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包括閥體和閥蓋,閥體的內(nèi)腔中設置有支撐柱,支撐柱上活動連接有活塞,活塞分為上部和下部兩部分,在上部與下部之間通過傾斜部連接,閥體上的進水管路通過流量塊與進水接頭相連,并且流量塊的一端開口與進水管路的直徑相同,另一端開口則與進水接頭的直徑相同,在閥體的側壁上設置有與下腔室相連通的主通道,在主通道內(nèi)設置有過濾塞,且主通道通過設置在閥體和閥蓋內(nèi)的上部通道與上腔室相通,同時主通道還通過設置在閥體內(nèi)的下部通道與下腔室相通,并且在主通道和下部通道之間還設置有電磁閥堵,且所述的電磁閥堵通過連接在閥體外的電磁閥控制,在閥體上還開設有與下部通道相連通的出水管路。
【專利說明】
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力偶合器用輔助裝置,特別是一種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的液力偶合器傳動裝置都是通過電動執(zhí)行器配合勺管的伸縮調(diào)節(jié),來實現(xiàn)液力偶合器內(nèi)介質(zhì)的流量的調(diào)節(jié),而對于一些大慣量設備運行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過載或轉堵的現(xiàn)象,傳統(tǒng)結構的液力偶合器則無法解決上述問題。如果能夠迅速地向液力偶合器內(nèi)腔中充液,快速建立傳輸力矩,則能夠解決上述的過載或轉堵問題,但現(xiàn)在還沒有一種能夠符合液力偶合器工作要求的閥組以實現(xiàn)上述目的。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設置在液力偶合器外殼上,用于快速向液力偶合器中充液的大流量電磁換向閥。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包括閥體I,在閥體I上配置有閥蓋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閥體I的內(nèi)腔中設置有支撐柱3,支撐柱3上活動連接有活塞4,活塞4上方為上腔室5,活塞4下方為下腔室6,活塞4分為上部7和下部8兩部分,且上部7的直徑大于下部8的直徑,在上部7與下部8之間通過傾斜部9連接,而下部8與閥體I的內(nèi)壁之間形成環(huán)形間隙腔20,閥體I上還開設有與上述環(huán)形間隙腔20相通的進水管路10,這個進水管路10通過流量塊11與進水接頭12相連,并且流量塊11的一端開口與進水管路10的直徑相同,另一端開口則與進水接頭12的直徑相同,在閥體I的側壁上設置有與環(huán)形間隙腔20相連通的主通道13,在主通道13內(nèi)設置有過濾塞14,且主通道13通過設置在閥體I和閥蓋2內(nèi)的上部通道15與上腔室5相通,同時主通道13還通過設置在閥體I內(nèi)的下部通道16與下腔室6相通,并且在主通道13和下部通道16之間還設置有配有復位彈簧的電磁閥堵17,且所述的電磁閥堵17通過連接在閥體I外的電磁閥18控制,在閥體I上還開設有與下腔室6相連通的出水管路19。
[0005]本實用新型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06]本種結構形式的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其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它通過巧妙的內(nèi)部閥體結構,來實現(xiàn)在電磁閥非工作狀態(tài)下,其出水管路與進水管路不導通,而電磁閥工作時,出水管路與進水管路導通,快速地將大量的介質(zhì)輸入液力偶合器內(nèi)部,實現(xiàn)快速建立傳輸力矩的效果,它可用于解決大慣量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過載或轉堵現(xiàn)象,并且它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說它具備了多種優(yōu)點,特別適合于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圖1中的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一種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包括閥體I,在閥體I上配置有閥蓋2,在閥體I的內(nèi)腔中設置有支撐柱3,在支撐柱3上則活動套接有能夠沿著支撐柱3的軸向運動的活塞4,閥體I的內(nèi)腔被活塞4分為位于其上方的上腔室5和位于其下方的下腔室6,活塞4包括上部7和下部8兩個部分,其中上部7的直徑大于下部8的直徑,且上部7的直徑與閥體I的內(nèi)腔的內(nèi)徑相匹配,下部8與閥體I的內(nèi)壁之間形成環(huán)形間隙腔20,上述的上部7與下部8之間通過傾斜部9相互連接;
