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屬于農(nóng)業(yè)種植技術領域。所述專用有機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玉米秸稈200?300份、芒果核50?80份、核桃殼30?50份、花生殼30?50份、柞樹葉10?25份、蠶沙150?200份、蚯蚓糞100?150份、混合菌糠150?200份、糖廠濾泥70?110份、紅糖3?5份、催腐劑16?25份、酵素菌28?50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2?3份。該專用肥的配方提供了充足的營養(yǎng)元素,滿足佛手柑生長的需求,能使佛手柑生長過程中枝葉健康生長、開花座果多,增加佛手的每畝產(chǎn)量,為種植戶增產(chǎn)增收。
【專利說明】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業(yè)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背景技術】】
[0002] 佛手,古稱飛穰,又名佛手柑、五指柑、佛手香櫞,屬蕓香科柑桔屬常綠小喬木或灌 木。佛手原產(chǎn)中國和印度,是一種名貴的果花卉和藥用植物,也是我國著名的觀果花卉之 一。佛手冬至時成熟,果實呈古銅色,香氣襲人,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也是一種健 胃、理氣的中藥。用佛手的葉、花、果泡茶浸酒飲用,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舒筋活血之功 效。因此佛手的推廣種植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和社會意義。
[0003]在佛手的種植過程中,植株生長的好壞與肥料的科學與否有著重要的關系。目前, 人們對佛手種植的肥料研究較少,施肥時僅僅根據(jù)一般的種植經(jīng)驗來確定施肥種類,致使 土壤中部分營養(yǎng)元素缺乏、酸堿度不適應佛手生長需要,從而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癥狀,例如有 的佛手在生長過程中,葉片呈黃綠色或出現(xiàn)黑褐斑;有的佛手葉片發(fā)黃,光澤暗淡;有的佛 手光長葉不開花;有的佛手枝葉不茂,長勢不好,花少又不易座果;另外,在佛手的種植過程 中,如果養(yǎng)護不好,很容易落葉,大量落葉會直接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導致開花不好座果 難,甚至不開花不結果。所以要養(yǎng)好佛手,科學合理地使用肥料非常的重要,然而目前還沒 有適合佛手柑生長各個階段的專用肥。 【
【發(fā)明內容】
】
[0004]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該專用肥的配方提供了充足的營養(yǎng)元素,滿足佛手柑生長的需求,能使佛手柑生長過程中 枝葉健康生長、開花座果多,增加佛手的每畝產(chǎn)量,為種植戶增產(chǎn)增收。
[0005]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 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玉米秸桿200-300 份、芒果核50-80份、核桃殼30-50份、花生殼30-50份、柞樹葉10-25份、蠶沙150-200份、蚯蚓 糞100-150份、混合菌糠150-200份、糖廠濾泥70-110份、紅糖3-5份、催腐劑16-25份、酵素菌 28-50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2-3份;其中,
[0007] 所述催腐劑按重量百分比計是由鉬酸鉀40-50%、檸檬酸鈉9-25%、硝基腐殖酸銨 12-16%、石膏8-12 %、硼酸6-9 %、磷酸一銨3-5 %混合而成;
[0008] 所述混合菌糠是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 比為1:1:2-3:3-4:4-5:0.2-0.3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產(chǎn)物。
[0009] 進一步地,所述專用有機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玉米秸桿220-260 份、芒果核65-75份、核桃殼35-45份、花生殼45份、柞樹葉15-21份、蠶沙180-190份、蚯蚓糞 120-130份、混合菌糠160-180份、糖廠濾泥80-100份、紅糖4-5份,催腐劑18-22份、酵素菌 35-45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
[0010]進一步地,所述催腐劑按重量百分比計是由鉬酸鉀47%、檸檬酸鈉20%、硝基腐殖 酸銨12%、石膏8%、硼酸8%、磷酸一銨5%混合而成。
[0011]進一步地,所述混合菌糠是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 灰按照重量比為1:1:2.5:3.5:4.5:0.2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產(chǎn)物。
[0012] 進一步地,所述食用菌為木耳、平菇、香菇、雙孢蘑菇、金針菇、草菇中的一種或多 種。
[0013] 進一步地,所述酵素菌是質量比為1:1:1:1:1的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硝化細菌、光 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
