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消毒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殺菌劑技術領域,尤其是消毒劑。
背景技術:
現(xiàn)階段使用的消毒劑中,化學藥物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化學藥物的長期使用,給環(huán)境帶來了化學藥物殘留、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在全球環(huán)保意識增強的形勢下,化學藥物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zhàn),而有相應作用的植物源性藥物正逐步成為藥物研究開發(fā)的熱點。目前,植物源性藥物的研究和開發(fā)主要分成四個層次(I)從天然化合物中尋找活性化合物,單體和混合物直接用于加工成消殺藥物。(2)不同植物活性成分(或者單體)的有機和合理配伍。(3)人工模擬合成的植物源化合物。(4)以植物源活性成分為先導結構篩選有效成分。目前國內開展的研究和開發(fā)主要處于前兩個層次上,較大程度還停留在植物源消毒劑的直接提取上,如用苦參提取物制備植物殺蟲劑的方法及其產(chǎn)品(C185116590. 9),小檗堿·苦參堿殺菌殺蟲水劑(C001130605.X)。對植物源性消毒劑研究開發(fā)的層次不夠深入的主要原因,是它們有效成份的確定比較困難。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是不同的,同一種植物含有多種不同有效成份,給人工合成帶來很大的困難,這也是目前人工模擬合成植物源性消毒劑較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何在現(xiàn)有研究基礎上,開發(fā)出新型植物源性消毒劑是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針對不足,提出一種消毒劑,消毒效果良好、沒有環(huán)境污染。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消毒劑,包括重量比為 1.0% 3.0%的13 α-烷氧基苦參堿的水溶液。優(yōu)選的,所述13 α -烷氧基苦參堿為13 α -甲氧基苦參堿或13 α -乙氧基苦參堿。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采用13 α-烷氧基苦參堿的水溶液作為消毒劑,其中 13 α-烷氧基苦參堿的分子結構式如下所示,
其中R = CH3 或 C2H5
13 α-乙氧基苦參堿為淡黃色固體,熔點為m. P. :71. O 72. 5°C。13 α -燒氧基苦參堿屬于苦參堿的衍生物,是植物源性消毒劑,不含任何有害化學成份,對人、畜低毒,沒有殘留,不污染環(huán)境。在殺菌試驗中,13 α -烷氧基苦參堿配制成的消毒劑對大腸桿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殺菌率均達到99. 9%,是效果良好的消毒劑。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以槐果堿為原料,采用半合成方法制備13 α-烷氧基苦參堿;②.取步驟①13 α-烷氧基苦參堿,滴加適量烷醇溶解,再加入水,配成重量比為 1.0% 3.0%的13 α-烷氧基苦參堿的水溶液。優(yōu)選的,步驟②中烷醇與水的體積比為I : 3。優(yōu)選的,步驟②中加水后,加入適量穩(wěn)定劑。優(yōu)選的,所述穩(wěn)定劑為吐溫-80。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①具體的過程,以13 α -乙氧基苦參堿的半合成為例1、13 α -乙氧基苦參堿的半合成方法的反應方程式為
權利要求
1.一種消毒劑,包括重量比為1.0% 3.0%的13 α-烷氧基苦參堿的水溶液。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消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13α-烷氧基苦參堿為13 α -甲氧基苦參堿或13 α-乙氧基苦參堿。
3.—種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以槐果堿為原料,采用半合成方法制備13α-烷氧基苦參堿;②.取步驟①13α -烷氧基苦參堿,滴加適量烷醇溶解,再加入水,配成重量比為 1.0% 3.0%的13 α-烷氧基苦參堿的水溶液。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②中烷醇與水的體積比為I : 3。 :步驟②中加水后,加入適量穩(wěn)定劑。:所述穩(wěn)定劑為吐溫-8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消毒劑,包括重量比為1.0%~3.0%的13α-烷氧基苦參堿的水溶液,以及該消毒劑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采用13α-烷氧基苦參堿的水溶液作為消毒劑,是植物源性消毒劑,不含任何有害化學成份,對人、畜低毒,沒有殘留,不污染環(huán)境。在殺菌試驗中,13α-烷氧基苦參堿配制成的消毒劑對大腸桿菌、金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殺菌率均達到99.9%,是效果良好的消毒劑。
文檔編號A01N43/90GK102578111SQ2012100084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fā)明者慈穎, 文彥杰, 李金有, 王林, 陳春田, 韓曉玲, 馬愛敏 申請人: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