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0002]本汽車用連接器為汽車電子點火線圈組件的一個配件(見圖la、圖1b和圖1c),屬于重要的零部件。本汽車用連接器的一端與對象件焊接接通,并灌入樹脂填充封裝,另一端裸露在外,方便其與母接插件的對插連接。該汽車用連接器的焊接端的局部表面采用鍍回流錫工藝,與母接插件對插的連接端采用局部表面鍍金工藝,焊接和接插方便可靠,同時確保接觸導通效果。由于該產品的結構復雜,尺寸精度要求較高,使得產品沖制工藝實現困難,成型相關尺寸不穩(wěn)定。這樣,就存在生產供貨困難,費時費力,質量風險大和成本高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它能保證產品沖壓成型和尺寸精度,實現產品的正常穩(wěn)定生產,降低質量風險和成本。
[0004]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上模座、上墊板和卸料板;所述下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下模座、下墊板和下模板,所述成型沖壓模具還包括一對內支撐滑塊、一對外側推滑塊、一對上模板插刀、一卸料板插刀和一對復位彈簧;其中,
[0005]—對所述內支撐滑塊對應地放置在兩個內底座上并與內底座一起置于所述下模板的空腔中,且可沿工件的送進方向前后移動,該一對內支撐滑塊的內側面的上部分別設置成向上端面傾斜的斜面,該一對內支撐滑塊的外側面的上部設置成與工件的內側成型面適配的成型工作面;
[0006]一對所述外側推滑塊--對應地放置在兩個外底座上后再--對應地位于一對所述內支撐滑塊的外側,并可沿工件的送進方向前后移動;該一對外側推滑塊的外側面的上部分別設置成向上端面傾斜的斜面,該一對外側推滑塊的內側面的上部設置成與工件的外側成型面適配的成型工作面;
[0007]一對所述上模板插刀與一對外側推滑塊一一對應地垂直連接在所述上墊板的下端面上,該一對上模板插刀的下端面為與所述外側推滑塊的外側面上的斜面適配的斜面;
[0008]所述卸料板插刀垂直連接在所述卸料墊板的下端面上,該卸料板插刀的下端面為與一對所述內支撐滑塊上的斜面適配的V形面;
[0009]一對所述復位彈簧一一對應地設置在一對外側推滑塊的內側面的下部嵌槽與一對內支撐滑塊的外側面的下部嵌槽之間。
[0010]上述的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其中,一對所述內支撐滑塊和兩個內底座之間還設置一隔板,所述卸料板插刀的下端面的中部設置一與所述隔板對應的隔槽。
[0011]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的技術方案,采用在上模中設置一對上模板插刀和一卸料板插刀,在下模中設置一對內支撐滑塊和一對外側推滑塊,有效地保證了產品的沖壓成型和尺寸精度,實現了產品的正常穩(wěn)定生產,降低了質量風險和成本。
【附圖說明】
[0012]圖1a為汽車用連接器的沖壓件的主視圖;
[0013]圖1b為圖1a的側視圖;
[0014]圖1c為圖1b的俯視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在開模時的狀態(tài)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在合模時的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0018]請參閱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一對內支撐滑塊6、一對外側推滑塊7、一對上模板插刀3、一卸料板插刀4和一對復位彈簧10,其中:
[0019]上模I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與沖床連接的上連板11及依次連接在上連板11的下端面的上模座12、上墊板13、上模板14、卸料墊板15和卸料板16 ;
[0020]下模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下模座21、下墊板22和下模板23 ;
[0021]—對內支撐滑塊6 對應地放置在兩個內底座9上并與內底座9 一起置于下模板23的空腔中,且可沿工件5的送進方向前后移動,一對內支撐滑塊6和兩個內底座9之間還設置一隔板60,該一對內支撐滑塊6的內側面的上部分別設置成向上端面傾斜的斜面,該一對內支撐滑塊6的外側面的上部設置成與工件5的內側成型面適配的成型工作面;
[0022]一對外側推滑塊7--對應地放置在兩個外底座8上后再--對應地位于一對內支撐滑塊6的外側,并可沿工件5的送進方向前后移動;該一對外側推滑塊7的外側面的上部分別設置成向上端面傾斜的斜面,該一對外側推滑塊7的內側面的上部設置成與工件5的外側成型面適配的成型工作面;
[0023]—對上模板插刀3與一對外側推滑塊7--對應地垂直連接在上墊板13的下端面上并依次穿過上模板14、卸料墊板15和卸料板16,該一對上模板插刀3的下端面為與外側推滑塊7的外側面上的斜面適配的斜面;