[0014] 本發(fā)明還提供上述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5] (1)將玉米秸桿切碎至長度小于5cm,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調節(jié)玉米秸桿的含水率 至48-55% ;將芒果核、核桃殼用沸水煮制0.5-1小時;將糖廠濾泥風干至含水量為40-50% ;
[0016] (2)將酵素菌和紅糖用適量水溶解后與調節(jié)含水率后的玉米秸桿、煮制后的芒果 核、煮制后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風干后的糖廠濾泥、催腐劑混 合均勻,得預混合料;
[0017] (3)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1.5-2.0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 發(fā)酵;
[0018] (4)發(fā)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C,濕度為45-50 %,堆溫超過65°C時進 行翻堆或噴水降溫,發(fā)酵21-28天后一次發(fā)酵結束;然后在翻堆的過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 乙醇酯混合均勻,隨后在40 °C以下二次發(fā)酵2-4天,即得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0019]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中的混合菌糠是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 籽殼、生石灰按照一定重量比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產(chǎn)物,原料在食用菌生長的過程中, 所含難溶性大分子化合物被菌絲體分解變成簡單可溶性營養(yǎng)物質,可以有效地提高被農(nóng)作 物吸收利用的養(yǎng)分,該混合菌糠有機質含量高達35%以上,是秸桿直接還田的3倍。佛手藥 渣的還田能更適宜佛手的生長,添加了佛手藥渣和黃芪藥渣的混合菌糠施入土壤后,不僅 為土壤增加有機質和氮磷鉀等養(yǎng)分,進一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促進土壤腐殖質和團粒 基團的形成與轉化,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土壤肥力,還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發(fā)病 率,使佛手增產(chǎn)。
[0020] 由于原料的不同,其降解所需要的微生物種群也不同,本發(fā)明中的營養(yǎng)原料主要 是玉米秸桿、芒果核、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糖廠濾泥,雖然蚯蚓 糞、混合菌糠中具有了一定種類和數(shù)量的微生物種群,但將這些原料直接混合進行發(fā)酵時, 發(fā)酵速度慢,且分解不完全,通過本
【申請人】大量實驗,再添加了上述催腐劑之后,大大加速 了腐解的速度和養(yǎng)分的轉化。且催腐劑不同,腐解的速度和養(yǎng)分的轉化也不同。本發(fā)明的催 腐劑為本
【申請人】研究成果中具有較佳效果的一組原料,該組催化劑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微 生物的繁殖與發(fā)展,從而加速了秸桿和其他營養(yǎng)成分的腐爛,使各原料中所含緩效營養(yǎng)成 分大部分被轉化為速效養(yǎng)分,并能使營養(yǎng)物質的轉換更完全,與不添加上述催腐劑進行堆 肥相比,能使堆肥的有機質含量提高32.5%,N、P、K含量分別提高13.2%,16.9%、22.5%, 而且能定向培養(yǎng)鉀細菌、放線菌等有益微生物,增加堆肥中活性有益生物的數(shù)量。
[0021] 本發(fā)明中,芒果核與核桃殼難以降解,用水煮后可加快其降解速度,花生殼的添加 可以使肥料更蓬松,透氣性更好,柞樹葉也具有防病的功效,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為生長調 節(jié)劑,促進根系發(fā)育,與肥料復配即可調節(jié)植物生長又起到增效作用。
[0022] 另外,本
【申請人】還發(fā)現(xiàn),在堆肥的原料中再增加一定數(shù)量的酵素菌,利用酵素菌與 體系內菌群的互補,能使發(fā)酵時升溫更快,堆肥60小時左右肥堆表面以下30cm處的溫度就 可升溫至60 °C,一次發(fā)酵的天數(shù)可以由33-35天縮短至25天左右,且添加的酵素菌為質量比 為1:1:1:1:1的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是效果最佳。
[0023]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本發(fā)明的發(fā)酵有機肥,選用多種原料并研制適宜的發(fā)酵劑和催腐劑配制而成, 所用的原料基本為自然存在的有機廢料,各種營養(yǎng)成份之間相互配合、比例適中,適合佛手 的生長需求,能夠提高佛手的生長速度,改變了佛手根際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易于佛手根系吸 收,具有改土壯根,調解土壤酸堿度,分解土壤中不易分解被固定的養(yǎng)分,抑制土壤中有害 細菌的繁殖,是適用于佛手的理想肥料,在提高佛手產(chǎn)量的同時,能逐步消除化肥污染,減 少化肥的過量使用引起許多負效應,如土質污染、環(huán)境污染等;從而使佛手達到無公害程 度,更好地保證佛手的藥效價值。
