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擺式減振裝置,所述擺式減振裝置尤其是用于機動車輛的傳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在這樣的應用中,擺式減振裝置可被集成到能夠將熱機選擇性地連接到變速箱的離合器的扭轉減振系統(tǒng),以過濾由于發(fā)動機的轉動不均勻性(acyclismes)引起的振動。這樣的扭轉減振系統(tǒng)例如是雙飛輪減振器(doublevolantamortisseur)。
作為變型,在這樣的應用中,擺式減振裝置可被集成到離合器的摩擦盤或集成到液力變矩器或集成到與曲柄聯結的飛輪或集成到干式或濕式雙離合器。
傳統(tǒng)地,這樣的擺式減振裝置使用支撐件和相對于該支撐件可動的一個或多個擺動體,每個擺動體相對于支撐件的移動由兩個滾動構件來引導,所述兩個滾動構件一方面與和支撐件成一體的滾動軌道協(xié)作,另一方面與和擺動體成一體的滾動軌道協(xié)作。
在車輛的熱機起動期間或停止期間,低轉速可導致擺動體相對于支撐件的異步,使得這些擺動體可徑向降落并敲擊抵靠支撐件。這樣的撞擊可造成支撐件的振動和/或不期望的噪音。這種不期望的噪音和/或這種不期望的振動還可于擺動體為了過濾扭轉振蕩的移動結束時在該擺動體和支撐件之間發(fā)生撞擊時產生。
存在需求以減小、尤其是去除尤其產生于擺動體徑向降落在擺式減振裝置的支撐件上時的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滿足該需求,且本發(fā)明根據第一方面借助于一種用于傳動系統(tǒng)的擺式減振裝置實現該目的,該擺式減振裝置包括:
-支撐件,其圍繞旋轉軸線是可動的,
-至少一個擺動體,其相對于支撐件是可動的,以及
-噪音衰減系統(tǒng),其用于使在擺動體抵靠支撐件撞擊時產生的噪音衰減,其包括軸向夾持于支撐件和夾持部件之間的塑料層。
軸向夾持的塑料層的存在允許過濾由擺動體(諸如徑向降落時)抵靠支撐件的撞擊造成的振動,并由此減小甚或去除與這些振動相關聯的噪音。例如,1000hz至3000hz的頻率是可被過濾掉的。
例如在車輛熱機的起動期間或停止期間產生的上述問題由此可被糾正。
噪音衰減系統(tǒng)可由支撐件承載,其例如固定在該支撐件上。
一旦擺式減振裝置被組裝,塑料層在支撐件和夾持部件之間的軸向夾持就可永久性地存在。
在本申請的意義上:
-“軸向地”指“與支撐件的旋轉軸線平行地”,
-“徑向地”指“沿著屬于與支撐件的旋轉軸線正交的平面的并與支撐件的該旋轉軸線相交的軸線”,
-“成角度地”或“周向地”指“圍繞支撐件的旋轉軸線”,
-“正交地”指“與徑向方向垂直地”,
-“聯結”指“剛性地聯接”,以及
-擺動體的休止位置是這樣的位置:在該位置中,該擺動體是離心的,而不經受起源于熱機的轉動不均勻性的扭轉振蕩。
塑料例如是彈性體。夾持部件例如是板材,其可有鋼制成。
塑料層的軸向尺寸例如大于夾持部件的軸向尺寸。
所述塑料層可圍繞所述旋轉軸線連續(xù)地延伸,所述夾持部件也可圍繞該旋轉軸線連續(xù)地延伸。
塑料層例如形成在徑向內部圓形輪廓和徑向外部圓形輪廓之間徑向延伸的板件。
夾持部件還可由在徑向內部圓形輪廓和徑向外部圓形輪廓之間徑向延伸的板件限定。如有必要,支撐件還可具有圓形徑向內部輪廓,支撐件的徑向內部輪廓的半徑、塑料層的徑向內部輪廓的半徑和夾持部件的徑向內部輪廓的直半徑可以大致相等。
作為變型,塑料層可非連續(xù)地延伸,夾持部件也可非連續(xù)地延伸。噪音衰減系統(tǒng)則可呈現具有彼此相間隔的多個墊(plots)的形式,這些墊每個包括塑料部分和夾持部分,該夾持部分使該塑料部分抵靠著支撐件被軸向夾持。
在塑料層被定位于該支撐件和該夾持部件之間時,塑料層的軸向夾持可通過將夾持部件與支撐件螺固或鉚接在一起實現。由此確保塑料層的軸向壓縮。
