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裝置及智能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智能穿戴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包括: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本發(fā)明實施例將人體體重測量方案集成在智能鞋中,能夠方便準確有效地測量人體的體重,并且進一步地還能將體重測量結果發(fā)送到智能終端中,方便用戶實時掌握自己的體重情況。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相應的測量體重的裝置及智能鞋。
【專利說明】
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裝置及智能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智能穿戴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裝置及智能鞋。
【背景技術】
[0002]鞋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要裝備之一,無論是爬山、散步、跑步、打球、溜冰等各種運動,都離不開一雙合腳的、滿足各種不同功能的鞋子或其它鞋類物。隨著使用環(huán)境和用戶需求的變化,鞋子本身的功能性也在不斷拓展和提升。比如越野登山鞋、雪地鞋、慢跑鞋、羽毛球專用鞋、籃球專用鞋等各類不同使用環(huán)境,不同功能需求的鞋子被逐漸開發(fā)出來,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0003]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大規(guī)模普及,以及微型化研究的快速發(fā)展,讓電子產品置入普通鞋子或鞋類物成為可行的方案。通過鞋子的電子化和智能化,可以為鞋子提供許多實用的新特征新功能,為用戶提供新體驗,我們通常稱之為智能鞋。然而現有技術中還沒有出現可以測量體重的智能鞋。
【發(fā)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裝置及智能鞋,能夠通過智能鞋內置的壓力傳感器和微控制單元方便的測量人體的體重。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包括:
[0006]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07]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0008]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09]可選地,所述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具體為:
[0010]獲得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模擬信號壓力值;
[0011]將每個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
[0012]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13]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具體為:
[0014]根據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及每個部位對應的權值計算得到每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0015]可選地,所述多個部位包括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點、前腳掌第二三跖骨點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點。
[0016]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具體為:
[0017]若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之間的差值小于設定閾值,則根據人體自身重量及其對足底所產生的壓力之間的關系,利用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18]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從而可以將人體體重測量方案集成在智能鞋中,能夠方便準確有效地測量人體的體重,并且進一步地還能將體重測量結果發(fā)送到智能終端中,方便用戶實時掌握自己的體重情況。
[0019]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測量體重的裝置,包括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以及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其中:
[0020]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用于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21]所述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0022]所述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23]可選地,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具體包括模擬信號壓力值獲取模塊、模數轉化模塊以及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模塊,其中:
[0024]所述模擬信號壓力值獲取模塊,用于獲得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模擬信號壓力值;
[0025]所述模數轉化模塊,用于將每個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
[0026]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模塊,用于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27]可選地,所述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具體用于:
[0028]根據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及每個部位對應的權值計算得到每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0029]可選地,所述多個部位包括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點、前腳掌第二三跖骨點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點。
[0030]可選地,所述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具體用于:
[0031]若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之間的差值小于設定閾值,則根據人體自身重量及其對足底所產生的壓力之間的關系,利用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32]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利用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利用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從而可以將人體體重測量方案集成在智能鞋中,能夠方便準確有效地測量人體的體重,并且進一步地還能將體重測量結果發(fā)送到智能終端中,方便用戶實時掌握自己的體重情況。
[0033]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還供了一種智能鞋,包括設置于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壓力傳感器以及微控制單元,其中:
[0034]所述壓力傳感器,用于采集對應部位的壓力值信號;
[0035]所述微控制單元,用于根據各位傳感器采集的壓力值信號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36]可選地,所述智能鞋還包括模數轉換芯片,所述模數轉換芯片用于將所述壓力傳感器采集的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所述微控制單元用于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37]可選地,所述多個部位包括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前腳掌第二三跖骨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等五點。
[0038]可選地,所述智能鞋還包括通信單元,用于將所述人體自身重量發(fā)送到智能終端。
[0039]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利用壓力傳感器采集對應部位的壓力值信號;利用微控制單元根據各位傳感器采集的壓力值信號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根據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根據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從而將人體體重測量方案集成在智能鞋中,能夠方便準確有效地測量人體的體重,并且進一步地還能將體重測量結果發(fā)送到智能終端中,方便用戶實時掌握自己的體重情況。
【附圖說明】
