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塔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所有塔式起重機生產(chǎn)廠家所生產(chǎn)的塔機出廠時都沒有配備塔機基礎,主要原因就是整體固定式基礎太重不適合運輸,分體式組合式基礎技術不成熟,不如固定式現(xiàn)澆基礎安全,廠家都是跟隨塔機附一份固定式基礎澆筑制作圖,由購買使用方在使用現(xiàn)場現(xiàn)澆混凝土預制,現(xiàn)場預制的基礎雖安全可靠,但都在幾十噸以上不適合吊裝運輸重復使用,以后每安裝拆卸一次塔機就需要預制一次基礎,制作過程耗費人力物力,預制的基礎笨重且需要挖坑掩埋。為解決上述問題,近幾年已有多個人分別設計制作了幾種組合式基礎已在一些地區(qū)試用,組合式基礎因其可以拆裝反復使用、短途運輸方便等特點在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推廣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有趙正義提交的的申請?zhí)?98101471. 2、9810147. 4、200610002190. 6,200610067145. 9,201110146469. 2,201120183188. x)和叢衛(wèi)民提交的申請?zhí)?200420080405. 2,200510038753. 2,201110129155.1)以上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中,逐漸的被人們認可,他們的主要優(yōu)點是把整體重40噸以上的基礎可以拆解開分成若干塊,適合短距離吊裝運輸至另一地點組合安裝重復使用,避免了一次性基礎的重大浪費,相比之下節(jié)約了一定的混凝土鋼筋資源,但其技術尚有不足之處,還存在多個安全隱患,綜合其結構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I)單一螺栓連接的構造不合理,易腐蝕不易更換,連接預緊力達不到,單一采用鋼絞線連接的方式,不夠安全牢固,沒有保險屏障,鋼絞線長時間工作情況下會松弛,錨具重復使用時容易吐絲向外滑移,且不易被檢查發(fā)現(xiàn);(2)由于造型結構過于追求降低地面承載力,忽略了基礎上端面承載的剪切力和彎矩,結構總厚度和上端面主要受力截面積太小,且結構重量過輕便,因基礎的重量與抗傾覆力是成正比的,這就需要堆放大量的壓重、散料或掩埋處理,增加了使用成本;(3)抗剪件構造不合理,與預埋鋼筋是焊接在一起的,焊口處僅預埋在Icm深度的混凝土內(nèi),抗剪結構件太小太簡單預埋深度不足,頻繁拆裝運輸時易損壞,且預埋在內(nèi)部不易檢查發(fā)現(xiàn),不易修復,可靠度低,存在安全隱患;(4)主體受力結構上有多處預留螺栓孔,降低了結構的承載性能和使用壽命;(5)因其特殊的結構造型繁瑣,制作過程中需要大量專用模具,不適合零散的小群體客戶需求,中國擁有塔機的小群體客戶繁多分布廣泛,以致所占的總比例確相當大,這樣就影響了普及率;(6)結構設計的形狀在運輸時還不夠方便,太占用車廂面積,且存放時占地面積太大,整臺基礎重量都在二三十噸以上,遠距離供給費用高甚至超過成本價幾倍;(7)結構造型存在薄弱之處,反復拆裝運輸過程中基礎的擴大角、棱角容易碰裂受損,嚴重影響了使用次數(shù);(8)由于安裝塔機時要求標準節(jié)底座水平誤差在2mm以內(nèi),這就是說塔機對其基礎的要求必須極其嚴格,不能有任何閃失,水平誤差超過2_就有可能會發(fā)生安全事故,從安全性這一點出發(fā),綜合分析現(xiàn)有技術的預制件組合拼裝塔機基礎的結構,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使用壽命不能像鐵路、公路橋梁那樣適合長遠戰(zhàn)略,影響了投資收益,影響了資源的節(jié)約量。
本申請人與2011年7月20日向中國國家局申請了一種串接式塔機基礎的實用新型專利,其設有王混凝土基礎,王混凝土基礎中心線向外串接有過渡基礎單兀和端部基礎單元,主混凝土基礎、過渡基礎單元和端部基礎單元的相鄰接觸面分別設有定位裝置,主混凝土基礎、過渡基礎單元和端部基礎單元經(jīng)定位裝置相定位連接,端部基礎單元、過渡基礎單元和主混凝土基礎水平對應設有拉鎖預留孔,端部基礎單元、過渡基礎單元和主混凝土基礎經(jīng)拉鎖穿過拉鎖預留孔相固定連接,端部基礎單元和過渡基礎單元上分別設有地腳螺栓預留孔,地腳螺栓穿過地腳螺栓預留孔下端與主混凝土基礎底部的預埋螺母相連接,上端與塔機底梁壓板相連接,其不足是1、在反復拆裝運輸過程中,基礎的棱角和定位裝置容易碰裂而受損,嚴重影響了塔機的穩(wěn)定,2、在端部基礎單元和過渡基礎單元上分別設有地腳螺栓預留孔,極大降低了基礎單元的剪切力和承載力,容易導致基礎單元斷裂,造成事故的發(fā)生,且地腳螺栓更換費時費力,3、制作時需要大量的專用模具現(xiàn)行制作,不適合小群體客戶,如在遠距離供給客戶時,整臺基礎占用車廂面積太大,總重量太重,導致運輸費用太
曰蟲印貝。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安全可靠,制造、安裝、檢修、拆卸簡單,運輸方便,運輸成本低,重復使用省工省料,使用壽命長的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包括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和預應力鋼絞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的外框分別設有鋼結構框架,鋼結構框架是由橫金屬棱、縱金屬棱和豎金屬棱相互交叉固定連接而成,客戶根據(jù)鋼結構框架、配套附件及圖紙直接澆筑混凝土就可完成制作,本解決了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在現(xiàn)澆混凝土過程中需要特制專用模具、且制作時需要大量模具制作的不足,同時還解決了運輸時太占用車廂面積,遠距離供給運輸時需要大承載力而導致的高出成本費N倍運費的實質(zhì)性技術問題,達到了結構新穎、安全性能高、拆裝方便、運輸方便、占地面積小、運輸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塔機基礎承載力大、節(jié)約資源、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作用。