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衣罩杯。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常用的內衣罩杯大多是使用聚氨酯發(fā)泡材料(PU海綿)制造,但是海綿里面的主要原材料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卻是有毒化學品,而且海綿發(fā)泡過程中還要加入發(fā)泡劑、抗氧劑等很多不環(huán)保化學物質,海綿罩杯散逸出來的微量TDI揮發(fā)物與殘留的其它非環(huán)?;瘜W品,容易被乳房經乳腺、皮膚毛孔所吸收,所以PU海綿罩杯長期使用,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
現在內衣行業(yè)都在尋找一種能替代海綿的環(huán)保內衣罩杯,已有廠家使用環(huán)保無毒的聚酯纖維材料來制造內衣罩杯,因為聚酯纖維具有環(huán)保無毒,而且透氣性好等特點,這樣的聚酯纖維罩杯目前已經在市面上開始銷售。但使用聚酯纖維壓制的內衣罩杯經水洗后很容易變形,會導致罩杯尺寸變化且承托力下降,無法長期正常使用。為了達到掩蓋罩杯變形和承托力下降的缺陷,聚酯纖維壓制的罩杯做的非常厚,一般厚度達到12mm以上,通過罩杯的厚度來掩蓋變形和承托力下降的不足,但是過厚的內衣罩杯重量大,佩戴舒適性降低,而且成本也較高,故聚酯纖維內衣罩杯的推廣使用存在很大的局限。目前也有人嘗試用環(huán)保無毒的發(fā)泡硅膠制作罩杯,但發(fā)泡硅膠透氣性很差,使用現有的內衣罩杯的材料與工藝制造出來的發(fā)泡硅膠罩杯透氣性差,不容易散熱,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或在運動后,會導致女性罩杯內溫度比現有的海綿罩杯內溫度還高2~5度,且汗水無法及時排出,導致罩杯內部積汗,潮濕,很難干爽。
因此,本實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產生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環(huán)保無毒,透氣性好,成本低廉的內衣罩杯。該內衣罩杯改變了現有內衣罩杯的透氣散熱設計理念,全新設計了與現有產品完全不同的內衣罩杯的透氣散熱方法,利用材料的選擇及與不同材料的結合,既保持了發(fā)泡硅膠的優(yōu)點,又完美解決了發(fā)泡硅膠內衣罩杯透氣性差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內衣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發(fā)泡硅膠制成的罩杯本體1,所述的罩杯本體1包括在內衣罩杯佩戴時靠近乳房皮膚的內側面11和遠離乳房皮膚的外側面12,所述的內側面11上設有透氣層2,所述的透氣層2為1.5mm至7mm厚的透氣布料構成。
如上所述的內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氣層2是由聚酯纖維材料編織而成的三明治面料。
如上所述的內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氣層2厚度為1.5mm至5mm。
如上所述的內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氣層2與罩杯本體1之間設有采用無溶劑加成型有機硅粘結劑而粘接二者的第一粘結層3。
如上所述的內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側面12上還設有外層布料4,所述的透氣層2和外層布料4將罩杯本體1包覆。
如上所述的內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層布料4與罩杯本體1之間設有采用無溶劑加成型有機硅粘結劑而粘接二者的第二粘結層5。
如上所述的內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杯本體1上設有多個透氣通孔6。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yōu)點:
