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冷軋輥感應淬火冷卻水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鍛鋼冷軋輥感應淬火時的冷卻技術,尤其是一種可提高鍛鋼冷軋輥淬火過程中的冷卻能力、增加淬硬層深度和硬度均勻性的渦旋冷卻水井。
背景技術:
隨著冷軋機性能要求的提高,冷軋輥的有關技術指標要求也越來越高,淬硬層深度及硬度均勻性是其中兩項重要指標。淬硬層深度與材質(zhì)本身的淬透性及加熱方法有關,同時與冷卻方法也有非常重要的關系,可以通過各種加熱方法達到合適的加熱深度,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冷卻技術,難以實現(xiàn)充分的足夠深度的淬火轉(zhuǎn)變,得到理想的淬硬層深度和硬度過度,所以冷卻方法對淬硬層影響很大。硬度均勻性與成分均勻性和加熱均勻性有關,與冷卻也有很大關系,在冷卻過程中的初期,由于軋輥溫度很高,周圍的冷卻水被迅速汽化并形成一層蒸汽泡,附著在軋輥表面,使軋輥該處表面與周圍冷卻水隔開,從而影響到冷卻效果,導致該處冷卻不足,硬度偏低,硬度均勻性下降。所以冷卻方法對硬度均勻性的影響很大。目前的冷卻方式主要就是經(jīng)過噴水器噴冷后,在井中靜止的水冷卻,連續(xù)生產(chǎn)幾只以后,隨著井中水溫升高,影響了冷卻效果,從而影響了淬硬層深度。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增加冷軋輥淬硬層深度和提高其硬度均勻性的冷卻水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冷軋輥感應淬火冷卻水井,其關鍵技術在于其是在水井的四周內(nèi)壁上安裝有可使水流的運動方向與冷軋輥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螺旋葉片,在所述水井的底部安裝有用于促進水循環(huán)流動的水泵。所述螺旋葉片為傾斜設置的隔板。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chǎn)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在冷卻水井的四周內(nèi)壁上安裝一定角度的螺旋葉片,即傾斜隔板,并通過水井底部的水泵抽水,使水井上部的水向下運動,在冷卻水下移過程中,水池四周的傾斜隔板對向下移動的水流產(chǎn)生類似旋轉(zhuǎn)扇葉的攪拌作用,促使其出現(xiàn)與軋輥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渦旋運動,增加水流與軋輥表面的相對運動速度,產(chǎn)生更大的沖刷力,從而抑制冷卻過程中的汽泡的產(chǎn)生,加速汽泡的破裂,提高冷卻能力。達到增加淬硬層深度和提高硬度均勻性的目的。在同樣加熱條件下,采用本渦旋冷卻水井可以增加淬硬層深度2— 5 mm,硬度均勻性達到< 2HSD。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水流的流向示意圖;[0012]其中,I、冷軋輥;2、水井;3、螺旋葉片;4、水泵;5、水流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附圖I和附圖2,本實用新型是在水井2的四周內(nèi)壁上安裝有可使水流的運動方向與冷軋輥I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螺旋葉片3,在所述水井2的底部安裝有用于促進水循環(huán)流動的水泵4。所述螺旋葉片3采用傾斜設置的隔板。下面通過實施例來說明采用本實用新型后所產(chǎn)生的有益效果實施例I :為A廠生產(chǎn)的冷軋輥,材質(zhì)9Cr2Mo,輥身直徑0 380mm,要求輥身硬度要求90HSD 96HSD,淬硬層彡13mm,硬度均勻性彡3HSD。采用本冷卻水井技術前,冷軋輥的解剖結果淬硬層為12mm,硬度均勻性為4HSD ;在同樣加熱條件下,采用本冷卻水井進行冷卻后后,淬硬層達到15mm,硬度均勻性為2HSD,效果明顯。實施例2:為B廠生產(chǎn)的冷軋工作輥,材質(zhì)MC3,輥身直徑0 460mm,要求輥身硬度要求92HSD 95HSD,淬硬層彡20mm,硬度均勻性彡3HSD。采用本冷水井技術前,解剖結果淬硬層為17mm,硬度均勻性為3HSD ;在同樣加熱條件下,采用渦本冷卻水井的渦旋冷卻技術后,淬硬層達到21mm,硬度均勻性2HSD,效果明顯。實施例3 為C廠生產(chǎn)的冷軋工作輥,材質(zhì)MC5,輥身直徑0 600mm,要求輥身硬度要求92HSD 96HSD,淬硬層彡30mm,硬度均勻性彡3HSD。采用本冷卻水井的冷卻技術前,解剖結果淬硬層為27mm,硬度均勻性為3HSD ;在同樣加熱條件下,采用本冷卻水井的渦旋冷卻技術后,淬硬層達到31mm,硬度均勻性2HSD,效果明顯。我們經(jīng)過大量的試驗證明采用本冷卻水井進行渦旋冷卻后,冷軋工作輥的淬硬層和硬度均勻性均明顯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冷軋輥感應淬火冷卻水井,其特征在于其是在水井(2)的四周內(nèi)壁上安裝有可使水流的運動方向與冷軋輥(I)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螺旋葉片(3),在所述水井(2)的底部安裝有用于促進水循環(huán)流動的水泵(4 )。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軋輥感應淬火冷卻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葉片(3)為傾斜設置的隔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冷軋輥感應淬火冷卻水井,其是在水井的四周內(nèi)壁上安裝有可使水流的運動方向與冷軋輥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螺旋葉片,在所述水井的底部安裝有用于促進水循環(huán)流動的水泵。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加裝螺旋葉片后,通過水井底部的水泵抽水,使水井上部的水向下運動,在冷卻水下移過程中,水池四周的傾斜隔板對向下移動的水流產(chǎn)生類似旋轉(zhuǎn)扇葉的攪拌作用,促使其出現(xiàn)與軋輥旋轉(zhuǎn)方向相反的渦旋運動,增加水流與軋輥表面的相對運動速度,產(chǎn)生更大的沖刷力,從而抑制冷卻過程中的汽泡的產(chǎn)生,加速汽泡的破裂,提高冷卻能力,達到增加淬硬層深度和提高硬度均勻性的目的。
文檔編號C21D9/38GK202744595SQ20122038861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fā)明者耿震宇, 苗連軍, 蘇亞昕, 耿笠博, 蘇亞琪, 苗雨欣, 高穎萱 申請人:耿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