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包括有氧堆肥艙體,所述有氧堆肥艙體設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與一進料機相連通,所述有氧堆肥艙體進一步設有一艙體入水口和一艙體出水口,該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進一步包括一太陽能集熱板,所述艙體出水口與太陽能集熱板的入水口相連通,所述艙體入水口與太陽能集熱板的出水口相連通。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太陽能集熱板對有氧堆肥艙體進行輔助加熱,可大幅度縮短生活垃圾有氧堆肥的時間周期,并通過精準控制通風量,使堆肥過程更加合理,更加高效。并且利用太陽能縮短有氧堆肥的周期,節(jié)能環(huán)保,有氧堆肥產(chǎn)出的肥料質(zhì)量也有保障。同時,整個系統(tǒng)設備操作簡易、安全可靠實用。
【專利說明】一種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生活垃圾進行快速有氧堆肥的設備,尤其是一種可加熱旋轉式生活垃圾有氧堆肥的艙體。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有機物含量等參數(shù)不斷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也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如何方便快捷、因地制宜的快速消化生活垃圾成為處理城市垃圾的一種趨勢。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有氧堆肥,能夠有效的對城市生活垃圾減容減重,并且簡單易行,能夠?qū)Τ鞘猩罾M行自行處理,變廢為寶。但是有氧堆肥整個過程耗時較長,如何縮短整個處理過程的時間成為了有氧堆肥的一個重要課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能夠有效的縮短整個有氧堆肥過程的時間。
[0004]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包括固定于一承重支架上的圓筒型的艙體,所述艙體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左端板和右端板形成一密封結構,在所述左端板和右端板上分別設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該艙體上設有一入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通過一安裝于艙體內(nèi)的盤管相連通。
[0006]所述艙體的外壁上固定套接一轉動齒輪,所述轉動齒輪與固定連接于一電機轉軸上的電機齒輪相哨合。
[0007]所述轉動齒輪位于艙體外壁的中心位置。
[0008]所述艙體的外壁上設置至少一沿其徑向分布的滾動軌道槽,承重支架上固定連接有沿滾動軌道槽的滾動底座。
[0009]所述艙體內(nèi)安裝有至少一個用于將艙體分割為多個空間的分隔板。
[0010]所述分隔板為圓弧形結構,其圓弧的邊緣與艙體固定連接。
[0011]所述承重支架的上端面與位于承重支架下側的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且左端板的中心至該水平面的距離大于右端板的中心至該水平面的距離。
[0012]所述左端板的端面上固定連接一第一圓環(huán),所述艙體外壁的左側套設有一第一法蘭環(huán),所述第一法蘭環(huán)的端面上固定連接一第二圓環(huán),所述左端板和第一法蘭環(huán)通過第一螺釘鎖緊,且第一圓環(huán)設于艙體的外壁和第二圓環(huán)之間;所述右端板的端面上固定連接一第三圓環(huán),所述艙體外壁的右側套設有一第二法蘭環(huán),所述第二法蘭環(huán)的端面上固定連接一第四圓環(huán),所述右端板和第二法蘭環(huán)通過第二螺釘鎖緊,且第三圓環(huán)設于艙體的外壁和第四圓環(huán)之間。
[0013]所述第一圓環(huán)、第二圓環(huán)以及艙體的外壁兩兩之間的間隙處均設有第一盤根密封,所述第三圓環(huán)、第四圓環(huán)以及艙體的外壁兩兩之間的間隙處均設有第二盤根密封。
[0014]所述入水口位于右端板的一側,所述出水口位于左端板的一側。
[0015]采用該可加熱旋轉式生活垃圾分段有氧堆肥艙體,可將城市生活垃圾按照投放的先后順序,以天為時間單位區(qū)分開來,實現(xiàn)按照堆肥過程完成度的不同進行連續(xù)的出料。大幅度的縮短整個有氧堆肥過程的時間周期,提高了有氧堆肥的處理量和處理效率。整個艙體加工簡單,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0016]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yōu)點:
