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同步輔小區(qū)和ue之間加密信息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同步輔小區(qū)SCell和UE之間的加密信息的方法,包括:SCell向主小區(qū)PCell發(fā)送保存的為所述UE建立的各數據承載的COUNT值;PCell向UE轉發(fā)所述Scell發(fā)來的COUNT值;PCell接收UE發(fā)送的所述UE保存的建立在所述SCell上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蛘?,還可以在SCell和UE之間直接交互相關承載的COUNT值。通過本申請,能夠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正確性。
【專利說明】一種同步輔小區(qū)和UE之間加密信息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同步輔小區(qū)和UE之間加密信息的方法?!颈尘凹夹g】
[0002]現代移動通信越來越趨向于為用戶提供高速率傳輸的多媒體業(yè)務,如圖1所示,為系統架構演進(SAE)的系統架構圖。其中:
[0003]用戶設備(UE) 101是用來接收數據的終端設備。演進通用陸地無線接入網絡(E-UTRAN) 102是無線接入網絡,其中包括為UE提供接入無線網絡接口的宏基站(eNodeB/NodeB)。移動管理實體(MME) 103負責管理UE的移動上下文、會話上下文和安全信息。月艮務網關(SGW) 104主要提供用戶平面的功能,MME103和SGW104可能處于同一物理實體。分組數據網絡網關(PGW) 105負責計費、合法監(jiān)聽等功能,也可以與SGW104處于同一物理實體。策略和計費規(guī)則功能實體(PCRF) 106提供服務質量(QoS)策略和計費準則。通用分組無線業(yè)務支持節(jié)點(SGSN) 108是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中為數據的傳輸提供路由的網絡節(jié)點設備。歸屬用戶服務器(HSS) 109是UE的家鄉(xiāng)歸屬子系統,負責保護包括用戶設備的當前位置、服務節(jié)點的地址、用戶安全信息、用戶設備的分組數據上下文等用戶信息。
[0004]目前LTE (Long Term Evolution)系統中,每個小區(qū)支持的最大帶寬為20MHz,為了提高UE的峰值速率,LTE-Advanced系統引入了載波聚合技術。通過載波聚合技術,UE可以同時與由同一個eNB控制的工作在不同載波頻率的小區(qū)通信,使傳輸帶寬最高達到100MHz,從而可以成倍增加UE的上下行峰值速率。
[0005]為了增加傳輸的帶寬,可以由多個小區(qū)為同一個用戶提供服務,這些小區(qū)可以位于同一個基站,或者位于不同的基站上,該技術被稱為載波聚合。圖2為跨eNB進行載波聚合的示意圖。對于工作在載波聚合下的UE來說,聚合的小區(qū)分為主小區(qū)PCell (PrimaryCell)和輔小區(qū)SCell (Secondary Cell)。PCell也成為服務小區(qū),只能夠有一個,而且一直處于激活狀態(tài),PCell只能通過切換過程進行改變,而且UE只能在PCell發(fā)送和接收NAS信息,PUCCH也只能在PCell發(fā)送。
[0006]在目前的系統中,MME需要對非接入層的信令進行加密,基站需要對RRC信令和數據進行加密。MME計算出初始的加密密匙KeNB,發(fā)送給基站。并且在切換消息中,把一組參數(Next Hop簡稱NH, Next Hop Counter簡稱NCC)發(fā)送給基站,該參數可以用來計算出KeNB。在X2切換中,源基站計算出目的基站使用的KeNB。目的基站使用的KeNB,可以是基于KeNB產生,同時參考目的基站的下行頻率和PCI,產生新的KeNB。該方法稱為水平的產生方法?;蛘吒鶕颈4娴?NH,NCC)產生,該方法稱為垂直的產生方法。這些方法已經定義在的目前 的協議3GPP33.401中。UE采用和MME同樣的算法,產生UE使用的KeNB。當UE進行了 X2或者SI的切換,基站發(fā)送消息給UE,通知UE目前基站使用的NCC,并且指示UE需要產生新的KeNB,UE也同樣根據水平或者垂直的方法,產生新的KeNB。NCC決定了UE使用水平的方法,還是垂直的方法。如果NCC和UE當前使用的KeNB對應的NCC —樣,UE就采用水平的方法,如果NCC和UE當前使用的KeNB對應的NCC不一樣,UE就采用垂直的方法。
[0007]在進行數據的同步的時候,除了 KeNB,還有一個輸入參數是一個32比特的COUNT值,COUNT值包含兩部分,一個是HFN,一個是數據平面協議I3DCD的序列號。HXP序列號的長度由高層配置,HFN的長度就是32減去HXP的序列號的長度。
[0008]當UE的數據平面由主小區(qū)和輔小區(qū)提供的時候,輔小區(qū)需要計算COUNT值并且把它用于數據平面的加密,UE端需要用同樣的COUNT值進行解密,因此,需要輔小區(qū)跟UE之間進行COUNT的同步過程,目前的協議不支持該過程。
【發(fā)明內容】
[0009]本申請?zhí)峁┝藥追N同步輔小區(qū)和UE之間的COUNT的方法,以在一個UE和多個eNB之間建立的數據承載的情況下,這些鏈路上的數據在UE和eNB之間,可以正確的加密和解
LU O
[0010]一種同步輔小區(qū)SCell和UE之間的加密信息的方法,包括:
[0011]SCell向主小區(qū)PCell發(fā)送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
[0012]PCell向UE轉發(fā)所述Scell發(fā)來的COUNT值;