本發(fā)明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與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與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分別設有緊固裝置,緊固裝置包括鎖緊耳板、連接耳板、連接螺栓、連接銷軸、開口銷和定位螺母,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兩端兩側分別設有鎖緊耳板,主混凝土基礎單元四周分別設有連接耳板,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內(nèi)端對應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兩側的鎖緊耳板分別設有連接耳板,所述鎖緊耳板和連接耳板分別是由上耳板、下耳板以及上耳板和下耳板一端的弧形連接板相固定連接而成的U型板,U型板的上耳板和下耳板對應設有穿孔,且U型板的弧形連接板預埋在混凝土中,所述連接螺栓一端部為螺紋段,另一端部設有連接塊,連接塊上設有連接通孔,連接螺栓帶有連接通孔的一端經(jīng)連接銷軸穿過連接耳板和連接塊上的連接通孔與開口銷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鎖緊耳板中間的縫隙經(jīng)定位螺母與鎖緊耳板相抵觸固定,使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進一步緊固連接,使各基礎單元之間形成雙連接,保障了水平方向不能有任何松動,使得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在承受惡劣環(huán)境(暴風侵襲、急速下降剎車、急速回轉剎車、基礎單元與地面不平、鋼絞線的錨具松動等不利因素)時根本不會出現(xiàn)上下左右位移,避免了塔機基礎各混凝土單元之間由于采用單一的鋼絞線連接而出現(xiàn)間隙,導致水平誤差超過2_而發(fā)生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本發(fā)明還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的上端面分別設有緊固耳板,緊固耳板是由上耳板、下耳板以及上耳板和下耳板一端的弧形連接板相固定連接而成的U形板,緊固耳板的上耳板和下耳板對應設有穿孔,且緊固耳板的弧形連接板預埋在混凝土中,避免了基礎單元上預留許多螺栓孔而降低塔機基礎的承載力,加大了基礎單元上端面的受力面積。本發(fā)明還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的四個連接面上分別設有定位凹槽或定位凸臺,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一端面與主混凝土基礎單元對應設有定位凸臺或定位凹槽,另一端面設有定位凸臺或定位凹槽,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內(nèi)端對應設有定位凹槽或定位凸臺,定位凹槽或定位凸臺呈倒“T”形,可以是十字形,也可以呈方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呈梯形,定位凹槽或定位凸臺的橫截面可以是“V”形,也可以呈方形,還可以呈弧形,以方便反復拆卸準確就位,同時還能防止上下左右位移,也保證了塔機基礎承載面的水平度。本發(fā)明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的鋼結構框架采用桁架形狀式結構,以保證基礎單元承載足夠大的剪切力和彎矩,增強了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的抗變形能力,同時,節(jié)省了制作配筋的過程,可直接進行澆筑混凝土基礎單元,達到制作簡單、承載力大的作用。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安全可靠,制造、安裝、檢修、拆卸簡單,運輸方便,省工省料,運輸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
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本發(fā)明中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以及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中的桁架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中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以及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相互之間的連接面的定位凹槽或定位凸臺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中連接螺栓的主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左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中鎖緊耳板、連接耳板以及緊固耳板的主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俯視圖。