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園林垂直綠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垂直種植,尤其涉及的一種園林垂直綠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在園林種植盆都十分單調,既不節(jié)能也不美觀,而且不方便管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園林垂直綠化裝置,通過風能能量供給,可通過者智能控制,給種植裝置澆水,養(yǎng)殖裝置補水供氧,降低人工勞動強度。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園林垂直綠化裝置,包括支撐固定裝置、水控裝置、栽盆綠化種植、照明裝置、太陽能裝置、種植裝置、養(yǎng)分配個裝置、控制裝置;所述支撐固定裝置包括底板、支撐桿、隔板、固定板、緊固裝置;所述支撐桿設有多根,分別用于支撐底板與隔板,將隔板設于底板上端;所述隔板與固定板通過支撐桿支撐,將固定板設于隔板上端;所述太陽能裝置設有太陽能板;所述緊固裝置將太陽能板設于固定板上端;所述照明裝置設有多個,分別設于隔板、底板下平面左右兩側,與太陽能裝置相連接;所述種植裝置為透明鋼化玻璃,所述種植裝置設有四個,并且分別設于底板與固定板上端左右兩側;所述種植裝置為長方形狀,并且種植裝置上端空腔設有長方形內環(huán),所述長方形內環(huán)邊側設有圓孔,所述圓孔高度為種植裝置三分之一,所述圓孔上端設有水管,所述水管斜平面設于支撐固定裝置外側;所述種植裝置內環(huán)下端設有開槽,所述開槽為內環(huán)高度六分之一;所述水控裝置設有水管、噴頭、轉接頭、水栗、繼電器;所述水管分別設于四種植裝置上端,并且通過轉接頭將噴頭設于上端;所述水管與水栗連接,所述水栗與繼電器連接;所述繼電器與控制裝置連接;所述控制裝置與太陽能裝置連接;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面板、顯示器、固定框、控制按鍵;所述控制面板設于固定框內,并且將顯示器設于固定框外側與控制面板相連,所述控制按鍵設于固定框外側,與控制面板相連;所述照明裝置與控制裝置相連接;所述栽盆綠化裝置設于支撐固定裝置后側;所述養(yǎng)分配給裝置設于支撐固定裝置左側;所述養(yǎng)分配給裝置為固定框二,并且固定框二為鋼皮結構;所述固定框二包括養(yǎng)料區(qū)、存水區(qū)、電磁閥一、水栗一、水管一、繼電器一;所述存水區(qū)設于養(yǎng)料區(qū)下端,并且設有穿孔,所述電磁閥一設于穿孔內,所述電磁閥一與繼電器一相連接,所述繼電器一與控制裝置相連接;所述水栗一設于存水區(qū)內側,并且與水管一相連接;所述水管一分別設于種植裝置上端空腔長方形內環(huán)外側。
[0005]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固定裝置后側支撐桿上端設有掛扣,用于連接鋼網。
[0006]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板為透明鋼化玻璃。
[0007]優(yōu)選的,所述種植裝置為亞格力材質。
[0008]優(yōu)選的,所述存水區(qū)內側設有固定框二。
[0009]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框二為亞格力材質。
[0010]優(yōu)選的,所述照明裝置包括照明燈二與燈罩。
[0011]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園林垂直綠化裝置,通過太陽能提供電力供給,實現(xiàn)智能化管理,該裝置結構簡單、美化環(huán)境。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說明書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0014]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0015]除非另有定義,本說明書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說明書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所示,一種園林垂直綠化裝置,包括支撐固定裝置101、水控裝置102、栽盆綠化種植103、照明裝置104、太陽能裝置105、種植裝置106、養(yǎng)分配個裝置107、控制裝置108 ;