[0040]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41]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獲得壓力峰值平均值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42]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測量體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43]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44]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智能鞋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另一種智能鞋的結構示意圖;
[0046]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另一種智能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7]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fā)明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0048]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包括:
[0049]S1、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50]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人體自身重量會對足底產生壓力,根據人體足底的組織結構特征,人體足底會因人體自身重量產生較大壓力的幾個主要部位通常為:足跟、前腳掌第一二跖骨、前腳掌第二三跖骨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因此,在本發(fā)明實施例,可以選取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點、前腳掌第二三跖骨點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點等五點作為主要壓力產生部位,獲取這些部位所產生的壓力從而來測量人體的體重。需要說明的,上述獲取壓力的部位可以根據設計需要來設置,并不局限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上述選取。
[0051]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為了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對兩個足底均采集壓力值。
[0052]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常是利用壓力傳感器來采集足底多個部位產生的模擬信號壓力值,所以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過程將上述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成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53]具體地,如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本步驟具體包括如下子步驟:
[0054]S11、獲得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模擬信號壓力值;
[0055]在測量時如果僅以單次采集的壓力值作為結果,通常會有較大的誤差,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多次高頻率(短時間內多次采集,例如I秒內采集1次)采集每個壓力傳感器的模擬值(實為物理的壓強)。
[0056]S12、將每個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
[0057]由于上述信號為模擬信號壓力值,為了便于數字計算,可以利用模數轉化模塊ADC將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
[0058]S13、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59]通過步驟Sll和S12可以得到各個部位的多個數字信號壓力值,將其中誤差較大明顯錯誤的值過濾掉,利用剩余的值求平均值,作為該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需要說明的,本步驟中過濾掉誤差較大明顯錯誤的值也可以在步驟Sll中實施。
[0060]S2、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0061]具體地,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本步驟的具體實現可以為:根據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及每個部位對應的權值計算得到每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0062]例如對于左足,五個部位獲得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分別為Fli,Fl2,Fl3,Fl4,Fl5,五個部位分別預設的權重值為Wu,Wl2,Wl3,WL4,Wl5,則可通過加權平均的方式計算左足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Fl:右足同理。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上述權重值可以為預設的經驗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0063]S3、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64]若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之間的差值小于設定閾值,則根據人體自身重量及其對足底所產生的壓力之間的關系,利用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65]通常情況下,兩足的壓力值應接近,若相差太多則認為測量誤差太大,放棄本次測量結果,重新測量。
[0066]具體地,設左足壓力為Fl,右足的壓力為Fr,若兩足的壓力差值小于設定閾值,則求取兩足壓力平均值F=(Fl+Fr)*0.5。利用公式F=m*g,求得人體重量m,其中g為重力常數。
[0067]進一步地,在測量得到體重后,還可以將體重值發(fā)送到智能終端,便于用戶查看自己的體重。
[0068]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從而可以將人體體重測量方案集成在智能鞋中,能夠方便準確有效地測量人體的體重,并且進一步地還能將體重測量結果發(fā)送到智能終端中,方便用戶實時掌握自己的體重情況。
[0069]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測量體重的裝置,包括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1、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2以及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3,其中:
[0070]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I,用于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71]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I包括模擬信號壓力值獲取模塊11、模數轉化模塊12以及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模塊13,其中:
[0072]所述模擬信號壓力值獲取模塊11,用于獲得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模擬信號壓力值;
[0073]可選地,所述多個部位包括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前腳掌第二三跖骨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等五點。
[0074]所述模數轉化模塊12,用于將每個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
[0075]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模塊13,用于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76]所述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2,用于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0077]具體地,所述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2根據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及每個部位對應的權值計算得到每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0078]所述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3,用于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79]具體地,若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之間的差值小于設定閾值,則根據人體自身重量及其對足底所產生的壓力之間的關系,利用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80]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利用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利用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從而可以將人體體重測量方案集成在智能鞋中,能夠方便準確有效地測量人體的體重,并且進一步地還能將體重測量結果發(fā)送到智能終端中,方便用戶實時掌握自己的體重情況。