附圖標記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橫向鋼絞線4、縱向鋼絞線5、錨具6、鋼結構框架7、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豎金屬棱10、鎖緊耳板11、連接耳板12、連接螺栓13、連接銷軸14、開口銷15、定位螺母16、上耳板17、下耳板18、弧形連接板19、螺紋段20、連接塊21、緊固耳板22、定位凹槽23、定位凸臺24、桁架式鋼結構框架2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包括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和預應力鋼絞線連接裝置,預應力鋼絞線連接裝置包括橫向鋼絞線4、縱向鋼絞線5和錨具6,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分別經(jīng)橫向鋼絞線4穿過橫向中心孔和縱向鋼絞線5穿過縱向中心孔后兩端用錨具6固定,其特征在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兀3分別設有鋼結構框架7,鋼結構框架7是由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相互交叉固定連接而成,本解決了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在現(xiàn)澆混凝土過程中需要特制專用模具、且制作時需要大量模具制作的不足,同時還解決了運輸時太占用車廂面積,且存放時占地面積太大,遠距離供給運輸時需要大承載力而導致的高出成本費N倍運費的實質(zhì)性技術問題,達到了結構新穎、安全性能高、拆裝方便、運輸方便、占地面積小、運輸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塔機基礎承載力大、節(jié)約資源、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作用。本發(fā)明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I與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2、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與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之間分別設有緊固裝置,緊固裝置包括鎖緊耳板11、連接耳板12、連接螺栓13、連接銷軸14、開口銷15和定位螺母16,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兩端兩側分別設有鎖緊耳板11,主混凝土基礎單元四周分別設有連接耳板12,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內(nèi)端對應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兩側的鎖緊耳板11分別設有連接耳板12,所述鎖緊耳板11和連接耳板12分別是由上耳板17、下耳板18以及上耳板17和下耳板18 —端的弧形連接板19相固定連接而成的U型板,U型板的上耳板17和下耳板18對應設有穿孔,且U型板的弧形連接板19預埋在混凝土中,所述連接螺栓13 —端部為螺紋段20,另一端部設有連接塊21,連接塊21上設有連接通孔,連接螺栓13 —端經(jīng)連接銷軸14穿過連接耳板12和連接塊21上的連接通孔與開口銷15緊固連接,另一端穿過鎖緊耳板11中間的縫隙經(jīng)定位螺母16與鎖緊耳板11相抵觸固定,使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之間進一步緊固連接,使各基礎單元之間形成雙連接,保障了水平方向不能有任何松動,使得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在承受惡劣環(huán)境(暴風侵襲、急速下降剎車、急速回轉剎車、基礎單元與地面不平、鋼絞線的錨具松動等不利因素)時根本不會出現(xiàn)上下左右位移,避免了塔機基礎之間由于采用單一的鋼絞線連接而出現(xiàn)間隙,導致水平誤差超過2mm而發(fā)生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本發(fā)明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上端面分別設有緊固耳板22,緊固耳板22是由上耳板17、下耳板18以及上耳板17和下耳板18 —端的弧形連接板19相固定連接而成的U形板,緊固耳板22的上耳板17和下耳板18對應設有穿孔,且緊固耳板22的弧形連接板19預埋在混凝土中,起到了牢固連接塔機的作用,避免了基礎單元上預留許多螺栓孔、安裝孔而降低塔機基礎的承載能力,保證了基礎穩(wěn)定性。本發(fā)明還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I的四個連接面上分別設有定位凹槽23或定位凸臺24,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 —端面與主混凝土基礎單元I對應設有定位凸臺24或定位凹槽23,另一端面設有定位凸臺24或定位凹槽23,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內(nèi)端對應設有定位凹槽23或定位凸臺24,定位凹槽23或定位凸臺24呈倒“T”形,可以呈十字形,可以是十字形,也可以呈方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呈梯形,定位凹槽23或定位凸臺24的橫截面可以是“V”形,也可以呈方形,還可以呈弧形,以方便反復拆卸準確就位,同時還能防止上下左右位移,也保證了塔機基礎承載面的水平度。本發(fā)明還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鋼結構框架分別采用桁架式結構,以保證基礎單元承載的剪切力和彎矩,增強了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抗壓強度,同時,節(jié)省了制作配筋的過程,可直接進行灌注混凝土基礎單元,達到制作簡單、承載力大的作用。實施例一,如附圖1所示,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的制作工藝的具體步驟如下