[0025] 2、本發(fā)明中酵素菌和催腐劑與其他營養(yǎng)原料的特點相適應,且能起到菌群互補的 作用,能夠加快發(fā)酵腐解的速度,并能使養(yǎng)分的轉化更完全,大大提升了肥料的肥效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0027] 實施例1 [0028](一)原料的準備
[0029] 催腐劑: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準備好催腐劑并混合均勻:鉬酸鉀47%、檸檬酸鈉 20%、硝基腐殖酸銨12%、石膏8%、硼酸8%、磷酸一銨5% ;
[0030] 混合菌糠: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比為 1:1:2:3:4:0.2混合后栽培木耳和平菇,木耳和平菇收獲后收集副產(chǎn)物備用。
[0031] 酵素菌:按質量比為1:1:1:1:1準備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枯 草芽孢桿菌。
[0032]有機肥原料:按重量配比稱取以下原料:玉米秸桿200份、芒果核50份、核桃殼30 份、花生殼30份、柞樹葉10份、蠶沙150份、蚯蚓糞100份、混合菌糠150份、糖廠濾泥70份、紅 糖3份、催腐劑16份、酵素菌28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2份。
[0033](二)專用有機肥的制備
[0034] (1)將玉米秸桿切碎至長度小于5cm,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調節(jié)玉米秸桿的含水率 至48% ;將芒果核、核桃殼用沸水煮制0.5小時;將糖廠濾泥風干至含水量為40% ;
[0035] (2)將酵素菌和紅糖用適量水溶解后與調節(jié)含水率后的玉米秸桿、煮制后的芒果 核、煮制后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風干后的糖廠濾泥、催腐劑混 合均勻,得預混合料;
[0036] (3)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1.5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發(fā)酵;
[0037] (4)發(fā)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C,濕度為45-50%,堆溫超過65°C時進 行翻堆或噴水降溫,發(fā)酵21天后一次發(fā)酵結束;然后在翻堆的過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 醇酯混合均勻,隨后在40°C以下二次發(fā)酵2天,即得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0038] 實施例2
[0039] 催腐劑: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準備好催腐劑并混合均勻:鉬酸鉀40%、檸檬酸鈉 25%、硝基腐殖酸銨16%、石膏10%、硼酸6%、磷酸一銨3% ;
[0040] 混合菌糠: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比為 1:1:3:4:5:0.3混合后栽培香菇、雙孢蘑菇,香菇和雙孢蘑菇收獲后收集副產(chǎn)物備用。
[0041] 酵素菌:按質量比為1:1:1:1:1準備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枯 草芽孢桿菌。
[0042]有機肥原料:按重量配比稱取以下原料:玉米秸桿220份、芒果核65份、核桃殼35 份、花生殼45份、柞樹葉15份、蠶沙180份、蚯蚓糞120份、混合菌糠160份、糖廠濾泥80份、紅 糖4份,催腐劑18份、酵素菌35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
[0043](二)專用有機肥的制備
[0044] (1)將玉米秸桿切碎至長度小于5cm,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調節(jié)玉米秸桿的含水率 至55% ;將芒果核、核桃殼用沸水煮制1小時;將糖廠濾泥風干至含水量為50% ;
[0045] (2)將酵素菌和紅糖用適量水溶解后與調節(jié)含水率后的玉米秸桿、煮制后的芒果 核、煮制后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風干后的糖廠濾泥、催腐劑混 合均勻,得預混合料;
[0046] (3)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2.0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發(fā)酵;
[0047] (4)發(fā)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C,濕度為45-50%,堆溫超過65°C時進 行翻堆或噴水降溫,發(fā)酵25天后一次發(fā)酵結束;然后在翻堆的過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 醇酯混合均勻,隨后在40°C以下二次發(fā)酵4天,即得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0048] 實施例3 [0049](一)原料的準備