[0017]1、通過對艙體內(nèi)的生活垃圾進行加熱,可大幅度縮短生活垃圾有氧堆肥的時間周期;
[0018]2、通過齒輪之間的嚙合,簡單方便進行艙體的旋轉,從而使物料充分翻堆;
[0019]3、通過艙體的轉動和艙體的傾斜角度,可以將不同時期進入艙體的生活垃圾通過分隔板按照堆肥的程度區(qū)分開來,實現(xiàn)分段有氧堆肥;
[0020]4、在艙體旋轉的過程中,通過滾動底座在滾動軌道槽中的運動,保證了艙體的穩(wěn)定旋轉;
[0021]5、法蘭環(huán)與端板的配合結構保證左右兩個端板固定不轉動,大幅度增加了操作簡便性、連續(xù)性和可靠性;
[0022]6、整個設備操作簡易、安全可靠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艙體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艙體和左端板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26]其中:1、艙體;2、入料口 ;3、左端板;31、圓環(huán);4、出料口 ;5、右端板;6、電機齒輪;
7、轉動齒輪;8、滾動底座;9、滾動軌道槽;10、承重支架;11、盤管;12、入水口 ;13、出水口 ;14、分隔板;15、法蘭環(huán);151、圓環(huán);16、螺釘;17、盤根;18、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8]實施例:
[0029]參見圖1,一種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包括艙體1,艙體I呈一定傾斜角度放置于承重支架10之上,所謂的傾斜角度是相對于水平面而言,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放置艙體I的承重支架10的上端面與承重支架10下側的水平面成一定的銳角,并且出料口相對于入料口向下傾斜,便于生活垃圾在艙體內(nèi)的運動。艙體I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左端板3和右端板5形成一密封結構,在左端板3和右端板5上分別設有入料口 2和出料口 4,為了大幅度縮短生活垃圾有氧堆肥的時間周期,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對艙體I內(nèi)進行加熱,具體是在該艙體I上設有入水口 12和出水口 13,入水口 12和出水口 13通過安裝于艙體內(nèi)的盤管11相連通,通過向艙體I內(nèi)通入熱水使艙體I內(nèi)的溫度升高。
[0030]艙體I的外壁上固定套接一轉動齒輪7,轉動齒輪7與固定連接于電機18轉軸上的電機齒輪6相哨合,電機18可以是固定于承重支架10上。轉動齒輪7設置于艙體I的中心位置,為了使艙體I轉動時保持穩(wěn)定,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在艙體I的兩側分別開設有沿艙體I徑向分布的環(huán)形的滾動軌道槽9,每個滾動軌道槽9對應設置兩個相互并行或成八字形固定在承重支架10上的滾動底座8,滾動底座8的上側設有可以轉動的圓柱形滾輪,該圓柱形滾輪的尺寸與滾動軌道槽9的尺寸相匹配,圓柱形滾輪可以在滾動軌道槽9內(nèi)滑動。滾動底座8既起到對艙體I進行支撐,同時,與滾動軌道槽9的配合使艙體I轉動時保持穩(wěn)定。
[0031]請參照圖2所示,艙體I內(nèi)安裝有至少一個用于將艙體分割為多個空間的分隔板
14。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安裝有5個分隔板14,可將艙體I分割成6個空間,可以將不同時期進入艙體的生活垃圾按照堆肥的程度區(qū)分開來,實現(xiàn)分段有氧堆肥,分隔板14采用圓弧形結構,其圓弧的邊緣與艙體固定連接,這樣就使相鄰兩個空間通過艙體I的旋轉,再加上艙體I的傾斜角度,使生活垃圾逐步向出料口運動。
[0032]左端板3和右端板5因為與艙體I連接方式而保持固定不轉動,方便連續(xù)的進料和出料。請參照圖3所示,以左端板3與艙體I的連接為例,右端板5的連接與之類似。左端板3的端面上延伸一圓環(huán)31,圓環(huán)31的半徑小于左端板3的半徑,且二者一體成型。艙體I外壁的左側套設有法蘭環(huán)15,法蘭環(huán)15的端面上延伸有一圓環(huán)151,同理,圓環(huán)151與法蘭環(huán)15 —體成型,左端板3和法蘭環(huán)15通過多個螺釘16鎖緊,此時圓環(huán)31設于艙體I的外壁和圓環(huán)151之間,實現(xiàn)艙體I的封閉,當然圓環(huán)、圓環(huán)以及艙體的外壁兩兩之間還會存在一定的間隙,在相應的間隙處通過盤根17進行密封,此時,艙體I的轉動不會引起左端板3和右端板5的轉動。當然,為了使結構更加穩(wěn)定,可在艙體I上設置環(huán)形槽或者設置兩肋條結構,使法蘭環(huán)15套于環(huán)形槽或兩肋條之間。
