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刺梨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刺梨來料清洗設備。
背景技術:
刺梨為薔薇科植物繅絲花的果實。是貴州、鄂西等山區(qū)的天然野果。其果實多為扁圓球形,橫徑一般為三至四厘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
刺梨在收獲后,一般由果農手工對刺梨進行初級加工,將刺梨鮮果切為兩半,然后去除萼片和籽,刺梨加工廠將這些經過初級加工后的刺梨來料收購后,經過清洗、脫刺等處理,再深加工為刺梨果脯等成品。
刺梨加工廠往往需要對收購來的刺梨來料先進行清洗,去除刺梨來料中混雜的泥、灰、葉、籽等殘留物后,再進行后繼脫刺等操作。目前,對刺梨來料的清洗僅僅是簡單的將刺梨來料倒入水池浸泡,工人用鏟子、簸箕等工具手工進行清洗,這樣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難以保障穩(wěn)定的清洗質量。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專利號ZL201410165214.4公開了一種刺梨來料清洗裝置,其包括池體、裝料桶,所述池體底部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下方設置有攪拌葉片,所述支撐架上方放置有所述裝料桶,所述裝料桶包括一個中空底座,所述中空底座周邊設置有多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之間設置有多個環(huán)形加強筋,在最下方的環(huán)形加強筋底部設置有密布多個直徑為5-7mm通孔的半球形底板,所述裝料桶側壁密布有多個直徑為3-5mm的通孔。
上述方案通過在浸泡刺梨來料的水中產生渦流,能夠很好的清洗掉刺梨來料中的泥、灰、葉、籽等殘留物,同時,還能夠起到一定的脫刺作用,但上述方案在使用時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1、一般來說,在對刺梨進行清洗時,只清洗一次往往無法對刺梨表面清洗的較為干凈,而上述方案在對刺梨進行多次清洗時,每次清洗完成后,需要將刺梨和水完全從裝料桶中排出,然后再將刺梨再次放入到裝料桶中進行清洗,這將造成整個操作過程的繁瑣,刺梨的清洗效率也將大大的降低;2、在刺梨清洗完成一次后,由于水和刺梨一起排出,故水中的雜質很容易會再次粘附在刺梨表面,從而使得刺梨的清洗效果降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意在提供清洗過程簡單且清洗效率可以大大提升的刺梨來料清洗設備。
本方案中的一種刺梨來料清洗設備,包括清洗桶和擋板,擋板一側與清洗桶鉸接,擋板另一側設有電磁塊,電磁塊內設有勵磁線圈,清洗桶與電磁塊對應的一側設有永磁體,還包括位于清洗桶上側的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安裝在外部機架上,驅動電機的軸伸端伸入清洗桶內,在驅動電機的軸伸端伸入清洗桶的部分固定連接有裝料桶,裝料桶包括螺紋連接的內桶和外桶,外桶上設有第一進料口,內桶上設有可與第一進料口相通的第二進料口,在外桶的第一進料口處還設有蓋板,在外桶上還開設有若干的第一通孔,在內桶上開設有若干的即可與第一通孔相通也可與第一通孔完全錯開的第二通孔,在內桶的底壁上還開設有第三通孔。
設置清洗桶,用于放置清洗用水,設置擋板并將擋板一側與清洗桶鉸接,另一側通過電磁塊與清洗桶上的永磁體進行配合,用于在正常清洗時,擋板與清洗桶配合防止水的泄漏,在需要排出水時,將擋板繞鉸接處轉動,實現(xiàn)水的排泄。設置驅動電機,用于提供動力,驅動電機的軸伸上固定連接裝料桶,在驅動電機的帶動下,裝料桶隨著驅動電機的軸伸端一下高速旋轉,將裝料桶設置為螺紋連接的內桶和外桶,螺紋的方式即能實現(xiàn)內桶和外桶在正常時的連接,同時又能實現(xiàn)內桶和外桶之間的相互轉動。在外桶上設有第一進料口,用于放入刺梨,內桶上設有與第一進料口相通的第二進料口,用于使刺梨從外部進入到內桶內部,在外桶上設有若干的第一通孔,內桶上設有可與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二通孔,從而使得清洗桶內的水可通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進入到內桶內,并對內桶內的刺梨進行清理,在內桶上的第二通孔還可與第一通孔完全錯開,從而使得水無法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進入到內桶內,方便對清洗桶內的水進行排出。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當需要對刺梨進行清洗時,電磁塊內的勵磁線圈處于斷電狀態(tài),此時清洗桶上的永磁體將對電磁塊產生吸引力,進而使擋板與清洗桶之間緊密的貼合,此時將清洗刺梨的用水放入到清洗桶和擋板形成的空間內。