[0050]催腐劑: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準備好催腐劑并混合均勻:鉬酸鉀50%、檸檬酸鈉9%、 硝基腐殖酸銨16%、石膏12%、硼酸9%、磷酸一銨4% ;
[0051]混合菌糠: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比為 1:1:2.5:3.5:4.5:0.25混合后栽培金針菇和草菇,金針菇和草菇收獲后收集副產(chǎn)物備用。 [0052]酵素菌:按質量比為1:1:1:1:1準備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枯 草芽孢桿菌。
[0053]有機肥原料:按重量配比稱取以下原料:玉米秸桿300份、芒果核80份、核桃殼50 份、花生殼50份、柞樹葉25份、蠶沙200份、蚯蚓糞150份、混合菌糠200份、糖廠濾泥110份、紅 糖5份、催腐劑25份、酵素菌50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
[0054](二)專用有機肥的制備
[0055] (1)將玉米秸桿切碎至長度小于5cm,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調節(jié)玉米秸桿的含水率 至50% ;將芒果核、核桃殼用沸水煮制0.6小時;將糖廠濾泥風干至含水量為45% ;
[0056] (2)將酵素菌和紅糖用適量水溶解后與調節(jié)含水率后的玉米秸桿、煮制后的芒果 核、煮制后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風干后的糖廠濾泥、催腐劑混 合均勻,得預混合料;
[0057] (3)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1.8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發(fā)酵;
[0058] (4)發(fā)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C,濕度為45-50%,堆溫超過65°C時進 行翻堆或噴水降溫,發(fā)酵24天后一次發(fā)酵結束;然后在翻堆的過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 醇酯混合均勻,隨后在40°C以下二次發(fā)酵3天,即得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0059] 實施例4 [0060](一)原料的準備
[0061] 催腐劑: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準備好催腐劑并混合均勻:鉬酸鉀47%、檸檬酸鈉 20%、硝基腐殖酸銨12%、石膏8%、硼酸8%、磷酸一銨5% ;
[0062] 混合菌糠: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比為 1:1:2.5:3.5:4.5:0.2混合后栽培木耳和平菇,木耳和平菇收獲后收集副產(chǎn)物備用。
[0063] 酵素菌:按質量比為1:1:1:1:1準備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枯 草芽孢桿菌。
[0064]有機肥原料:按重量配比稱取以下原料:玉米秸桿260份、芒果核75份、核桃殼45 份、花生殼45份、柞樹葉21份、蠶沙190份、蚯蚓糞130份、混合菌糠180份、糖廠濾泥100份、紅 糖5份,催腐劑22份、酵素菌45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
[0065](二)專用有機肥的制備
[0066] (1)將玉米秸桿切碎至長度小于5cm,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調節(jié)玉米秸桿的含水率 至52% ;將芒果核、核桃殼用沸水煮制0.8小時;將糖廠濾泥風干至含水量為48% ;
[0067] (2)將酵素菌和紅糖用適量水溶解后與調節(jié)含水率后的玉米秸桿、煮制后的芒果 核、煮制后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風干后的糖廠濾泥、催腐劑混 合均勻,得預混合料;
[0068] (3)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2.0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發(fā)酵;
[0069] (4)發(fā)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C,濕度為45-50%,堆溫超過65°C時進 行翻堆或噴水降溫,發(fā)酵23天后一次發(fā)酵結束;然后在翻堆的過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 醇酯混合均勻,隨后在40°C以下二次發(fā)酵3天,即得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0070] 對比例1
[0071] ( - )原料的準備
[0072] 催腐劑:按以下重量百分比準備好催腐劑并混合均勻:鉬酸鉀47%、檸檬酸鈉 20%、硝基腐殖酸銨12%、石膏8%、硼酸8%、磷酸一銨5% ;