[0033]運行時,城市生活垃圾由入料口 2進入艙體1,進入之后由于分隔板14的阻擋,被限制在第一個艙位內(nèi)。開啟電機18,電機齒輪6開始轉動,從而帶動轉動齒輪7開始轉動。轉動齒輪7的轉動使整個艙體I開始轉動,并且由滾動底座8支撐轉動,滾動軌道槽9約束整個艙體在轉動時保持穩(wěn)定。左端板3和右端板5因為與圓筒型艙體I連接方式而保持固定不轉動,方便連續(xù)的進料和出料。最后有氧堆肥完成后的肥料通過出料口 4取出。
[0034]城市生活垃圾進入艙體后,由于第一塊分隔板14的阻擋被限制第一個艙位,此時熱水通過入水口 12流入盤管11,并由出水口 13流出,從而加熱整個艙體內(nèi)部,使參與有氧堆肥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堆體溫度被動升高,從而快速使堆體溫度達到有氧堆肥的有效溫度,從何縮短整個有氧堆肥的周期,而通過艙體旋轉和艙體的傾斜角度,物料會在旋轉的過程中往前移動進入第二個分隔板14,以此類推,這樣可以將在堆肥的城市生活垃圾以按加入的先后順序以天單位用分隔板14區(qū)分開來,保證了分段有氧堆肥。為了進一步縮短放入艙體I內(nèi)時間較長的生活垃圾的有氧堆肥,可將入水口 12位于右端板5的一側,出水口 13位于左端板3的一側。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包括固定于一承重支架(10)上的圓筒型的艙體(1),所述艙體(I)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左端板(3)和右端板(5)形成一密封結構,在所述左端板(3 )和右端板(5 )上分別設有入料口( 2 )和出料口( 4),其特征在于,該艙體(I)上設有一入水口(12)和一出水口(13),所述入水口(12)和出水口(13)通過一安裝于艙體(I)內(nèi)的盤管(11)相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艙體(I)的外壁上固定套接一轉動齒輪(7 ),所述轉動齒輪(7 )與固定連接于一電機(18 )轉軸上的電機齒輪(6)相哨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齒輪(7)位于艙體(I)外壁的中心位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艙體(I)的外壁上設置至少一沿其徑向分布的滾動軌道槽(9),承重支架(10)上固定連接有沿滾動軌道槽(9)的滾動底座(8)。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艙體(I)內(nèi)安裝有至少一個用于將艙體(I)分割為多個空間的分隔板(14)。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4)為圓弧形結構,其圓弧的邊緣與艙體(I)固定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支架(10)的上端面與位于承重支架(10)下側的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且左端板(3)的中心至該水平面的距離大于右端板(5)的中心至該水平面的距離。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板(3)的端面上固定連接一第一圓環(huán)(31),所述艙體(I)外壁的左側套設有一第一法蘭環(huán)(15),所述第一法蘭環(huán)(15)的端面上固定連接一第二圓環(huán)(151),所述左端板(3)和第一法蘭環(huán)(15)通過第一螺釘(16)鎖緊,且第一圓環(huán)(31)設于艙體(I)的外壁和第二圓環(huán)(151)之間;所述右端板(5)的端面上固定連接一第三圓環(huán),所述艙體(I)外壁的右側套設有一第二法蘭環(huán),所述第二法蘭環(huán)的端面上固定連接一第四圓環(huán),所述右端板(5)和第二法蘭環(huán)通過第二螺釘鎖緊,且第三圓環(huán)設于艙體(I)的外壁和第四圓環(huán)之間。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環(huán)(31)、第二圓環(huán)(151)以及艙體(I)的外壁兩兩之間的間隙處均設有第一盤根(17)密封,所述第三圓環(huán)、第四圓環(huán)以及艙體(I)的外壁兩兩之間的間隙處均設有第二盤根密封。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熱式有氧堆肥艙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12)位于右端板(5)的一側,所述出水口(13)位于左端板(3)的一側。
【文檔編號】C05F9/02GK203558982SQ201320686581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林志賢, 林鎮(zhèn)榮, 陳勇, 郭華芳, 李家杰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