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包括無人機本體,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中部設置有處理單元;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下方設置有機架;所述的機架的中部設置有土壤采集器;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上部設置有農藥容器;所述的農藥容器的下方設置有控制閥;所述的土壤采集器的上部設置有土壤成分分析儀;所述的土壤成分分析儀與處理單元之間設置有信息傳輸設備;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上方設置有高速率飛旋槳,本發(fā)明安裝簡單,飛行控制便捷,能采集土壤樣本,供技術人員分析,并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控制農藥噴灑,提高施藥效率。
【專利說明】
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
【背景技術】
[0002]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英文縮寫為“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從技術角度定義可以分為: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等。目前,無人機的使用范圍已經(jīng)擴寬到軍事、科研、民用三大領域,具體在電力、通信、氣象、農業(yè)、海洋、勘探、攝影、防災減災、農作物估產(chǎn)、緝毒緝私、邊境巡邏、治安反恐等領域應用甚廣。
[0003]在農作物生長過程的各個階段,容易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導致農作物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干擾,從生理機能到組織結構上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和破壞,以至在外部形態(tài)上呈現(xiàn)反常的病變現(xiàn)象,如枯萎、腐爛、斑點、霉粉、花葉等,統(tǒng)稱病害。
[0004]為了有效抗擊病害,保護農作物的健康生長,需要噴灑農藥殺死害蟲,防止農作物的減產(chǎn)。由于不同害蟲的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也不相同,主要有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害蟲,如甲蟲、蝗蟲及蛾蝶類幼蟲等。它們都取食固體食物,危害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蔬菜,造成機械性損傷,如缺刻、孔洞、折斷、鉆蛀莖桿、切斷根部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如蚜蟲、椿蟓、葉蟬和螨類等。它們是以針狀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吸食食料,使植物呈現(xiàn)萎縮、皺葉、卷葉、枯死斑、生長點脫落、蟲癭等。此外,還有虹吸式口器(如蛾蝶類)、紙吸式口器(如蠅類)、嚼吸式口器(如蜜蜂)。針對不同種類的害蟲,農業(yè)管理部門需要調制不同類型的農藥,有針對性地預防蟲害。
[0005]現(xiàn)有技術中的農藥噴灑方式是采用噴藥機械,如噴霧機,通過人工操作的方式,由噴藥員根據(jù)經(jīng)驗決定藥劑的使用時間、地點和劑量。在整個農藥噴灑作業(yè)中,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巨大,而且操作人員直接接觸農藥,人身極易受到農藥的傷害,同時由于人工操作,整個農藥噴灑作業(yè)的效率并不高。所以需要一個智能的無人機來代替人工操作?,F(xiàn)有的農業(yè)用無人機只能實現(xiàn)平常噴灑的功能,這樣對于不同實際土壤的情況會有誤差,所以需要進行改進。
[0006]
【發(fā)明內容】
[0007]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
[0008]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包括無人機本體,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中部設置有處理單元;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下方設置有機架;所述的機架的中部設置有土壤采集器;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上部設置有農藥容器;所述的農藥容器的下方設置有控制閥;所述的土壤采集器的上部設置有土壤成分分析儀;所述的土壤成分分析儀與處理單元之間設置有信息傳輸設備;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上方設置有高速率飛旋槳。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里部設置有飛行控制器。
[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農藥容器上設置有進料口。
[0011]進一步地,所述的控制閥與處理單元之間設置有驅動電路。
[0012]進一步地,所述的飛行控制器的一側設置有通訊裝置和導航裝置。
[0013]進一步地,所述的機架的兩端設置有支撐腿。
[0014]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在投入使用時,將農藥事先從進料口進入到農藥容器中,飛行控制器控制無人機進行飛行,高速率飛旋槳提供動力支撐,通訊裝置和導航裝置對無人機本體進行導航,將實時反應飛行路線,當達到指定地點時,機架下端的支撐腿可以起到支撐無人機本體的作用,其下部中部的土壤采集器可以采集土壤樣本,土壤可以為技術人員的研究提供樣本,土壤成分分析儀可以對土壤進行分析,檢測土壤中的農藥濃度,將濃度值通過信息傳輸設備傳輸?shù)教幚韱卧?,將信息進行處理后,若農藥的濃度低于某設定值時,則可以驅動電路將驅動控制閥,則可以進行農藥的噴灑了,無需人員操作,施加農藥精確,本發(fā)明安裝簡單,飛行控制便捷,能采集土壤樣本,供技術人員分析,并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控制農藥噴灑,提高施藥效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剖面圖。
[0016]1-無人機本體2-飛行控制器3-進料口 4-高速率飛旋槳5-通訊裝置6_導航裝置7-農藥容器8-信息傳輸設備9-土壤成分分析儀10-支撐腿11-飛土壤采集器12-控制閥13-驅動電路14-處理單元15-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所示,包括無人機本體I,所述的無人機本體I的中部設置有處理單元14;所述的無人機本體I的下方設置有機架15;所述的機架15的中部設置有土壤采集器11;所述的無人機本體I的上部設置有農藥容器7;所述的農藥容器7的下方設置有控制閥12;所述的土壤采集器11的上部設置有土壤成分分析儀9;所述的土壤成分分析儀9與處理單元14之間設置有信息傳輸設備8;所述的無人機本體I的上方設置有高速率飛旋槳4。
[0018]所述的無人機本體I的里部設置有飛行控制器2。
[0019]所述的農藥容器7上設置有進料口3。
[0020 ] 所述的控制閥12與處理單元14之間設置有驅動電路13。
[0021 ]所述的飛行控制器2的一側設置有通訊裝置5和導航裝置6。
[0022]所述的機架15的兩端設置有支撐腿10。
[0023]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在投入使用時,將農藥事先從進料口進入到農藥容器中,飛行控制器控制無人機進行飛行,高速率飛旋槳提供動力支撐,通訊裝置和導航裝置對無人機本體進行導航,將實時反應飛行路線,當達到指定地點時,機架下端的支撐腿可以起到支撐無人機本體的作用,其下部中部的土壤采集器可以采集土壤樣本,土壤可以為技術人員的研究提供樣本,土壤成分分析儀可以對土壤進行分析,檢測土壤中的農藥濃度,將濃度值通過信息傳輸設備傳輸?shù)教幚韱卧?,將信息進行處理后,若農藥的濃度低于某設定值時,則可以驅動電路將驅動控制閥,則可以進行農藥的噴灑了,無需人員操作,施加農藥精確,本發(fā)明安裝簡單,飛行控制便捷,能采集土壤樣本,供技術人員分析,并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控制農藥噴灑,提高施藥效率。
[0024]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本發(fā)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jīng)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主權項】
1.一種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無人機本體,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中部設置有處理單元;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下方設置有機架;所述的機架的中部設置有土壤采集器;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上部設置有農藥容器;所述的農藥容器的下方設置有控制閥;所述的土壤采集器的上部設置有土壤成分分析儀;所述的土壤成分分析儀與處理單元之間設置有信息傳輸設備;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上方設置有高速率飛旋槳。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人機本體的里部設置有飛行控制器。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農藥容器上設置有進料口。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閥與處理單元之間設置有驅動電路。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飛行控制器的一側設置有通訊裝置和導航裝置。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農業(yè)用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的兩端設置有支撐腿。
【文檔編號】B64D1/18GK105882971SQ201610287156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日
【發(fā)明人】韓鵬飛
【申請人】天津北洋通航航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