[0073] 混合菌糠: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比為 1:1:2:3:4:0.2混合后栽培木耳和平菇,木耳和平菇收獲后收集副產(chǎn)物備用。
[0074]有機肥原料:按重量配比稱取以下原料:玉米秸桿260份、芒果核75份、核桃殼45 份、花生殼45份、柞樹葉21份、蠶沙190份、蚯蚓糞130份、混合菌糠180份、糖廠濾泥100份、紅 糖5份,催腐劑22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
[0075](二)專用有機肥的制備
[0076] (1)將玉米秸桿切碎至長度小于5cm,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調節(jié)玉米秸桿的含水率 至48% ;將芒果核、核桃殼用沸水煮制0.5-1小時;將糖廠濾泥風干至含水量為40-50% ; [0077] (2)將紅糖用適量水溶解后與調節(jié)含水率后的玉米秸桿、煮制后的芒果核、煮制后 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風干后的糖廠濾泥、催腐劑混合均勻,得 預混合料;
[0078] (3)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1.5-2.O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 發(fā)酵;
[0079] (4)發(fā)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C,濕度為45-50%,堆溫超過65°C時進 行翻堆或噴水降溫,發(fā)酵35天后一次發(fā)酵結束;然后在翻堆的過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 醇酯混合均勻,隨后在40 °C以下二次發(fā)酵2-4天,即得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0080] 對比例2
[0081] ( - )原料的準備
[0082] 混合菌糠: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比為 1:1:2.5:3.5:4.5:0.2混合后栽培木耳和平菇,木耳和平菇收獲后收集副產(chǎn)物備用。
[0083]酵素菌:按質量比為1:1:1:1:1準備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枯 草芽孢桿菌。
[0084]有機肥原料:按重量配比稱取以下原料:玉米秸桿260份、芒果核75份、核桃殼45 份、花生殼45份、柞樹葉21份、蠶沙190份、蚯蚓糞130份、混合菌糠180份、糖廠濾泥100份、紅 糖5份,酵素菌45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
[0085](二)專用有機肥的制備
[0086] (1)將玉米秸桿切碎至長度小于5cm,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調節(jié)玉米秸桿的含水率 至48% ;將芒果核、核桃殼用沸水煮制0.8小時;將糖廠濾泥風干至含水量為48% ;
[0087] (2)將酵素菌和紅糖用適量水溶解后與調節(jié)含水率后的玉米秸桿、煮制后的芒果 核、煮制后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風干后的糖廠濾泥混合均勻, 得預混合料;
[0088] (3)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2.0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發(fā)酵;
[0089] (4)發(fā)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C,濕度為45-50%,堆溫超過65°C時進 行翻堆或噴水降溫,發(fā)酵35天后一次發(fā)酵結束;然后在翻堆的過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 醇酯混合均勻,隨后在40°C以下二次發(fā)酵3天,即得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0090]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所制備的佛手專用肥,對比例1為未添加酵素菌的 發(fā)酵肥,對比例2為未添加催腐劑的發(fā)酵肥。經(jīng)過檢測,所得有機肥的各項指標符合《生物有 機肥》(NY884-2012)的要求,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0091] 表1產(chǎn)品技術指標檢測結果 貞目 標準值實施例1 實施例2實施例3 實施例_4對比例1 對比例2. 有效活菌數(shù)衾〇_. 2Q 2.. 2L 1.99 2.03 2.0:1 0.89 :0,65 (億 CFU/g) 有機質(以十 >40.0 m. 3 §8.2 59.5 58:. 2 42,6 43.8 基計,%):
[0092] 水分(%) s?30.0 28 29 29 2:8 2:9 30 糞大腸齒群數(shù) _<1GQ 54: 6.5 58 62 89 .92. .(個/g:). 蛔蟲死亡率 5*95 99 98 99 98 95 94 (%)
[0093] 從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本發(fā)明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比例,說明采用本發(fā)明的催腐劑 和酵素菌進行發(fā)酵,對有機肥的性能有較大的幫助,顯著提升肥料的肥效品質。
