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茶油化妝品基礎油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茶油化妝品基礎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茶油化妝品基礎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茶油化妝品基礎油的加工方法,采用的加工工藝與大豆油精煉工藝基本類似,是將油茶籽毛油水化堿煉、水洗、干燥、脫色、脫臭,然后冬化(類似玉米油)。具體為:壓榨油的毛油過濾后,加熱到70-80°C,加入15波美度的液堿進行堿煉,反應時間大約20min,油皂分離后,加熱到85-95°C后加入占油重10%的90°C熱水進行水洗,然后真空干燥;干燥后的油加入活性白土及活性炭混合均勻(活性白土:活性炭=20:1),加熱到105-115°C脫色30min,過濾后進入脫臭塔脫臭,脫臭溫度為240-260°C,脫臭油冬化過濾后檢驗合格后即為成品。
[0003]采用現(xiàn)有的方法,由于采用的是水化脫膠,且水洗前未加酸,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油脂的部分乳化,由于對未能解決茶油加工過程中乳化的難題;加工過程中堿煉溫度較高且超量堿較多,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量中性油的損耗,所以成品油得率較低。由于脫膠油質量控制未能達到淺色脫色油加工質量要求,且脫色劑的使用品種和比例不合理,從而使得一次脫色很難達到要求,不得不進行二次脫色,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效率。脫臭工藝未能采用的低溫,由于采用的工藝溫度一般茶油工藝一致,使得茶油在加工過程中的損耗及油中的非微營養(yǎng)的損失較本工藝增大很多,包括天然抗氧化劑等,降低了產品的品質。由于加工過程中未能用合適濃度和用量的檸檬酸、進行長時間低溫酸反應,而且堿煉油水洗前未加酸進一步脫除金屬離子,加工溫度較高,使得產品回色問題較明顯。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正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茶油化妝品基礎油的加工方法,具體地說是將符合國標的壓榨茶油毛油,進行脫膠堿煉、水洗、干燥,再用復合脫色劑進行脫色,然后再進行低溫較短時脫臭,脫臭油再進行冬化的一種方法,使得加工后的茶油化妝品基礎油,不僅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油品的營養(yǎng)成分,同時也可以當做防曬油直接涂抹護膚。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這種茶油化妝品基礎油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6](1)將符合國家標準的茶油壓榨毛油精過濾,常溫強力攪拌下,加入占油重1.8-2.2%的48-52%檸檬酸溶液,進行酸反應,反應時間為150_210min ;
[0007](2)酸反應后,常溫下按照理論計算加入11-14%液堿進行堿反應,反應時間為20-30min,反應后的茶油加熱到75°C后,進行油皂分離;
[0008](3)脫皂后的茶油加酸后,進行水洗;
[0009](4)將拋光過濾后的茶油加熱到95-105°C,同時加入7_10%的混合脫色劑混合均勻后,進入脫色塔進行脫色,脫色時間為40min,得到脫色油;
[0010](5)脫色油進入脫臭塔進行低溫較短時脫臭;脫臭溫度225-235Γ,時間約60min ;
[0011](6)脫臭油冬化過濾后,按照內控標準、檢驗合格后即為茶油化妝品基礎油。
[0012]在步驟(3)中,水洗前,加入占油重0.02%的48-52%檸檬酸水溶液混合均勻,將油溫提高到85-90°C,水溫90-95°C,加水量占油重的10-12% ;水洗油真空干燥后,進行拋光過濾,使得干燥油的水分小于0.01 %,雜質含量小于0.01 %。
[0013]在步驟⑷中,混合脫色劑為:膨潤土:凹凸棒土:粉末活性炭=14:6:1-2。
[0014]本發(fā)明的原理為:將符合國家標準的壓榨油茶籽毛油進行精過濾,脫除雜質,采用較高濃度、較大用量的檸檬,長時間低溫反應后,加酸水洗、干燥、拋光過濾,然后加入復合脫色劑進行脫色,脫色油采用低溫脫臭,脫臭后的茶油再進行冬化。
[0015]本發(fā)明和現(xiàn)有技術的工藝相比,由于過程采用了毛油精過濾,降低了加工過程中難度,膠質和皂腳量較常規(guī)工藝變少,使得加工過程得率得到提高;采用高濃度檸檬酸進行長時間、低溫酸反應并采用低溫堿反應,有效地解決了加工過程中茶油乳化的難題;水洗前加酸進一步脫除了金屬離子,干燥油拋光過濾,使得脫色工藝變得更加容易達到要求;復合脫色劑的采用兼顧了茶油紅、黃色脫除難度較大的特點,使得脫色油品質更好;低溫脫膠、脫臭使得茶油的微營養(yǎng)成分得到了更有效地保留,產品回色得到了有效解決,提高了茶油基礎油的品質。
[001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的茶油化妝品基礎油的加工工藝,采用現(xiàn)有的技術,茶油基礎油的指標不僅完全符合GB11765-2003 —級壓榨成品油油茶籽油質量指標,而且酸價和過氧化值等指標更低,產品的安全性更高。采用本發(fā)明后,和現(xiàn)有技術的工藝相比,不僅加工得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油茶籽油的微營養(yǎng)成分得到了更有效的保留,也有效地解決了產品的回色難題,產品質量較現(xiàn)有的工藝得到大幅度提高。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fā)明的加工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闡述,實施例將幫助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僅僅局限于下述實施例。
[0019]本發(fā)明所述的這種茶油化妝品基礎油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0]茶油毛油的脫膠、堿煉:
[0021]將符合國家標準的茶油壓榨毛油精過濾,常溫強力攪拌下,加入占油重1.8-2.2%的48-52%檸檬酸溶液,進行酸反應,反應時間為150-210min ;酸反應后,常溫下按照理論計算加入11-14%液堿進行堿反應,反應時間為20-30min,反應后的茶油加熱到75°C后,進行油皂分離;脫皂后的茶油加酸后,進行水洗;水洗前,加入占油重0.02%的48-52%檸檬酸水溶液混合均勻,將油溫提高到85-90°C,水溫90-95°C,加水量占油重的10-12% ;水洗油真空干燥后,進行拋光過濾,使得干燥油的水分小于0.01%,雜質含量小于0.01%。
[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