作為變型,塑料層的軸向夾持可通過將一個或多個撐桿鉚接在支撐件上和/夾持部件上實現,該塑料層預先包覆模制在該一個或該些撐桿上。這些撐桿例如在支撐件上圍繞旋轉軸線均勻地分布。由此可存在三個撐桿,其每個被接收在設置于支撐件中的孔中,且這三個孔兩兩構成的自旋轉軸線起測得的角度等于120°。塑料層在一個或多個撐桿上的包覆模制可發(fā)生于該一個或多個撐桿已經安裝在支撐件上時。作為變型,該包覆模制可發(fā)生于將所述一個或多個撐桿安裝在支撐件上之前。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塑料層僅僅軸向布置在支撐件的一個側面。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所述裝置可包括:
-軸向布置在所述支撐件的第一側面的且軸向夾持在該第一側面和第一夾持部件之間的塑料層,以及
-軸向布置在所述支撐件的第二側面且軸向夾持在該第二側面和第二夾持部件之間的塑料層。
根據該第二實施例,當人們軸向移動時,可由此相繼地觀察到: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一側面的夾持部件、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一側面的塑料層、支撐件、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二側面的塑料層、以及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二側面的夾持部件。
根據上述實施例中的一個或另一個,擺動體可包括第一擺動塊和第二擺動塊以及用于連接該第一擺動塊和該第二擺動塊的至少一個連接構件,該第一擺動塊軸向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一側面,該第二擺動塊軸向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二側面。
支撐件可承載至少一個軸向插置部件,所述至少一個軸向插置部件與第一擺動塊或與第二擺動塊軸向相面對地布置,該軸向插置部件尤其是放置在所述支撐件上的覆層。
這樣的插置部件可由此限制擺動塊相對于支撐件的軸向移動,由此較少所述部件之間的撞擊,并由此減少不期望的磨損和噪音,尤其是在支撐件和/或擺動塊由金屬制成時。
當插置部件是覆層時,該覆層可參與對由擺動體在支撐件上的撞擊造成的振動的過濾。該覆層例如是由fluorotechnique(r)公司出售的deltaflontm。這種覆層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覆層可通過噴涂、電解或蒸汽相施加于支撐件上。
作為變型,軸向插置部件可為由支撐件承載的墊塊。該墊塊可以由塑料制成并經由安裝于支撐件的一個或多個孔中的一個或多個固定凸片附接在支撐件上。
插置部件可在支撐件上被定位為使得始終存在這樣的至少一個插置部件:所述至少一個插置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軸向插置在擺動塊和支撐件之間,而不論支撐件和所述塊的相對位置。
根據上述第一實施例,該插置部件的存在使得當人們軸向移動時可相繼地觀察到:夾持部件、塑料層、插置部件和支撐件。插置部件例如可被成角度地偏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當人們軸向移動時則可觀察到: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一側面的夾持部件、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一側面的塑料層、由支撐件在其第一側面上承載的插置部件、支撐件、如有必要的話由支撐件在其第二側面上承載的插置部件、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二側面的塑料層、以及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二側面的夾持部件。
