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蜂窩板,尤其涉及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
背景技術:
1、當前,中國專利號:cn201520911723.7公開了一種pp蜂窩板材,包括板材,板材的一側面設有縱向凸塊,且板材的另一側面設置有與縱向凸塊配合使用的縱向凹槽,板材的前端開設有橫向凹槽,板材的后端加裝有與橫向凹槽配合使用的橫向凸塊,板材的內部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有腹布、聚氨酯層、三聚氰胺層、pp蜂窩層和xps保溫層,聚氨酯層和三聚氰胺層之間通過pp龍骨連接,三聚氰胺層和xps保溫層與pp蜂窩層之間均通過peek骨架連接。該pp蜂窩板材,采用pp龍骨和peek骨架連接各層,使結構更加緊密,增強其在橫向或縱向壓力下的強度,使其不易變形,設置的凸塊及凹槽,使該板材的安裝使用方面更加便捷,使用簡單方便,節(jié)約了安裝時間。但是現(xiàn)有技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存在著pp材質的蜂窩板強度相較于正面、背面采用金屬材質的蜂窩板要若很多,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其解決現(xiàn)有技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存在著pp材質的蜂窩板強度相較于正面、背面采用金屬材質的蜂窩板要若很多,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其結構包括頂板、頂板加強層、蜂窩板、底板、底板加強層、隔熱層,所述頂板的底部設置頂板加強層,所述頂板加強層與蜂窩板固定連接,所述蜂窩板的下部與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下側面設置底板加強層,所述底板加強層的底部設置隔熱層,所述頂板加強層、底板加強層為相同結構,均為加強纖維帶橫向、縱向纖維帶交叉設置。
3、進一步的,所述頂板加強層通過粘接與頂板固定或者直接設于頂板的內部的下側位置。
4、進一步的,所述蜂窩板通過粘接與底板、頂板固定連接。
5、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加強層為通過粘接與底板固定連接,或者直接設于底板的內部的下側位置。
6、進一步的,所述隔熱層為厚度5-10mm的聚氨酯材質。
7、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纖維帶為玻纖或者碳纖維材質。
8、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改進了現(xiàn)有技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存在著pp材質的蜂窩板強度相較于正面、背面采用金屬材質的蜂窩板要若很多,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情況,通過加入橫向、縱向纖維帶交叉設置的加強纖維帶,可以有效的增加本方案的強度,在自重增加不大的情況下增加了最大20%的耐拉伸和彎曲強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本方案的適用范圍,相較于采用金屬板件的方案,重量較輕,隨著當前碳纖維成本的下降,本方案的成本也不斷下降,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間。
1.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頂板、頂板加強層、蜂窩板、底板、底板加強層、隔熱層,所述頂板的底部設置頂板加強層,所述頂板加強層與蜂窩板固定連接,所述蜂窩板的下部與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下側面設置底板加強層,所述底板加強層的底部設置隔熱層,所述頂板加強層、底板加強層為相同結構,均為加強纖維帶橫向、縱向纖維帶交叉設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加強層通過粘接與頂板固定或者直接設于頂板的內部的下側位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窩板通過粘接與底板、頂板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加強層為通過粘接與底板固定連接,或者直接設于底板的內部的下側位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為厚度5-10mm的聚氨酯材質。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huán)保型高強度pp蜂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纖維帶為玻纖或者碳纖維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