1、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泡硅膠罩杯本體的內側面上設置1.5mm至7mm厚的透氣布料構成的透氣層。雖然提供支撐力和回彈力的發(fā)泡硅膠罩杯本體透氣性較差,但是罩杯本體內側的1.5mm至7mm厚的透氣布料可以使得乳房的熱量更多地沿透氣層朝四周散發(fā)出去。因此,改變了傳統(tǒng)內衣罩杯從內至外大致呈直線方式的透氣散熱方式。而且透氣布料的厚度為1.5mm至7mm,也使內衣罩杯的性能更優(yōu)良,如果透氣布料的厚度小于1.5mm,乳房皮膚與內衣罩杯仍然會貼得很緊密,熱量沿透氣布料朝四周散發(fā)的效果非常差,起不到很好的透氣效果,另外如果透氣布料的厚度大于7mm,內衣罩杯的舒適性降低,由于透氣布料較軟,當與乳房接觸的透氣布料較厚時透氣布料很難對乳房提供較大的支撐力,長期佩戴會引起乳房的變形,起不到內衣罩杯應有的功能。
2、本實用新型的透氣層是由聚酯纖維材料編織而成的三明治面料。聚酯纖維材料編織而成的三明治面料由上層、中間層、下層三個層組成。上層通常為網孔設計,中間層為豎立編織的支撐層,下層通常為密織的平版面。因此,聚酯纖維材料編織而成的三明治面料為三層立體透氣結構,而且三明治面料厚度為1.5mm至5mm,因為三明治面料具備很好的挺性,當整個內衣罩杯受壓時,首先變形的是發(fā)泡硅膠制成的罩杯本體產生形變,而三明治面料的整體厚度不會受到壓縮變薄,因此,透氣層整體的透氣性保持不變,但當三明治面料的厚度低于1.5mm時,三明治面料太薄,雖然熱量能夠沿三明治面料的四周散發(fā),但是散發(fā)的效果仍然不理想,透氣性依然較差,但是當三明治面料的厚度超過5mm時,因三明治面料中間層豎立的編織支撐層太高,在按壓時有明顯的傾翻感覺,觸感不好,影響內衣罩杯佩戴的舒適性。
3、本實用新型的透氣層與罩杯本體之間設有第一粘結層,第一粘結層采用無溶劑加成型有機硅粘結劑,高溫速度快,效率高,粘結牢固,粘結效果好,無毒無味環(huán)保。
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回彈性和透氣性優(yōu)良,無毒環(huán)保,成本低廉,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普通海綿罩杯的散熱方式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發(fā)泡硅膠罩杯的散熱方式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4是聚酯纖維編織的三明治面料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是現有技術中普通海綿罩杯的散熱方式示意圖,圖中箭頭示出了熱量的散發(fā)方向。現有常規(guī)海綿罩杯的透氣散熱都是通過罩杯材料的透氣性,讓女性胸部產生的熱量通過罩杯的內層布料,經過罩杯內部支撐材料,最后再經過外層布料的進行內外透氣與散熱。但海綿罩杯散逸出來的微量TDI揮發(fā)物與殘留的其它非環(huán)?;瘜W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因此,海綿罩杯需要被淘汰。
圖2是現有技術中發(fā)泡硅膠罩杯的散熱方式示意圖,圖中箭頭示出了熱量的散發(fā)方向。發(fā)泡硅膠具備很好的柔軟性與回彈性,且環(huán)保無毒,是非常好的罩杯內部支撐材料,但它的明顯缺點是透氣性不好,從圖中箭頭方向可以看出,部分熱量穿過發(fā)泡硅膠罩杯,但是部分熱量被返回而不能散發(fā)出去,所以發(fā)泡硅膠的透氣性很差,作為內衣罩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而且即便對發(fā)泡硅膠使用物理打孔的方法打孔,也因為女性乳房是柔軟的,孔隙很容易被乳房遮蔽,且物理打孔個數畢竟有限,透氣散熱效果不明顯,與普通海綿內衣罩杯相比舒適性下降很多,發(fā)泡硅膠罩杯目前無法被消費者接受。