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
背景技術:
目前的包裝盒種類繁多,形狀各異,功能不同,但對于小型物品的包裝主要還是利用一張硬紙板折疊二重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在使用這樣的包裝盒的時候,需要用手掰開包裝盒的頂蓋,然后將物品放入盒內,再將頂蓋固定密封,其使用很不方便,比較費時費力,對于禮品包裝時有不夠時尚與美觀,有更加高檔的自動包裝盒,其成本較高,不太適合低廉物品的包裝。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簡單實用、成本低廉且美觀大方的新型包裝盒。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結構包括盒蓋、地盒、內盒和連接卡,所述盒蓋、地盒和內盒通過連接卡連接成一個整體,所述盒蓋、地盒,內盒和連接卡分別由四個設置有壓痕線的一整塊紙板折疊而成。進一步地,所述盒蓋中部設置有第一窄側板及設置于第一窄側板兩邊的兩個第一寬側板,所述兩個第一寬側板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一側壁內折板,所述盒蓋上方設置有與其中一個第一寬側板相連的頂蓋板、與另外一個第一寬側板相連的長邊頂折板和與第一窄側板相連的短邊頂折板,所述頂蓋板一邊連接有另外一個短邊頂折板,所述盒蓋下方設置有分別與兩個第一寬側板相連的第一長邊內折板和與第一窄側板相連的第一短邊內折板。進一步地,所述地盒中部設置有第二窄側板及設置于第二窄側板兩邊的兩個第二寬側板,所述兩個第二寬側板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二側壁內折板,所述第二側壁內折板另外一邊連接有第三側壁內折板,所述地盒上方設置有與第二窄側板相連的第二短邊內折板及連接在所述第二側壁內折板和第二寬側板上的第二上邊內折板,所述地盒下方設置有連接于其中一個第二寬側板上的第一底蓋板、連接于另外一個第二寬側板和第二側壁內折板上的第一長邊底折板和連接于第二窄側板上的第一短邊底折板。進一步地,所述內盒中部設置有第三窄側板及設置于第三窄側板兩邊的兩個第三寬側板,所述兩個第三寬側板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四側壁內折板,所述內盒下方設置與其中一個第三寬側板相連的第二底蓋板、與另外一個第三寬側板相連的第二長邊底折板、 連接于第三窄側板上的第二短邊底折板和連接于其中一個第四側壁內折板上的第二短邊底折板,所述兩個第三寬側板其中一個上設置有“U”型缺口。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卡中部設置有第四窄側板及設置于第四窄側板兩邊的兩個第四寬側板,所述第四窄側板下方連接有一個小連接板、上方連接有一個大連接板,所述大連接板另外連接有一個小連接板和一個大連接板。[000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其結構具有很大的審美性,滿足了人們的審美觀。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盒蓋拆開展示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地盒拆開展示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內盒拆開展示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卡拆開展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參照圖1至圖5,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結構包括盒蓋2、地盒1、內盒 3和連接卡4,所述盒蓋2、地盒1和內盒3通過連接卡4連接成一個整體,所述盒蓋2、地盒 1,內盒3和連接卡4分別由四個設置有壓痕線5的一整塊紙板折疊而成。所述盒蓋2中部設置有第一窄側板7及設置于第一窄側板7兩邊的兩個第一寬側板6,所述兩個第一寬側板6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一側壁內折板8,所述盒蓋2上方設置有與其中一個第一寬側板6相連的頂蓋板10、與另外一個第一寬側板6相連的長邊頂折板 9和與第一窄側板7相連的短邊頂折板11,所述頂蓋板10 —邊連接有另外一個短邊頂折板 11,所述盒蓋2下方設置有分別與兩個第一寬側板6相連的第一長邊內折板12和與第一窄側板7相連的第一短邊內折板13。所述地盒1中部設置有第二窄側板15及設置于第二窄側板15兩邊的兩個第二寬側板14,所述兩個第二寬側板14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二側壁內折板22,所述第二側壁內折板22另外一邊連接有第三側壁內折板16,所述地盒1上方設置有與第二窄側板15相連的第二短邊內折板18及連接在所述第二側壁內折板22和第二寬側板14上的第二上邊內折板17,所述地盒1下方設置有連接于其中一個第二寬側板14上的第一底蓋板21、連接于另外一個第二寬側板14和第二側壁內折板22上的第一長邊底折板19和連接于第二窄側板15上的第一短邊底折板20。