在全部上述內容中,塑料層可被徑向定位在擺動體的內側,并形成用于該擺動體的徑向向內的移動的止擋件。塑料層和擺動體例如相對于彼此被布置為使得防止所述層和所述擺動體之間的任何徑向重疊。塑料層則起到用于擺動體在徑向降落時的止擋的減振的減振構件的附加作用,進一步加強與該撞擊有關的噪音的衰減,該塑料層通過其于壓縮狀態(tài)下在支撐件和夾持部件之間的存在已經允許與該撞擊有關的噪音的衰減。
塑料層還可允許緩沖擺動體在以下位置中抵靠著支撐件的止擋:
-在該擺動體為了過濾扭轉振蕩而自休止位置起向著逆時針方向的移動結束時的位置,和/或
-在該擺動體為了過濾扭轉振蕩而自休止位置起向著順時針方向的移動結束時的位置。
作為變型,對于每個擺動體可設置補充塑料層的上述效用的補充止擋減振構件。該補充止擋減振構件則由擺動體承載,并對于擺動體相對于支撐件的上述相對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能夠同時與擺動體和支撐件接觸。
每個補充止擋減振構件可專用于擺動體的一個連接構件并被該擺動體承載。每個補充止擋減振構件可具有彈性特性,該弾性特性允許使與支撐件和擺動體之間的接觸有關的撞擊減振。該減振則通過補充止擋減振構件的壓縮而被準許,該補充止擋減振構件例如由彈性體或橡膠制成。
擺動體相對于支撐件的移動可由至少一個滾動構件引導,尤其是由兩個滾動構件引導,在由兩個滾動構件引導的情況下,減振裝置被稱為是“雙線的(bifilaire)”。
每個滾動構件例如與和支撐件成一體的至少一個第一滾動軌道及與和擺動體成一體的至少一個第二滾動軌道協(xié)作。每個滾動構件例如僅僅經由其外部表面與和支撐件成一體的一個或多個滾動軌道及與和擺動體成一體的一個或多個滾動軌道協(xié)作。
每個滾動構件例如是輥子(rouleau),該輥子在與支撐件的旋轉軸線垂直的平面中具有圓形截面。該輥子可包括具有不同半徑的相繼的多個圓柱形部分。輥子的軸向端部可不設有薄的環(huán)形凸邊。輥子例如由鋼制成。輥子可以是空心的或實心的。
根據第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滾動構件與單個第一滾動軌道及與單個第二滾動軌道協(xié)作,且該第二滾動軌道由擺動體的連接構件限定。該連接構件的輪廓的一部分例如限定第二滾動軌道。作為變型,可在連接構件的輪廓的該部分上放置覆層以形成第二滾動軌道。這樣的連接構件例如經由其軸向端部中的每個而被壓裝合到設置于擺動塊中的一個中的開口中。作為變型,連接構件可經由其軸向端部被焊接或被螺固或被鉚接在每個擺動塊上。
根據第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每個擺動體相對于支撐件的移動可由至少兩個滾動構件引導,尤其是恰好由兩個滾動構件引導??稍O置兩個連接構件,其每個與滾動構件協(xié)作。
每個滾動構件則可以僅在上述第一和第二滾動軌道之間受壓縮而被促動。與同一滾動構件協(xié)作的這些第一和第二滾動軌道可以至少部分地徑向面對,即存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平面,這些滾動軌道中的兩個都在這些平面中延伸。
根據第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每個滾動構件可被接收到支撐件的已經接收了連接構件且不接收任何其它滾動構件的窗口中。該窗口例如由封閉輪廓限定,該封閉輪廓的一部分限定與該滾動構件協(xié)作的、和支撐件成一體的第一滾動軌道。
根據第二優(yōu)選實施方式,滾動構件一方面與和支撐件成一體的單個第一滾動軌道協(xié)作,另一方面與和擺動體成一體的兩個第二滾動軌道協(xié)作。每個擺動塊則具有開口,該開口的輪廓的一部分限定這些第二滾動軌道中的一個。
根據該另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每個連接構件集合例如多個鉚釘,且該連接構件被接收到支撐件的窗口中,而滾動構件則被接收到支撐件的開口中,該開口與接收連接構件的窗口是不同的(distincte)。