1、備料根據(jù)塔機基礎的承載力大小,按圖紙分別切割下料一個主混凝土基礎單元I中的四橫金屬棱8、四縱金屬棱9和四豎金屬棱10,四個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中的十六根橫金屬棱8、十六根縱金屬棱9和十六根豎金屬棱10,四個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中的十六根橫金屬棱8、十六根縱金屬棱9和十六根豎金屬棱10,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中的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可選用角鋼下料,再分別將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的兩端鉆孔后備用;準備兩支鋼管,用于預留鋼絞線孔時使用,將上述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捆綁在一起,以及連接螺栓13可裝在袋子里,或箱子里運送到指定建筑場地備用,方便了運輸、節(jié)省了高額運費,降低了成本;
2、現(xiàn)場制作當備料運到施工現(xiàn)場后,需要進行混凝土澆注,混凝土澆注按次序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分別將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兀3的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經(jīng)螺栓現(xiàn)場固定成鋼結構框架,使之形成所需要的立方基礎型號,鋼結構框架采用桁架式框架結構,或者在鋼結構框架內(nèi)焊接有鋼筋籠,或者焊接配筋,再在鋼結構框架外表面貼上模板,將預留鋼絞線的鋼管按方向貫穿入模板,確認無紕漏后澆注混凝土,在混凝土即將凝固定型時抽出鋼管,主混凝土基礎單元成型后拆除模板;進行第二階段的工作,將預留鋼絞線的鋼管按方向貫穿入木模與已成型的中心件孔連接,確認無誤無紕漏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即將凝固定型時抽出鋼管,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成型后拆除木模;進行第三階段的工作,在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的外端連接面的定位凹槽23內(nèi)刷上隔離油或貼上隔離油紙,將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鋼結構框架分別靠向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在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鋼結構框架采用桁架式框架結構,或者在鋼結構框架內(nèi)焊接鋼筋籠,或者焊接配筋,并在其外面貼上模板,預留鋼絞線的鋼管按方向貫穿入模板并與已成型的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的鋼絞線預留孔連接,確認無誤無紕漏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即將凝固定型時抽出鋼管,結構件成型后拆除模板;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所預留的鋼絞線穿插孔必須保持在基礎的中心區(qū)域且垂直不相交,組合成整體時的穿插孔通道必須保持通暢且不能彎曲。3第二次澆筑混凝土和第三次澆筑混凝土之前先在已經(jīng)成型的連接面上鋪一層塑料薄膜,便于拆卸基礎時順利分離,等所有混凝土構件都達到強度等級后,即可進行安裝預應力鋼絞線,使該塔機基礎通過采用鋼結構框架,方便了運輸、節(jié)省了高額運費,降低了成本,這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在反復拆裝運輸過程中,由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棱角采用鋼結構框架,避免了碰撞受損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增加了使用壽命。
實施例二,如附圖2所示,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的制作工藝的具體步驟如下
1、備料根據(jù)塔機基礎的承載力大小,按圖紙分別切割下料一個主混凝土基礎單元I中的四橫金屬棱8、四縱金屬棱9和四豎金屬棱10,四個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中的十六根橫金屬棱8、十六根縱金屬棱9和十六根豎金屬棱10,四個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中的十六根橫金屬棱8、十六根縱金屬棱9和十六根豎金屬棱10,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中的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可選用角鋼、扁鐵、螺紋鋼筋或圓鋼下料,再分別將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的兩端鉆孔后備用;制作加工連接螺栓13備用,制作基礎單元上端面T形槽的T形模具,T形模具優(yōu)選采用兩段角鋼相互垂直交叉焊接在一起,準備兩支鋼管,用于預留鋼絞線孔時使用,將上述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捆綁在一起,以及連接螺栓13可裝在袋子里,或箱子里運送到指定建筑場地備用,方便了運輸、節(jié)省了高額運費,降低了成本;