[0018]所述支撐固定裝置101包括底板、支撐桿、隔板、固定板、緊固裝置;
[0019]所述支撐桿設有多根,分別用于支撐底板與隔板,將隔板設于底板上端;
[0020]所述隔板與固定板通過支撐桿支撐,將固定板設于隔板上端;
[0021]所述太陽能裝置105設有太陽能板;
[0022]所述緊固裝置將太陽能板設于固定板上端;
[0023]所述照明裝置104設有多個,分別設于隔板、底板下平面左右兩側,與太陽能裝置105相連接;
[0024]所述種植裝置106為透明鋼化玻璃,所述種植裝置106設有四個,并且分別設于底板與固定板上端左右兩側;
[0025]所述種植裝置106為長方形狀,并且種植裝置106上端空腔設有長方形內環(huán),所述長方形內環(huán)邊側設有圓孔,所述圓孔高度為種植裝置三分之一,所述圓孔上端設有水管,所述水管斜平面設于支撐固定裝置101外側;
[0026]所述種植裝置106內環(huán)下端設有開槽,所述開槽為內環(huán)高度六分之一;
[0027]所述水控裝置102設有水管、噴頭、轉接頭、水栗、繼電器;
[0028]所述水管分別設于四種植裝置106上端,并且通過轉接頭將噴頭設于上端;
[0029]所述水管與水栗連接,所述水栗與繼電器連接;
[0030]所述繼電器與控制裝置108連接;
[0031]所述控制裝置108與太陽能裝置105連接;
[0032]所述控制裝置108包括控制面板、顯示器、固定框、控制按鍵;
[0033]所述控制面板設于固定框內,并且將顯示器設于固定框外側與控制面板相連,所述控制按鍵設于固定框外側,與控制面板相連;
[0034]所述照明裝置104與控制裝置108相連接;
[0035]所述栽盆綠化裝置103設于支撐固定裝置101后側;
[0036]所述養(yǎng)分配給裝置107設于支撐固定裝置101左側;
[0037]所述養(yǎng)分配給裝置107為固定框二,并且固定框二為鋼皮結構;
[0038]所述固定框二包括養(yǎng)料區(qū)201、存水區(qū)202、電磁閥一 203、水栗一 204、水管一 205、繼電器一 206 ;
[0039]所述存水區(qū)202設于養(yǎng)料區(qū)201下端,并且設有穿孔,所述電磁閥一 203設于穿孔內,所述電磁閥一 203與繼電器一 203相連接,所述繼電器一 203與控制裝置18相連接;
[0040]所述水栗一 204設于存水區(qū)202內側,并且與水管一 205相連接;
[0041]所述水管一 205分別設于種植裝置106上端空腔長方形內環(huán)外側。
[0042]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固定裝置后側支撐桿上端設有掛扣,用于連接鋼網;
[0043]所述栽盆綠化裝置包括塑膠管、栽盆、卡扣一、卡扣二、鋼網;
[0044]所述栽盆包括滴水管卡扣為、卡位桿、掛鉤部、定位桿、卡位部、溢水位;
[0045]所述滴水管卡扣位為栽盆上端左右兩平面后側半圓穿孔,并且上端邊側設有加強肋;
[0046]所述栽盆上端為空腔狀,并且栽盆下端左右兩側設有溢水位,所述溢水位為兩向內兩凸起圓,所述上端凸起圓小于下端凸起圓,并且上端凸起圓設于下端凸起圓上端;上端凸起圓為穿孔;
[0047]所述溢水位上端凸起圓上平面為網狀連接;
[0048]所述塑膠管設于溢水位下端凸起圓內;
[0049]所述栽盆后側設有上端平面和下端平面;
[0050]所述栽盆后側上端平面向下設有延伸面,所述延伸面與下端平面構成卡位部;
[0051]所述栽盆后側上端平面左右兩側設有掛鉤部,并且掛鉤部凸出上平面,半圓結構;
[0052]所述卡位桿設于掛鉤部中間位置,并且將卡位一設于卡位桿上端;
[0053]所述栽盆左右兩側設有定位桿,所述卡位二設于左右定位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