[0013]PCell接收UE發(fā)送的所述UE保存的所述SCell上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
[0014]較佳地,所述SCel l向PCell發(fā)送的COUNT值、所述PCell向所述UE發(fā)送的COUNT值和PCell接收UE發(fā)送的COUNT值為相應COUNT值的最高N位,N為預設的正整數。
[0015]較佳地,所述UE向所述PCell發(fā)送COUNT值為:
[0016]所述UE向所述PCell發(fā)送其指示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或者,
[0017]所述UE將自己保存的建立在所述SCell上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和PCell轉發(fā)的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進行比較,對于COUNT值不一致的數據承載,所述UE將自身保存的相應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PCell ;和/或
[0018]所述UE將自身保存的、且未包括在所述PCell轉發(fā)中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PCell。
[0019]較佳地,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PCell監(jiān)測所述SCell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
[0020]較佳地,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PCell監(jiān)測所述SCell和所述UE上相同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是否一致。
[0021]較佳地,若SCell和UE上的相同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不一致,則該方法進一步包括=PCell釋放所述UE的無線連接,并向SCell發(fā)送消息,請求釋放Scell保存的UE信
肩、O
[0022]較佳地,若所述SCell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則該方法進一步包括=PCell向SCell發(fā)送消息,請求釋放或者重配置COUNT值達到預定的門限的數據承載或者其它操作。
[0023]較佳地,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SCell監(jiān)測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
[0024]較佳地,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Pcell向Scell轉發(fā)所述UE發(fā)來的COUNT值,所述SCell監(jiān)測UE和SCell上相同數據承載的COUNT值是否一致。[0025]較佳地,若UE和SCell上相同數據承載的COUNT值不一致,該方法進一步包括:SCell向PCell發(fā)送消息,請求釋放UE的RRC連接。
[0026]較佳地,若所述SCell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則該方法進一步包括=SCell向PCell發(fā)送消息,請求釋放或者重配置COUNT值達到預定的門限的數據承載的連接或者其它操作。
[0027]較佳地,所述SCell周期性或者根據配置的門限值執(zhí)行向PCell發(fā)送COUNT值的操作。
[0028]較佳地,所述SCell在接收到所述PCell的COUNT值同步檢測請求后,執(zhí)行向PCell發(fā)送COUNT值的操作。
[0029]較佳地,當所述COUNT值同步檢測請求中包括所述SCell的小區(qū)標識、不包括數據承載的標識時,所述SCell將所有為UE建立在該SCell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PCell ;[0030]當所述COUNT值同步檢測請求中不包括所述SCell的小區(qū)標識時,所述SCell將所有為UE建立在其所在基站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PCell。
[0031]一種同步輔小區(qū)SCell和UE之間的加密信息的方法,包括:
[0032]所述SCel I將數據承載的COUNT值通知給UE ;
[0033]所述SCell接收UE發(fā)送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
[0034]較佳地,所述SCell向UE發(fā)送的COUNT值和SCell接收UE發(fā)送的COUNT值為相應COUNT值的最高N位,N為預設的正整數。
[0035]較佳地,所述UE向所述SCell發(fā)送COUNT值為:
[0036]所述UE向所述SCell發(fā)送所有數據承載的COUNT值;或者,
[0037]所述UE將自己保存的建立在所述Scell上的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和SCell發(fā)送的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進行比較,對于COUNT值不一致的數據承載,所述UE將自身保存的相應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SCell ;和/或
