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水產(chǎn)養(yǎng)殖飼料添加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
【背景技術】
[0002]魚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動物,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魚肉組織柔軟,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魚體中營養(yǎng)成分含量非常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
[0003]但在魚體內會受到真菌的感染以及各種魚病的侵害,真菌是一類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微生物,對水產(chǎn)動物的卵、幼體和成體都構成危害。魚類養(yǎng)殖中的真菌性疾病主要有水霉病、鰓霉病、魚醉菌病、虹鱒內臟真菌等。目前,防治該類細菌性傳染病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及化學藥物,但長期使用抗生素及化學藥物不僅污染水體環(huán)境,而且降低魚體自然免疫力,對魚體造成再傷害,形成藥物殘留,使病害更加難以控制,水產(chǎn)品質量下降。
[0004]結合中草藥的特點,比如資源豐富,可開發(fā)潛力大;毒副作用小,不會產(chǎn)生藥害;不會殘留于魚體危害人體健康;同時能夠提高抗病能力增強免疫功能,促進魚類健康生長。中草藥兼有營養(yǎng)與藥物的雙重作用,具有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無殘留、毒副作用小、功能全面等優(yōu)點,大大提高魚的存活率。根據(jù)上述存在的問題,結合中草藥研制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伺料添加劑,提尚水廣品的存活率以及品質。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解決魚病產(chǎn)生濫用抗生素等問題,結合中草藥的特性,無殘留、毒副作用小,不產(chǎn)生抗藥性,做到了生態(tài)、健康、高效,還能調整魚體新陳代謝,提高抗應激能力,具有抗生素作用、營養(yǎng)作用、雙向調節(jié)作用及誘食作用,真正達到抗菌防病的作用,大大提高魚蝦的存活率。
[0006]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地錦草20?25份、菖蒲10?15份、五味子10?15份、黃連10?15份、大蒜8?12份、辣寥5?10份、魚腥草5?10份、桉樹葉3?5份、維生素C 10?15份。
[0008]優(yōu)選地,該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地錦草25份、菖蒲12份、五味子12份、黃連12份、大蒜10份、辣寥8份、魚腥草8份、桉樹葉4份、維生素C 12份。
[0009]其中,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比將各組分粉碎,通過200目篩,混合均勻,即得。
[0010]優(yōu)選地,所述添加劑在每千克魚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1?0.2g。
[0011]對本發(fā)明的配方組分進行以下說明:
[0012]地錦草,別名奶汁草、醬瓣草,一年生草本,長約15cm,含白色乳汁。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地錦草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及沒食子酸,有強烈抑菌作用,抗菌譜很廣,并有止血與中和毒素的作用。藥用全草,可單用,也可與鐵莧菜等合用,主要用于防治魚類腸炎病及爛鰓病。
[0013]菖蒲,又名白菖蒲、水菖蒲、水劍草,能有效防治魚類水霉病、防治魚類細菌性病、驅殺魚體上的錨頭鳋等寄生蟲。
[0014]五倍子,又名倍子、百藥煎、百蟲包。為漆科植物鹽膚木、青鼓楊的葉片或葉柄,因受五倍子蚜蟲的刺傷而生成襄狀蟲,鮮時為綠色,干燥后變成黃褐色,呈不規(guī)則的圓形或長圓形,表面光滑或有突起,外殼為膠質,中為空腔,內含蹂酸,能凝固蛋白質,有較強的殺菌能力,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抗菌作用主要存在于皮部,而心部的煮液則無抗菌作用,用于防治粘細菌、氣單胞菌和假單胞菌引起的魚病。
[0015]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狀莖入藥,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主治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連含有小檗堿、阿魏酸、黃柏酮及多種微量元素。黃連抗菌譜廣,其煎劑體外試驗,極低濃度即開始阻止霍亂、腸傷寒、痢疾菌的繁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也均有對抗作用;此外,對枯草桿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等也有抗菌作用。黃連加大蒜治療草魚腸炎及出血性病毒和娃娃魚、甲魚腸胃炎等病癥效果十分顯著。
[0016]大蒜,為多年生草本,為百合科蔥屬植物,具有強烈的蒜臭氣,其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大蒜素為無色油狀液體,有強烈的蒜臭,是一種植物殺菌素。遇熱不穩(wěn)定,置室溫中2 d失效,遇堿也易失效,但不受稀酸影響。大蒜含有的蒜素,具有很強的抗菌力。對革蘭氏陰性細菌的作用較強,全國各地農家都有栽培,主要用于防治腸炎病。大蒜有效成分為大蒜素,具有廣譜抑菌止痢、驅蟲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魚類爛鰓病和腸炎病等。