打開第一進料口處的蓋板,將需要清洗的刺梨分別經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進入到內桶內部,轉動外桶,使外桶上第一通孔和內桶上的第二通孔相通,此時清洗桶內的水將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進入到內桶的內部,啟動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做高速旋轉,驅動電機旋轉的同時將帶動內桶和外桶一起做高速旋轉,在高速旋轉的同時,內桶內的刺梨將與清洗桶內的水相互作用,進而實現(xiàn)對刺梨的清洗。
當對刺梨完成第一遍的清理后,清洗刺梨后產生的一些葉子等輕質雜質會漂浮在清洗桶的水面上,而一些較重的如泥、籽等將匯聚在清洗桶的底部,這些雜質如不能有效處理后再重新加入清洗水,則清洗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在本方案中,當完成一次清洗后,轉動外桶,使外桶上的第一通孔和內桶上的第二通孔完全錯開,此時清洗桶的水分將無法進入到內桶內部,給電磁塊內的勵磁線圈通電,使電磁塊產生與永磁體相同的極性,根據(jù)同性相斥的原理,電磁塊將帶動擋板繞與清洗桶的鉸接處轉動,從而將清洗桶內的水分包含雜質一起排出,內桶中的水也將從低壁上的第三通孔排出,當水分完全排出后,停止向電磁塊內的勵磁線圈通電,擋板繞鉸接處往回轉動并與清洗桶緊密貼合,此時重新向清洗桶內倒入清洗用水,同時往回轉動外桶,使外桶上的第一通孔與內桶上的第二通孔相通,此時清洗用水再次進入到內桶內,啟動驅動電機,在驅動電機的帶動下,內桶和外桶一起高速旋轉,再次對內桶內的刺梨進行清洗,如此往復,即可對內桶內的刺梨進行有效的清洗。
本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本方案通過內桶和外桶的設計,在對刺梨進行清洗時,清洗用水可自由的進入到內桶內,當需要更換清洗用水時,轉動外桶可使內桶內的刺梨和清洗桶內的水分實現(xiàn)分離,從而方便的將清洗桶內的水分排出,再次清洗時,只需要重新放入清洗水即可,因此本方案在對刺梨進行多次清洗時,只需要對清洗水進行多次更換,而待清洗的刺梨則不需要來回的進行更換,故本方案對刺梨的整個清洗過程十分簡單,同時效率也大大的提高。
進一步,驅動電機的軸伸端上固定連接有套筒,裝料桶固定連接在套筒上。
若是直接將裝料桶連接在驅動電機的軸伸端上,由于裝料桶需要容納較大數(shù)量的刺梨,故裝料桶的軸向尺寸較大,這也必將導致驅動電機的軸伸端需要較長的長度,若是驅動電機的軸伸端過長,在驅動電機高速旋轉的過程中,驅動電機的軸伸端容易發(fā)生斷裂現(xiàn)象,驅動電機的軸伸端若是發(fā)生斷裂,將會導致整個驅動電機不能正常工作,在驅動電機的軸伸端上連接套筒,并將裝料桶固定連接在套筒上,驅動電機的軸伸端的長度將大大減小,從而也大大的減小了斷裂發(fā)生的概率,同時若是套筒發(fā)生斷裂,直接更換套筒即可,不會對整個驅動電機產生影響。
進一步,驅動電機的軸伸端與套筒通過花鍵進行連接?;ㄦI是一種常見的連接方式,花鍵連接的方式安裝和拆卸方便,將驅動電機的軸伸端與套筒采用花鍵的方式進行連接,方便對驅動電機的軸伸端和套筒之間進行安裝和拆卸。
進一步,內桶上設有用于對外桶安裝定位的第一凸起。在對內桶和外桶進行連接時,內桶上的第一凸起用于對外桶的安裝位置進行定位,從而保證了內桶和外桶之間位置的準確性。
