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吊裝、轉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軸加工專用起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代企業(yè)生產過程中,生產線零件的輸送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隨著生產自動化的發(fā)展,目前這一工作已由機械手的自動搬運逐漸替代了傳統(tǒng)的人工傳送;軸類零件的加工成型需要經過多道工藝,比如探傷、熱處理等工藝,當軸類零件從一個工藝臺轉移至另一工藝臺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零件固定住然后進行起吊,尤其是在起吊軸類零件的時候,固定不方便,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而且在固定的時候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降低了企業(yè)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加工專用起吊裝置,其結構簡單,便于軸類零件的抓取、移送,避免了軸類零件由于固定不牢引起的事故危險。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軸加工專用起吊裝置,包括移動通道,移動通道的上端設置固定滑軌,固定滑軌上滑動設置一連接滑塊,在連接滑塊上安裝有抓取器,移動通道的下端設置有兩工藝臺,工藝臺內設置軸用支撐架,工藝臺與移動通道之間連接有防護通道,在兩工藝臺之間設有操作臺,所述的抓取器包括升降氣缸,升降氣缸的活動端連接抓手,抓手的兩個弧形夾持瓣分別由一個抓取氣缸驅動,所述抓取氣缸與升降氣缸由操作臺氣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軸類零件在升降氣缸及抓取氣缸的作用下,沿防護通道和移動通道運行,避免了中間過程由于抓取不穩(wěn)造成的意外傷害,便于快速平穩(wěn)的完成軸類零件的加工移送過程,并克服了軸類零件不易抓取和投放的問題,減少了人工操縱,提高了生產效率,為生產線自動化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
1.升降氣缸,2.軸用支撐架,3.連接滑塊,4.固定滑軌,5.抓取氣缸,6.抓手,7.移動通道,8.防護通道,9.工藝臺,10.操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軸加工專用起吊裝置,包括移動通道7,移動通道7的上端設置固定滑軌4,固定滑軌4上滑動設置一連接滑塊3,在連接滑塊3上安裝有抓取器,移動通道7的下端設置有兩工藝臺9,工藝臺9內設置軸用支撐架2,工藝臺9與移動通道7之間連接有防護通道8,在兩工藝臺9之間設有操作臺10;所述的抓取器包括升降氣缸1,升降氣缸1的活動端連接抓手6,抓手6的兩個弧形夾持瓣分別由一個抓取氣缸5驅動,所述抓取氣缸5與升降氣缸1由操作臺10氣路連接。
當需要把軸類零件從一個工藝臺9轉移至另一工藝臺進行加工處理時,升降氣缸1帶動抓手6下移,當下移至一定位置后,抓手氣缸5動作并將軸用支撐架2上軸類零件抓取,升降氣缸1帶動軸類零件沿防護通道8上移,當軸類零件移動至移動通道7時;連接滑塊3沿固定滑軌4水平移動至另一工藝臺9的上端,升降氣缸1下移,并逐步將待處理的軸類零件放置該工藝臺上的軸用支撐架2上,本實用新型便于軸類零件的抓取、移送,避免了軸類零件由于固定不牢引起的事故危險。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yè)技術人員已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