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25413閱讀:369來源:國知局
插秧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插秧機。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一種插秧機,該插秧機具備對田地接地面進行檢測的船體,通過該船體來檢測田地表面,一邊根據其檢測結果將插栽部調節(jié)為適當的高度,一邊進行秧苗的插栽。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70426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船體沉入田地預期量以上或者船體從田地浮起預期量以上、亦即在插栽作業(yè)中船體相對于接地面進行沉浮,由此,由船體檢測出的田地接地面的信息發(fā)生變化。因此,難以僅基于船體傳感來恒定地進行插栽。

于是,本發(fā)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插秧機,該插秧機能夠檢測船體的沉浮而校正插栽部在升降控制中的靈敏度、維持插栽精度。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案所涉及的插秧機包括:船體,該船體對田地接地面進行檢測;傳感器,該傳感器擺動自如地支撐于插栽部并追隨田地表面;以及靈敏度調節(jié)桿,該靈敏度調節(jié)桿對檢測所述船體的傾斜的靈敏度進行變更,其中,基于所述傳感器的擺動,使所述靈敏度調節(jié)桿在規(guī)定的輸入方向上轉動。

所述靈敏度調節(jié)桿包括:卡止片,該卡止片固定于所述靈敏度調節(jié)桿的中部;滑塊,該滑塊沿著所述靈敏度調節(jié)桿的輸入方向形成有多個能夠與該卡止片卡合的卡止槽;以及桿引導件,該桿引導件以能夠使該滑塊沿著所述靈敏度調節(jié)桿的輸入方向進行滑動的方式支撐該滑塊,所述傳感器具備感知所述傳感器的擺動方向的開關,基于所述開關的感知結果,使卡止所述靈敏度調節(jié)桿的所述滑塊滑動規(guī)定量。

所述插秧機包括使所述滑塊滑動的致動器,所述致動器包括:輸出軸,該輸出軸與所述滑塊連結在一起,并使該滑塊滑動;抵接棒,該抵接棒固定于該輸出軸的中部;以及開關,該開關通過與該抵接棒抵接而使所述輸出軸的驅動停止。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案所涉及的插秧機包括:船體,該船體對田地接地面進行檢測;船體傳感器,該船體傳感器檢出該船體的擺動角;以及傳感器,該傳感器擺動自如地支撐于插栽部并追隨田地表面,并且,對所述插栽部的升降進行控制,以便將所述船體的擺動角維持在目標角度,其中,構成為:能夠基于所述傳感器的擺動來變更所述船體的目標角度。

根據本發(fā)明,通過檢測船體的沉浮而隨時校正靈敏度,能夠維持良好的插栽作業(yè)。

附圖說明

圖1是插秧機的側視圖。

圖2是插栽部的俯視圖。

圖3是包含靈敏度調節(jié)桿的插栽部的側視圖。

圖4是表示靈敏度調節(jié)桿的結構的圖。

圖5是表示設置于傳感器的浮起感知用開關和沉下感知用開關的圖。

圖6是表示通過傳感器來感知浮起時的靈敏度的校正的圖表。

圖7是表示通過傳感器來感知沉下時的靈敏度的校正的圖表。

圖8是表示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的結構的圖。

圖9是表示通過傳感器來感知浮起時的種植深度的校正的圖表。

圖10是表示通過傳感器來感知沉下時的種植深度的校正的圖表。

圖11是另一實施方式的插秧機的插栽部的側視圖。

圖12是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插秧機的控制裝置的構成的框圖。

圖13是表示側面船體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插秧機1包括:發(fā)動機2、動力傳遞部3、插栽部4及升降部5。插栽部4借助升降部5而連結于機體,通過控制升降部5的動作,能夠在上下方向上進行自動升降。來自發(fā)動機2的動力經由動力傳遞部3而傳遞到插栽部4。插秧機1一邊通過發(fā)動機2的驅動而進行移動,一邊通過插栽部4在田地上插栽秧苗。

本實施方式中,對在田地中充滿稻田水的狀態(tài)下進行距離田地表面規(guī)定的種植深度的秧苗的插栽作業(yè)的情形進行說明。另外,關于在田地中沒有充滿稻田水的狀態(tài)下的插栽作業(yè),也能夠適用同樣的技術思想。

