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制整體完整葫蘆器具的模具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葫蘆成型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范制整體完整葫蘆器具的模具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的制作葫蘆碗型器具的方法是將成熟后的完整葫蘆切開,通過切割的方式去除葫蘆的多余部分,并保留葫蘆的碗型部分(即保留切開后的葫蘆的凹形部分)來制作葫蘆碗型器具,這樣制作出的葫蘆碗型器具的外部是葫蘆皮,而內(nèi)部是葫蘆里子,葫蘆里子一面(即葫蘆碗的內(nèi)面)還要做專門處理,如上大漆,這種葫蘆碗型器具算不上天然的完整,美中不足,而且還要通過上大漆等手段對葫蘆的內(nèi)表面進行出理,可能會產(chǎn)生毒性物質(zhì),影響人體健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范制整體完整葫蘆器具的模具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通過專門設計的葫蘆成型模具和控制成型方法來范制整體完整的碗型葫蘆器具,使葫蘆器具內(nèi)外全部展現(xiàn)葫蘆皮,使天然葫蘆始終保持整體的完整性,更有利于葫蘆器具的防蟲防腐和保養(yǎng)存放,使葫蘆皮的絕妙色澤變化展現(xiàn)更充分,更能體現(xiàn)渾然天成,表里如一的圖紋和色澤,避免了對葫蘆器具內(nèi)部的上大漆的處理工序,從而保證葫蘆器具的純天然完整和健康環(huán)保。
[0004]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05]—種范制整體完整葫蘆器具的模具,包括兩個底板、一個凸模、一個凹模,凸模和凹模分別固定設置在兩個底板的相對的側(cè)面上;兩個底板通過螺桿相互平行固定連接,螺桿的兩端設置有元寶螺母,通過調(diào)整元寶螺母擰入螺桿的位置可以調(diào)整兩個底板間的距離,從而進一步調(diào)整凸模和凹模間的間隙大小。
[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兩底板的形狀結構相同,均為圓形板狀結構。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底板上設置有與螺桿相配合的通孔,用于穿入螺桿;底板上還設置有螺絲過孔,以便使用螺絲將凸模和凹模分別與底板固定。進一步,每個底板上的通孔的數(shù)量為6個,其沿圓周均勻等間距分布;螺桿的數(shù)量為六個。進一步,所述凸模和凹模可以是木質(zhì)或者其他材質(zhì),例如金屬材質(zhì)、不銹鋼材質(zhì);將螺絲穿入螺絲過孔并旋入凸模和凹模將凸模和凹模分別與底板固定。
[0008]所述范制整體完整葫蘆器具的模具的制造方法如下:
[0009]步驟一:制作兩個圓形底板,并在底板上沿底板的圓周均勻等間距地加工(鉆孔加工)六個通孔,然后再在底板的中心區(qū)域加工(鉆孔加工)螺絲過孔,
[0010]步驟二:加工凹模,凹模底部加工螺絲孔,使其和底板的螺絲過孔相對應;
[0011]步驟三:加工凸模,凸模的凸面與凹模的凹面相配合,凸模底部加工螺絲孔,使其和底板的螺絲過孔相對應;
[0012]步驟四:用螺絲將凸模和凹模分別固定在兩個底板的相對側(cè)面上;
[0013]步驟五:將螺桿分別穿入兩個底板的通孔中,并將元寶螺母旋入螺桿的兩端,通過調(diào)整元寶螺母擰入螺桿的位置可以調(diào)整兩個底板間的距離,從而進一步調(diào)整凸模和凹模間的間隙大小。
[0014]范制整體完整葫蘆器具的模具的使用方法:
[0015]步驟一:通過調(diào)整元寶螺母擰入螺桿的位置調(diào)整凸模和凹模間的距離使凸模和凹模間的空隙可容納被套葫蘆幼體;