[0038]所述UE將自身保存的、且未包括在所述SCell發(fā)送中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SCell。
[0039]較佳地,該方法進一步包括=SCell向PCell發(fā)起SCell數據承載的重配置或釋放請求,請求重配置或釋放所述任一數據承載;或者,Scell向PCell發(fā)起RRC連接釋放的請求。
[0040]由上述技術方案可見,本申請?zhí)峁┑膸追N輔小區(qū)和UE之間的同步COUNT的方法,使UE可以對Scell發(fā)送的數據進行解密,Scell也可以對UE發(fā)送的數據進行正確解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正確性。通過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可以使輔小區(qū)的數據加密后進行傳輸,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1]圖1為現有的SAE系統架構圖;
[0042]圖2為跨eNB載波聚合示意圖;
[0043]圖3為本申請的方法一的流程示意圖;
[0044]圖4為本申請的實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圖;[0045]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圖;
[0046]圖6為本申請實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圖;
[0047]圖7為本申請的方法二的示意圖;
[0048]圖8為本申請的實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9] 為了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手段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申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50]本申請中給出兩種輔小區(qū)與UE之間進行加密信息同步的方法。一種是利用主小區(qū)在輔小區(qū)和UE之間進行加密信息的傳輸;另一種是輔小區(qū)和UE之間直接進行加密信息的傳輸,從而完成加密信息同步。
[0051]圖3描述了通過主小區(qū)進行輔小區(qū)和UE之間加密信息同步的方法,即本申請中第一種加密信息同步方法。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括:
[0052]步驟301:主小區(qū)獲取輔小區(qū)上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
[0053]主小區(qū)可以得到多個輔小區(qū)上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主小區(qū)可以通過輔小區(qū)的周期性匯報得到該信息,或者輔小區(qū)根據配置的門限值來匯報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或者主小區(qū)也可以主動要求輔小區(qū)匯報其上面建立的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
[0054]步驟302:主小區(qū)把輔小區(qū)上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通知UE,得到UE的響應。
[0055]至此,主小區(qū)已經獲取了輔小區(qū)和UE上數據承載的COUNT值,當出現COUNT值不同步時,可以由主小區(qū)發(fā)起相適應的操作?;蛘?,也可以由主小區(qū)將UE反饋的同步檢測響應發(fā)送給輔小區(qū),這樣,輔小區(qū)就獲取了輔小區(qū)和UE上數據承載的COUNT值,當出現COUNT值不同步時,可以由輔小區(qū)發(fā)起相適應的操作。
[0056]具體地,得到上述信息后,可以由主小區(qū)檢測是否達到了 COUNT的預定門限,如果到了預定門限,主小區(qū)決定如何處理該數據承載,如何處理該數據承載可以有不同的實現方式,例如,主小區(qū)釋放或者重配置建立在輔小區(qū)上的數據承載,或者主小區(qū)發(fā)送消息給Scell,讓其進行小區(qū)內的切換過程;主小區(qū)還要檢測UE端和輔小區(qū)使用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主小區(qū)釋放UE的無線連接,釋放輔小區(qū)上的UE的信息,或者把該情況匯報給操作維護節(jié)點。
[0057]得到上述信息后,還可以由輔小區(qū)檢測是否達到了 COUNT的預定門限,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含303步驟,PCell將UE的響應消息發(fā)送給Scell。根據該方法,可以由輔小區(qū)檢測是否達到了 COUNT的預定門限,如果到了預定門限,輔小區(qū)決定如何處理該數據承載,如何處理該數據承載可以有不同的實現方式。例如,輔小區(qū)發(fā)起該承載的釋放過程。輔小區(qū)還要檢測UE端和輔小區(qū)使用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該方法還可以進一步包含輔小區(qū)發(fā)起無線連接釋放,主小區(qū)釋放UE的無線連接,釋放輔小區(qū)上的UE的信息,或者把該情況匯報給操作維護節(jié)點。