2、現(xiàn)場制作當備料運到施工現(xiàn)場后,需要進行混凝土澆注,混凝土澆注按次序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分別將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橫金屬棱8、縱金屬棱9和豎金屬棱10經(jīng)螺栓現(xiàn)場固定成鋼結構框架,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基礎型號,在鋼結構框架內(nèi)焊接有配筋,再在鋼結構框架外表面貼上模板,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的四個連接面上用鐵絲分別固定一 T形模具,使用時T形模具腹面緊貼在木?;蜾撃I希粚⒕o固裝置中連接耳板的U型板分別焊接在各框架上的配筋上,U型板的上耳板17和下耳板18則露在鋼結構框架外面,然后將預留鋼絞線的鋼管按方向貫穿入模板,確認無紕漏后澆注混凝土,在混凝土即將凝固定型時抽出鋼管,主混凝土基礎單元成型后拆除模板和倒“T”形模具;進行第二階段的工作,先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的四個連接面的T型凹槽內(nèi)刷上隔離油或貼上隔離油紙,然后將4個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的鋼結構框架分別靠向已經(jīng)成型的主混凝土基礎單元I的四個面并用連接螺栓13緊固,再在鋼結構框架上固定配筋25、外面貼模板,在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的鋼結構框架兩端兩側和上端面分別焊接有鎖緊耳板11,鎖緊耳板11的上耳板17和下耳板18則露在鋼結構框架外面,將倒“T”形模具用鐵絲固定在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的鋼結構框架的外端連接面上,將預留鋼絞線的鋼管按方向貫穿入木模與已成型的中心件孔連接,確認無誤無紕漏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即將凝固定型時抽出鋼管,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成型后拆除木模;進行第三階段的工作,在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的外端連接面的定位凹槽23內(nèi)刷上隔離油或貼上隔離油紙,將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鋼結構框架分別靠向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面并用連接螺栓13固定,在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鋼結構框架內(nèi)焊接配筋,并在其外面貼上模板,在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鋼結構框架內(nèi)側面分別對應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側面的鎖緊耳板11焊接有連接耳板12,預留鋼絞線的鋼管按方向貫穿入模板并與已成型的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的鋼絞線預留孔連接,確認無誤無紕漏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即將凝固定型時抽出鋼管,結構件成型后拆除模板;整個澆筑混凝土過程中要注意幾個細節(jié)1根據(jù)塔機底梁尺寸選擇特制連接螺栓端座的預埋位置。2所預留的A向與B向鋼絞線穿插孔必須保持在基礎的中心區(qū)域且垂直不相交,組合成整體時的穿插孔通道必須保持通暢且不能彎曲。3第二次澆筑混凝土和第三次澆筑混凝土之前先在已經(jīng)成型的連接面上鋪一層塑料薄膜,便于拆卸基礎時順利分離。等所有混凝土構件都達到強度等級后,就可進行安裝預應力鋼絞線,以及水平和垂直方向通過連接螺栓將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上的鎖緊耳板和連接耳板緊固在一起,使該塔機基礎不但擁有鋼結構框架,方便了運輸、節(jié)省了高額運費,降低了成本;而且還使各基礎單元之間形成雙連接,保障了水平方向不能有任何松動,使得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在承受惡劣環(huán)境(暴風侵襲、急速下降剎車、急速回轉剎車、基礎單元與地面不平、鋼絞線的錨具松動等不利因素)時根本不會出現(xiàn)上下左右位移,避免了塔機基礎之間由于采用單一的鋼絞線連接而出現(xiàn)間隙,導致水平誤差超過2_而發(fā)生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把這些工作做完就可以宣告鋼結構雙連接式塔機安裝完畢可以使用了。其拆卸過程順序是,先用專用工具把預應力鋼絞線、連接螺栓等拆除,再用起重設備依次拆卸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主混凝土基礎單元,并裝車,最后是中心件,這樣就可以運輸至下一工地安裝使用了。