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包括傳動箱體、輸入軸、從動齒輪、邊蓋、差速器和半軸,在傳動箱體底部側面開有貫通內腔的通孔,邊蓋與傳動箱體的通孔配合并安裝在傳動箱體的一側或兩側,差速器通過通孔裝入傳動箱體底部的型腔內,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定位在邊蓋上,半軸一端裝入差速器內的半軸齒輪的花鍵孔內,中部通過軸承安裝在邊蓋上,另一端為外連輸出端。差速器采用成熟、大量應用的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整個結構簡單、緊湊,裝配和維修方便,具有傳動效率高、抗沖擊能方強、可靠性高的特點,既能滿足微耕機旋耕作業(yè)時沖擊較大、負荷較高的強度要求,又能滿足微耕機旋耕和行走作業(yè)時需要轉彎或調頭的需求。
【專利說明】
一種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具體涉及一種小型農機如微耕機、田園管理機等使用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各種微耕機、田園管理機等小型農業(yè)機械在我國農村地區(qū)已經(jīng)得到了大量的使用,為廣大山區(qū)、丘陵地區(qū)的農民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有著較大的發(fā)展前景。現(xiàn)有的微耕機在耕作過程中需要轉向時主要依靠人力強制操作,使微耕機轉彎或調頭,操作很費力,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用戶對微耕機的功能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希望在具備旋耕功能的同時,通過添加附件能夠實現(xiàn)起龔、覆膜和吹雪等附加功能,然而由于微耕機沒有轉向機構,當微耕機掛接上附件進行作業(yè)時進行轉彎或調頭就很困難。
[0003]在現(xiàn)有的田園管理機或小型拖拉機的傳動箱中設有端面牙嵌式轉向離合器或鋼球式轉向離合器等簡易的轉向機構,此類機構都需要通過操縱轉向手柄使左、右半軸上的轉向離合器處于脫開狀態(tài),使機器向左或向右轉動。此類轉向離合器結構較簡單,在接合和脫開的過程中有沖擊現(xiàn)象,可靠性和強度不高,只能用于帶動機器行走。
[0004]為了解決微耕機耕作過程中的轉向問題,就需要在現(xiàn)有的微耕機傳動箱中加裝轉向機構,有廠家把鋼球式轉向離合器裝在微耕機的傳動箱內,用于微耕機的旋耕和行走作業(yè),從實際使用結果來看,效果很不理想,鋼球式轉向離合器滿足不了微耕機進行旋耕作業(yè)時沖擊較大、負荷較高的強度要求,較短時間內就出現(xiàn)了操作失靈,轉向失效的問題,鋼球和離合器也很快出現(xiàn)了磨損和損壞,影響了產(chǎn)品的正常使用。
[0005]在現(xiàn)有的其它行業(yè)的產(chǎn)品中,三輪摩托車和汽車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轉向或調頭,實現(xiàn)此功能的機構是裝在主減速器中的差速器,差速器的作用是保證汽車驅動橋兩側車輪在行程不等時具有以不同速度旋轉的特性,從而滿足了汽車轉彎或調頭的要求。三輪摩托車使用的差速器為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此種差速器結構簡單、可靠,技術成熟,生產(chǎn)量大,成本較低,結構強度滿足微耕機旋耕作業(yè)的要求。在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CN201020297534.2中公開了一種帶差速機構的微耕機,披露了一種裝有差速器的傳動結構,此結構的傳動箱體由上、下兩段組成,上段為殼體102,下段為差速器殼體104,為了裝配差速器,差速器殼體由左、右兩半部分組合而成。差速器兩端通過軸承裝在差速器左、右殼體上,差速器左、右殼體通過螺釘連接,殼體102和差速器殼體104由螺釘連接。端蓋105裝在差速器殼體兩側面上,半軸通過圓錐滾子軸承裝在端蓋105上,在半軸和端蓋之間裝有油封。通過對上述結構進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傳動箱體由上、下兩段組成,下半段又由左、右兩半部分組成,結構復雜,零件加工和裝配繁瑣,效率低;拆卸困難,維修不方便;2.圓錐滾子軸承在此結構中不能使半軸完全定心旋轉,造成半軸、差速器和軸承等零件容易損壞;3.油封是易損件,在此結構中裝配和更換都比較困難。綜上所述,此專利結構過于復雜,可靠性低,裝配和維修困難,成本較高,實用性不足。
[0006]因此,如何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微耕機傳動機構進行改進,使其既能滿足微耕機旋耕作業(yè)時沖擊較大、負荷較高的強度要求,又能滿足微耕機旋耕和行走作業(yè)時需要轉彎或調頭的需求,而且還要結構簡單,裝配和維修方便,可靠性高,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其結構簡單,裝配和維修方便,可靠性高,既能滿足微耕機旋耕作業(yè)時沖擊較大、負荷較高的強度要求,又能滿足微耕機旋耕和行走作業(yè)時需要轉彎或調頭的需求。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包括傳動箱體、輸入軸、從動齒輪、邊蓋、差速器和半軸;所述輸入軸裝在傳動箱體上,所述從動齒輪與差速器組裝在一起,所述輸入軸的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帶動從動齒輪旋轉,進而帶動差速器旋轉;所述傳動箱體的底部一側或兩側開有通孔,與傳動箱體內部的型腔貫通;所述邊蓋與傳動箱體的通孔配合并安裝在傳動箱體的一側或兩側;所述差速器裝在傳動箱體底部的型腔內,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定位在邊蓋上;所述半軸通過軸承安裝在邊蓋上,其中一端裝入差速器內半軸齒輪的孔內,與半軸齒輪同步旋轉。
