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茭白中草藥緩釋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肥料的配方,尤其是一種茭白中草藥緩釋肥,屬于農業(y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茭白,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具根狀莖,地上莖可產生23次分蘗。形成蘗枝叢,桿直立,粗壯,基部有不定根,主莖和分蘗枝進入生殖生長后,基部如有茭白黑粉菌寄生,則不能正常生長,形成橢圓形或近圓形的肉質莖。葉片扁平,長披針形,長30?100厘米,寬約3厘米,先端芒狀漸尖,基部微收或漸窄,一般上面和邊緣粗糙,下面光滑,中脈在背面凸起。葉鞘長而肥厚,互相抱合形成“假莖”?;ü谇锒瑘A錐花序大,長30?60厘米,多分枝,上升或展開。穎果圓柱形。常作蔬菜栽培。菰桿部未經真菌寄生的植株稱野茭白,又稱雄茭白、茭兒菜。在上海地區(qū)有野生。
[0003]隨著肥料價格的進一步上漲,許多農民朋友都在考慮如何不過多地加大投入而要保證讓作物吃飽吃好,于是他們開始重視緩釋肥與控釋肥的使用。
[0004]一般對于茭白的施肥方式不利于施肥量的計算,容易造成浪費,并且容易造成土壤鹽堿化。因此,需要一種針對茭白的專用中草藥緩釋肥。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茭白中草藥緩釋肥的配方。這種肥料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可以節(jié)省肥料成本,防止土壤的鹽堿化,符合我國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
[0006]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茭白中草藥緩釋肥,是通過將白芷,百部,白蘞,杠板,杜衡以及添加劑混合而成,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白芷:13?16份;百部:12?13份;白蘞:20?26份;杠板:13?26份;杜衡:10?12份;重樓:1?3份;秦充:1?4份;鹽蛇:2?3份;黃藤:3?6份;梅仁:3?5份。
[0007]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肥料用量減少,利用率提高。緩釋肥肥效比一般未包膜的長30天以上,淋溶揮發(fā)損失減少,肥料用量比常規(guī)施肥可以減少10?20%,達到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施用方便,省工安全。可以與速效肥料配合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施肥用工減少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施用安全,防肥害。增產增收。施用后表現(xiàn)肥效穩(wěn)長,后期不脫力,抗病抗倒,增產5%以上。既供給植物養(yǎng)分,又能達到免耕種植。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09]實施例1:
[0010]各種組分按照以下比例混合:白芷:13份;百部:12份;白蘞:20份;杠板:13份;杜衡:10份;添加劑:2份;其中添加劑包括:重樓:1份;秦艽:1份;鹽蛇:2份;黃藤:3份;梅仁:3份。
[0011]實施例2:
[0012]各種組分按照以下比例混合:白芷:16份;百部:13份;白蘞:26份;杠板:26份;杜衡:12份;添加劑:6份;其中添加劑包括:重樓:3份;秦艽:4份;鹽蛇:3份;黃藤:6份;梅仁:5份。
[0013]本發(fā)明肥料對茭白生長發(fā)育和提高產量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茭白生長密度、百芽重、標準芽葉長的增加。本發(fā)明在試驗茭白按每畝40公斤施肥,茭白干葉產量達到148.6kg/畝,采用傳統(tǒng)氮肥料的茭白干葉產量89.3kg/畝,產量明顯提高。
【主權項】
1.一種茭白中草藥緩釋肥,其特征是: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白芷:13?16份;百部:12?13份;白蘞:20?26份;杠板:13?26份;杜衡:10?12份;重樓:1?3份;秦充:1?4份;鹽蛇:2?3份;黃藤:3?6份;梅仁:3?5份。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茭白中草藥緩釋肥,其特征是: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白芷:13~16份;百部:12~13份;白蘞:20~26份;杠板:13~26份;杜衡:10~12份;重樓:1~3份;秦艽:1~4份;鹽蛇:2~3份;黃藤:3~6份;梅仁:3~5份。本發(fā)明提供的肥料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可以節(jié)省肥料成本,防止土壤的鹽堿化,符合我國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
【IPC分類】C05G3-00
【公開號】CN104788221
【申請?zhí)枴緾N201510198267
【發(fā)明人】平越
【申請人】平越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