根據該另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兩個滾動構件可引導擺動體相對于支撐件的移動,并且每個滾動構件與專用于該滾動構件的一個第一滾動軌道和與專用于該滾動構件的兩個第二滾動軌道協(xié)作。
根據該另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每個滾動構件由此可軸向相繼地包括:
-布置在第一擺動塊的開口中且與由該開口的輪廓的一部分形成的第二滾動軌道協(xié)作的部分,
-布置在支撐件的開口中且與由該開口的輪廓的一部分形成的第一滾動軌道協(xié)作的部分,
-布置在第二擺動塊的開口中且與由該開口的輪廓的一部分形成的第二滾動軌道協(xié)作的部分。
作為變型,根據上述實施例中的一個或另一個,擺式減振裝置可包括聯結的并軸向偏置的兩個支撐件,擺動體可僅包括軸向布置在所述兩個支撐件之間的單個擺動塊,或如有必要,擺動體可包括彼此聯結并軸向布置在所述兩個支撐件之間的多個擺動塊。在該情況下,每個支撐件可包括噪音衰減系統(tǒng),該噪音衰減系統(tǒng)用于使在擺動體抵靠該支撐件撞擊時產生的噪音衰減,所述系統(tǒng)包括軸向夾持于該支撐件和夾持部件之間的塑料層。每個噪音衰減系統(tǒng)則可由相應的支撐件承載,其例如固定在該支撐件上。
每個支撐件例如具有定位于與另一支撐件相面對的一側的衰減系統(tǒng)。夾持部件則可對于由兩個支撐件中的一個承載的衰減系統(tǒng)和對于由這兩個支撐件中的另一個承載的衰減系統(tǒng)是共用的。
在全部上述內容中,所述裝置例如包括數量為二至八個的擺動體,尤其是三個、四個、五個或六個擺動體。所有這些擺動體可周向地相繼。該裝置可由此包括與旋轉軸線垂直的多個平面,所有擺動體被布置在所述多個平面的每個中。
當塑料層圍繞支撐件的旋轉軸線連續(xù)地延伸時,該層可與全部擺動體運行地相互作用。
在全部上述內容中,上述第一和第二滾動軌道的形式可以使得每個擺動體僅相對于支撐件圍繞與支撐件的旋轉軸線平行的虛構軸線平移移動。
作為變型,滾動軌道的形式可以使得每個擺動體相對于支撐件同時如下地移動:
-圍繞與支撐件的旋轉軸線平行的虛構軸線平移移動,以及
-還圍繞所述擺動塊的重心旋轉移動,這樣的運動也被稱作“組合運動”,并例如在申請de102011086532中所披露的。
在全部上述內容中,支撐件可由單個部件實現,該單個部件例如完全是金屬的。
根據第二方面,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一種用于傳動系統(tǒng)的擺式減振裝置,包括:
-支撐件,其圍繞旋轉軸線是可動的,
-至少一個擺動體,其相對于支撐件是可動的,以及
-噪音衰減系統(tǒng),其用于使在擺動體抵靠支撐件撞擊時產生的噪音衰減,該系統(tǒng)由放置于支撐件上的覆層形成,以緩沖支撐件和擺動體之間的撞擊。
該覆層例如是由fluorotechnique(r)公司出售的deltaflontm。與上文所述相似地,該覆層可通過噴涂、電解或蒸汽相施加于支撐件上。該覆層則可不與上述塑料層及夾持部件相關聯。覆層(如有必要被施加于支撐件的每個側面)則可單獨形成噪音衰減系統(tǒng)。在第一發(fā)面的范圍中提及的特征的全部或一部分還可應用到該第二方面。
根據第三方面,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一種用于機動車輛的傳動系統(tǒng)的組件,該組件尤其是雙飛輪減振器、液力變矩器、和曲柄聯結的飛輪、或離合器的摩擦盤、或干式或濕式雙離合器、或混合動力傳動系統(tǒng)的組件、或濕式單離合器,所述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擺式減振裝置。
該擺式減振裝置的支撐件則可是以下之一:
-該組件的殼(voile),
-該組件的引導墊圈,
-該組件的定相墊圈,
-有別于所述殼、所述引導墊圈和所述定相墊圈的支撐件。
在所述裝置被集成到與曲柄聯結的飛輪的情況下,支撐件可以是與該飛輪聯結的。
所述組件尤其是離合器的摩擦盤或雙飛輪減振器。
所述組件可包括子組件,該子組件能夠傳遞在傳動系統(tǒng)中傳播的發(fā)動機扭矩。
