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方法及其測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023012閱讀:84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方法及其測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方法及其測定裝置,屬于植保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噴桿噴霧機是大田植保作業(yè)應用最為廣泛的機型,可進行諸如棉花、玉米、大豆和小麥等作物生長的中后期病蟲害防治。噴桿噴霧機有著高效、快速、可控和自動化等優(yōu)勢, 在減少農藥損失、提高農藥利用率、降低農藥殘留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噴桿噴霧機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是評價其噴霧性能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標志。目前國內行業(yè)標準對噴桿噴霧機噴霧量分布均勻性的測定方法(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行業(yè)標準JB/T 9805. 2—1999噴桿式噴霧機試驗方法)主要在試驗臺上進行,且測定的噴霧量都是沿某一個方向的變化曲線,試驗時,噴桿上噴頭距集霧槽的高度為500mm, 在額定工作壓力下噴霧,測定時間為1 min,收集每條槽內流出的液體(應避免接液筒內藥液外流),用量筒測出藥液量,測定值計入表中,計算噴霧量分布均勻性變異系數。如 200520077300. 6,200820123122. X,200910027271. 5的專利也都是在一個固定的試驗臺上進行的噴霧試驗,同樣只能測定噴霧機在非作業(yè)狀態(tài)下沿某一個單方向噴霧量的變化曲線。由于噴霧機在作業(yè)過程中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會受到自然風、行駛速度等因素的影響, 故上述試驗方法都不能全面反映噴霧機在作業(yè)時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測定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種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方法及其測定裝置,用于測定噴桿噴霧機在運動狀態(tài)下噴桿處在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條件下不同方向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的技術方案是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設置噴霧系統(tǒng)和采集系統(tǒng),所述噴霧系統(tǒng)由機架、移動組件、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方向調節(jié)液壓缸、噴桿構成;所述采集系統(tǒng)由帶萬向輪的小車、分流板、隔離板、試管、支撐板構成;所述小車通過L形鋼板剛性地連接在拖拉機的后底部、噴桿的正下方;
②設置噴桿與分流板之間的高度和角度初始值,開動拖拉機,運行噴霧系統(tǒng);
③待霧滴進入采集裝置系統(tǒng)后,霧滴經過分流板積液口進入底部的試管,量出各試管的積液量,統(tǒng)計得到噴霧量的分布均勻性。實現噴霧量分布均勻性的測定裝置,包括拖拉機、噴霧系統(tǒng)和采集系統(tǒng);
噴霧系統(tǒng)由機架、移動組件、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方向調節(jié)液壓缸、噴桿構成,機架通過導槽與移動組件相連,移動組件可沿機架上的導槽上下滑動;噴桿與移動組件通過鉸鏈鉸接于噴桿的中心位置,噴桿上設有噴嘴;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安裝在機架的底座上,其活塞桿與移動組件相連接;角度調節(jié)液壓缸安裝在移動組件上,其活塞桿與噴桿通過鉸鏈相鉸接; 所述采集系統(tǒng)由帶萬向輪的小車、分流板、積液試管、定位板、支撐板構成;所述小車由
3上下兩層構成,上層布置有分流板,定位板、下層布置有支撐板;所述分流板上布滿了方形漏斗,方形漏斗積液口上開口為正方形,下開口為封閉正方形中開的一個圓孔;所述定位板上開有圓孔,積液口下開口的圓孔和定位板上的圓孔同軸,直徑大小都與積液試管外壁的直徑大小相等,積液試管插在定位板的圓孔中,積液試管的口與積液口齊平,支撐板在積液試管的底部,起支撐積液試管的作用;
所述小車通過L形鋼板剛性地連接在拖拉機(1)的后底部、噴桿的正下方。該裝置用于戶外試驗,能全面地反映出噴桿噴霧機在作業(yè)過程中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通過計算噴霧機在行駛過程中噴桿處于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下不同方向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為噴桿噴霧機設計參數的優(yōu)化提供參考依據。


圖1為本發(fā)明測定裝置測定時的示意圖2為機架、移動組件、高度和角度調節(jié)液壓缸之間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3為分流板、定位板和支撐板的位置關系側視示意圖; 圖4為分流板、定位板和支撐板的位置關系俯視示意圖; 圖5為定位板的等軸側示意圖。其中1拖拉機、2機架、3移動組件、4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5角度調節(jié)液壓缸、6噴桿、 7分流板、7-1分流板積液口、8小車、9積液試管、10萬向輪、11鉸鏈、12鉸鏈、13定位板、14 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案為了更好的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內容進行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測定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拖拉機1、噴霧系統(tǒng)和采集系統(tǒng);噴霧系統(tǒng)由機架2、移動組件3、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4、方向調節(jié)液壓缸5、噴桿6構成,機架2通過導槽與移動組件3相連,移動組件3可沿機架2上的導槽上下滑動;噴桿6與移動組件3通過鉸鏈11鉸接于噴桿6的中心位置,噴桿6上設有噴嘴;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4安裝在機架2的底座上,其活塞桿與移動組件3相連接;角度調節(jié)液壓缸5安裝在移動組件3上,其活塞桿與噴桿6通過鉸鏈12相鉸接;