來自發(fā)動機2的驅動力在動力傳遞部3中經由變速器6而傳遞到pto軸7。pto軸7設置成:從變速器6向后方突出。動力從pto軸7經由萬向聯(lián)軸器而傳遞到插栽傳動箱8,驅動插栽部4。另外,以從變速器6朝向后方的方式設置有驅動軸9,驅動力從驅動軸9傳遞到后車軸箱10。

插栽部4包括:插栽臂11、插栽爪12、載苗臺13、船體14等。插栽爪12安裝于插栽臂11。插栽臂11通過由插栽傳動箱8傳遞來的動力而進行旋轉。

從載苗臺13將秧苗供給到插栽爪12。隨著插栽臂11的旋轉運動,插栽爪12插入到田地內,按規(guī)定的種植深度(插栽爪12的爪出量)插栽秧苗。另外,本實施方式中,采用旋轉式的插栽爪,不過,還可以使用曲柄式的插栽爪。

升降部5包括:由上連桿15及下連桿16構成的連桿機構、升降氣缸17(參照圖3)等。

上連桿15及下連桿16的前端連結于移動機體,上連桿15及下連桿16的后端連結于插栽部4。升降氣缸17與下連桿16連結在一起,連桿機構通過升降氣缸17的驅動而動作,由此,插栽部4進行升降。在升降氣缸17上設置有升降閥門18(參照圖3)。

如圖2及圖3所示,插栽部4具備在左右方向上配置的多個船體14(本實施方式中為中心船體14a及二個側面船體14b)。各船體14安裝于構成插栽部4的插栽框架20。在對田地接地面進行檢測的中心船體14a的后端的上表面設置有托架21。設置于插栽框架20的轉動支軸23借助連桿機構24而安裝于在托架21上設置的仰俯支點軸22,由此,中心船體14a的后端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被支撐。固定于插栽傳動箱8的支軸25以連桿26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撐連桿26的中間,將連桿26的后部樞軸連接于臂27的前端,該臂27的基端固定于轉動支軸23。將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固定于轉動支軸23,從而能夠設定插栽深度。

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從船體14的轉動支軸23朝向前部上方進行延伸。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以轉動支軸23為支點在輸入方向(仰俯方向)上進行轉動,由此,使連桿機構24轉動,能夠變更插栽爪12從船體14的下表面露出的量,亦即能夠調節(jié)種植深度。

在連桿26的前端設置有卡止銷29,該卡止銷29插入到中心連桿30的長孔30a內。中心連桿30借助金屬絲而與靈敏度調節(jié)桿31連接在一起。

在中心連桿30的上端連結有外金屬絲32,內金屬絲33連結于連桿26的卡止銷29。外金屬絲32的另一端與靈敏度調節(jié)桿31連結在一起。內金屬絲33的另一端連結于作為針對升降閥門18的切換動作部件的臂34,臂34抵接于升降閥門18的閥柱。

通過使靈敏度調節(jié)桿31的桿轉動來變更內金屬絲33的松弛度,從而調節(jié)檢測船體14的傾斜的靈敏度、亦即插栽部4的升降控制中的靈敏度。

當使靈敏度調節(jié)桿31向后方傾倒時,內金屬絲33松弛度變小,由此,檢測船體14的傾斜的靈敏度變得敏感。當使靈敏度調節(jié)桿31向前方傾倒時,內金屬絲33松弛度變大,由此,檢測船體14的傾斜的靈敏度變得遲鈍。操作者判斷田地條件而將靈敏度調節(jié)為合理靈敏度,從而維持適當的種植深度。

如圖2所示,在插栽部4的前部且是船體14(14a、14b)的前方設置有畦頭未耕地整地用的整地裝置40。整地裝置40以能夠相對于插栽框架20變更高度的方式被支撐。

來自驅動軸9(參照圖1)的動力的一部分經由后車軸箱10(參照圖1)分配給整地傳動軸41,從整地傳動軸41經由萬向聯(lián)軸器42、輸入軸43及整地傳動箱44而傳遞到朝向兩側延伸的驅動軸45。在各驅動軸45上固定有多個轉子46,轉子46通過驅動軸45的旋轉驅動而旋轉,對田地進行整地。

整地裝置40配置成:中央配置在前方,隨著從中央朝向兩側,分別從前方朝向后方傾斜。亦即,設置成:中央部位于比其它部位更靠前方的位置。在俯視觀察時,整地裝置40配置成八字狀。