[0081]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智能鞋,包括設置于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壓力傳感器4以及微控制單元5,其中:
[0082]所述傳感器4,用于采集對應部位的壓力值信號;
[0083]所述微控制單元5,用于根據各位傳感器采集的壓力值信號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
[0084]進一步地,如圖6所示,所述智能鞋還包括模數轉換芯片6,所述模數轉換芯片6用于將所述壓力傳感器采集的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所述微控制單元5用于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0085]可選地,所述多個部位包括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前腳掌第二三跖骨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等五點;
[0086]進一步地,所述智能鞋還包括通信單元7,用于將所述人體自身重量發(fā)送到智能終端。
[0087]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微控制單元為該智能鞋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種接口和線路連接整個電子設備的各個部分,通過運行或執(zhí)行存儲在存儲單元內的軟件程序和/或模塊,以及調用存儲在存儲單元內的數據,以執(zhí)行電子設備的各種功能和/或處理數據。所述處理器可以由集成電路組成,也可以由連接多顆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表集成芯片而組成。即處理器可以是GPU、數字信號處理器、及通信單元中的控制芯片的組合。
[0088]專業(yè)人員應該還可以進一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件、計算機軟件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現,為了清楚地說明硬件和軟件的可互換性,在上述說明中已經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組成及步驟。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zhí)行,取決于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yè)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fā)明的范圍。所述的計算機軟件可存儲于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zhí)行時,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可為磁碟、光盤、只讀存儲記憶體或隨機存儲記憶體等。
[0089]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利用壓力傳感器采集對應部位的壓力值信號;利用微控制單元根據各位傳感器采集的壓力值信號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根據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根據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從而將人體體重測量方案集成在智能鞋中,能夠方便準確有效地測量人體的體重,并且進一步地還能將體重測量結果發(fā)送到智能終端中,方便用戶實時掌握自己的體重情況。
[0090]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測量體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具體為: 獲得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模擬信號壓力值; 將每個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 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具體為: 根據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及每個部位對應的權值計算得到每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部位包括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點、前腳掌第二三跖骨點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點。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具體為: 若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之間的差值小于設定閾值,則根據人體自身重量及其對足底所產生的壓力之間的關系,利用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6.—種測量體重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以及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其中: 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用于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 所述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 所述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單元具體包括模擬信號壓力值獲取模塊、模數轉化模塊以及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模塊,其中: 所述模擬信號壓力值獲取模塊,用于獲得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模擬信號壓力值; 所述模數轉化模塊,用于將每個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 所述壓力峰值平均值計算模塊,用于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單元具體用于: 根據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及每個部位對應的權值計算得到每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部位包括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點、前腳掌第二三跖骨點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點。10.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體自身重量計算單元具體用于: 若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之間的差值小于設定閾值,則根據人體自身重量及其對足底所產生的壓力之間的關系,利用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11.一種智能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的壓力傳感器以及微控制單元,其中: 所述壓力傳感器,用于采集對應部位的壓力值信號; 所述微控制單元,用于根據各位傳感器采集的壓力值信號獲得人體自身重量對兩個足底的多個部位分別所產生的壓力峰值平均值;根據所述獲得的多個壓力峰值平均值,得到人體自身重量分別對兩個足底所產生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根據所述兩個足底的整體足底壓力平均最大峰值計算人體自身重量。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模數轉換芯片,所述模數轉換芯片用于將所述壓力傳感器采集的模擬信號壓力值轉化為數字信號壓力值;所述微控制單元用于根據上述數字信號壓力值計算每個部位的壓力峰值平均值。13.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智能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部位包括足跟兩點、前腳掌第一二跖骨點、前腳掌第二三跖骨點以及前腳掌第三四跖骨點。14.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智能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通信單元,用于將所述人體自身重量發(fā)送到智能終端。
【文檔編號】A43B3/00GK105901823SQ201610274666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8日
【發(fā)明人】李大龍, 王曉路
【申請人】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樂視體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