夾持部件可允許將擺式減振裝置的支撐件聯結到該子組件。由此附加功能被分配給該夾持部件,使得部件數量被減少。夾持部件例如是用于將擺式減振裝置連接到子元件的板材
允許軸向夾持塑料層的上述螺釘或鉚釘則還可有助于將支撐件固定到子元件。
作為變型,夾持部件未被連接到除支撐件之外的任何其他部件,該夾持部件不允許將擺式減振裝置的支撐件連接到該子組件。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以下對本發(fā)明的例子的說明并通過研究附圖,將能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擺式減振裝置;
圖2是在包括圖1的裝置的支撐件的旋轉軸線的平面中的剖視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擺式減振裝置;
圖4是在包括圖3的裝置的支撐件的旋轉軸線的平面中的剖視圖;
圖5示出了既適用于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裝置也適用于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裝置的變型;以及
圖6是圖5的細節(jié)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擺式減振裝置1。裝置1在此構成傳動系統(tǒng)的組件的一部分,該組件是雙飛輪減振器。在未示出的變型中,該組件可以是液力變矩器、與曲柄聯結的飛輪、干式或濕式雙離合器、或離合器摩擦盤。
該組件可構成機動車輛發(fā)動機組的一部分,該發(fā)動機組包括熱機(尤其具有兩個、三個或四個汽缸的熱機)。
在圖1中,裝置1處于休止狀態(tài),即該裝置不過濾由于熱機的轉動不均勻性造成的由推進鏈傳遞的扭轉振蕩。
雙飛輪減振器以已知的方式形成扭轉減振器,該扭轉減振器具有初級輸入飛輪、次級輸出飛輪、以及插置于所述飛輪之間的周向作用式的彈性復位構件。在本申請的意義上,術語“輸入”和“輸出”是相對于扭矩自車輛熱機向著該車輛的車輪傳遞的方向而定義的。
在所考慮的例子中,裝置1包括:
-能夠圍繞軸線x旋轉移動的支撐件2,以及
-相對于支撐件2可動的多個擺動體3。
在所考慮的例子中,設置了四個擺動體3,這四個擺動體3均勻地分布在軸線x的外周上。
在圖1至4所示的例子中,支撐件2是構成雙飛輪減振器的次級飛輪的一部分的殼。
在圖5和6所示的例子中,支撐件2是剛性地連接到雙飛輪減振器的次級飛輪的凸緣,如將在下文中看到的。
在所考慮的例子中,支撐件2整體具有環(huán)形形狀,該環(huán)形形狀包括相對的兩個側面4,這兩個側面在這里是平面。
如在圖中可見的,在所考慮的例子中,每個擺動體3包括:
-兩個擺動塊5,每個擺動塊5軸向面對支撐件2的一個側面4而延伸,以及
-使兩個擺動塊5聯結的兩個連接構件6。
在所考慮的例子中,連接構件6(也被稱作“聯桿(entretoises)”)成角度地偏置(décalés)。
在圖中的例子中,連接構件6的每個端部被壓裝合到設置在擺動塊5中的一個中的開口17中,以使得這兩個擺動塊5彼此聯結。
每個連接構件6部分地在設置于支撐件中的窗口19中延伸。在所考慮的例子中,窗口19限定在支撐件的內部的空的空間,該窗口由封閉輪廓20界定。
如尤其在圖1中可見的,在圖中示出的支撐件2限定凸片7,凸片7與雙飛輪減振器的彈性復位構件(未示出)相互作用。
在所考慮的例子中,裝置1還包括滾動構件(未示出),滾動構件引導擺動體相對于支撐件2的移動。滾動構件例如是輥子。
在所述例子中,每個擺動體3相對于支撐件2的運動由兩個滾動構件引導,在圖中的例子中,這兩個滾動構件中的每個與擺動體3的連接構件6中的一個協(xié)作。
在此,每個滾動構件與和支撐件2成一體的單個第一滾動軌道12及與和擺動體3成一體的單個第二滾動軌道協(xié)作,以引導擺動體3的移動。
在所考慮的例子中,每個第二滾動軌道由連接構件6的徑向外部邊緣的一部分形成。
每個第一滾動軌道12由窗口19的輪廓的一部分限定,窗口19設置于支撐件2中并接收連接構件6中的一個。
