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嬰兒車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推嬰兒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嬰兒車骨架。
【背景技術】
:
[0002]嬰兒車是一種為嬰兒戶外活動提供便利而設計的工具車。嬰兒車一般具有可收折的骨架,方便人收拾整理和外出攜帶。但是傳統(tǒng)的嬰兒車收合之后尺寸還是很大,放不進汽車后備箱,不利于外出,且收合之后骨架結構較為復雜,收合不靈活,使用者攜帶依然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嬰兒車骨架,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收合靈活,折疊后體積小,便于使用者攜帶。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是由單手手把組件1、手把下組件2、后支撐組件3、后腳組件4、座架組件5、扶手組件6、前腳組件7、前腳連桿8、后腳連桿9、手把連桿10和支撐輪子11組成,單手手把組件I的一端與手把下組件2鉸接于A點處,單手手把組件I的另一端與后支撐組件3鉸接于B點處,支撐輪子11安裝在B點處,后支撐組件3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C點處,手把下組件2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D點處,A、B、C、D四個點形成第一組傳動結構,后腳組件4與前腳組件7鉸接于E點處,前腳組件7與前腳連桿8鉸接于M點處,前腳連桿8、后腳連桿9與手把連桿10鉸接于H點處,后腳組件4與后腳連桿9鉸接于C點處,E、M、H、C四個點形成第二組傳動結構,手把下組件2與手把連桿10鉸接于F點處,帶動第二組傳動結構,座架組件5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E點處,扶手組件6與座架組件5鉸接于N點處,扶手組件6與下組件2鉸接于G點處,G、N、E、D四個點形成第三組傳動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為:平常使用時人可手扶單手手把組件I推行,當需要收起來時,按住單手手把組件I向上用力,使第一組傳動結構受力變形,進而帶動第二、第三組傳動結構變形收縮,進而實現三段折疊。折合后可站立于地面,輪子支撐地面方便推行。
[0006]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設計合理,操作方便,折疊后體積小,可立于地面,輪子支撐方便推行,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展開后的立體結構不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展開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折合過程中的狀態(tài)示意圖;
[00?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折合后的狀態(tài)不意圖。
[0011]附圖標記說明:
[0012]I單手手把組件,2手把下組件,3后支撐組件,4后腳組件,5座架組件,6扶手組件,7前腳組件,前腳連桿,9后腳連桿,1手把連桿,11支撐輪子。
[0013]A、B、C、D、E、F、G、H、M、N為連接點。
[0014]Q為手把連桿擺動控制點。
【具體實施方式】
: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參看如圖1-4,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是由單手手把組件1、手把下組件2、后支撐組件3、后腳組件4、座架組件5、扶手組件6、前腳組件7、前腳連桿8、后腳連桿
9、手把連桿10和支撐輪子11組成,單手手把組件I的一端與手把下組件2鉸接于A點處,單手手把組件I的另一端與后支撐組件3鉸接于B點處,支撐輪子11安裝在B點處,后支撐組件3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C點處,手把下組件2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D點處,A、B、C、D四個點形成第一組傳動結構,后腳組件4與前腳組件7鉸接于E點處,前腳組件7與前腳連桿8鉸接于M點處,前腳連桿8、后腳連桿9與手把連桿10鉸接于H點處,后腳組件4與后腳連桿9鉸接于C點處,E、M、
H、C四個點形成第二組傳動結構,手把下組件2與手把連桿10鉸接于F點處,帶動第二組傳動結構,座架組件5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E點處,扶手組件6與座架組件5鉸接于N點處,扶手組件6與下組件2鉸接于G點處,G、N、E、D四個點形成第三組傳動結構;第一組傳動結構通過手把連桿10控制第二組傳動結構,第一組傳動結構控制第三組傳動結構,座架組件5上的Q點控制手把連桿10的運動軌跡,控制第二組傳動結構;平常推行時人可手扶單手手把組件I,當需要收起來時,按住單手手把組件I向上用力,使第一組傳動結構受力變形,進而帶動第二、第三組傳動結構變形收縮,進而實現三段折疊;折合后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大小,并且可站立于地面,輪子支撐地面方便推行。
[0017]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設計合理,操作方便,折疊后體積小,可立于地面,輪子支撐方便推行,便于攜帶。
[0018]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新型嬰兒車骨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單手手把組件(I)、手把下組件(2)、后支撐組件(3)、后腳組件(4)、座架組件(5)、扶手組件(6)、前腳組件(7)、前腳連桿(8)、后腳連桿(9)、手把連桿(10)和支撐輪子(11)組成,單手手把組件(I)的一端與手把下組件(2)鉸接于A點處,單手手把組件(I)的另一端與后支撐組件(3)鉸接于B點處,后支撐組件(3)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C點處,手把下組件(2)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D點處,A、B、C、D四個點形成第一組傳動結構,后腳組件(4)與前腳組件(7)鉸接于E點處,前腳組件(7)與前腳連桿(8)鉸接于M點處,前腳連桿(8)、后腳連桿(9)與手把連桿(10)鉸接于H點處,后腳組件(4)與后腳連桿(9)鉸接于C點處,E、M、H、C四個點形成第二組傳動結構,座架組件(5)與后腳組件(4)鉸接于E點處,扶手組件(6)與座架組件(5)鉸接于N點處,扶手組件(6)與下組件(2)鉸接于G點處,G、N、E、D四個點形成第三組傳動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嬰兒車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傳動結構與第二組傳動結構通過手把連桿(10)相鉸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嬰兒車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組件(5)上的Q點位于手把連桿(10)上。
【專利摘要】新型嬰兒車骨架,它涉及手推嬰兒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嬰兒車骨架。它是由單手手把組件(1)、手把下組件(2)、后支撐組件(3)、后腳組件(4)、座架組件(5)、扶手組件(6)、前腳組件(7)、前腳連桿(8)、后腳連桿(9)、手把連桿(10)和支撐輪子(11)組成。第一組傳動結構通過手把連桿(10)控制第二組傳動結構,第一組傳動結構控制第三組傳動結構,座架組件(5)上的Q點控制手把連桿(10)的運動軌跡,控制第二組傳動結構。本結構可使嬰兒車三段折合,前后對折,折合后可站立于地面,輪子支撐地面方便推行。
【IPC分類】B62B7/06
【公開號】CN20534499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03123
【發(fā)明人】劉頂山, 鄭振極
【申請人】中山市隆信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