所述內盒3中部設置有第三窄側板23及設置于第三窄側板23兩邊的兩個第三寬側板24,所述兩個第三寬側板M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四側壁內折板25,所述內盒3下方設置與其中一個第三寬側板24相連的第二底蓋板27、與另外一個第三寬側板M相連的第二長邊底折板沈、連接于第三窄側板23上的第二短邊底折板觀和連接于其中一個第四側壁內折板25上的第二短邊底折板觀,所述兩個第三寬側板M其中一個上設置有“U”型缺 Π 29。所述連接卡4中部設置有第四窄側板32及設置于第四窄側板32兩邊的兩個第四寬側板30,所述第四窄側板32下方連接有一個小連接板35、上方連接有一個大連接板31, 所述大連接板31另外連接有一個小連接板34和一個大連接板33。使用這樣的小盒時,只需要一只手抓住地盒,另外一只手抓著盒蓋輕輕的拉動,其內盒就會從側面斜著打開,露出里面的內盒口,將物品放入內盒后將盒蓋推回,就可以使內盒收回,從而達到了將物品密封于盒內的目的,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其結構具有很大的審美性,滿足了人們的審美觀。 以上已將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細說明,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能限定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凡依照本實用新型做均等變化與修飾,皆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結構包括盒蓋、地盒、內盒和連接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蓋、地盒和內盒通過連接卡連接成一個整體,所述盒蓋、地盒,內盒和連接卡分別由四個設置有壓痕線的一整塊紙板折疊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蓋中部設置有第一窄側板及設置于第一窄側板兩邊的兩個第一寬側板,所述兩個第一寬側板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一側壁內折板,所述盒蓋上方設置有與其中一個第一寬側板相連的頂蓋板、與另外一個第一寬側板相連的長邊頂折板和與第一窄側板相連的短邊頂折板,所述頂蓋板一邊連接有另外一個短邊頂折板,所述盒蓋下方設置有分別與兩個第一寬側板相連的第一長邊內折板和與第一窄側板相連的第一短邊內折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盒中部設置有第二窄側板及設置于第二窄側板兩邊的兩個第二寬側板,所述兩個第二寬側板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二側壁內折板,所述第二側壁內折板另外一邊連接有第三側壁內折板,所述地盒上方設置有與第二窄側板相連的第二短邊內折板及連接在所述第二側壁內折板和第二寬側板上的第二上邊內折板,所述地盒下方設置有連接于其中一個第二寬側板上的第一底蓋板、連接于另外一個第二寬側板和第二側壁內折板上的第一長邊底折板和連接于第二窄側板上的第一短邊底折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盒中部設置有第三窄側板及設置于第三窄側板兩邊的兩個第三寬側板,所述兩個第三寬側板另外一邊分別設置有第四側壁內折板,所述內盒下方設置與其中一個第三寬側板相連的第二底蓋板、與另外一個第三寬側板相連的第二長邊底折板、連接于第三窄側板上的第二短邊底折板和連接于其中一個第四側壁內折板上的第二短邊底折板,所述兩個第三寬側板其中一個上設置有 “U”型缺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卡中部設置有第四窄側板及設置于第四窄側板兩邊的兩個第四寬側板,所述第四窄側板下方連接有一個小連接板、上方連接有一個大連接板,所述大連接板另外連接有一個小連接板和一個大連接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上拉側斜開小盒,其結構包括盒蓋、地盒、內盒和連接卡,所述盒蓋、地盒和內盒通過連接卡連接成一個整體,所述盒蓋、地盒,內盒和連接卡分別由四個設置有壓痕線的一整塊紙板折疊而成;使用這樣的小盒時,只需要一只手抓住地盒,另外一只手抓著盒蓋輕輕的拉動,其內盒就會從側面斜著打開,露出里面的內盒口,將物品放入內盒后將盒蓋推回,就可以使內盒收回,從而達到了將物品密封于盒內的目的,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其結構具有很大的審美性,滿足了人們的審美觀。
文檔編號B65D5/32GK202295544SQ20112036918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7日
發(fā)明者吳美俊 申請人:吳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