[0058]下面通過三個實施例說明上述第一種方法的具體實現。
[0059]實施例一描述了輔小區(qū)和UE之間,通過主小區(qū)進行COUNT值的同步的過程。該實施例中,是由SCell主動發(fā)起向PCell發(fā)送COUNT值。由PCell檢測UE和網絡的同步信息是否一致,檢測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圖4為實施例一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0060]步驟401 =PCell發(fā)送輔小區(qū)建立請求消息給Scell,請求Scell所在基站為UE建立新的承載。
[0061]Pcell決定為用戶建立一個新的輔小區(qū)。Pcell做出此決定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是目前PCell負載很大,建立輔小區(qū)傳輸UE的數據,分擔PCell的負載。二是MME請求主小區(qū)建立新的承載,Pcell決定把新的承載建立在輔小區(qū)上。輔小區(qū)的選擇可以基于UE檢測到了該小區(qū)的信道質量,UE把檢測到的信道質量通過測量報告匯報給了 PCell。新的輔小區(qū)和Pcell位于不同的基站。新的輔小區(qū)位于基站2上面。
[0062]UE的服務小區(qū)決定把無線接入承載建立在輔小區(qū)上,基站I可以根據無線信號質量來選擇輔小區(qū)。
[0063]假設輔小區(qū)Scell在基站2上面,基站I發(fā)送消息給基站2,消息名稱可以是其他的名稱,消息包含目的小區(qū)的標識,UE在X2接口的標識,要建立的LTE無線接入承載(E-RAB)信息,E-RAB信息包含承載的標識(Bearer Id),承載的服務質量信息,上行數據接收的服務網關(或者基站I)的傳輸層地址和隧道端口標識等。
[0064]步驟402 =Scell發(fā)送輔小區(qū)建立響應消息給PCell。
[0065]基站2確認輔小區(qū)建立成功,發(fā)送消息通知給基站I。輔小區(qū)建立響應中包含基站2上的新增加的輔小區(qū)的信息,下行數據接收的傳輸層地址和隧道端口標識。
[0066]小區(qū)的信息可以包含小區(qū)的物理層標識PCI,小區(qū)標識,小區(qū)的PLMN標識,小區(qū)的上下行頻率和帶寬,還包含天線端口數,MBSFN子幀的信息,物理層接入信道(PRACH)的配置。小區(qū)的信息還可以包含該小區(qū)的下行專用信道(PDSCH)的通用的配置,例如PDSCH的參考信號功率,P-B,服務小區(qū)的信息還包含物理層重傳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Indicator Channel簡稱PHICH)的配置,例如PHICH的持續(xù)時間是正常的,還是寬展的,PHICH的資源。
[0067]步驟403: Sce 11發(fā)送同步檢測消息給PCell。
[0068]SCell可以是周期性發(fā)送同步檢測消息,或者,可以是根據配置的門限值發(fā)送同步檢測消息。消息包含Scell的小區(qū)標識,包含數據承載的標識Bearer Id以及該RB的上行的COUNT值和/或下行COUNT值。其中,在發(fā)送COUNT狀態(tài)時可以只包含COUNT值的最高幾位,例如,包含COUNT值的最高的25比特,也可以包含COUNT值的所有位數。
[0069]步驟404 =PCell發(fā)送同步檢測消息給UE。
[0070]消息包含數據承載的標識Bearer Id,該RB的上行的COUNT值和/或下行COUNT值,可以只包含COUNT值的最高幾位,例如,包含COUNT值的最高的25比特,也可以包含COUNT值的所有位數。
[0071]步驟405:UE發(fā)送同步檢測響應消息給PCell。
[0072]UE也保存著數據承載的COUNT值,UE檢測保存的COUNT值和404步驟指示的COUNT值是否一致,并且把檢測結果通過響應消息攜帶。
[0073]響應消息可以有不同的實現方式,例如:消息包含數據承載的標識Bearer Id,該數據RB的上行的COUNT值和/或下行COUNT值。消息包含的數據承載是404步驟中指示的數據承載,其中,在發(fā)送COUNT狀態(tài)時可以只包含COUNT值的最高幾位,例如,包含COUNT值的最高的25比特,也可以包含COUNT值的所有位數。[0074]或者
[0075]當UE保存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和404步驟指示的COUNT值一致,在響應消息中不包含該數據承載的信息。如果不一致,包含該數據承載的信息。不一致的情況可以是:
[0076]一:數據承載已經建立,該數據承載沒有包含在404步驟的消息中;
[0077]二:數據承載已經建立,該數據承載包含在404步驟的消息中,但是UE保存的該承載的上行或者/和下行的COUNT值和404步驟消息中指示的不一樣。
[0078]三:其它情況。
[0079]本實施例中,PCell監(jiān)測UE和網絡的同步信息是否一致,監(jiān)測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如果某數據承載的COUNT值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則繼續(xù)執(zhí)行如下步驟:
[0080]步驟406 =PCell發(fā)送數據承載釋放請求消息,也可以是其它的過程,例如,PCell發(fā)送Scell重配置請求消息,PCell發(fā)送的讓Scell進行小區(qū)內切換的消息。。
[0081]步驟407 =Scell發(fā)送響應消息給PCell。
[0082]如果PCell檢測到COUNT值在UE端和Scell所保存的不一致,則繼續(xù)執(zhí)行如下步驟:
