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車輛轉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
【背景技術】
[0002]在工程車輛特別是裝載機領域,對轉向系統(tǒng)的轉向管柱的位置大多還采用傳統(tǒng)手柄調節(jié)的方式。采用手柄對轉向柱進行位置調節(jié)的傳統(tǒng)方式存在操作不夠簡便,失效風險大、占用空間大、容易誤操作等缺點。如中國專利文獻CN201210218869.4公開的《一種電動轉向管柱角度、高度調節(jié)裝置》,其調節(jié)手柄就布置在方向盤的下方,一般調整完成后就不再使用,對駕駛室的布置和空間利用影響較大;CN200620028894.6公開的《轉向柱鎖緊機構》雖然設置了鎖緊裝置,但每次調節(jié)時都要調整防松按鈕,結構和操作過程比較復雜、容易誤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將傳統(tǒng)的手柄式調節(jié)方式改為腳踏式調節(jié)方式,并將調節(jié)功能和自動鎖緊功能集成到一個裝置內,簡化了裝置結構,降低了裝置生產成本,不但減輕了駕駛者手部的勞動強度,還充分利用了駕駛室的腳部空間。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包括轉向軸總成、上柱管總成、下柱管總成和同時具有調節(jié)上柱管總成高度位置和鎖緊上柱管總成功能的腳踏機構,所述上柱管總成鉸接在下柱管總成上端,轉向軸總成位于上柱管總成內;所述腳踏機構下部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下部側面,中部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中部側面;所述腳踏機構上部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上部側面。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所述腳踏機構包括腳踏板、撥動塊、齒板和復位彈簧;所述腳踏板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下部側面;所述撥動塊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中部側面;所述齒板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上部側面;所述撥動塊的下端與腳踏板的中部連接,其上端與齒板連接;所述復位彈簧的上端連接在腳踏板的后端,其下端連接在下柱管總成的固定板上。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所述撥動塊和齒板均為板狀,且厚度相同。
[0007]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
[0008]本實用新型方案的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將傳統(tǒng)的手柄式調節(jié)方式改為腳踏式調節(jié)方式,并將調節(jié)功能和自動鎖緊功能集成到一個裝置內,簡化了裝置結構,降低了裝置生產成本,不但減輕了駕駛著手部的勞動強度,還充分利用了駕駛室的腳部空間。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的撥動塊示意圖;
[0013]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的齒板示意圖;
[0014]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的腳踏板示意圖;
[0015]圖中:1、轉向軸總成;2、上管柱;3、U形支架;4、鉸接螺栓;5、下支架;6、腳踏板;7、復位彈簧;8、安裝板;9、轉動銷;10、限位桿;11、腰形槽;12、齒板;13、撥動塊;14、銷軸;15、下柱管;16、銷軸;17、銷軸;18、長圓孔;19、凸臺;20、扇形齒;21、扇形槽;22、小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7]附圖1至附圖5所示為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包括轉向軸總成1、上柱管總成、下柱管總成和同時具有調節(jié)上柱管總成高度位置和鎖緊上柱管總成功能的腳踏機構;上柱管總成鉸接在下柱管總成上端,轉向軸總成位于上柱管總成內。腳踏機構下部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下部側面,中部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中部側面;腳踏機構上部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上部側面。
[0018]具體的,腳踏機構包括腳踏板6、撥動塊13、齒板12和復位彈簧7;腳踏板6通過銷軸14鉸接在下柱管15下部側面,撥動塊13通過銷軸16鉸接在下柱管15的中部側面,齒板12通過鉸接螺栓4鉸接在下柱管15的上部側面;撥動塊13的長圓孔18與腳踏板的小支架22鉸接,撥動塊13的凸臺19與齒板的扇形槽21連接;復位彈簧7的上端連接在腳踏板6的后端,復位彈簧7的下端連接在下柱管總成的固定板8上。
[0019]下支架5的下端設有可與齒板的扇形齒20嚙合的扇形齒。
[0020]進一步的,撥動塊13和齒板12均為板狀,且厚度相同。
[0021]下面是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具體調節(jié)過程:
[0022]踩動腳踏板6,復位彈簧7被拉伸,小支架22帶動撥動塊13繞銷軸17順時針旋轉,凸臺19順時針推動齒板12繞鉸接螺栓4逆時針旋轉,此時齒板12的扇形齒20與下支架5的扇形齒脫離接觸,車輛駕駛者雙手扶住方向盤就可以輕松前后轉動上管柱總成。
[0023]上柱管總成調整到位后,松開腳踏板6,復位彈簧7收縮,帶動腳踏板6順時針旋轉,小支架22帶動撥動塊13繞銷軸17逆時針旋轉,凸臺19逆時針推動齒板12繞鉸接螺栓4順時針旋轉,此時齒板12的扇形齒20與下支架5的扇形齒重新嚙合在一起。在復位彈簧7的作用下,嚙合在一起的齒板12的扇形齒20與下支架5的扇形齒不會因意外自動脫離,使上柱管總成牢靠固定在下柱管總成上。
[0024]進一步的,下支架5側面上設置有位于限位桿10,其只能在位于上柱管總成的U形支架3的腰形槽11內運動,保證上柱管總成調節(jié)的安全性。
[0025]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包括轉向軸總成、上柱管總成、下柱管總成;所述上柱管總成鉸接在下柱管總成上端,轉向軸總成位于上柱管總成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同時具有調節(jié)上柱管總成高度位置和鎖緊上柱管總成功能的腳踏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機構包括腳踏板、撥動塊、齒板和復位彈簧;所述腳踏板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下部側面;所述撥動塊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中部側面;所述齒板鉸接在下柱管總成的上部側面;所述撥動塊的下端與腳踏板的中部連接,其上端與齒板連接;所述復位彈簧的上端連接在腳踏板的后端,其下端連接在下柱管總成的固定板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撥動塊和齒板均為板狀,且厚度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載機用可調節(jié)轉向管柱總成,適用于工程車輛特別是裝載機轉向技術領域,包括轉向軸總成、上柱管總成、下柱管總成和同時具有調節(jié)上柱管總成高度位置和鎖緊上柱管總成功能的腳踏機構。踩動腳踏機構的腳踏板,齒板與U形支架的扇形齒脫離嚙合,駕駛者就可以方便的對上柱管總成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當上柱管總成調節(jié)到位后,松開腳踏機構的腳踏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齒板與U形支架的扇形齒反向嚙合一起,保證在正常抖動時上柱管總成不會自由轉動,既簡化了裝置結構、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減輕了駕駛者手部的勞動強度。
【IPC分類】B62D1/184, B62D1/18, B62D1/187
【公開號】CN20531168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97249
【發(fā)明人】施紀祥, 黃永樂
【申請人】靖江市華祥汽車配件廠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