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〇〇〇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出旅行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旅行杯的便攜式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或野餐已成為現(xiàn)代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旅游或野餐的過程中,人們經常需要對現(xiàn)場制作的新鮮果汁、蔬菜汁等飲品進行過濾處理,以便去除雜質,方便飲用。目前市場上的過濾產品主要以在固定場所使用為目的,不但結構復雜,也不方便攜帶,而且其只適合特定的設備。而人們外出旅游或野餐攜時,在杯蓋上設置飲水口的旅行杯卻是必帶用品,但目前的過濾產品并不適合旅行杯使用,無法滿足人們外出時攜帶方便的使用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使用靈活的優(yōu)點。采用本實用新型,只需將過濾嘴安裝到旅行杯的杯蓋上,即可實現(xiàn)過濾功能。
[0004]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常用的過濾產品只適合特定產品、不方便攜帶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包括卡合裝置和由過濾網圍成的圓錐形過濾裝置,所述卡合裝置設有圓環(huán)形連接片和圓筒形卡合部件,圓環(huán)形連接片的一側與圓筒形卡合部件的一端側邊固定連接,圓環(huán)形連接片的另一側與圓錐形過濾裝置的底部側邊固定連接。
[0005]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中,所述圓錐形過濾裝置包括從底部至頂部依次設置且相互連接的第一過濾網、第二過濾網和第三過濾網,所述第一過濾網的網孔大小為lXlmm,所述第二過濾網的網孔大小為1.5X1.5_,所述第三過濾網的網孔大小為2 X 2mm。
[0006]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中,所述第一過濾網的高度為30mm,所述第二過濾網的高度為30mm,所述第三過濾網的高度為20mm。
[0007]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中,所述圓筒形卡合部件的直徑為20?30mm,圓筒形卡合部件的壁厚為2mm。
[0008]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中,所述卡合裝置和圓錐形過濾裝置均由食用塑料一次注塑制成。
[0009]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中,所述圓筒形卡合部件在周壁上沿母線方向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寬度為2?3mm。
[0010]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中,所述開口處兩側2?5mm距離內圓環(huán)形連接片與圓筒形卡合部件相互貼合但未連為一體。
[〇〇11]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卡合裝置和由過濾網圍成的圓錐形過濾裝置,把卡合裝置設計成包括圓環(huán)形連接片和圓筒形卡合部件的結構,并使圓環(huán)形連接片的一側與圓筒形卡合部件的一端側邊固定連接,使圓環(huán)形連接片的另一側與圓錐形過濾裝置的底部側邊固定連接,由此就形成了適合旅行杯使用的過濾嘴。實際使用時,通過卡合裝置將過濾嘴從杯蓋內部的飲水口端卡入即實現(xiàn)了安裝連接。將需要過濾的果汁、蔬菜汁裝入旅行杯,再蓋上杯蓋后,即可從飲水口直接飲用果汁或蔬菜汁,在此過程中,果汁或蔬菜汁通過過濾嘴上的過濾網可有效濾除雜質,使用后使用清水直接沖洗或把過濾嘴卸掉后沖洗都可。由以上分析可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非常簡單,其安裝和使用也非常方便,可將過濾嘴一直安裝在旅行杯的杯蓋,具有體積小、方便攜帶、實用性強的優(yōu)點。
[0012]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的主視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中卡合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中卡合裝置的右視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卡合到旅行杯蓋上的飲水口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至圖4所示的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的【具體實施方式】,包括卡合裝置1和由過濾網圍成圓錐形過濾裝置2,卡合裝置1包括設有圓環(huán)形連接片101和圓筒形卡合部件102,讓圓環(huán)形連接片101的一側與圓筒形卡合部件102的一端側邊固定連接,同時讓圓環(huán)形連接片101的另一側與圓錐形過濾裝置2的底部側邊固定連接。由此就形成了適合旅行杯使用的過濾嘴結構。實際使用時,通過卡合裝置1將過濾嘴從杯蓋內部的飲水口端卡入即實現(xiàn)了安裝連接。將需要過濾的果汁、蔬菜汁裝入旅行杯,再蓋上杯蓋后,即可從飲水口直接飲用果汁或蔬菜汁。在此過程中,果汁或蔬菜汁通過過濾嘴上的過濾裝置2可有效濾除雜質,使用后使用清水直接沖洗或把過濾嘴卸掉后沖洗都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非常簡單,其安裝和使用也非常方便,具有體積小、方便攜帶、實用性強的優(yōu)點。