[0083]步驟408 =PCell發(fā)起RRC連接釋放過程。PCell發(fā)送RRC連接釋放請求消息給UE,發(fā)起進行RRC連接釋放的過程,之后UE發(fā)送響應消息,確認RRC連接釋放完成。該過程和目前定義的一樣,在此省略 。
[0084]步驟409 =PCell釋放保存在Scell上的UE的信息。PCell發(fā)送UE信息釋放請求消息給Scell。消息包含UE的標識,還可以包含釋放的原因。UE的標識可以是UE在X2接口的標識或者UE的唯一標識,或者是其它可以在Scell唯一指示該UE的標識。
[0085]步驟410:Scell發(fā)送響應消息,確認釋放了 UE的信息。
[0086]至此,實施例一的過程結束。
[0087]實施例二描述了輔小區(qū)和UE之間,通過主小區(qū)進行COUNT值的同步的過程。該實施例中,是由SCell主動發(fā)起向PCell發(fā)送COUNT值。由SCell檢測UE和網絡的同步信息是否一致,檢測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圖5為實施例二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如圖5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0088]步驟501到步驟505分別和401到405 —樣,在此省略。
[0089]本實施例子中,SCell監(jiān)測UE和網絡的同步信息是否一致,監(jiān)測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如果COUNT值達到了預定的門限,
[0090]步驟506 =PCell發(fā)送同步檢測響應消息給Scell,消息包含405步驟中包含的信
肩、O
[0091 ] 步驟507 =SCell可以檢測COUNT值是否已經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如果是,則確定接近了溢出狀態(tài),Scell發(fā)送數據承載釋放指示消息。消息名稱可以是其它,消息包含BearerId,還可以包含釋放的原因。
[0092]步驟508 =PCell發(fā)送數據承載釋放請求消息,也可以是其它的過程,例如,PCell發(fā)送Scell重配置請求消息,PCell發(fā)送的讓Scell進行小區(qū)內切換的消息。。
[0093]步驟509 =Scell發(fā)送響應消息給PCell。
[0094]如果COUNT值在UE端和Scell的不一致,
[0095]步驟510 =Scell發(fā)送無線連接釋放指示消息給PCell。消息名稱可以是其它,消息包含UE的標識,還可以包含釋放的原因。UE的標識可以是UE在X2接口的標識或者UE的唯一標識,或者是其它可以在Scell唯一指示該UE的標識。
[0096]步驟511到步驟513分別于步驟408到步驟410 —樣,在此省略。
[0097]至此,實施例二的過程結束。
[0098]實施例三描述了輔小區(qū)和UE之間,通過主小區(qū)進行COUNT值的同步的過程。該實施例中,輔小區(qū)在主小區(qū)的請求觸發(fā)下向主小區(qū)發(fā)送COUNT值。實施例三604之后的步驟也可以有兩種實現方式,分別對應實施例一 403之后的步驟和實施例二 503之后的步驟。即由PCell或者Scell檢測UE和網絡的同步信息是否一致,檢測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實施例三只描述了和實施例一,實施例二不同的步驟。圖6所示為實施例三中COUNT值同步方法的具體流程圖。如圖6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0099]步驟601,步驟602和步驟401和402相同,在此省略。
[0100]步驟603:PCell發(fā)送同步檢測請求給SCell。
[0101]消息包含UE在X2接口的標識,消息還可以包含Scell小區(qū)標識,還可以包含Bearer Id。如果不包含Bearer Id, Scell需要把所有建立在該Scell的承載的COUNT狀態(tài)報告給PCell,如果不包含Scell的小區(qū)標識,Scell需要把所有建立在其所在基站的數據承載的COUNT狀態(tài)報告給PCell。
[0102]步驟604: Sce 11發(fā)送同步檢測消息給PCell。
[0103]消息包含Scell的小區(qū)標識,包含數據承載的標識Bearer Id,該RB的上行的COUNT值和/或下行COUNT值。其中,在發(fā)送COUNT狀態(tài)時可以只包含COUNT值的最高幾位,例如,包含COUNT值的最高的25比特,也可以包含COUNT值的所有位數。
[0104]605步驟和606步驟于404和405步驟相同,在此省略。
[0105]之后,如果由PCell檢測UE和網絡的同步信息是否一致,檢測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則606之后的步驟分別和406,407,408,409,410相同。在此省略。
[0106]如果由Scell檢測UE和網絡的同步信息是否一致,檢測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則606之后的步驟分別和506,507,508,509,510,511,512,513相同。在此省略。
[0107]至此,實施例三的過程結束。
[0108]圖7描述了輔小區(qū)直接跟UE進行同步的方法,也就是本申請中的第二種方法。其中,由輔小區(qū)檢測COUNT值是否溢出,在達到預定的溢出條件后,輔小區(qū)通知主小區(qū)該溢出狀態(tài),主小區(qū)可以采取釋放該承載或者重新配置該承載的方法,避免該承載的COUNT值重復使用。如圖7所示,該方法包括:
