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制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制鞋用手工上膠刷。
背景技術:
手工制鞋的時候操作人員需要將鞋幫套在鞋楦上,并將鞋膠均勻的涂抹于鞋幫與鞋底的粘合處,之后再將鞋底與鞋幫進行粘合制成鞋子,在實際的生產中,上膠刷的結構過于簡單,在蘸膠的時候很難掌握用膠量,尤其是很難使上膠刷的刷毛上附著的鞋膠分布均勻,導致在涂抹的時候很難涂抹的均勻,因此對制鞋工人的上膠技術要求比較高,而且一旦涂抹不均勻輕則會發(fā)生溢膠的現象,重則需要重新進行粘合,大大的影響了生產的效率,如果能夠發(fā)明一種能夠采用簡單的操作就能夠將鞋膠涂抹均勻的新型制鞋上膠刷就能夠解決此類問題,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制鞋用手工上膠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鞋用手工上膠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制鞋用手工上膠刷,包括刷體和安裝在刷體左端的刷毛,所述刷體的上端安裝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前端安裝有電源接口,所述刷體的內腔中安裝有儲膠盒,所述儲膠盒的左端開有進膠孔,且刷體的內腔開有與進膠孔匹配的進膠通道,所述刷體的左端開有與進膠通道相通的配膠室,且配膠室在位于刷毛的間隙處均勻分布有配膠孔,所述刷體在位于進膠管道的外端和儲膠盒的下端處設置有水浴室,且水浴室的內腔安裝有加熱裝置,所述水浴室的內腔安裝有溫度傳感器,且刷體的右端安裝有封蓋,所述儲膠盒的上端一體成型有導向軌,且儲膠盒通過導向軌安裝有齒條板,所述齒條板的下端安裝有伸入儲膠盒內腔的推動板,且刷體的上端設置有與齒條板匹配嚙合的齒輪,所述控制器電性連 接電源接口、加熱裝置和溫度傳感器。
優(yōu)選的,所述封蓋與儲膠盒的右端通過卡扣裝置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刷體由多層塑料壓制成。
優(yōu)選的,所述水浴室內填充有水和電解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一種能夠自身裝鞋膠,并且能夠通過簡單的操作將鞋膠均勻的涂抹在刷毛上,使得手工上膠時涂抹更加的均勻,避免了鞋膠溢出或者鞋子需要二次粘合的風險,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儲膠盒與齒條板的裝配示意圖。
圖中:1刷毛、2控制器、3齒輪、4封蓋、5刷體、6電源接口、7配膠室、8加熱裝置、9配膠孔、10水浴室、11進膠通道、12儲膠盒、13齒條板、14推動板、15導向軌、16進膠孔、17溫度傳感器、18卡扣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制鞋用手工上膠刷,包括刷體5和安裝在刷體5左端的刷毛1,刷體5的上端安裝有控制器2,且控制器2的前端安裝有電源接口6,刷體5的內腔中安裝有儲膠盒12,儲膠盒12的左端開有進膠孔16,且刷體5的內腔開有與進膠孔16匹配的進膠通 道11,刷體5的左端開有與進膠通道11相通的配膠室7,且配膠室7在位于刷毛1的間隙處均勻分布有配膠孔9。
刷體5在位于進膠管道11的外端和儲膠盒12的下端處設置有水浴室10,且水浴室10的內腔安裝有加熱裝置8,水浴室10的內腔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7,且刷體5的右端安裝有封蓋4,儲膠盒12的上端一體成型有導向軌15,且儲膠盒12通過導向軌15安裝有齒條板13,齒條板13的下端安裝有伸入儲膠盒12內腔的推動板14,且刷體5的上端設置有與齒條板13匹配嚙合的齒輪3,封蓋4與儲膠盒12的右端通過卡扣裝置18連接,刷體5由多層塑料壓制成,水浴室10內填充有水和電解質。
本裝置的控制器2電性連接電源接口6、加熱裝置8和溫度傳感器17,在使用時,先將內部填充有鞋膠的儲膠盒12連同齒條板13一起裝入刷體5內,并使齒條板13與齒輪3匹配嚙合,工作時,通過控制器2控制加熱裝置8將鞋膠維持在流體狀態(tài),工人通過齒輪3帶動齒條板13向前運動,同時與齒條板13相連的拖動板14將鞋膠擠壓到刷毛1上,當鞋膠使用完成后通過封蓋4將儲膠盒12拉出,并重新填膠或者更換其他儲膠盒12即可,本裝置通過簡單的操作將鞋膠均勻的涂抹在刷毛1上,使得手工上膠時涂抹更加的均勻,避免了鞋膠溢出或者鞋子需要二次粘合的風險,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益。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