[0017]辣寥,本品含揮發(fā)油、鞣質及黃酮類化合物性辛、溫。具解毒、消腫等性能??拐婢?,對部分細菌有抑制作用,有止血作用。
[0018]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膀胱、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排膿消癰,利尿消腫通淋的作用。主治肺熱喘咳,肺癰吐膿,喉蛾,熱痢,瘧疾,水腫,癰腫瘡毒,熱淋,濕疹,脫肛等病癥。
[0019]桉樹葉,桉精油是最好的殺菌劑之一,有很強的殺菌力,同時還具有降低體內粘液粘度的作用,因而可用于理療肺結核、支氣管炎、白喉等,能緩和發(fā)炎現(xiàn)象并使粘膜舒適。
[0020]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添加的中草藥低成本、易得到,各組分科學配比,制備方法能夠充分發(fā)揮組份中各原料藥的功效,充分發(fā)揮中草藥兼有營養(yǎng)與藥物的雙重作用,解決魚病產(chǎn)生濫用抗生素等問題,結合中草藥的特性,無殘留、毒副作用小,不產(chǎn)生抗藥性,做到了生態(tài)、健康、高效,還能調整魚體新陳代謝,提高抗應激能力,具有抗生素作用、營養(yǎng)作用、雙向調節(jié)作用及誘食作用,真正達到抗菌防病的作用,大大提高魚蝦的存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0022]實施例1
[0023]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地錦草25份、菖蒲12份、五味子12份、黃連12份、大蒜10份、辣寥8份、魚腥草8份、桉樹葉4份、維生素C 12份。
[0024]其中,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比將各組分粉碎,通過200目篩,混合均勻,即得。
[0025]所述添加劑在每千克魚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lg。
[0026]實施例2
[0027]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地錦草20份、菖蒲10份、五味子10份、黃連10份、大蒜8份、辣寥5份、魚腥草5份、桉樹葉3份、維生素C 10份。
[0028]其中,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比將各組分粉碎,通過200目篩,混合均勻,即得。
[0029]所述添加劑在每千克魚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lg。
[0030]實施例3
[0031]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地錦草25份、菖蒲15份、五味子15份、黃連15份、大蒜12份、辣寥10份、魚腥草10份、桉樹葉5份、維生素C 15份。
[0032]其中,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比將各組分粉碎,通過200目篩,混合均勻,即得。
[0033]所述添加劑在每千克魚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lg。
[0034]實施例4
[0035]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添加劑在每千克魚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lg。
[0036]使用方法??每Ikg飼料用0.1?0.2g,二日I次,連用2?3次。
[0037]注意事項:1、本品在水溫10攝氏度時停止使用;2、本品與飼料由手工拌料時必須做到混合均勻,最好將本品與飼料經(jīng)機械加工制成顆粒餌料投喂,安全療效好。
【主權項】
1.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地錦草20?25份、菖蒲10?15份、五味子10?15份、黃連10?15份、大蒜8?12份、辣寥5?10份、魚腥草5?10份、桉樹葉3?5份、維生素C 10?15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地錦草25份、菖蒲12份、五味子12份、黃連12份、大蒜10份、辣寥8份、魚腥草8份、桉樹葉4份、維生素C 12份。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比將各組分粉碎,通過200目篩,混合均勻,即得。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劑在每千克魚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1?0.2g。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魚蝦抗菌防病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屬于水產(chǎn)飼料添加技術領域。該飼料添加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地錦草20~25份、菖蒲10~15份、五味子10~15份、黃連10~15份、大蒜8~12份、辣蓼5~10份、魚腥草5~10份、桉樹葉3~5份、維生素C?10~15份。本發(fā)明解決魚病產(chǎn)生濫用抗生素等問題,結合中草藥的特性,無殘留、毒副作用小,不產(chǎn)生抗藥性,做到了生態(tài)、健康、高效,還能調整魚體新陳代謝,提高抗應激能力,具有抗生素作用、營養(yǎng)作用、雙向調節(jié)作用及誘食作用,真正達到抗菌防病的作用,大大提高魚蝦的存活率。
【IPC分類】A23K1/16, A23K1/18, A23K1/14
【公開號】CN105594992
【申請?zhí)枴緾N201410685255
【發(fā)明人】蒙亮源
【申請人】廣西大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