[0024]卸料板插刀4垂直連接在卸料墊板15的下端面上并穿過卸料板16,該卸料板插刀4的下端面為與一對內支撐滑塊6上的斜面適配的V形面,該卸料板插刀4的下端面的中部設置一與隔板60對應的隔槽40,該隔槽40與隔板60配合后還可為卸料板插刀4的下移作導向;
[0025]一對復位彈簧10——對應地設置在一對外側推滑塊7的內側面的下部嵌槽與一對內支撐滑塊6的外側面的下部嵌槽之間。
[002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的工作原理是:
[0027]合模時,上模I在沖床力的作用下沿垂直方向向下運動,卸料板16首先壓住工件5,卸料板插刀4繼續(xù)向下運動,卸料板插刀4的下端面先通過與內支撐滑塊6上的斜面滑動接觸,使內支撐滑塊6水平地向外側移動,即向工件5的兩邊成型位移動,支撐固定工件5成型部位。上模I繼續(xù)下行,上模板插刀3的下端面通過與外側推滑塊7的上的斜面滑動接觸,使外側推滑塊7水平地向內側移動,即向工件5的兩邊成型位移動,進而使內支撐滑塊和外側推滑塊的成型工作面相對推擠工件5的待成型部位,施加作用力完成對工件5的成型加工。
[0028]開模時,上模I在沖床力的作用下沿垂直方向向上運動,使上模板插刀3先隨上模I沿垂直方向向上運動,在上模板插刀3向上運動的同時,兩外側推滑塊7在復位彈簧10的彈力作用下水平地向外側移動而脫離成型的工件5,實現復位。上模I繼續(xù)上行,卸料板16和卸料墊板15開始隨上模I向上運動,卸料板插刀4向上脫離內支撐滑塊6,內支撐滑塊6在復位彈簧10的彈力作用下內移脫離成型的工件5,同時成型的工件5在下模頂料銷(圖中未示)的作用下隨卸料板16 —起向上運動,運動一定距離后,成型的工件5停止運動,上模I繼續(xù)運動到沖床的死點后停止運動,完成開模過程。工件5初始脫模時存在微量的強脫,但不影響正常脫料動作。
[0029]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有效地保證了本產品的沖壓成型和尺寸精度,實現了產品的正常穩(wěn)定生產,降低了質量風險和成本。
[0030]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上模座、上墊板和卸料板;所述下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下模座、下墊板和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沖壓模具還包括一對內支撐滑塊、一對外側推滑塊、一對上模板插刀、一卸料板插刀和一對復位彈簧; 一對所述內支撐滑塊一一對應地放置在兩個內底座上并與內底座一起置于所述下模板的空腔中,且可沿工件的送進方向前后移動,該一對內支撐滑塊的內側面的上部分別設置成向上端面傾斜的斜面,該一對內支撐滑塊的外側面的上部設置成與工件的內側成型面適配的成型工作面; 一對所述外側推滑塊一一對應地放置在兩個外底座上后再一一對應地位于一對所述內支撐滑塊的外側,并可沿工件的送進方向前后移動;該一對外側推滑塊的外側面的上部分別設置成向上端面傾斜的斜面,該一對外側推滑塊的內側面的上部設置成與工件的外側成型面適配的成型工作面; 一對所述上模板插刀與一對外側推滑塊一一對應地垂直連接在所述上墊板的下端面上,該一對上模板插刀的下端面為與所述外側推滑塊的外側面上的斜面適配的斜面; 所述卸料板插刀垂直連接在所述卸料墊板的下端面上,該卸料板插刀的下端面為與一對所述內支撐滑塊上的斜面適配的V形面; 一對所述復位彈簧一一對應地設置在一對外側推滑塊的內側面的下部嵌槽與一對內支撐滑塊的外側面的下部嵌槽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一對所述內支撐滑塊和兩個內底座之間還設置一隔板,所述卸料板插刀的下端面的中部設置一與所述隔板對應的隔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用連接器的成型沖壓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一對內支撐滑塊、一對外側推滑塊、一對上模板插刀、一卸料板插刀和一對復位彈簧。一對內支撐滑塊置于下模板的空腔中,該一對內支撐滑塊的內側面的上部分別設置成向上端面傾斜的斜面;一對外側推滑塊位于一對內支撐滑塊的外側,該一對外側推滑塊的外側面的上部分別設置成向上端面傾斜的斜面;一對上模板插刀垂直連接在上墊板的下端面上,該一對上模板插刀的下端面為與外側推滑塊的外側面上的斜面適配的斜面;卸料板插刀垂直連接在卸料墊板的下端面上,該卸料板插刀的下端面為與一對內支撐滑塊上的斜面適配的V形面。本實用新型成型的沖壓模具能保證產品沖壓成型和尺寸精度。
【IPC分類】B21D37-10
【公開號】CN204429989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66761
【發(fā)明人】樸明鶴, 楊勇
【申請人】昆山日佳力電子有限公司, 金成社工業(y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