[0109]步驟701:輔小區(qū)把數據承載的COUNT值通知給UE,并且得到UE的響應。
[0110]步驟702:輔小區(qū)請求主小區(qū)釋放數據承載。
[0111]實施例三描述了輔小區(qū)和UE之間進行COUNT值的同步的過程。圖8所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0112]步驟801 =PCell發(fā)送輔小區(qū)建立請求消息給Scell。請求Scell所在基站為UE建立新的承載。該步驟和401 —樣,在此省略。
[0113]步驟802 =Scell發(fā)送輔小區(qū)建立響應消息給PCell。該步驟和402 —樣,在此省略。
[0114] 步驟803 =SCell發(fā)送同步檢測消息給UE。[0115]消息包含數據承載的標識Bearer Id,該RB的上行的COUNT值和/或下行COUNT值。其中,在發(fā)送COUNT值時可以只包含COUNT值的最高幾位,例如,包含COUNT值的最高的25比特。
[0116]步驟804:UE發(fā)送同步檢測響應消息給SCell。
[0117]UE端也保存著數據承載的COUNT值,UE檢測保存的COUNT值和404步指示的COUNT值是否一致,并且把檢測結果通過響應消息攜帶。
[0118]響應消息可以有不同的實現方式,例如:
[0119]消息包含數據承載的標識Bearer Id,該RB的上行的COUNT值和/或下行COUNT值。可以只包含COUNT值的最高幾位,例如,包含COUNT值的最高的25比特?;蛘?br>
[0120]當UE保存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和404步驟指示的COUNT值一致,在響應消息中不包含該數據承載的信息。如果不一致,包含該數據承載的信息。不一致的情況可以是:
[0121]一:數據承載已經建立,該數據承載沒有包含在404步驟的消息中;
[0122]二:數據承載已經建立,該數據承載包含在404步驟的消息中,但是UE保存的該承載的上行或者/和下行的COUNT值和404步驟消息中指示的不一樣。
[0123]三:其它情況。
[0124]步驟805 =SCell可以檢測COUNT值是否已經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如果是,則確定接近了溢出狀態(tài),SCell發(fā)送數據承載釋放請求消息。消息包含Bearer Id,還可以包含釋放的原因。
[0125]步驟806:PCell發(fā)送數據承載釋放給SCell。消息包含Bearer Id,還可以包含釋放的原因。
[0126]步驟806也可以是其它的過程,例如,PCell發(fā)送Scell重配置請求消息。
[0127]步驟807:Scell可以根據806的消息進行相應的配置,并且發(fā)送響應消息給PCell。
[0128]步驟808 =Scell檢測UE和網絡的同步信息是否一致,如果COUNT值在UE端和Scell的不一致,Scell發(fā)送無線連接釋放指示消息。消息名稱可以是其它,消息包含UE的標識,還可以包含釋放的原因。UE的標識可以是UE在X2接口的標識或者UE的唯一標識,或者是其它可以在Scell唯一指示該UE的標識。
[0129]步驟809到步驟811分別于步驟408到步驟410 —樣,在此省略。
[0130]至此,實施例三的過程結束。
[0131]由上述本申請的具體實現可見,本申請?zhí)峁┑膸追N輔小區(qū)和UE之間的同步COUNT的方法,使UE可以對Scell發(fā)送的數據進行解密,Scell也可以對UE發(fā)送的數據進行正確解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正確性。
[0132]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 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同步輔小區(qū)SCell和UE之間的加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Cell向主小區(qū)PCell發(fā)送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 PCell向UE轉發(fā)所述Scell發(fā)來的COUNT值; PCell接收UE發(fā)送的所述UE保存的所述SCell上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ell向PCell發(fā)送的COUNT值、所述PCell向所述UE發(fā)送的COUNT值和PCell接收UE發(fā)送的COUNT值為相應COUNT值的最高N位,N為預設的正整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向所述PCell發(fā)送COUNT值為: 所述UE向所述PCell發(fā)送其指示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或者, 所述UE將自己保存的建立在所述SCell上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和PCell轉發(fā)的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進行比較,對于COUNT值不一致的數據承載,所述UE將自身保存的相應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PCell ;和/或 