當啟動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4時,活塞桿作上下運動,帶動移動組件3、移動組件3上的角度調節(jié)液壓缸5、安裝在移動組件3上的噴桿6上下運動,從而實現噴桿6的高度調節(jié)。同樣,當啟動角度調節(jié)液壓缸5時,噴桿6將繞其中心點11擺動,實現噴桿6的角度調節(jié)。采集系統(tǒng)由帶萬向輪的小車8、分流板7、積液試管9、定位板13、支撐板14構成; 小車8由上下兩層構成,上層布置有分流板7、定位板13,下層布置有支撐板14 ;小車8通過L形鋼板剛性地連接在拖拉機1的后底部、噴桿的正下方。分流板、定位板和支撐板的位置如圖3所示,其中分流板7上布滿了方形漏斗,方形漏斗形積液口 7-1上開口為正方形, 下開口為封閉正方形中開一個圓形孔,定位板13上開有圓孔,積液口 7-1下開口的圓孔和定位板13上的圓孔同軸,直徑大小都與積液試管9外壁的直徑大小相等,積液試管9插在定位板13的圓孔中,積液試管9的口與積液口 7-1齊平,支撐板14在積液試管9的底部,起支撐積液試管9的作用。 噴霧量分布均勻性的測定裝置測定時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對分流板上的積液口和試管分別進行編號,將試管插到與其號碼對應的積液口底
部;
(2)通過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和角度調節(jié)液壓缸調節(jié)噴桿與分流板之間的初始高度和角度值,高度值調為50 cm,角度調為0°,即噴桿處在水平狀態(tài),此時的噴霧效果最佳;
(3)發(fā)動拖拉機,運行噴霧系統(tǒng),使噴桿噴霧機以5km/h的速度向前行駛并進行噴霧, 由于小車可以隨拖拉機一起行駛,所以在噴霧過程中采集系統(tǒng)能采集到整個噴霧過程的噴
索旦
務里;
(4)當霧滴進入采集系統(tǒng)后,由于采集系統(tǒng)上布置有方底漏斗形的積液口,使的噴到分流板上的霧滴基本上全部被有效的收集到積液口底部的試管里面;
(5)直接讀取試管里面的積液量或利用其它測量儀器來讀取積液試管中的積液量,然后就可以統(tǒng)計出噴桿在設定的高度和水平角度條件下,噴桿沿不同方向的噴霧均勻性;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fā)明還可以有其它的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或等效變換形式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設置噴霧系統(tǒng)和采集系統(tǒng),所述噴霧系統(tǒng)由機架、移動組件、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 方向調節(jié)液壓缸、噴桿構成;所述采集系統(tǒng)由帶萬向輪的小車、分流板、積液試管、定位板、 支撐板構成;所述小車通過L形鋼板剛性地連接在拖拉機的后底部、噴桿的正下方; 第二步、設置噴桿與分流板之間的高度和角度初始值,開動拖拉機,運行噴霧系統(tǒng); 第三步、待霧滴進入采集裝置系統(tǒng)后,霧滴經過分流板積液口進入底部的積液試管,量出各積液試管的積液量,計算得到噴霧量的分布均勻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噴桿離分流板的高度為50cm,噴桿與分流板之間的角度為0°,即噴桿處在水平狀態(tài)。
3.一種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拉機(1)、噴霧系統(tǒng)和采集系統(tǒng);所述噴霧系統(tǒng)由機架(2)、移動組件(3)、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4)、方向調節(jié)液壓缸(5)、噴桿(6)構成,機架(2)通過導槽與移動組件(3)相連,移動組件(3)可沿機架(2)上的導槽上下滑動;噴桿(6 )與移動組件(3 )通過鉸鏈(11)鉸接于噴桿(6 )的中心位置,噴桿(6 )上設有噴嘴;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4)安裝在機架O)的底座上,其活塞桿與移動組件C3)相連接; 角度調節(jié)液壓缸(5)安裝在移動組件(3)上,其活塞桿與噴桿(6)通過鉸鏈(12)相鉸接;所述采集系統(tǒng)由帶萬向輪的小車(8)、分流板(7)、積液試管(9)、定位板(13)、支撐板 (14)構成;所述小車(8)由上下兩層構成,上層布置有分流板(7)、定位板(13),下層布置有支撐板(14);所述分流板(7)上布滿了方形漏斗,方形漏斗積液口(7-1)上開口為正方形, 下開口為封閉正方形中開的一個圓孔;所述定位板(13)上開有圓孔,積液口(7-1)下開口的圓孔和定位板(13)上的圓孔同軸,直徑大小都與積液試管(9)外壁的直徑大小相等,積液試管(9)插在定位板(13)的圓孔中,積液試管(9)的口與積液口(7-1)齊平,支撐板(14) 在積液試管(9)的底部,起支撐積液試管(9)的作用;所述小車(8)通過L形鋼板剛性地連接在拖拉機(1)的后底部、噴桿的正下方。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測定方法及其測定裝置,屬于植保機械領域。該方法用于測定噴桿噴霧機在運動過程中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該方法步驟為設置噴霧系統(tǒng)和采集系統(tǒng),設置噴桿與分流板間的高度,運行噴霧機,再量出各積液試管的積液量,得到噴霧量的分布均勻性。測定裝置包括拖拉機、噴霧系統(tǒng)和采集系統(tǒng)。噴霧系統(tǒng)由機架、高度調節(jié)液壓缸、方向調節(jié)液壓缸、噴桿構成,采集系統(tǒng)由小車、分流板、定位板、積液試管、支撐板構成,小車通過L形鋼板剛性地連接在拖拉機的后底部、噴桿的正下方。該測試方法能全面反映出噴桿噴霧機在作業(yè)過程中噴桿在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下不同方向的噴霧量分布均勻性,為噴桿噴霧機設計參數的優(yōu)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文檔編號G01M99/00GK102384857SQ20111036703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fā)明者邱白晶, 陳文坊 申請人:江蘇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