通過將整地裝置40配置成在俯視觀察時為八字狀,能夠在中心船體14a的前方確??臻g。利用該空間使中心船體14a向前方移動,由此,能夠在中心船體14a的平地部與插栽秧苗之間輕松地配置后述的傳感器60。另外,即便將中心船體14a的轉動支軸23的位置配置在與側面船體14b相同的側面位置,也能夠利用中心船體14a前方的空間來使中心船體14a盡可能變長。

或者,也可以利用由整地裝置40形成的空間,使中心船體14a的后端面的位置保持原樣,而使前端面向前方延伸,這種情況下,同樣能夠通過船體14來提高傳感精度。另外,通過增加中心船體14a的面積,能夠使傳感能力得到提高。

如圖4所示,在靈敏度調節(jié)桿31的中部固定有卡止片50。并且,形成有能夠與卡止片50卡合的多個卡止槽51的滑塊52以能夠滑動的方式安裝在桿引導件53背面。滑塊52為多個卡止槽51沿著靈敏度調節(jié)桿31的輸入方向排列配置的中空狀的板。桿引導件53固定在移動機體的適當位置。在桿引導件53的背面設置有用于以滑塊52能夠沿著靈敏度調節(jié)桿31的輸入方向滑動的方式支撐滑塊52的支撐板54、54。

操作者操作靈敏度調節(jié)桿31,使得卡止片50卡合于滑塊52上形成的卡止槽51之一,由此,能夠手動設定為所期望的靈敏度。

所謂靈敏度調節(jié)桿31的輸入方向,是指圖3中的箭頭方向。

通過將靈敏度調節(jié)桿31轉動到敏感側(圖3中的后方側),內金屬絲33的松弛度變小,檢測船體14的傾斜的靈敏度(插栽部4的升降控制中的靈敏度)變得敏感。

通過將靈敏度調節(jié)桿31轉動到遲鈍側(圖3中的前方側),內金屬絲33的松弛度變大,檢測船體14的傾斜的靈敏度(插栽部4的升降控制中的靈敏度)變得遲鈍。

中心船體14a有時自田地表面沉下或浮上預期以上的量,由此,通過中心船體14a檢測到的結果有可能產生誤差。于是,如后所述,根據中心船體14a的沉浮來隨時校正靈敏度,由此,種植深度變得恒定。

如圖2及圖3所示,在中心船體14a上,在插栽部4的插栽位置p的正前方設置有追隨田地表面的傳感器60。傳感器60從前方朝向后方延伸。傳感器60在仰俯方向上擺動自如地支撐于插栽框架20,以其擺動支點為中心依靠重力而垂下,因此,維持前端部接觸到田地表面的狀態(tài)。亦即,插秧機1以傳感器60的前端部始終追隨田地表面的方式前進。

本實施方式中,插栽位置p為借助連桿機構24而轉動的中心船體14a的后端部的側方。另外,插栽位置p的正前方位置是為了插栽秧苗而用中心船體14a整地后的田地,能夠感知像這樣的穩(wěn)定狀態(tài)的田地表面的凹凸。另外,能夠降低由船體產生的泥水流對傳感器60造成的影響。

對于構成與田地表面的接觸部的傳感器60的前端,通過將多個棒體61固定于撐條62而形成為耙狀。各棒體61在前后方向上平行配置,且從側面觀察時,從其基部朝向后下方延伸,從中部彎曲成追隨田地表面的前端部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比基端部側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小。

撐條62固定于支柱63。在支柱63的中部固定有向與支柱軸向正交的方向外側延伸的感知棒64(參照圖5)。支柱63的基端部固定于擺動軸65,該擺動軸65在仰俯方向上擺動自如地支撐于插栽框架20。

如圖5所示,在傳感器60上設置有用于感知中心船體14a的沉浮的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

浮起感知用開關70由具有鉸鏈杠桿70a的微動開關構成。沉下感知用開關71由具有鉸鏈杠桿71a的同樣的微動開關構成。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為常開觸點型的開關,通過分別按壓鉸鏈杠桿70a、71a,開關從斷開切換為接通,當按壓被解除時,從接通切換為斷開。

浮起感知用開關70配置在感知棒64的下方,沉下感知用開關71配置在感知棒64的上方。

另外,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固定于不會與傳感器60的擺動相對應地進行移動的位置。例如,固定于支柱63的周邊的插栽框架20。