所述UE將自身保存的、且未包括在所述PCell轉發(fā)中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PCel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PCell監(jiān)測所述SCell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PCell監(jiān)測所述SCell和所述UE上相同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是否一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SCell和UE上的相同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不一致,則該方法進一步包括=PCell釋放所述UE的無線連接,并向SCell發(fā)送消息,請求釋放Scell保存的UE信息。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SCell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則該方法進一步包括=PCell向SCell發(fā)送消息,請求釋放或者重配置COUNT值達到預定的門限的數據承載或者其它操作。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SCell監(jiān)測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是否達到了預定的門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Pcell向Scell轉發(fā)所述UE發(fā)來的COUNT值,所述SCell監(jiān)測UE和SCell上相同數據承載的COUNT值是否一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UE和SCell上相同數據承載的COUNT值不一致,該方法進一步包括:SCelI向PCell發(fā)送消息,請求釋放UE的RRC連接。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SCell為所述UE建立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達到了預定的門限,則該方法進一步包括=SCell向PCell發(fā)送消息,請求釋放或者重配置COUNT值達到預定的門限的數據承載的連接或者其它操作。
12.根據權利要求1到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ell周期性或者根據配置的門限值執(zhí)行向PCell發(fā)送COUNT值的操作。
13.根據權利要求1到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ell在接收到所述PCell的COUNT值同步檢測請求后,執(zhí)行向PCell發(fā)送COUNT值的操作。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COUNT值同步檢測請求中包括所述SCell的小區(qū)標識、不包括數據承載的標識時,所述SCell將所有為UE建立在該SCell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PCell ; 當所述COUNT值同步檢測請求中不包括所述SCell的小區(qū)標識時,所述SCell將所有為UE建立在其所在基站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PCell。
15.一種同步輔小區(qū)SCell和UE之間的加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SCell將數據承載的COUNT值通知給UE ; 所述SCell接收UE發(fā)送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ell向UE發(fā)送的COUNT值和SCell接收UE發(fā)送的COUNT值為相應COUNT值的最高N位,N為預設的正整數。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向所述SCell發(fā)送COUNT值為: 所述UE向所述SCell發(fā)送所有數據承載的COUNT值;或者, 所述UE將自己保存的建立在所述Scell上的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和SCell發(fā)送的數據承載對應的COUNT值進行比較,對于兩種COUNT值不一致的數據承載,所述UE將自身保存的相應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SCell ;和/或 所述UE將自身保存 的、且未包括在所述SCell發(fā)送中的數據承載的COUNT值發(fā)送給所述 SCell。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SCell向PCell發(fā)起SCell數據承載的重配置或釋放請求,請求重配置或釋放所述任一數據承載;或者,Scell向PCell發(fā)起RRC連接釋放的請求。
【文檔編號】H04W12/02GK103906049SQ201210585571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王弘, 許麗香, 梁華瑞 申請人: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