[0009]進一步地,所述差速器為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由差速器殼體、兩個至四個行星齒輪、兩個半軸齒輪和行星齒輪軸等組成,所述差速器傳遞的轉矩由半軸齒輪輸出,半軸齒輪的內孔為花鍵。所述差速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在《汽車設計》等專業(yè)書籍中有詳細介紹,在三輪摩托車和汽車行業(yè)中的主減速器中也有成熟、大量的應用,在此不再贅述。
[0010]進一步地,所述差速器具有差速輸出功能,兩個半軸齒輪既可同步轉動也可差速轉動。
[0011]進一步地,所述半軸的一端為外花鍵,與半軸齒輪的內花鍵配合;中部為圓柱,與軸承和密封件的內孔配合;另一端為外聯(lián)輸出端。
[0012]進一步地,所述邊蓋的一側端面上設有一個較大的圓柱凸臺和一個較小的圓柱凸臺,另一側端面上也設有一個較小的圓柱凸臺,較大的圓柱凸臺與傳動箱體底部側面的通孔配合;邊蓋兩側較小的凸臺為同軸布置,凸臺中心有一貫通通孔,在兩側較小凸臺內分別設有圓孔,用于安裝支撐定位差速器和半軸的軸承。
[0013]進一步地,所述邊蓋另一側較小的圓柱凸臺的端面上安裝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安裝有油封,油封的內孔與半軸的圓柱部分配合,防止傳動箱內的潤滑油泄漏。
[0014]進一步地,所述半軸為兩件,即在傳動箱的兩側各裝有一件半軸,兩件半軸既可同步轉動也可差速轉動。
[0015]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在傳動箱體底部側面開有貫通內腔的通孔;差速器通過通孔裝入傳動箱體底部的型腔內,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定位在邊蓋上;半軸一端裝入差速器內的半軸齒輪的花鍵孔內,中部通過軸承安裝在邊蓋上,另一端為外連輸出端。差速器采用成熟、大量應用的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整個結構簡單、緊湊,裝配和維修方便,具有傳動效率高、抗沖擊能力強、可靠性高的特點,既能滿足微耕機旋耕作業(yè)時沖擊較大、負荷較高的強度要求,又能滿足微耕機旋耕和行走作業(yè)時需要轉彎或調頭的需求。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提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一種微耕機差速機構的裝配結構圖;
[0018]圖2為本發(fā)明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裝配結構圖;
[0019]圖3為本發(fā)明的傳動箱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發(fā)明的差速器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發(fā)明的邊蓋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發(fā)明的半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4]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所作出的改進,在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之前,先對【背景技術】部分所提到的現(xiàn)有技術結合附圖加以說明。
[0025]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CN201020297534.2中所公開的一種微耕機差速機構的具體結構。
[0026]圖1所示的微耕機差速機構的傳動箱體由上、下兩段組成,上段為殼體102,下段為差速器殼體104,為了便于裝配差速器,差速器殼體由左、右兩半部分組合而成。差速器兩端通過軸承裝在差速器左、右殼體上,差速器左、右殼體通過螺釘連接,殼體102和差速器殼體104由螺釘連接。端蓋105裝在差速器殼體兩側面上,半軸通過圓錐滾子軸承裝在端蓋105上,在半軸和端蓋之間裝有油封。通過對上述結構進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傳動箱體由上、下兩段組成,下半段又由左、右兩半部分組成,結構復雜,零件加工和裝配繁瑣,效率低;拆卸困難,維修不方便;2.圓錐滾子軸承在此結構中不能使半軸完全定心旋轉,造成半軸、差速器和軸承等零件容易損壞;3.油封是易損件,在此結構中裝配和更換都比較困難。綜上所述,此專利結構過于復雜,可靠性低,裝配和維修困難,成本較高,實用性不足。
[0027]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微耕機傳動機構存在的不足作出的改進。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出詳細說明。
[0028]請參考圖2、圖3、圖4和圖5,圖2為本發(fā)明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的裝配結構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傳動箱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差速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的邊蓋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半軸結構示意圖。