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內衣罩杯示意圖,圖中箭頭示出了熱量的散發(fā)方向。本實用新型一種內衣罩杯包括由發(fā)泡硅膠制成的罩杯本體1,所述的罩杯本體1包括在內衣罩杯佩戴時靠近乳房皮膚的內側面11和遠離乳房皮膚的外側面12,所述的內側面11上設有透氣層2,所述的透氣層2為1.5mm至7mm厚的透氣布料構成。所述的罩杯本體1上設有多個透氣通孔6。由于發(fā)泡硅膠罩杯本體1與乳房皮膚之間設有透氣層2,所以通孔6不會被乳房皮膚堵住,熱量能夠通過透氣層2,再經通孔6快速地排出體外,一定程度上使內衣罩杯的透氣性更好。雖然提供支撐力和回彈力的發(fā)泡硅膠罩杯本體1透氣性較差,但是罩杯本體1內側的1.5mm至7mm厚的透氣布料可以使得乳房的熱量更多地沿透氣層2朝四周散發(fā)出去,大大增強了透氣性。而且透氣布料的厚度為1.5mm至7mm,也使內衣罩杯的性能更優(yōu)良,如果透氣布料的厚度小于1.5mm,乳房皮膚與內衣罩杯仍然會貼得很緊密,熱量沿透氣布料朝四周散發(fā)的效果非常差,如果罩杯本體1上設有通孔時,而且透氣布料厚度小于1.5mm則仍然可能封堵透氣的通孔,起不到很好的透氣效果,所以只有透氣布料厚度大于1.5mm時才能讓熱量流通,然后通過透氣布料的孔隙散出,因此,本實用新型內衣罩杯既體現出了發(fā)泡硅膠的優(yōu)點,又完美解決了發(fā)泡硅膠罩杯透氣散熱的問題。另外如果透氣布料的厚度大于7mm,內衣罩杯的舒適性降低,由于透氣布料較軟,如果透氣布料很厚,起支撐作用的發(fā)泡硅膠罩杯本體1與乳房離得較遠,罩杯本體1所起的支撐承托作用將大打折扣,也就是說當與乳房接觸的透氣布料較厚時透氣布料很難對乳房提供較大的支撐力,長期佩戴會引起乳房的變形,從而起不到內衣罩杯應有的功能。
如圖3、圖4所示,所述的透氣層2是由聚酯纖維材料編織而成的三明治面料。所述的透氣層2厚度為1.5mm至5mm。聚酯纖維材料編織而成的三明治面料由上層71、中間層72、下層73三個層組成。上層71通常為網孔設計,中間層72為豎立編織的支撐層,下層73通常為密織的平版面。因此,聚酯纖維材料編織而成的三明治面料為三層立體透氣結構,乳房的熱量通過網孔狀的上層71進入到豎立編織的中間層72,然后從中間層72向四周散發(fā)出去,透氣性能優(yōu)良。而且三明治面料厚度為1.5mm至5mm,因為三明治面料具備很好的挺性,當整個內衣罩杯受壓時,首先變形的是發(fā)泡硅膠制成的罩杯本體1產生形變,而三明治面料的整體厚度不會受到壓縮變薄,因此,透氣層2整體的透氣性保持不變,但當三明治面料的厚度低于1.5mm時,三明治面料太薄,雖然熱量能夠沿三明治面料的四周散發(fā),但是散發(fā)的效果仍然不理想,透氣性依然較差,但是當三明治面料的厚度超過5mm時,因三明治面料中間層72豎立的編織支撐層太高,在按壓時有明顯的傾翻感覺,觸感不好,影響內衣罩杯佩戴的舒適性。所以三明治面料厚度設置為1.5mm至5mm最優(yōu)。
如圖3所示,所述的透氣層2與罩杯本體1之間設有采用無溶劑加成型有機硅粘結劑而粘接二者的第一粘結層3。目前傳統(tǒng)內衣罩杯布料與支撐體的粘結一般采用熱熔膠熱壓貼合、縮合型有機硅粘結劑、和過氧化物硫化的液體硅膠粘結劑等,這些粘結方式要么容易脫層而無法粘結,要么效率低,有明顯的酸味或醇味,不環(huán)保。而本實用新型透氣層2與罩杯本體1之間采用無溶劑加成型有機硅粘結劑,高溫速度快,效率高,粘結牢固,粘結效果好,無毒無味環(huán)保。
如圖3所示,所述的外側面12上還設有外層布料4,所述的透氣層2和外層布料4將罩杯本體1包覆。
如圖3所示,所述的外層布料4與罩杯本體1之間設有采用無溶劑加成型有機硅粘結劑而粘接二者的第二粘結層5。
通過透氣性測試(透氣性測試原理:空氣垂直透過織物,在織物的正反面形成一定的壓差,測定某一壓差下單位時間內透過織物的空氣量,即為此織物的透氣率),本實用新型內衣罩杯與現有技術中內衣罩杯的性能對比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內衣罩杯在透氣層2選用1.5mm至5mm厚的聚酯纖維三明治面料,而且罩杯本體1打通孔6時的綜合性能是最優(yōu)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