每個第一滾動軌道由此與第二滾動軌道徑向相對地布置,使得滾動構件的同一滾動表面交替地在第一滾動軌道12上和在第二滾動軌道上滾動。滾動構件的滾動表面在此是具有恒定的半徑的圓柱體。
圖1和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擺式減振裝置1。根據由此示出的第一實施例,支撐件2包括噪音衰減系統(tǒng)30,其用于使在每個擺動體3抵靠著支撐件2撞擊時產生的噪音衰減。在此,該系統(tǒng)30僅僅布置在支撐件的單個側面,則包括軸向夾持于支撐件2和單個夾持部件32之間的單個塑料層31。
塑料層31例如由彈性體制成。
塑料例如是彈性體。夾持部件32例如是板材,其可有鋼制成。
在圖1和2中觀察到,塑料層31的軸向尺寸大于夾持部件32的軸向尺寸。還觀察到,塑料層31和夾持部件32中的每個在此圍繞旋轉軸線x連續(xù)地延伸,形成環(huán)。
在圖2中所示的例子中,夾持部件32具有大致等于塑料層31的內部半徑并還大致等于支撐件2的內部半徑的內部半徑。
在所考慮的例子中,在塑料層31已經被預先定位于支撐件2和夾持部件32之間時,塑料層31的軸向夾持在經由鉚釘33將夾持部件32固定在支撐件2上時實現。在此,設置了圍繞軸線x均勻地分布的三個鉚釘33。
在未示出的變型中,塑料層31包覆模制在鉚釘33上,且鉚釘33然后鉚接在支撐件2上和夾持部件32上。
在此,該塑料層31相對于擺動體3徑向內部地定位,形成用于這樣的擺動塊5的徑向向內的移動的止擋件:該擺動塊5與該塑料層31布置在支撐件的同一側面4。
現將參考圖3和4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擺式減振裝置1。噪音衰減裝置30在此一方面在支撐件2的第一側面延伸,另一方面在支撐件2的第二側面延伸。
裝置30則包括:
-軸向布置在支撐件的第一側面的且軸向夾持在該第一側面和第一夾持部件32之間的塑料層31,以及
-軸向布置在支撐件2的第二側面且軸向夾持在該第二側面和第二夾持部件32之間的塑料層31。
如在圖4中所示,根據該第二實施例,當人們軸向移動時,可由此相繼地觀察到:布置在支撐件2的第一側面的夾持部件32、布置在支撐件2的第一側面的塑料層31、支撐件、布置在支撐件2的第二側面的塑料層31、以及布置在支撐件2的第二側面的夾持部件32。
每個塑料層31的軸向夾持可經由相同的單組鉚釘33實行,所述鉚釘33一方面鉚接在第一夾持部件32上,另一方面鉚接在第二夾持部件32上。
與關于第一實施例已經描述的相似地,在此,每個塑料層31可相對于擺動體3徑向內部地定位,形成用于這樣的擺動塊5的徑向向內的移動的止擋件:該擺動塊5與該塑料層31布置在支撐件的同一側面4。
在圖1至4中,擺動體3相對于彈性復位構件徑向內部地布置,將支撐件連接到次級飛輪的其余部分經由諸如螺釘或鉚釘的連接期間實行。
圖5和6的例子既適用于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擺式減振裝置,也適用于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擺式減振裝置,圖5和6的例子與上述例子的不同之處在于,夾持部件32允許將支撐件連接到次級飛輪的其余部分。夾持部件32例如是用于將擺式減振裝置連接到次級飛輪的其余部分的板材的端部部分。
圖5和6的擺式減振裝置1可具有徑向位于雙飛輪減振器的彈性復位構件處的擺動體或相對于這些彈性復位構件徑向外部地布置的擺動體。
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內容。
特別地,雖然在全部附圖中,裝置1不設有插置于每個連接構件6和對應的窗口19的徑向內部邊緣之間的、用于在支撐件2和擺動體3的相對位置中的某些位置中(諸如在為了過濾扭轉振蕩而自休止位置起的移動結束時的止擋的位置)同時與該連接構件6和支撐件2接觸的止擋減振構件,但是,這樣的止擋減振構件是可以被設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