[0010]閥體I上開設有與環(huán)形間隙腔20相連通的進水管路10,這個進水管路10通過流量塊11與進水接頭12相連,并且這個流量塊11的一端開口與進水管路1的直徑相同,而另一端開口則與進水接頭12的直徑相同;
[0011]在閥體I的側壁上開設有與環(huán)形間隙腔20相連通的主通道13,在這個主通道13內(nèi)設置有過濾塞14,并且主通道13通過設置在閥體I和閥蓋2內(nèi)的上部通道15與上腔室5相連通,同時主通道13還通過開設在閥體I內(nèi)的下部通道16與下腔室6相連通,并且在所述的主通道13和下部通道16之間還設置有電磁閥堵17,與這個電磁閥堵17相配的設置有復位彈簧,同時電磁閥堵17通過連接在閥體I外的電磁閥18進行控制,在閥體I上還開設有與下腔室6相連通的出水管路19。
[00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本實施例的閥體I安裝在液力偶合器的殼體上,出水管路19與液力偶合器的內(nèi)腔相通,而進水接頭12則位于殼體外部,即通過本閥體將液力偶合器的內(nèi)、外連通起來,水體通過進水接頭12進入流量塊11內(nèi),由于流量塊11進口一端(與進水接頭12連接的一端)的口徑大于出口一端(與進水管路1連接的一端),因此水流會在流量塊11內(nèi)改變流速,并通過進水管路1進入閥體I的內(nèi)腔中,由于阻擋在該處的活塞4的上部7的直徑大于下部8的直徑,因此在該處會形成一個環(huán)形的空間,即為環(huán)形間隙腔20,而通過進水管路1進入閥體I的水體則進入環(huán)形間隙腔20,并直接通過主通道13、過濾塞14和上部通道15后進入上腔室5,此時由于上部7的上端面處有水體,承受方向向下的壓力,因此活塞4緊緊壓在下腔室6上方,將下腔室6封閉;
[0013]需要快速、大量地向液力偶合器的內(nèi)腔中灌注水體時,控制電磁閥18工作,電磁閥堵17動作,將主通道13和下部通道16連通,這樣水體便會通過下部通道16進入下腔室6中,此時活塞4的上下端面都有水體,其所承受的兩個方向上的壓力平衡,而沖擊在傾斜部9上的水體則會對活塞4產(chǎn)生一個向上的分力,在這個力的作用下活塞4上行,讓進水管路10直接與下腔室6連通,則大量的水體進入下腔室6后通過出水管路19排入液力偶合器的內(nèi)腔之中;
[0014]電磁閥18斷電后,在彈簧的作用下電磁閥堵17重新將主通道13和下部通道16隔斷,活塞4僅承受方向向下的壓力,下行后將下腔室6封閉,本閥體關閉。
【主權項】
1.一種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電磁閥,包括閥體(I),在閥體(I)上配置有閥蓋(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閥體(I)的內(nèi)腔中設置有支撐柱(3),支撐柱(3)上活動連接有活塞(4),活塞(4)上方為上腔室(5),活塞(4)下方為下腔室(6),活塞(4)分為上部(7)和下部(8)兩部分,且上部(7)的直徑大于下部(8)的直徑,在上部(7)與下部(8)之間通過傾斜部(9)連接,而下部(8)與閥體(I)的內(nèi)壁之間形成環(huán)形間隙腔(20),閥體(I)上還開設有與上述環(huán)形間隙腔(20)相通的進水管路(10),這個進水管路(10)通過流量塊(11)與進水接頭(12)相連,并且流量塊(11)的一端開口與進水管路(10)的直徑相同,另一端開口則與進水接頭(12)的直徑相同,在閥體(I)的側壁上設置有與環(huán)形間隙腔(20)相連通的主通道(13),在主通道(13)內(nèi)設置有過濾塞(14),且主通道(13)通過設置在閥體(I)和閥蓋(2)內(nèi)的上部通道(15)與上腔室(5)相通,同時主通道(13)還通過設置在閥體(I)內(nèi)的下部通道(16)與下腔室(6)相通,并且在主通道(13)和下部通道(16)之間還設置有配有復位彈簧的電磁閥堵(17),且所述的電磁閥堵(17)通過連接在閥體(I)外的電磁閥(18)控制,在閥體(I)上還開設有與下腔室(6)相連通的出水管路(19)。
【文檔編號】F16K31/06GK205715927SQ20162037663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9日
【發(fā)明人】姜中殿, 宋春濤, 劉麗華
【申請人】大連液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