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領域,尤其是其中的一種多用途噴藥機,其可以一機實現噴藥、拋肥等多種用途。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yè)信息化及現代化的發(fā)展,人力操作已越來越不適用于現代農業(yè)的要求,同時大面積的農業(yè)操作,也使得人工效率極為低效,農機替代人工操作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其中尤其是,人工播種、人工噴藥、人工撒肥以及人工收割的方式已無法滿足農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需求。
以現有的噴藥機和拋肥機為例,其只能一機一用,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者需要一次置辦兩個機器,在經濟上需要投入較大。同時,噴藥機由于噴灑結構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只能在固定位置進行噴灑,從而不能根據作物高度,調節(jié)到合適的高度來對作物進行噴灑藥液作業(yè)。另外,這種固定位置噴灑也使得其由于結構長度的限制,使得其噴灑藥液的范圍有限,進而導致其作業(yè)效率較低。
進一步的,對于這些農用機械而言,其一般是采用橡膠輪和鐵輪兩種輪胎。其中橡膠輪,由于胎體過寬,機器自身重量較大時,其在農田作業(yè)時會出現壓溝過深的問題,這就會導致后期農田排水困難,給農田管理者增加了工作量,且對農作物損傷較大,影響農作物產量。
而對于鐵輪而言,由于其自身重量較重,農田作業(yè)時容易陷車,且運輸極其不便,必須依賴其它車輛輔助性運輸,從而增加了使用者的經濟負擔與人員投入。
因此,確有必要來開發(fā)出一種新型的多用途噴藥機,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多用途噴藥機,其噴藥范圍更廣,作業(yè)效率更高。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用途噴藥機,其包括底盤。其中所述底盤包括相互配接的前橋和后橋,所述前橋上設置有發(fā)動機,所述后橋上設置有噴藥系統(tǒng)。其中所述噴藥系統(tǒng)包括儲藥裝置和伸縮噴桿機構,所述儲藥裝置內的藥液通過所述伸縮噴桿機構噴出。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伸縮噴桿機構設置在所述底盤上,其包括伸縮噴桿以及設置在所述伸縮噴桿上的管路和噴頭,所述儲藥裝置內的藥液通過所述管路經由所述噴頭噴出。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所述伸縮噴桿采用液壓伸縮方式。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其還包括攔腰式轉向機構,其設置在所述前橋和后橋之間。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底盤上裝設有由驅動橋驅動的輪胎,所述輪胎為實體橡膠輪胎;其中所述輪胎上裝設有輪邊減速機構。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底盤上連接有鋼板彈簧減震結構。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底盤上連接有搖擺橋。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前橋和后橋采用雙點鏈接的方式配接在一起。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噴藥系統(tǒng)的儲藥裝置和管路之間連接有三鋼柱塞泵;其中所述管路上連接有分水器。
進一步的,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后橋上連接有拋肥機。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勢在于,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多用途噴藥機,其采用折疊式噴桿,使得其噴藥作業(yè)范圍更廣,采用大功率的三鋼柱塞泵,使吸水和噴霧的壓力更大,霧化的效果更好;采用分水器,可以根據田地的大小,有效地控制噴藥桿的寬幅;如此使得其作業(yè)效率更高;采用噴藥泵離合系統(tǒng),做到運輸狀態(tài)下分離農藥泵,作業(yè)時結合農藥泵,以避免運輸時出現意外,所述噴頭噴出藥液。