[0018]作為優(yōu)化方案,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將圓錐形過濾裝置2設計成包括從底部至頂部依次設置且相互連接的第一過濾網201、第二過濾網202和第三過濾網203的結構形式,并把第一過濾網201的網孔大小設計為IX 1mm,把第二過濾網202的網孔大小設計為1.5X 1.5mm,把第三過濾網203的網孔大小設置為2X2mm。將圓錐形過濾裝置2設計成這種層級的過濾網結構,在使用時杯子會形成一定的傾斜角度,而磣好會因比重不同順著圓錐形過濾裝置2快速直達底層網孔較小的第一過濾網201,此時頂部網孔較大的第三過濾網203和網孔居中的第二過濾網202則出水通順。這種結構可使本實用新型適合不同雜質大小的使用需要,擴展了使用范圍,增強了實用性。同時,為使本實用新型的尺寸大小適合常規(guī)旅行杯的杯蓋大小,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將第一過濾網201的高度設計為30mm,將第二過濾網202的高度設計為30mm,將第三過濾網203的高度設計為20mm,在滿足過濾功能的情況下,保證了攜帶方便性。
[0019]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圓筒形卡合部件102的直徑通常設計為20?30mm,其壁厚通常設計為2mm,可滿足大部分旅行杯的使用要求;且在制造過程中,卡合裝置1和圓錐形過濾裝置2均使用食用塑料通過一次注塑制成。
[0020]作為進一步的優(yōu)化方案,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在圓筒形卡合部件102的周壁上沿母線方向開設了開口 103,并把開口 103的寬度為2?3mm。這種結構設計,利用塑料的彈性可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到不同直徑大小的飲水口,以適應不同的旅行杯。另外,本【具體實施方式】還在開口 103處兩側2?5mm的距離范圍內,使圓環(huán)形連接片101與圓筒形卡合部件102分離,即使兩都相互貼合但未連為一體。這一結構設置,進一步增強了本實用新型的適用范圍。
[0021]以上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范圍進行的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工程技術人員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形式的變形,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合裝置(1)和由過濾網圍成的圓錐形過濾裝置(2),所述卡合裝置(1)設有圓環(huán)形連接片(101)和圓筒形卡合部件(102),圓環(huán)形連接片(101)的一側與圓筒形卡合部件(102)的一端側邊固定連接,圓環(huán)形連接片(101)的另一側與圓錐形過濾裝置(2)的底部側邊固定連接。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圓錐形過濾裝置(2)包括從底部至頂部依次設置且相互連接的第一過濾網(201)、第二過濾網(202)和第三過濾網(203),所述第一過濾網(201)的網孔大小為IX 1mm,所述第二過濾網(202)的網孔大小為1.5X1.5mm,所述第三過濾網(203)的網孔大小為2X2mm。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網(201)的高度為30mm,所述第二過濾網(202)的高度為30mm,所述第三過濾網(203)的高度為 20mm。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形卡合部件(102)的直徑為20?30mm,圓筒形卡合部件(102)的壁厚為2mm。5.按照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裝置(1)和圓錐形過濾裝置(2)均由食用塑料一次注塑制成。6.按照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形卡合部件(102)在周壁上沿母線方向設有開口(103),所述開口(103)的寬度為2?3mm。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103)處兩側2?5mm距離內圓環(huán)形連接片(101)與圓筒形卡合部件(102)相互貼合但未連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旅行杯過濾嘴,包括卡合裝置和由過濾網圍成圓錐形過濾裝置,卡合裝置設有圓環(huán)形連接片和圓筒形卡合部件,圓環(huán)形連接片的一側與圓筒形卡合部件的一端側邊固定連接,圓環(huán)形連接片的另一側與圓錐形過濾裝置的底部側邊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使用靈活的優(yōu)點,采用本實用新型,只需將過濾嘴安裝到旅行杯的杯蓋上,即可實現(xiàn)過濾功能。
【IPC分類】A47G21/18, A45F3/16
【公開號】CN204994847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37800
【發(fā)明人】李剛, 李歐梵
【申請人】李剛, 李歐梵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3日