[0016]步驟二:將葫蘆架上生長中的葫蘆幼體放入凸模和凹模的中間位置,然后擰緊螺桿兩端的元寶螺母,使凸模和凹模夾緊葫蘆幼體;
[0017]步驟三:通過擰緊螺桿兩端的元寶螺母,逐步減小凸模和凹模之間的間隙,直至最終使凸模和凹模間的間隙距離小于2cm;
[0018]步驟四:待葫蘆成熟后旋開所有螺桿兩邊的元寶螺母,拔出所有螺桿,將凸模和凹模打開。
[0019]進一步,在步驟一中,調(diào)整元寶螺母擰入螺桿的位置將凸模和凹模間的間隙調(diào)整為2_6cm。
[0020]進一步,在步驟三中,優(yōu)選為每日中午(晴天)時擰緊螺桿兩端的元寶螺母。
[0021 ]更進一步,在步驟三中,擰緊螺桿兩端的元寶螺母時要邊緊邊松,多次往復,每日視具體情況進行間距縮小,例如每日縮小的間距為0.1-1mm,以免過度擠壓對葫蘆幼體造成傷害。
[0022]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為:
[0023]本發(fā)明通過專門設計的葫蘆成型模具和控制成型方法來范制整體完整的碗型葫蘆器具,使葫蘆器具內(nèi)外全部展現(xiàn)葫蘆皮,使天然葫蘆始終保持整體的完整性,更有利于葫蘆器具的防蟲防腐和保養(yǎng)存放,使葫蘆皮的絕妙色澤變化展現(xiàn)更充分,更能體現(xiàn)渾然天成,表里如一的圖紋和色澤,避免了對葫蘆的上大漆,從而保證葫蘆器具的天然完整。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使本發(fā)明中的底板、凸模和凹模的爆炸示意圖。
[0026]圖3是圖2中所示底板的側(cè)視圖。
[0027]圖4是模具中葫蘆碗成型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0028]圖5是制作完成后的葫蘆碗的結構示意圖。
[0029 ] 其中:I為底板,1-1為螺絲過孔,1-2為通孔,2為凸模,3為凹模,4為螺絲,5為螺桿,6為元寶螺母,7為葫蘆幼體,8為完整的葫蘆碗。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0031]如圖1-2所示,一種范制整體完整葫蘆器具的模具,包括兩個的底板1、一個凸模2、一個凹模3,如圖3所示,兩個底板I的形狀結構相同,均為圓形板狀結構(將金屬板材加工成圓板形),所述凸模2通過螺絲4固定在其中一個底板的一個側(cè)面上(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個配合螺絲4的螺絲過孔1-1,凸模2可以是木質(zhì)材質(zhì),凸模2上設置有與螺絲過孔1-1相對應的螺絲孔,直接將螺絲4穿入螺絲過孔并旋入木質(zhì)材質(zhì)的凸模的螺絲孔即可將凸模與底板固定),所述凹模3以同樣的方式通過螺絲4固定在另一個底板的一個側(cè)面,且凸模和凹模位置相對設置,即凸模和凹模分別固定設置在兩個底板的相對的側(cè)面上;兩個底板I通過六根螺桿相互平行固定連接,即每個底板上均設置有與螺桿相配合的通孔1-2,六根螺桿分別穿入通孔1-2中,螺桿的兩端設置有元寶螺母6,通過調(diào)整元寶螺母擰入螺桿的位置可以調(diào)整兩個底板間的距離,從而進一步調(diào)整凸模和凹模間的間隙大小,以方便的將葫蘆幼體放入凸模和凹模間的空隙,使葫蘆幼體在凸模和凹模的間隙中成長,在葫蘆生長的過程中通過凸模和凹模的壓迫作用控制葫蘆幼體生長成碗型形狀。
[0032]以下是所述范制整體完整葫蘆器具的模具的制造方法:
[0033]步驟一:制作兩個圓形底板I(將厚度為0.5cm的金屬板加工成直徑為25cm的圓形板),并在底板上沿底板的圓周均勻等間距地加工(鉆孔加工)六個直徑為Icm的通孔1-2,然后再在底板的中心區(qū)域加工(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