間的閥門16的開度,即可實現(xiàn)氧脫木素反應的廢液轉換。
[0022]如上所述,便可較好地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
[002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池(I)、用于密封反應池頂端開口的蓋子(2)、一個給反應池(I)加液的反應池加液單元(3)、一個給反應池(I)通氧氣的加壓單元(10);反應池(I)的底部出口通過一帶有閥門(16)的管路連接廢液池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I)內設有攪拌器(7),攪拌器(7)的驅動軸通過反應池(I)的頂部連接外置電機(6),并由電機(6)驅動其轉動。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I)的上部還設有氧氣通入管路(15)和排氣管路(14)、以及檢測反應池(I)內壓力的裝置(II);所述氧氣通入管路(15)連接加壓單元(10)。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加液單元(3)通過婦動計量栗(4)將其內液體加入反應池(I)內,在婦動計量栗(4)的出口管路上設置有流量閥(5)。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I)的底部出口設有水系過濾膜(12),防止反應池(I)內的纖維流失。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過濾膜(12)由抗堿性材料制成,水系過濾膜(12)的孔徑為0.22微米。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I)的底部設有加熱單元(13),該加熱單元(13)通過操作平臺(9)進行控制加熱單元(13)的升溫速率和保溫溫度。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可進行廢液置換的氧脫木素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7)的攪拌葉為一層或者兩層。
【文檔編號】D21C9/147GK205420897SQ201520817072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0日
【發(fā)明人】李靜, 柴欣生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