[0029]為敘述方便,下文中所稱的“左”“中”“右”與附圖本身的左、中、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對本發(fā)明的結構起限定作用。
[0030]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包括傳動箱體1、輸入軸9、從動齒輪8、邊蓋2、差速器10和半軸5,所述輸入軸9裝在傳動箱體I上,所述從動齒輪8與差速器10組裝在一起,所述輸入軸9上的齒輪與從動齒輪8嚙合,帶動從動齒輪8旋轉,進而帶動差速器10旋轉;
[0031 ] 本實施例中,所述傳動箱體I的底部兩側開有圓形通孔la,與傳動箱體I內部的型腔Ib貫通。
[0032]本實施例中,所述邊蓋2的左側端面上設有一個較大的圓柱凸臺2c和一個較小的圓柱凸臺2b,右側端面上也設有一個圓柱凸臺2d,在兩側凸臺的中心處有一貫通的通孔。左側較大的圓柱凸臺2c與傳動箱體底部兩側的通孔Ia配合,在左側較小圓柱凸臺2b內設有一圓孔2a,用于安裝支撐定位差速器10的軸承3,在右側圓柱凸臺2d內設有一圓孔2e,用于安裝支撐定位半軸5的軸承4。
[0033]本實施例中,所述邊蓋2右側的圓柱凸臺2d的端面上安裝有端蓋7,所述端蓋7的孔內裝有油封6,油封6的內孔與半軸5中部5b的圓柱部分配合,防止傳動箱內的潤滑油泄漏。
[0034]本實施例中,所述差速器10為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由差速器殼體10b、兩個行星齒輪10d、兩個半軸齒輪1a和行星齒輪軸1c等組成,所述差速器10傳遞的轉矩由兩側的半軸齒輪1a輸出,半軸齒輪1a的內孔為花鍵。所述差速器10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在《汽車設計》等專業(yè)書籍中有詳細介紹,在三輪摩托車和汽車行業(yè)中的主減速器中也有成熟、大量的應用,在此不再贅述。
[0035]本實施例中,所述差速器10具有差速輸出功能,兩個半軸齒輪1a既可同步轉動也可差速轉動。
[0036]本實施例中,所述差速器10裝在傳動箱體I底部的型腔Ib內,兩端通過軸承3支撐定位在邊蓋2上;
[0037]本實施例中,所述半軸5的左端5a為外花鍵,與半軸齒輪1a的內花鍵配合;中部5b為圓柱體,與軸承4和油封6的內孔配合;右端5c為外聯(lián)輸出端,用于連接微耕機的車輪或刀具,帶動微耕機進行行走或旋耕作業(yè)。
[0038]本實施例中,所述半軸5通過軸承安裝在邊蓋2上,左端5a的外花鍵裝入差速器10的半軸齒輪1a的花鍵孔內,與半軸齒輪1a同步旋轉。
[0039]本實施例中,所述邊蓋2、軸承3、軸承4、油封6和端蓋7各為兩件,分別裝在傳動箱體I兩側;
[0040]本實施例中,所述半軸5為兩件,分別裝在傳動箱體I兩側,兩件半軸5既可同步轉動也可差速轉動。
[0041]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包括傳動箱體、輸入軸、從動齒輪、邊蓋、差速器和半軸;所述輸入軸裝在傳動箱體上,所述從動齒輪與差速器組裝在一起,所述輸入軸的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帶動從動齒輪旋轉,進而帶動差速器旋轉,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動箱體的底部一側或兩側開有通孔,與傳動箱體內部的型腔貫通; 所述邊蓋與傳動箱體的通孔配合并安裝在傳動箱體的一側或兩側; 所述差速器裝在傳動箱體底部的型腔內,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定位在邊蓋上; 所述半軸的中部通過軸承安裝在邊蓋上,其中一端裝入差速器中半軸齒輪的孔內,與半軸齒輪同步旋轉。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為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由差速器殼體、兩個至四個行星齒輪、兩個半軸齒輪和行星齒輪軸等組成,所述差速器傳遞的轉矩由半軸齒輪輸出,半軸齒輪的內孔為花鍵。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具有差速輸出功能,兩個半軸齒輪既可同步轉動也可差速轉動。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軸的一端為外花鍵,與半軸齒輪的內花鍵配合;中部為圓柱,與軸承和密封件的內孔配合;另一端為外聯(lián)輸出端。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邊蓋的一側端面上設有一個較大的圓柱凸臺和一個較小的圓柱凸臺,另一側端面上也設有一個較小的圓柱凸臺,較大的圓柱凸臺與傳動箱體底部側面的通孔配合,在邊蓋兩側較小的凸臺內設有圓孔,用于安裝支撐定位差速器和半軸的軸承。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邊蓋另一側較小的圓柱凸臺的端面上安裝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安裝有密封件,密封件的內孔與半軸的圓柱部分配合。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軸為兩件,即在傳動箱的兩側各裝有一件半軸,兩件半軸既可同步轉動也可差速轉動。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差速輸出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為油封。
【文檔編號】B60K17/16GK105882398SQ201510024194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6日
【發(fā)明人】李斯端
【申請人】李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