在中心船體14a浮起的情況下,傳感器60轉動到下方,因此,感知棒64按壓浮起感知用開關70的鉸鏈杠桿70a。由此,浮起感知用開關70接通,感知到中心船體14a的浮起。

在中心船體14a沉下的情況下,傳感器60向上方轉動,因此,感知棒64按壓沉下感知用開關71的鉸鏈杠桿71a。由此,沉下感知用開關71接通,感知到中心船體14a的沉下。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感知中心船體14a的沉浮的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由具備鉸鏈杠桿70a、71a的微動開關構成,不過,只要為能夠感知中心船體14a的沉浮的開關類即可,不限定于此。

如圖4所示,設置有用于使靈敏度調節(jié)桿31的滑塊52滑動的致動器80。致動器80具備由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的輸出軸81,在輸出軸81上固定有滑塊52。具體而言,設置成板82從滑塊52上突出出來,且輸出軸81與板82固定在一起。

抵接棒83設置成從輸出軸81的中部朝向桿引導件53的側方突出。在抵接棒83的移動方向、亦即輸出軸81的軸向兩側配置有限位開關84、85,構成為:抵接棒83在限位開關84、85之間滑動。

限位開關84、85為具有鉸鏈杠桿84a、85a的常開觸點型的開關,構成為:通過抵接棒83按壓鉸鏈杠桿84a、85a,由斷開切換為接通,當抵接棒83對鉸鏈杠桿84a、85a的按壓被解除時,從接通切換為斷開。

當限位開關84、85中的任意一個接通時,致動器80的驅動停止,滑塊52的滑動停止。亦即,限位開關84、85之間為滑塊52的滑動距離。限位開關84、85的間隔優(yōu)選為靈敏度調節(jié)桿31上的滑塊52的大致一個卡止槽51的間隔。

采用圖4、圖6及圖7,對根據中心船體14a的沉浮來校正靈敏度的構成進行說明。

通過設置于傳感器60的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來感知中心船體14a的沉浮。

如圖6所示,當浮起感知用開關70接通時,使致動器80正轉,使滑塊52向遲鈍側滑動。滑塊52滑動了規(guī)定距離的量時,抵接棒83抵接于限位開關84。當限位開關84接通時,使致動器80的驅動停止,從而滑塊52停止。

亦即,當浮起感知用開關70接通時,卡止于滑塊52的靈敏度調節(jié)桿31向遲鈍側轉動規(guī)定角度的量,由此,校正靈敏度。

如圖7所示,當沉下感知用開關71接通時,使致動器80反轉,使滑塊52向敏感側滑動?;瑝K52滑動了規(guī)定距離的量時,抵接棒83抵接于限位開關85。當限位開關85接通時,使致動器80的驅動停止,滑塊52停止。

亦即,當沉下感知用開關71接通時,卡止于滑塊52的靈敏度調節(jié)桿31向敏感側轉動規(guī)定角度的量,由此,校正靈敏度。

如上所述,基于傳感器60的擺動而將滑塊52向敏感側或者遲鈍側滑動,由此,隨時校正靈敏度。另外,其是一種由浮起感知用開關70、致動器80、限位開關84、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致動器80、限位開關85構成的簡易的結構,不需要控制器。

另外,由于無需使用電磁閥等就能夠隨時校正靈敏度,所以不需要電磁閥、控制器等昂貴的零部件,能夠便宜地實現靈敏度校正。

如上所述,通過使靈敏度調節(jié)桿31與傳感器60的擺動相對應地進行轉動,能夠校正靈敏度,維持插栽精度。同樣地,通過使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與傳感器60的擺動相對應地進行轉動,能夠校正種植深度,維持插栽精度。

如圖8所示,在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的中部固定有卡止片90。并且,形成有多個能夠與卡止片90卡合的卡止槽91的滑塊92以能夠滑動的方式安裝在桿引導件93的背面?;瑝K92為多個卡止槽91沿著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的輸入方向排列配置的中空狀的板。桿引導件93固定于插栽框架20(參照圖3)。在桿引導件93的背面設置有用于以滑塊93能夠沿著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的輸入方向進行滑動的方式支撐滑塊93的支撐板94、94。

操作者操作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使得卡止片90卡合于滑塊92上形成的卡止槽91之一,由此,手動設定所期望的種植深度。