[0094] 為了驗證本發(fā)明的種植效果,
【申請人】作了大量的種植對比實驗,實驗方法為:種植 600株佛手,隨機分成6組,每組100株,第1-2組分別實施例1和4制得的肥料;第3組用對比例 1制得的肥料,第4組用對比例2制得的肥料,第5組所用的肥料與對比例1相比未添加己酸二 乙氨基乙醇酯;第6組所用的肥料與對比例2相比未添加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種植時,用各 組肥料做基肥,用量為1800kg/畝,隨后在花前期、開花期、結果期、采果期各追肥一次,每次 追肥6kg/株,其他田間管理方式按常規(guī)進行。
[0095] 種植3年后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第1組和第2組的佛手普遍枝葉茂盛、經(jīng)修剪后開花座果 多,第1組和第2組的佛手產(chǎn)量明顯高于第3-6組,且第1組和第2組的平均畝產(chǎn)量高出第3組 15%,高出第4組14.5%、高出第5組18%、高出第6組17.8%。
【主權項】
1. 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專用有機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備而成:玉米秸桿200-300份、芒果核50-80份、核桃殼30-50份、花生殼30-50份、柞樹葉10-25份、蠶沙150-200份、蚯蚓糞100-150份、混合菌糠150-200份、糖廠濾泥70-110份、紅糖3-5 份、催腐劑16-25份、酵素菌28-50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2-3份;其中, 所述催腐劑按重量百分比計是由鉬酸鉀40-50%、檸檬酸鈉9-25%、硝基腐殖酸銨12-16%、石膏8-12 %、硼酸6-9 %、磷酸一銨3-5 %混合而成; 所述混合菌糠是利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比為 1:1:2-3:3-4:4-5:0.2-0.3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產(chǎn)物。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專用有機肥是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玉米秸桿220-260份、芒果核65-75份、核桃殼35-45份、花生 殼45份、柞樹葉15-21份、蠶沙180-190份、蚯蚓糞120-130份、混合菌糠160-180份、糖廠濾泥 80-100份、紅糖4-5份,催腐劑18-22份、酵素菌35-45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腐劑按重量 百分比計是由鉬酸鉀47 %、檸檬酸鈉20%、硝基腐殖酸銨12%、石膏8%、硼酸8 %、磷酸一銨 5 %混合而成。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糠是利 用黃芪藥渣、佛手藥渣、木薯渣、礱糠、棉籽殼、生石灰按照重量比為1:1:2.5:3.5:4.5:0.2 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產(chǎn)物。5. 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食 用菌為木耳、平菇、香菇、雙孢蘑菇、金針菇、草菇中的一種或多種。6. 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酵 素菌是質量比為1:1:1:1:1的固氮菌、解磷解鉀菌、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7. 根據(jù)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將玉米秸桿切碎至長度小于5cm,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調節(jié)玉米秸桿的含水率至 48-55% ;將芒果核、核桃殼用沸水煮制0.5-1小時;將糖廠濾泥風干至含水量為40-50% ; (2) 將酵素菌和紅糖用適量水溶解后與調節(jié)含水率后的玉米秸桿、煮制后的芒果核、煮 制后核桃殼、花生殼、柞樹葉、蠶沙、蚯蚓糞、混合菌糠、風干后的糖廠濾泥、催腐劑混合均 勻,得預混合料; (3) 將預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積成高1.5-2.0m的肥堆,用麻袋蓋在肥堆表面進行發(fā)酵; (4) 發(fā)酵過程中保持肥堆內的溫度在60-65Γ,濕度為45-50%,堆溫超過65°C時進行翻 堆或噴水降溫,發(fā)酵21-28天后一次發(fā)酵結束;然后在翻堆的過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醇 酯混合均勻,隨后在40°C以下二次發(fā)酵2-4天,即得佛手柑種植專用有機肥。
【文檔編號】C05F17/00GK106045768SQ201610371554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0日
【發(fā)明人】李活領
【申請人】廣西玉林天地網(wǎng)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