在反復拆裝運輸過程中,由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1、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2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3的棱角采用鋼結構框架,避免了碰撞受損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增加了使用壽命。本發(fā)明由于采取上述結構,具有鋼結構骨框架及配套附件適合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適合遠距離供給,有利于廣泛普及,組合體具有優(yōu)異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抗變形能力、抗碰撞、抗傾覆能力強,生產(chǎn)、拆裝、運輸簡單方便,使用壽命長,更好的發(fā)揮了節(jié)約鋼筋、混凝土等資源的作用,具有結構新穎,安全可靠,制造、安裝、檢修、拆卸簡單,運輸方便,運輸成本低,重復使用省工省料,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
權利要求
1.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包括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和預應力鋼絞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的外框分別設有鋼結構框架,鋼結構框架是由橫金屬棱、縱金屬棱和豎金屬棱相互交叉固定連接而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其特征在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與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與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之間分別設有緊固裝置,緊固裝置包括鎖緊耳板、連接耳板、連接螺栓、連接銷軸、開口銷和定位螺母,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兩端兩側分別設有鎖緊耳板,主混凝土基礎單元四周分別設有連接耳板, 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內(nèi)端對應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兩側的鎖緊耳板分別設有連接耳板,所述鎖緊耳板和連接耳板分別是由上耳板、下耳板以及上耳板和下耳板一端的弧形連接板相固定連接而成的U型板,U型板的上耳板和下耳板對應設有穿孔,且U型板的弧形連接板預埋在混凝土中,所述連接螺栓一端部為螺紋段,另一端部設有連接塊,連接塊上設有連接通孔,連接螺栓一端經(jīng)連接銷軸穿過連接耳板和連接塊上的連接通孔與開口銷緊固連接,另一端穿過鎖緊耳板中間的縫隙經(jīng)定位螺母與鎖緊耳板相抵觸固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其特征在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的上端面分別設有緊固耳板,緊固耳板是由上耳板、下耳板以及上耳板和下耳板一端的弧形連接板相固定連接而成的U形板,緊固耳板的上耳板和下耳板對應設有穿孔,且緊固耳板的弧形連接板預埋在混凝土中。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其特征在于本發(fā)明還可在主混凝土基礎單元的四個連接面上分別設有定位凹槽或定位凸臺,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一端面與主混凝土基礎單元對應設有定位凸臺或定位凹槽,另一端面設有定位凸臺或定位凹槽, 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內(nèi)端對應設有定位凹槽或定位凸臺,定位凹槽或定位凸臺呈倒“ T ”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其特征在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的鋼結構框架采用桁架式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塔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鋼結構框架式塔機基礎,包括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和預應力鋼絞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和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的外框分別設有鋼結構框架,鋼結構框架是由橫金屬棱、縱金屬棱和豎金屬棱相互交叉固定連接而成,本解決了主混凝土基礎單元、過渡混凝土基礎單元、端部混凝土基礎單元在現(xiàn)澆混凝土過程中需要特制專用模具、且制作時需要大量模具制作的不足,同時還解決了供給運輸時太占用車廂面積,總重量太重,遠距離運輸時需要大承載力而導致的高額運費的實質(zhì)性技術問題,具有結構新穎、安全性能高、拆裝、運輸方便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E02D27/42GK103046573SQ20131001574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fā)明者相起兵 申請人:相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