所謂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的輸入方向,是指圖3中的箭頭方向。

通過將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轉動到后方(參照圖3),船體14通過轉動支軸23及連桿機構24而移動到下方。此時,船體14與插栽部4之間的距離增大,種植深度變淺。

通過將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轉動到前方(參照圖3),船體14通過轉動支軸23及連桿機構24而移動到上方。此時,船體14與插栽部4之間的距離變窄,種植深度變深。

設置有用于使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的滑塊92滑動的致動器100。致動器100具備由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的輸出軸101,在輸出軸101上固定有滑塊92。具體而言,設置成板102從滑塊92上突出出來,輸出軸101與板102固定在一起。

抵接棒103設置成從輸出軸101的中部朝向桿引導件93的側方突出。在抵接棒103的移動方向、亦即輸出軸101的軸向兩側配置有限位開關104、105,構成為:抵接棒103在限位開關104、105之間滑動。

限位開關104、105為具有鉸鏈杠桿104a、105a的常開觸點型的開關,構成為:通過抵接棒103按壓鉸鏈杠桿104a、105a,由斷開切換為接通,當抵接棒103對鉸鏈杠桿104a、105a的按壓被解除時,由接通切換為斷開。

當限位開關104、105中的任意一個接通時,致動器100的驅動停止,滑塊92的滑動停止。亦即,限位開關104、105之間為滑塊92的滑動距離。限位開關104、105的間隔優(yōu)選為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上的滑塊92的大致一個卡止槽91的間隔。

采用圖8、圖9及圖10,對根據中心船體14a的沉浮來校正種植深度的構成進行說明。

通過設置于傳感器60的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來感知中心船體14a的沉浮。

如圖9所示,當浮起感知用開關70接通時,使致動器100正轉,使滑塊92向使種植深度變深的方向滑動?;瑝K92滑動了規(guī)定距離的量時,抵接棒103抵接于限位開關104。當限位開關104接通時,使致動器100的驅動停止,從而滑塊92停止。

亦即,當浮起感知用開關70接通時,卡止于滑塊92的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向使種植深度變深的方向轉動規(guī)定角度的量,由此,校正種植深度。

如圖10所示,當沉下感知用開關71接通時,使致動器100反轉,使滑塊92向使種植深度變淺的方向滑動?;瑝K92滑動了規(guī)定距離的量時,抵接棒103抵接于限位開關105。當限位開關105接通時,使致動器100的驅動停止,滑塊92停止。

亦即,當沉下感知用開關71接通時,卡止于滑塊92的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向使種植深度變淺的方向轉動規(guī)定角度的量,由此,校正種植深度。

如上所述,基于傳感器60的擺動而將滑塊92向使種植深度變深的方向或者使種植深度變淺的方向滑動,由此,隨時校正種植深度。另外,其是一種由浮起感知用開關70、致動器100、限位開關104、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致動器100、限位開關105構成的簡易的結構,不需要控制器。

以下,對使用電磁比例式的控制閥進行插栽部4的升降控制的插秧機中的、能夠檢測中心船體14的沉浮而隨時校正靈敏度的構成進行說明。

與插秧機1同樣地,設置有通過致動器100以能夠在其輸入方向上轉動的方式構成的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和追隨田地表面的傳感器60。在傳感器60上設置有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

采用圖11,對田地接地面檢測用的中心船體14a進行說明。

中心船體14a的前端以能夠相對于插栽框架20在上下方向上擺動的方式被插栽框架20支撐。在中心船體14a的后端的上表面設置有托架120。設置于插栽框架20的轉動支軸122借助連桿機構123而安裝于托架120上設置的仰俯支點軸121,由此,中心船體14a的后端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被支撐。

檢出中心船體14a的擺動角(與在船體前表面受到的阻力相對應的仰俯方向上的轉動角度:船體角)的由電位器等構成的船體傳感器124借助連桿125而安裝于中心船體14a的前端。通過船體傳感器124來檢出對應于田地的凹凸而變化的中心船體14a的擺動角?;谠摂[動角來確定中心船體14a的目標角度,以船體角接近于目標角度的方式控制插栽部4的高度,由此,維持種植深度恒定。

在中心船體14a的前部借助連桿125而設置有朝向下方施力的彈簧126。中心船體14a的前部被彈簧126朝向下方按下。因此,插栽部4越遠離地面,中心船體14a越成為前端下降的姿勢。