進一步,內桶的內壁上設有增加對刺梨摩擦效果的肋條。當內桶在驅動電機的帶動下高速旋轉時,內桶內壁上的肋條能增加對刺梨的摩擦效果,提高刺梨的清洗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刺梨來料清洗設備清洗刺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刺梨來料清洗設備排水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清洗桶1、永磁體11、擋板2、電磁塊21、直流勵磁線圈22、驅動電機3、套筒4、內桶5、第二進料口51、外桶6、第一進料口61、蓋板7。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和如圖2所示:一種刺梨來料清洗設備,包括清洗桶1,在清洗桶1的右下側鉸接有擋板2,如圖3所示,在清洗桶1的左下側設有永磁體11,在擋板2的左側設有電磁塊21,在電磁塊21上開設有卡槽,卡槽內設有直流勵磁線圈22,直流勵磁線圈22的噪聲、脈動小,工作性能更加穩(wěn)定可靠,當直流勵磁線圈22斷電時,電磁塊21沒有電磁力,此時永磁體11將對電磁塊21產生吸引力,進而使得擋板2與清洗桶1之間緊密貼合,當向直流勵磁線圈22內通入電流,并使電磁塊21具有與永磁體11相同的極性,此時根據(jù)同性相斥的原理,電磁塊21與永磁體11之間相互排斥,從而使得擋板2繞鉸接處旋轉實現(xiàn)擋板2與清洗桶1之間的分離。
在清洗桶1上側的支架上安裝有驅動電機3,驅動電機3為變頻驅動電機,當向變頻驅動電機通入不同頻率的電流時,變頻驅動電機可產生不同的轉速,從而滿足不同刺梨的清洗需要。
在驅動電機3的軸伸端上連接有套筒4,驅動電機3的軸伸端與套筒4采用花鍵的方式進行連接,其中在套筒4上開設有外花鍵,在驅動電機3的軸伸端上開設有內花鍵,在將驅動電機3的軸伸端與套筒4進行連接時,直接將驅動電機3軸伸端上的內花鍵與套筒4上的外花鍵進行連接即可。
在套筒4上套設有裝料桶,裝料桶包括螺紋連接的內桶5和外桶6,其中內桶5直接套設在套筒4上,外桶6套設在內桶5上,在內桶5的下側設有第一凸起,在將外桶6安裝在內桶5上時,內桶5上的第一凸起可對外桶6的安裝位置進行限位。
在內桶5的內壁上設有若干的肋條,在內桶5的側壁開設有若干的第二通孔,在內桶5的底壁上開設有若干的第三通孔,在內桶5的側壁上還開設有第二進料口51,在外桶6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一進料口61,第一進料口61處設有蓋板7,第一進料口61可與第二進料口51相通,當外桶6安裝在內桶5上時,外桶6上的第一通孔可與內桶5上的第二通孔相通,當轉動外桶6在內桶5上的位置時,外桶6上的第一通孔還可與內桶5上的第二通孔完全錯開。
本方案在對刺梨進行清洗時,先使電磁塊21內的勵磁線圈處于斷電狀態(tài),此時清洗桶1上的永磁體11將對電磁塊21產生吸引力,進而使擋板2與清洗桶1之間緊密的貼合,此時將清洗刺梨的用水放入到清洗桶1和擋板2形成的空間內。
打開第一進料口61處的蓋板7,將需要清洗的刺梨分別經第一進料口61和第二進料口51進入到內桶5內部,轉動外桶6,使外桶6上第一通孔和內桶5上的第二通孔相通,此時清洗桶1內的水將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進入到內桶5的內部,啟動驅動電機3,驅動電機3做高速旋轉,驅動電機3旋轉的同時將同時帶動內桶5和外桶6一起做高速旋轉,在高速旋轉的同時,內桶5內的刺梨將與清洗桶1內的水相互作用,進而實現(xiàn)對刺梨的清洗。
當對刺梨完成第一遍的清理后,清洗刺梨后產生的一些葉子等輕質雜質會漂浮在清洗桶1的水面上,而一些較重的如泥、籽等將匯聚在清洗桶1的底部,這些雜質如不能有效處理后再重新加入清洗水,則清洗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在本方案中,當完成一次清洗后,轉動外桶6,使外桶6上的第一通孔和內桶5上的第二通孔完全錯開,此時清洗桶1的水分將無法進入到內桶5內部,給電磁塊21內的勵磁線圈通電,使電磁塊21產生與永磁體11相同的極性,根據(jù)同性相斥的原理,電磁塊21將帶動擋板2繞與清洗桶1的鉸接處轉動,從而將清洗桶1內的水分包含雜質一起排出,內桶5中的水也將從低壁上的第三通孔排出,當清洗桶1內的水分完全排出后,停止向電磁塊21內的勵磁線圈通電,擋板2繞鉸接處往回轉動并與清洗桶1緊密貼合,此時重新向清洗桶1內倒入清洗用水,同時往回轉動外桶6,使外桶6上的第一通孔與內桶5上的第二通孔相通,此時清洗用水再次進入到內桶5內,啟動驅動電機3,在驅動電機3的帶動下,內桶5和外桶6一起高速旋轉,再次對內桶5內的刺梨進行清洗,如此往復,即可對內桶5內的刺梨進行有效的清洗。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fā)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