另外,其除了本身可承載噴藥系統(tǒng)作為噴藥機使用之外,還可以后掛拋肥機或是其他農機,克服了傳統(tǒng)的一機一用的局限性,實現了一機多用,多種功能結合作業(yè),從而提高了農田作業(yè)的使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多用途噴藥機,其底盤和轉向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轉向機構,又一角度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底盤,其前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的底盤,其后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多用途噴藥機,其伸縮噴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所示的折疊式噴藥桿打開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6中的標號說明:
前橋 10 后橋 12
雙點鏈接 14 鋼板彈簧減震結構 16
搖擺橋 18 螺栓 182
攔腰式轉向機構 20 前輪 22
驅動橋 24 后輪 26
伸縮噴桿機構 30 管路 32
噴頭 34 發(fā)動機 4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較佳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多用途噴藥機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非限制性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多用途噴藥機,其包括底盤。其中所述底盤包括配接的前橋10和后橋12,所述前橋10上設置有發(fā)動機40,其具體可以采用新柴498四缸發(fā)動機,加裝了增壓系統(tǒng),具有重量輕,動力足,節(jié)省油耗,好啟動的特點。所述后橋12上設置有噴藥系統(tǒng),其包括儲藥裝置和伸縮噴桿機構。
請參閱圖2所示,其中所述前橋10和后橋12采用雙點鏈接14的方式配接在一起,不但加粗了鏈接銷軸尺寸,而且增強了前、后橋間的鏈接強度,加強了前、后橋的穩(wěn)定性。所述前橋10和后橋12的連接處設置有攔腰式轉向機構20。
進一步的,請參閱圖3所示,所述前橋10設置有鋼板彈簧減震結構16,既能對所述噴桿結構起到緩沖作用,降低所述噴桿結構的維修率,又能增加駕駛員的舒適度。所述前橋10連接的前輪22,其具體為實體橡膠輪胎,胎體寬度為8.5CM,直徑為1.8M,增大了離地間隙,巧妙地解決了橡膠輪因胎體過寬,壓溝過深,離地間隙過小,對農作物損傷過大的問題。同時所述前輪22由驅動橋24驅動,本實用新型加大了驅動橋的尺寸,增強了驅動橋的扭力,減少了驅動橋的故障率。其中所述前輪22上還裝設有輪邊減速機構。
進一步的,請參閱圖4所示,所述后橋12上設置有搖擺橋18,其通過螺栓182連接在所述后橋12上,使行駛在高洼不平,且高低差較大地面時,通過性大大增加,輪胎不容易打滑,降低輪胎打滑系數。所述后橋12連接的后輪26,其類似于所述前輪22,為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此處不再贅述。
其中對于鋼板彈簧減震結構和搖擺橋,其在不同實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前橋、后橋均有設置,并不限于只設置在一個位置上。例如,底盤的前橋和后橋均設置有鋼板彈簧減震結構和搖擺橋。
請參閱圖5、6所示,所述噴藥系統(tǒng)的伸縮噴桿機構30,其通過連桿的伸出以及上下升降來擴大噴藥的范圍,而收縮連桿則可減小存放空間。所述伸縮噴桿機構設置在所述底盤上,其上設置有管路32和噴頭34,所述儲藥裝置內的藥液通過所述管路32經由所述噴頭34噴出。
具體來講,所述伸縮噴桿機構采用液壓連桿機構,使用銷軸鏈接而成,噴桿伸展全長可以為21.6M,上面均勻分布著48個噴頭,整體為上、下以及前、后可伸降型,作業(yè)時噴桿的離地間度最高可達1.6M,最低1.05M,并在之間可調,從而能更好地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減少因所述噴頭高度不合適導致噴出的藥液隨風飄移,進而對作物噴藥不全帶來的損失。
進一步的,所述噴藥系統(tǒng)在所述儲藥裝置和管路32之間設置大功率的三鋼柱塞泵,使吸水和噴霧的壓力更大,進而所述噴頭34噴出的藥液霧化的效果更好。在所述管路32上設置分水器,從而可以根據田地的大小,有效地控制所述噴頭34噴出藥液的寬幅。另外,所述噴藥系統(tǒng)采用噴藥泵離合系統(tǒng),從而做到運輸狀態(tài)下分離農藥泵,作業(yè)時結合農藥泵,以避免運輸時出現意外,所述噴頭噴出藥液。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多用途噴藥機,其除了本身可承載噴藥系統(tǒng)作為噴藥機使用之外,還可以后掛拋肥機或是其他農機,克服了傳統(tǒng)的一機一用的局限性,實現了一機多用,多種功能結合作業(yè),從而提高了農田作業(yè)的使用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較佳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