在轉動支軸122上固定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從而,能夠設定插栽深度。

在轉動支軸122或連桿機構123上安裝有由電位器等構成的種植深度傳感器127(參照圖12),通過種植深度傳感器127來檢出種植深度設定得淺或深,根據該檢出結果來驅動致動器100,由此,調節(jié)種植深度。

在運轉操作部上設置有通過調節(jié)中心船體14a的目標角度來變更插栽部4的升降控制中的靈敏度的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8(參照圖12)及輸出與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8的操作位置相對應的信號的靈敏度設定器129(參照圖12)。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8構成為:能夠轉動到敏感側或遲鈍側。

如圖12所示,在控制裝置130的輸入側連接有船體傳感器124、種植深度傳感器127、靈敏度設定器129、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等,在控制裝置130的輸出側連接有對升降插栽部4的升降氣缸131的動作進行限制的電磁比例式的控制閥132及致動器100等。

靈敏度設定器129將判別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8的設定位置的信號發(fā)送給控制裝置130。控制裝置130基于來自船體傳感器124的信號操作控制閥123而將插栽部4調節(jié)到適當的高度,以便基于所發(fā)送來的判別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8的設定位置的信號得到與該設定位置相對應的中心船體14a的目標角度。

具體而言,當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8轉動到敏感側時,中心船體14a的目標角度被變更,插栽部4上升。因插栽部4的上升,中心船體14a的姿勢朝向下方,并且,彈簧126伸展,使得彈簧壓力減弱。因此,靈敏度被調整到敏感側。

當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8轉動到遲鈍側時,中心船體14a的目標角度被變更,插栽部4下降。因插栽部4的下降,中心船體14a的姿勢朝向上方,并且,彈簧126被壓縮,使得彈簧壓力增強。因此,靈敏度被調整到遲鈍側。

當浮起感知用開關70因中心船體14a的浮起而接通時,向控制裝置130發(fā)送感知信號??刂蒲b置130基于來自船體傳感器124的信號來操作控制閥123使插栽部4上升,以便得到與發(fā)送來的感知信號相對應的船體的目標角度,由此,靈敏度被調整到敏感側。

當沉下感知用開關71因中心船體14a的沉下而接通時,向控制裝置130發(fā)送感知信號??刂蒲b置130基于來自船體傳感器124的信號來操作控制閥123使插栽部4下降,以便得到與發(fā)送來的感知信號相對應的船體的目標角度,由此,靈敏度被調整到遲鈍側。

如上所述,通過基于傳感器60的擺動而將靈敏度調整到敏感側或者遲鈍側,能夠根據船體14的沉浮而隨時校正靈敏度,能夠保持種植深度恒定。

在浮起感知用開關70及沉下感知用開關71接通時被變更的船體傳感器124的目標角度優(yōu)選為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8的大致一個轉動位置的間隔。

另外,通過構成為基于傳感器60的擺動而使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28向使種植深度變深的方向或者使種植深度變淺的方向轉動,也能夠檢測船體14的沉浮而校正種植深度。

圖13與像圖2所示的側面船體14b那樣插栽位置為二個位置的構成不同,給出了插栽位置為一個位置的側面船體140。側面船體140被形成為在俯視觀察時為大致u字狀。在側面船體140的靠近前部的側端部形成有朝向其內側凹陷的凹部141。

當水因插秧機1的移動而從側面船體140的前方流過時,水從側面船體140的前表面流到側面。流到側面船體140的側面的水直接沿著設置在側端部的凹部141流動。亦即,由于水流入側面船體140的內側,所以能夠減少水向側面船體140的外側流動。因此,能夠防止位于側面船體140外側的鄰接秧苗被從側面船體140流到外側的水推倒。

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fā)明可利用于插秧機。

符號說明

1:插秧機、4:插栽部、5:升降部、12:插栽爪、14:船體、14a:中心船體、20:插栽框架、23:轉動支軸、24:連桿機構、28:種植深度調節(jié)桿、31:靈敏度調節(jié)桿、50:卡止片、51:卡止槽、52:滑塊、53:桿引導件、60:傳感器、70:浮起感知用開關、71:沉下感知用開關、80:致動器、83:抵接棒、84、85:限位開關、124:船體傳感器、128:靈敏度設定標度盤、129:靈敏度設定器、130:控制裝置、131:升降氣缸、132:控制閥、140:側面船體。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